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也只有这座城市按住了房价——读懂楼市调控的艺术

很长一段时间,猫叔收到的留言都类似以下内容:

坐标北京,月供一万五,月薪和老婆加起来2万出头,不敢消费不敢生孩子;坐标惠州,首套房贷利率上涨40%,惠州哪儿来的这么大脸?坐标金华,房价比二线城市都贵,市区都有3W的楼盘,到底有没有王法啊!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对高房价的满满怨念啊。

那么现在还有没有,房价便宜,消费水平又低,经济还不错的城市呢?有,这座城市,就是长沙。

10年前,长沙的房价是4000元/㎡,10年后,长沙的房价才刚10000元/㎡出头。


10年来,也只有这座城市按住了房价——读懂楼市调控的艺术


10年来,也只有这座城市按住了房价——读懂楼市调控的艺术


10000元/㎡出头,是个什么概念呢?要知道,现在很多小县城的房价在7000-8000左右,五六线城市的房价也都过万了。

所以说长沙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确实不过分

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为什么全国这么多城市,10年来,只有长沙成功按住了房价?长沙调控,其他城市可以借鉴参考吗?

前几天刚好去长沙出差,机缘巧合下,又认识了一位长沙体制内的朋友,一番请教,解开了我关于楼市的很多疑惑。

以下为整理后的谈话内容:

01

为什么长沙调控这么有效果?

了解了湖南人的性格,你就能知道,为什么全国唯独长沙房价控制的最好。一个词评价湖南人,就是“霸蛮”,

什么是“霸蛮”,就是倔强,一条路走到黑,不胜不归

长沙是认认真真在执行“遏制房价上涨”的城市,把“炒房客”上升到“阶级敌人”的立场来执行的,而且是多年的一以贯之。

举个例子,去年北京天价学区房闹得很凶,为了消减学区房的投资热,北京开始探索多校划片的方法,其实这个方法,长沙很早就实施了。

在各大城市展开落户大战的2017年,长沙也及时堵上了落户买房投机的口子,520、923的政策几乎堵住了所有的炒房渠道。

包括长沙的刚需摇号政策,按照落户时间越长越优先的原则,本来这个办法,在全国看来,是打击炒房客最有效果的。但是有声音说我们是极度排斥外来者。

这句批评太严厉了。长沙人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你可以试试去长沙随便一个地方问路,没有人不告诉你的,还会给你推荐哪里的饭店好吃。

关于排斥外来购房客,我给你一个数据,2001年的时候,全长沙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60万平方,最高的时候,2010年附近每年2000万平方以上,今年上半年,长沙住宅供应达到851万平方。长沙的住宅供应有目共睹,

早在2012年,长沙就已经是全国大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最高的了,达到人均33平方米。

这么多住宅供应,市区700万人住的过来吗?我们一定是希望更多外地人来长沙发展的。07年以后,来长沙买房的外地人就很多了,实际上,15年的时候,长沙还颁布了公积金新政、首套房首付20%、单身职工购房贷款政策放款等等。我们是非常鼓励大家来长沙发展、安家的。

只是在18年楼疯的情况下,外地来的炒房客太多了,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办法,我们采取了很严厉的措施,刚落户买不到房的年轻人确实有些委屈,但是长沙房价还是调控的比较成功,目前楼市平稳了,大家也不抢房了,新长沙人买房也不会受到摇号政策的影响

有人说调控没办法控制房价,是伪命题,其实就是调控到位不到位的问题。

只有不到位的调控,没有按不下去的房价。

长沙非常欢迎外地人,只是不欢迎炒房客。

02

房价低是因为本地人收入不高、当地经济不好吗?

房价低当然不等于经济不好。很多人对长沙有误解,认为长沙房价不可能这么低。如果不是长沙政府调控到位,17年房价涨到2万,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16年的时候,杭州楼市低迷,南京房价上涨,媒体就吹风杭州经济不行了,至少落后南京5年。

同一年,西安、成都没有上涨,大家就一直看衰这个地方,说多年房价不涨,经济也不好。等西安、成都房价涨起来了,又开始夸西安、成都逆袭。

用房价去衡量城市经济,是不科学的。

同样不科学的,是用当地收入衡量房价。

当地收入只是平均现象,房价是由具有购买力的群体决定的。

有人说,长沙收入低,房价也就应该这么低。可是你去看看2017年各大城市的平均工资,长沙和郑州、合肥、武汉、成都差不多,比西安、青岛还要高,这几个城市,市区房价也都2W以上了,而长沙是他们的一半。这合理吗?

长沙经济发展到现在,其实很不错了,也很不容易。长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03

如何评价长沙经济?GDP有没有注水?

GDP有没有注水,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在中国的体制下,GDP不会告诉你事情的真相,也说明不了本质问题。

长沙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弱省会城市,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可以说是“杀出来的血路”

论经济,建国初期长沙的经济一度不如岳阳、常德。而作为工业城市的株洲,都一度和长沙相互比较;

论地理位置,长沙南通广州,东穿上海,虽然是重要交通枢纽,但尴尬的为外省输送了很多人才,反而不如武汉的对湖北省的吸血能力强;

论招商能力,更容易被虎视眈眈的广州、武汉截流……


10年来,也只有这座城市按住了房价——读懂楼市调控的艺术



但长沙主要抓住了两个大的机遇。一是20世纪以后作为省会文化、政治、医疗、教育资源上的优势聚集;二是08年后,长沙借中国基建狂魔的东风,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大城,第二产业突飞猛进。

07年前,长沙占全省GDP仅仅23%,17年,长沙破万后,占全省GDP30%,足以说明,长沙对湖南省的经济、人口吸附力进一步增强。

未来,长沙还要牢牢抓住两个大机遇。

一是高铁时代红利,湖南全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不再是株洲而是长沙,北郑州南长沙的高铁格局已经奠定;

二是牢牢把握产业从沿海经济带到长江经济带,东部到中西部的机遇。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尤其是长沙产业结构的亟待升级,这一点决定了长沙命运的成败。中部六个省会,长沙的上市公司最多,一共56家。但长沙占比多的是机械装备,而武汉是光缆产业,从产业结构上来说,长沙不能再靠机械装备充门面了,还需要非常努力的引进更多高新产业。

比如2017年,长沙市一共引进了大众、克莱斯勒、菲亚特等1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严厉打击高房价,同时大力招商的原因。市领导们私底下非常认同的一个想法就是:不要土地财政,只要好企业,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第一抓手”。

中国依然处于发展的大浪潮中,城市的发展最后一定是由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决定的。

留给长沙的时间不多了。

04

如何理解土地财政?

黄奇帆扎根重庆15年,房价一直很稳定,但是重庆的经济,从2013年到2015年,GDP增速“三连冠”领跑全国,我认为可以借鉴他的一个理论:25%理论

每年房地产的总投资不要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超过25%一定供过于求,低于25%又供应不足,不适应城市化。如果一个地方基础设施投资中,房地产占了百分之七八十,长远看没后劲。


中国城市化规模的大突破,就是因为走出了一条以土地财政为原始资本积累的路。不能盲目的否定他,也不能忽视他带来的问题。

如果你去看历年土地出让成交金额的总值,与对应地方财政收入的占比,你会发现,长沙很长时间是全国垫底的排名。

这也说明长沙财政不过分依赖房地产,调控的财政压力不大。

05

长沙房价还会涨吗?

要适度的涨,这种涨是和当地居民收入匹配的。

长沙人不追高房价。

现在大家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持续,1亿新市民会带来很大的住宅需求,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也是充满欺骗性的。

农民进城不光是为了买房,更需要就业机会。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房地产投资,而是需要在更多的实体产业投资。搞城镇化不能全靠房子。

高房价是对数代居民积蓄的掠夺,当居民把储蓄转化为房贷支出,那么他们的消费力也就降低了,消费力降低了,整个城市的活力也就下降,家电没人买,汽车买不起,又怎么能发展好经济?

长沙是人均购买力最高,房价最低的城市,

长沙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通过均等的机会获得不动产

而不是被高房价掠夺了积蓄,

这是长沙调控做的比较成功的一点。

长沙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https://www.icswb.com/newspaper_article-detail-150680.html

2017年全国城市平均工资排名http://www.chashebao.com/shebaotiaoli/17709.html

猫叔,一个才华和体重都在横溢的房产自媒体人。如果你想加入粉丝群,请和我联系V:yuanweitishang,备注所在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