如果餘額寶,餘利寶,等其他貨幣基金跌破2.5%的時侯,代表什麼時候到了?

超級南哥


貨幣市場基金是低風險理財產品,具有流動性高、安全性高、收益穩定的“準儲蓄”特徵,可以說是“銀行活期儲蓄的最佳替代品”。



如果說,國內貨幣基金的預期年化收益紛紛跌破了2.5%,那就是整個國內貨幣政策性的一次大調整,比如說,今年以來央行連續性的釋放流動性出來就是貨幣政策性調整的具體體現。另外,也有貨幣基金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因素所在。但最關鍵的還是銀行本身在理財產品上的優勢凸顯。


作為貨幣基金的餘額寶或者是餘利寶,近期都呈現不同程度的收益下降趨勢。其中餘額寶內的九隻貨基收益基本都是在3.0%附近,也有像餘額寶-銀華貨基收益跌至2.8770以下的,那麼為何會下跌地這麼厲害呢?

貨幣基金主要投向國債和銀行協議存款等低風險產品,尤其銀行協議存款收益直接關係到餘額寶的收益。自2018年以來,國內幾乎每個月都會向市場釋放一些流動性,尤其是在7月4日定向降準正式實施後,餘額寶收益率幾乎是直線下降。



由於,此次定向降準之後,央行釋放了7000億元流動資金,使得銀行自有資金增加,也就減少了對來自於貨幣基金等協議存款的需求。與此同時,市場上資金面更加寬鬆,加上各大銀行紛紛上浮存款利率,餘額寶收益率跌破3.0也就是“合情合理”的。


餘額寶收益率最低出現在2016年的3月份,當時餘額寶年化收益率跌至2.6%,距離題主所說的2.5相差無幾。照目前國內的市場行情及貨幣寬鬆政策來看,餘額寶收益率跌破2.5也不是不可能的。


東震木


代表金融機構不缺錢了。

價格都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大於求價格下降,供小於求價格上升。

很多複雜事情背後的邏輯往往都很簡單,餘額寶、餘利寶等作為貨幣基金,將大部分資金投向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都會投資。



當銀行缺錢的時候,貨幣基金是銀行最好的資金來源。相比提高存款利息從每個儲戶手裡吸引存款,顯然從貨幣基金手裡拿錢更方便,規模也更大。要是今天就需要10個億必須到賬,靠吸收存款還真解決不了問題,貨幣基金就可以做到。所以多支付給貨幣基金一些利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花錢買時間,花錢解決問題,大家不都是這麼幹的麼,銀行也同樣會這麼做。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在銀行不缺錢,這種情況下就不願意支付更多成本獲取資金,明明2%利息就能拿到錢,誰會去拿3%甚至更高的錢?還是那句話,金融領域從來不缺聰明人,這種明眼人都算得明白的賬,銀行會算不明白?

有人會奇怪吧,為啥銀行現在不缺錢了呢?

因為央媽給錢了,大水漫灌,錢管夠。

2018年1月25日實施面向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 ;

2018年4月25日實施定向降準置換9000億元MLF,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7000億。

三次合計釋放15500億元資金。



能從央媽手裡拿錢,誰還願意從市場上花高價拿錢?沒有了銀行的迫切需求,貨幣基金收益怎可能不下降?

另外,自從餘額寶自2013年推出以來,除了自身規模不斷增長,也帶動了整個貨幣基金,結果就是2013年以後貨幣基金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也不斷增加。

需要錢的銀行少了,可以提供錢的貨幣基金多了,互相一競爭,收益不就更低了麼?


坤鵬論


存錢進銀行利息太低,所以投資者才打了寶寶類的貨幣基金。現如今,貨幣基金也跌破2.5%,大家一下子就不習慣了。錢根本不知道往哪裡放。

其實,貨幣基金七天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是3%左右,2.5%只是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當然了,相對於巔峰時期是直接打了五折。

市場不缺錢,所以才造成了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低。因為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以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為主。大家不缺錢的話,願意出的利息自然也就少了。

大家為什麼不缺錢,因為央行放水了。今年以來,央行MLF操作至少有2.3萬億元。

我們具體再來看一下影響,貨幣基金收益率雖然降了這麼多,但是其它產品的收益率也是下降。市場的收益率往下走,所以大家其實也沒更好的方法。

當然了,如果市場利率繼續維持低水平,那麼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拿錢出來消費,也可以說是拉動內需了。


小兵一枚


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處理,問題本身似乎並不是想了解怎為什麼會跌到2.5%,那麼直接給結論,當貨幣基金年化收益(市場的準無風險收益)跌到2.5%左右,意味著三個方向:


1,股市的好日子要來了,近10年有一份統計,貨幣寬鬆和大牛市之間的最大間隔不超過14個月;

2,債券的好日子到頭了,不考慮任何信用風險和評級的前提下,債券價格和債券收益率呈現反向波動,循環往復;

3,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將承受一段低利率時期,等待經濟的明確轉暖和貨幣政策的再次轉向。如果是隻投資這類低風險產品的投資人,那就意味著這是你最‘苦’的一段日子了,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掘金界


如果餘額寶,餘利寶這裡貨幣基金跌破2.5%的,代表著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到了,甚至可能又是大放水(比如之前的4萬億投資)。

貨幣基金的投向

熟悉貨幣基金的人,應該知道,貨幣基金又稱為“準儲蓄”,為什麼成為準儲蓄呢?因為貨幣基金大部分的資金都是存放在銀行,如下圖,天弘餘額寶的資金60%以上是存放在銀行存款中,因此銀行給予的利率,是餘額寶收益高低的一個關鍵。

餘額寶之所以可以給出高於銀行定期的利率,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餘額寶規模夠大,龐大的資金量足夠可以和銀行談判利率;二是銀行的資金量不足,對資金有需求。

為什麼今年以來餘額寶的收益率一直降低呢?

這是因為今年央行分別在1月、4月以及7月,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像市場上釋放了約1.55萬億的資金,銀行自有的資金量充足,因此願意開給餘額寶這類貨幣基金的利率就相應降低了,所以市場上的資金量越多,銀行的利率越低。

PS:什麼是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舉個例子:央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率為20%,那麼金融機構每收到100元的存款就要繳納給央行20元作為存款準備金,比如一家金融機構之前按照20%的比率繳納了10萬億準備金在央行那裡了,這時候央行降低了1%的存款準備金率,這家銀行就可以拿回5000億元的資金,自有可以放貸的資金就增多了。

總結

當餘額寶這類貨幣基金收益率降低到2.5%以內的時候,證明新一輪的貨幣量化寬鬆中政策又來了,估計到時貨幣又將繼續進一步貶值。


鯉行者


餘額寶現在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3%,雖然市場中很多的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能夠高於3%,甚至高於3.2%,但是今年不斷呈現下跌的年化收益率已經成為了顯示。從現在的利率走勢上來看,依舊存在走低的可能。

那麼,如果說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均跌破了2.5%,代表著什麼?我印象裡前幾年利率調整的時候,餘額寶的年化收益率也僅僅處於2%-3%之間。那麼對應的階段來看,代表著什麼?

一、代表著貨幣的再次寬鬆。低利率水平代表著的就是貨幣的寬鬆,2014年、2015年我國的年化利率不斷的下調,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更是由3%調至如今的1.5%。而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是大幅的下跌,印象中2014年時餘額寶的年化收益率甚是能夠達到6%,就算是存在下跌也都能夠處於5%以上,而2016年時甚至都跌破過3%。而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只有市場的資金充裕了,資金的年化收益率才會是低的。如果現在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跌破2.5%,說明市場中並不缺乏資金,甚至說是再次的寬鬆的貨幣流入到中。

二、代表著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水平依舊處於低位。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說是顯示著社會中安全級別較高的產品的綜合收益率。因為其主要投資的產品為: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理財、信託、國債、國債逆回購等。所以,如果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跌破2.5%,說明對應貨幣基金所投資的產品中也並沒有很高的收益率回報。


厚金說


今天是2018年11月12日,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降至2.57%。與此交相輝映的是昨天的光棍節剁手節雙十一,天貓創下2135億元的歷史記錄,較之去年的成交總額1682億元,同比大增26.9%。


2018年下半年貨幣基金收益持續下跌,代表著央行放水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銀行已經不再缺錢了。如果進一步思考,則是大放水下,高收益的債券已經所剩無幾,剩下的即便是有很多嗷嗷待哺的民營企業,由於信用級別較低,顯然得不到貨幣基金加持,為了安全,只能犧牲收益。


物依稀為貴,缺錢的時候才會有人給出高利息,銀行缺錢的時候如此,企業缺錢的時候也會如此。銀行錢不夠用了,自然就會放棄部分高收益的債券,並未資金付出較高的利息,能夠讓貨幣基金吃點肉。央行一次次降準,上萬億資金進入市場,銀行不缺錢了,自然就不會再為資金付出更高的成本了。


寬鬆的貨幣政策是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下跌的根本原因。


央行對於貨幣基金監管加強,提高要求,這是貨幣基金收益持續下降的第二個原因。


央行2018年11月3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中,特別提到要“防範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風險”,提及9萬億規模的貨幣基金存在擠兌風險。


不管是“T+0”模式下一天只能贖回1萬元,還是大額支取受限,央行加強監管要求後,貨幣基金為了達到要求,不得不嚴控風險,犧牲收益保安全。


貨幣基金收益持續降低,意味著寶寶類貨幣基金已經不再是理財的最佳選擇,未來收益率還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不排除會有貨幣基金遭遇擠兌出現虧本風險。


如果仔細思考,也能認識到今後理財風險將越來越大,而損失都將由投資者承擔。未來銀行理財產品同樣不再是靠譜的選擇。


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資金較多,不妨考慮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如果信任互聯網銀行,可以考慮網商銀行的定活寶,或者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都比寶寶類貨幣基金收益更高,就是流動性要差不少。


財智成功


代表你該買股票了。

為什麼餘額寶、餘利寶的基金利率非常重要呢?關鍵在於其份額十分大,而且用戶基礎十分大,屬於分散的資金。所以,餘額寶的利率水平十分能夠代表當前的市場的缺錢程度。

利率低了,說明市場上不缺錢了,利率高了,說明市場上目前非常缺錢,特別是當餘額寶的運行已經開始走入正軌以後,這種利率反映的程度則更為精準,因為市場參與者更多,市場競爭者也更多。

2.5%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準利率,因為很多機構都把這個利率作為一種判斷基準,當美元基準利率上升至2.5%以上以後,市場將會非常敏感,對於人民幣來說也是相同的。

市場上錢多了,有兩種可能:


1)央行放水了,那麼也就意味著將會通貨膨脹,買股票大多情況是沒有錯的;

2)貨幣需求不足;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貨幣需求不足可能由多方面導致的,要綜合來考慮;貨幣需求分為交易需求、投機需求以及預防需求,而且各種需求往往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


所以,在關注利率的同時,還得關注央行的各種政策,並不能夠獨立的來分析。


以股易金


代表投資者該轉變投資理念,更換投資產品的時候到了。

餘額寶橫空出世的時候,正是貨幣基金的“春天”,整個貨幣基金市場的收益率都很高,餘額寶憑藉著資金隨時可取(墊款的情況下當日可到賬)、安全性較高(鮮有收益為負也就是虧損的情況),更主要的是收益率5%-6%可以說是秒殺一切中短期投資產品,於是市場上這個寶、那個寶的產品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媒體給貨幣基金產品也起了一個很萌的名字,叫寶寶類產品。

但近幾年,整個投資市場的平均收益率都在下降,無論是存款(基準利率)、銀行理財、債券還是貨幣產品收益率都在下降,貨幣基金當然也無法獨善其身。

而且,銀行們也突然開始醒悟,不想再給寶寶們做嫁衣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投資貨幣基金比如餘額寶,募集的資金有一部分是作為存款存進銀行的,只不過因為金額大有了議價的資本可以獲得更高的利率,這有點像如果我一個人投資五萬只能購買5%的理財產品,而如果我集齊20個人100萬資金可以購買私人銀行6%收益率的產品,與其永遠受制於貨幣基金,不如我撇開這個“中間商”直接提高給老百姓的存款利率,所以你會發現,銀行存款的利率是越來越高,超過5%的也越來越多(雖然是長期產品)。



跟銀行談的協議存款利率越來越低,其他投資渠道也找不到風險小收益穩定的投資產品,寶寶們心裡苦,但也沒辦法,只有隨行就市,降低收益率了,畢竟支付寶也不是做慈善,把自己的錢給你高收益。

所以我覺得對於一些人來說,應該轉變投資思路,貨幣基金本身就是用於資金規模小、隨時可用的備用金投資工具,你非把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一年以上不用的資金放在裡面,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方法。


不過如果你就好貨幣基金這口,你可以找一些其他收益率還高一點的貨幣基金投資,沒必要非盯著餘額寶,大家都是貨幣基金,性質一樣,誰比誰差哪去?


鑫財經


  並不代表什麼,就是市場利率下行,2016年幾乎全部的貨幣基金收益率都徘徊在2.5%上下。而如今餘額寶對接的十隻貨幣基金中,有四隻跌破3%,一隻跌破2.5%。

  雖然貨幣基金如今的收益率不理想,但與2016年相比,收益還處於較高水平。

  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為7日年化收益率,即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進行年化以後得出的數據。它是隨基金經理的操作和貨幣市場利率波動而不斷變化,是不可能存在一年或者較長時間保持不變的情況。

  而餘額寶因為規模較大,受監管或自身的原因,必須縮減規模,從而進行升級分流。為了保證現金流,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偏向於保守,也就致使7日年化收益率下降。

  另一方面原因是貨幣市場利率下行,主要是因為央行三次降準,分別是:

  第一次:1月25日開始實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

  第二次:4月2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置換9000億元MLF,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第三次:7月5日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定向降準0.5%,釋放的資金約7000億。

  即今年以來,央行總共放水4500+4000+7000=1.55萬億。也就直接導致了資金利率下行,畢竟企業的流動性緊張局面得以緩解,對資金的需求沒有那麼強烈,無需支付那麼高的利率。

  如果仔細去看餘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走勢圖,我們不難發現,其跟降準的時間段是基本吻合的。

  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是市場利率的最直觀的數據,可參照3月或6月市場利率走勢(貨幣基金平均期限120天),基本體現了貨幣基金市場利率。

  餘額寶對接的貨幣基金操作策略偏向保守和市場利率下行,並不能代表什麼,不要多想,貨幣基金依舊是除了國債和銀行存款之外最安全的理財產品。

  而基金屬於浮收理財產品,出現波動是難免的,包括下跌。至於歷史有沒有跌破2.5%的7日年化收益率,可以參照2016年的貨幣基金基本處於2.5%上下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