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哥一年賣超6億個快遞箱:生意太好很痛苦,再幹10年就退休

從辦公室走到自家工廠,不過十幾米,兩分鐘的功夫。王佳滎進廠後,將生產紙箱剩下的邊角料,熟練地攏成一堆,等待明天回收利用。

凌晨三點,這座位於臨平,佔地14000平方米的工廠,正對著主幹道——臨丁路。此時街上已經鮮少車輛與行人,萬籟俱寂,王佳滎甚至聽得見自己的呼吸聲。

他來回踱步,最後確認了一遍:一億多個紙箱片,整齊有序地堆疊在相應區域,倉儲、物流、客服也已經交代妥當,只等著雙十一最後的爆發了。

他關了燈,走出倉庫,此時城市還未甦醒。

十年前,王佳滎的公司剛剛“出生”,自己也才21歲,手忙腳亂地完成了第一次雙11;2013年,他想起來仍覺得心驚肉跳:什麼都是爆的,客服爆了、物流爆了、倉儲爆了;直到去年,王佳滎有條不紊地賣出了超過6億個快遞箱。當年天貓雙11全國的物流訂單量,達到8.12億,每十個物流箱中,就有一個是王佳滎做的。

紙箱哥一年賣超6億個快遞箱:生意太好很痛苦,再幹10年就退休

01

一副金絲邊眼鏡,休閒襯衫,牛仔褲加板鞋,是王佳滎出入各種場所的“標配”。“王佳滎,xing,第二聲。”,他說,“幾乎沒有人能一上來就叫對我的名字,大家都叫我‘紙箱哥’。”。

紙箱哥一年賣超6億個快遞箱:生意太好很痛苦,再幹10年就退休

如果將時間拉回到十年前,王佳滎還只是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一名普通的大二學生。當時學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學生開淘寶店成為熱潮。王佳滎身邊,就有2000多個同學開了淘寶店,但發貨需要的包裝紙箱卻是“一箱難求”。學校小賣部裡的方便麵紙箱每天都被學生們搶奪一空——全拿去做快遞的包裝盒。

這樣的場景,讓王佳滎想起了美國掘金熱的故事。19世紀,美國西部興起一股掘金熱,大家聽聞有人挖到了金子一夜暴富,於是一擁而上都去挖金子,結果大部分人空手而歸。反而是那些賣鏟子、賣水,為掘金者提供服務的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王佳滎不做掘金者,他要做那個“賣鏟子”的人。

王佳滎很快開了淘寶店,賣起了紙箱。一開始,他只是去工廠淘些積壓的紙箱零售,給開店的同學們提供紙箱包裝服務。雖然一個紙箱只賣幾毛錢,但好在成本低廉,甚至不需要快遞費用。有次,同學打包貨品需要兩個紙箱子,王佳滎騎了電瓶車就給人家送過去,結果同學有事耽擱,王佳滎等了足足三個小時,才完成這筆小生意。

就這樣,創業一年後,因為電商紙箱類目競爭小,王佳滎的淘寶店鋪業務量劇增。他很快在臨平開了個自己的工廠,佔地14000平方米,員工慢慢增加到100多名。

02

工廠開設之後,王佳滎又迎來一個難題:在圈內小有名氣後,開始有廣東、北京等外省的客戶來下單。但紙箱運輸成本高,利潤低,從杭州發往長三角以外地區是不划算的。王佳滎不想流失這部分客戶,於是他想了個主意: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分倉,就近發貨,以此節約運輸成本。

北京、上海、湖南…兩年時間,王佳滎跑遍了各地,愣是在全國建立起11個分倉,做到21個省份包郵發貨。這幾年,電子商務的急速發展,帶動了紙箱哥淘寶店銷量爆發式增長。去年賣出超6億個紙箱,王佳滎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紙箱一哥”。

紙箱哥一年賣超6億個快遞箱:生意太好很痛苦,再幹10年就退休

今年是紙箱哥第十次參加雙十一。“每年雙11,別人都挺開心的,我就痛苦了——生意太好的痛苦。”

他還記得2013年火爆的雙11現場。“有個美妝商家,9號的時候,才發現銷售爆了,少定了100萬個紙箱,大批量的包裹發不出。100萬個紙箱啊!離雙十一就剩兩天了,我們當時都忙瘋了。”王佳滎說。這批臨時預定的快遞箱,直到11月11日凌晨才趕出來,一個6.2米寬的集裝箱被塞得滿滿當當。 最後,王佳滎和貨車司機兩個人給客戶送箱子,光卸貨就卸到了凌晨3點。

雙11結束後,許多商家著急用紙箱包裝發貨,每隔幾小時就打電話催王佳滎。王佳滎比他們更急,物流爆倉,紙箱被堵在了快遞分撥網點外的大街上,等發貨就排了好幾天的隊。

這樣的情景,11年、12年、13年的雙11時常出現,什麼都是爆的:客服爆、發貨爆、倉儲爆,沒有什麼是不爆的。“10年買進的二手打印機,能打1萬行字,為了打印雙11快遞面單,硬是燒壞了7、8臺。”

直到近兩年,大小商家對銷售數據的預測更加準確成熟,提前一兩個月就早早定下紙箱訂單。王佳滎才在雙11的凌晨,空閒下來拜訪交好的客戶,吃著水果悠哉悠哉地看對方的銷售額破億。

03

在這行摸爬滾打了八年,即使雙11能賣出幾千萬個紙箱,王佳滎還是感到,自家紙箱的銷量到了瓶頸。“這個行業是看得到天花板的,你所能承受的量也就這些,增長的空間很少。”王佳滎說。

紙箱哥一年賣超6億個快遞箱:生意太好很痛苦,再幹10年就退休

那是2015年,他開始思考公司應該如何轉型。就在這時,有個客戶向他提了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紙箱價格太貴了!能不能在紙箱上面印‘此紙箱由紙箱哥提供’,相當於給你打廣告,來降低紙箱的價格啊?”

王佳滎靈機一動:既然可以在紙箱上給自己打廣告,那我也可以給其他人做廣告啊?調研之後,王佳滎決定發展紙箱廣告業務。他的設想是邀請品牌商在紙箱上投放廣告並收取廣告費用,紙箱則免費提供給電商賣家使用。

沒多久,紙箱哥就找到“蘑菇街”,闡述了自己的創意。

“首先你肯定知道自己的用戶畫像,男性多還是女性多?消費能力強不強?然後我可以幫你做匹配。”

王佳滎舉個了例子,他說,如果品牌方的用戶大多數是女性,那麼就把廣告投放在化妝品或者女裝類目商家的紙箱上。如果品牌方是生產數碼產品的,那麼就把廣告投放在iPhone貼膜的紙箱上,雖然貼膜不值錢,但是代表這些消費者是用iPhone手機的,平均消費力比較強。

這樣新鮮的玩法正中對方下懷。1個月後,“紙箱哥”與蘑菇街成功簽約,拿到第一筆訂單——10萬個紙箱廣告位。

隨後,紙箱哥為福特撼路者做的紙箱廣告,更是令他一炮而紅。“消費者收到這個包裹以後,可以把紙箱一塊塊拆下來,然後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拼成一個汽車模型。”王佳滎說。

紙箱哥一年賣超6億個快遞箱:生意太好很痛苦,再幹10年就退休

去年,紙箱哥拿到了數千萬元融資。如今,他將公司業務劃分為兩個部分:位於臨平的工廠和工作室專門負責定製和銷售紙箱,在杭州則成立了廣告傳媒公司,專注電商紙箱的創意營銷。

04

今年已經是紙箱哥創業的第十年。

在臨平的工廠裡,幾乎每隔三、五米,就能看見醒目的紅色橫幅。上面寫著:“天貓雙十一,眾志成城創佳績!”、“雙十一讓每一個買家都微笑!”、“蓄力爆發,雙十一我們來了!”

“雙十一”最後的一筆訂單,發生在三天前。

5號早上,還在出差的紙箱哥,接到了一筆急單:需要加訂五萬個紙箱,用來雙11發貨。電話那頭的客戶已經急得不行。這樣的急單,紙箱哥近兩年已經很少見了:多數客戶在雙11前一個月就預定妥當,甚至不少客戶已經提前收到貨了。商家們都知道,現在是工廠旺季,臨時下單,根本沒有工廠願意接單。

好在五萬並不是個大數目,工廠的雙11訂單也基本都完成了,紙箱哥很快從倉庫備貨中發了五萬個紙箱給客戶。

紙箱業務“前置”,因此,紙箱哥早了買家一步,已經提前走完了今年的“雙十一”。

紙箱哥一年賣超6億個快遞箱:生意太好很痛苦,再幹10年就退休

再過三天,賣家們也將親臨戰場。伴隨著電商賣家沉沉浮浮十年,紙箱哥很理解賣家的心情:“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有一千個包裹發不出去,就相當於一千個差評,這對店鋪的傷害太大了。”

因為“電商紙箱一哥”的名號,追隨王佳滎的聚光燈與壓力形影不離。“再10年吧,已經給雙11做了10年快遞箱了,再做10年我就退休。”王佳滎揉了揉眉間,試圖撫平因皺眉而產生的褶皺。

| 蔡小霞

| 牛鏡


本期話題

你在紙箱哥那兒購買過快遞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