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中國式盔甲“山文甲”到底長什麼樣?

山文甲,一種至少在唐朝就已經出現了的典型中國式盔甲,後作為武將盔甲流行於唐、遼宋夏金、明。由於其甲片多為山字形金屬片組合而成,所以稱之為山文甲。


典型中國式盔甲“山文甲”到底長什麼樣?


早期山文甲只作為新式鎧甲甲葉呈現,多附著於明光鎧。後逐漸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鎧甲樣式。除胸口仍保留明光鎧的護心鏡外,餘者完全獨立。


典型中國式盔甲“山文甲”到底長什麼樣?


山文甲,扎法十分獨特,是一種“錯扎法”,通過甲片與甲片之間互相枝杈咬錯,配搭成甲。據說,如果甲片製造精巧劃一的話,製成全甲甚至不需要一個甲釘、一縷絲線。可算作中式甲的典範,被西文人稱為“中國之星”,日本人稱為“唐甲紋”。


典型中國式盔甲“山文甲”到底長什麼樣?


《唐六典·武庫令》曰:“甲之制十有三:曰明光甲,光要甲,細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子甲,馬甲。元和九年七月甲戌,命淮浙江西荊南,造甲以進。”


典型中國式盔甲“山文甲”到底長什麼樣?


中國古代壁畫、塑像、畫作中經常出現身著山文甲的武士形象,但是至今沒有一片甲片實物出土,也無當時的甲冑結構圖與工藝記錄。山文甲是中式鎧甲的典範,是古代工匠智慧與技藝的結晶。


典型中國式盔甲“山文甲”到底長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