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Mian丶小賴


首先燃燒只是對一種現象的稱呼,而氧氣只是常見燃燒現象中的參與者,但不是必須者,比如鈉、鎂、銅、鐵都可以在氯氣中燃燒。

其次,隕石燃燒實際上是在它未落地前,經過地球大氣層時,由於高速度與大氣摩擦生熱,導致其自身溫度升高,漸漸能發射出處於可見光波段的電磁波(溫度越高、亮度越亮、顏色越發藍白),並且周圍的氣體也具備了電離條件,也就是所謂的等離子狀態(俗稱“火”或者“電漿”,所以平時常見的火焰,不嚴格來講,都可以叫做等離子體,這是物質的第四種狀態,其實這種狀態在宇宙中很普遍,比如咱們的太陽就是這種狀態)。

所以說,這些現象的重點就在於“摩擦生熱”,天上的流星之所以被看見,就是因為在大氣層中摩擦生熱發光的結果,然後這些流星在掉落地表,就叫做隕石。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隕石發光,源於高溫,而非燃燒。發光的東西不一定在燃燒,就比如你家的電燈泡,發光,但絕不是在燃燒。

隕石發光的本質就是高溫。任何物質,只要溫度大於絕對零度,就會不斷的向外輻射電磁波。有的強,有的弱,其功率與表面積成正比,同時也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我們平時看到燒紅的鐵塊,它發光是因為高溫,從而向外輻射電磁波。而其中的可見光波段足夠強,所以我們能夠看到。

我們看到的火焰也是這個原理,主要還是高溫產生的輻射。只是其中還有很多躍遷產生的其他波段的光。但總的趨勢是沒有變化的。

隕石在太空其實不會燃燒,因為沒有任何阻力。在落入地球大氣層之後,即便沒有氧氣,仍然能發光、燒燬。這裡的「燒」,指的是高溫,摩擦產生的高溫。

這樣的高溫會加熱隕石,從而使得它發光、蒸發,拖出尾跡。即便有真實的燃燒過程,其產生的熱量也遠遠不如摩擦產生的熱量。


章彥博


題主提到的燃燒和氧氣本來就非充要條件,不是嚴格的因果關係,即有沒有氧氣和燃燒用為什麼連起來本來就是不對的。

氧氣既不是燃燒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

有氧氣並不會必然燃燒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好多人認為燃燒一定要有氧氣,這是錯誤的。

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氧氣扮演著氧化劑的角色,可以扮演這種角色的並不是只有氧氣一種,其他其它氧化劑如氯氣也可以。

隕石不是在太空中燃燒

如果隕石在太空可以燃燒,那太空中的眾多衛星早就燃燒盡了,太空垃圾也不再需要清理。

不管是鐵隕石,石隕石還是石鐵隕石,受到地球引力吸引後,以極快的速度落向地面,在進入大氣層之前是真空,不會發熱。進入大氣層後,與大氣會產生劇烈摩擦,產生大量的熱將空氣電離,肉眼可見的燃燒狀的火焰,小的隕石可能完全由於高溫摩擦而燃盡,大的燃燒後的部分落在地球上。


核先生科普


為什麼太空沒有氧氣,隕石還能燃燒?

答案是,你看到的隕石燃燒,其實發生在大氣層——不過這個燃燒確實不需要氧氣,只要有空氣就可以。

大氣層的厚度大概有幾十公里,隕石在太空的時候是不會燃燒的,因為太空是真空,沒有摩擦,隕石就是安靜的飛行,一旦進入地球的大氣層,隕石開始接觸到氣體,這個時候因為氣體與隕石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可以把隕石周圍的大氣加熱到等離子體的狀態,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火焰。

其實,隕石裡可能沒有可燃燒的物質,但因為溫度太高,主要是把周圍的大氣加熱了產生了火焰,這其實與氧氣也沒有什麼關係,就算地球上全是氮氣,這樣的大石頭從天下掉下來,照樣能著火。

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有一個誤解,總覺得燃燒要有氧氣,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比如太陽也在燃燒,就不需要氧氣,把加熱的硫磺放在氫氣裡,也是可以燃燒的——不需要氧氣。

那麼,回到隕石上來,隕石到底有沒有燃燒?當然也會燃燒,因為隨著它的周圍的溫度升高,到了幾千度上萬度的高溫,就是黃金都要融化,所以一般的隕石也就燃燒起來了——如果是一塊鐵隕石,裡面的鐵在2000度的時候肯定就著火了的——正因為如此,所以隕石掉到地面的時候往往尺寸不是太大,有的就變成了流星,消失在無垠的夜空之中。


作家張軒中


不是有沒有氧氣的問題,而是隕石在太空根本就不燃燒,所以有沒有氧氣都無所謂,就像太陽以及一些恆星也沒有氧氣卻能一直燃燒放熱發光。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隕石會在太空中燃燒主要是因為一些照片中拍攝到的隕石墜落地球時在發光,但事實其實是那些照片多是在地球上拍攝的,隕石和大氣層摩擦和空氣接觸當然會發出火花,發光發亮也就不足為奇了,在太空中的隕石很少發光,只是很平靜的飛行,只有少部分看起來似乎挺亮的隕石也是因為太陽反射而發出細微的亮光,就像星星本身也不會發光,一部分自身就能進行聚變,產生能量和熱量燃燒發亮,另一部分則是利用太陽反射的光發亮,無數發光的星體聚在一起成為夜空中最耀眼的星光。

大家最喜歡的流星就是隕石原發體中的一種,當流星體觸碰到大氣層時,撞擊時巨大的壓力和摩擦力使隕石發熱燃燒而發出亮光,遠處看起來像個火球,這些大大小小的帶著尾巴飛行的火球也就是所謂的流星,對我們而言流星就只是一種能看得到摸不著的東西,而隕石則是可以真真切切摸得到的,說白了隕石就是流星沒有來得及燃燒完的部分,也可能是太空中任何一個星體的碎片,也幸好只是沒有燃燒完的部分及碎片,如果是整個星體都墜落,地球可能又要迎來一次物種大滅絕了。


鎂客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那麼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個嗎?

並不是!

我們回顧下燃燒需要的條件,一個是氧氣,另一個是溫度夠高。我們正常滅火的時候,你以為澆水這事兒是降溫嗎?並不是,而是因為這樣可以瞬間阻斷氧氣和可燃燒物的接觸。

所以,原本在太空勻速翱翔的隕石(因為太空是真空的),進入到地球的大氣層的時候,就開始了漫長的摩擦之旅!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

這麼看來,就是因為摩擦產生了熱量,且這個熱量足夠高,且雖然稀薄的大氣,但依然有一些氧氣參與了這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所以就出現了燃燒。

那麼,問題來了:只有氧氣參與才能燃燒?

NONONO。鎂在氮氣裡還能燃燒呢。鈉可以在氯氣裡燃燒。這些都是沒有氧氣參與的燃燒。燃燒就未必需要氧氣,而是助燃劑。摩擦產生的高溫可以使得空氣電離,點燃形成火焰。

所以,你們看到的隕石在空中火熱燃燒,未必是有氧氣參與的哦,速度太快了,摩擦就會有火焰哦。

最後,補充說一句,掉下倆的才是隕石。在太空飛的呀,那叫流星體。很多流星體在地球都無法到地面呢,所以不能叫隕石啦。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進入大氣層燒起來的叫做流星,然後啪嘰摔到地上才叫隕石。太空中的不叫隕石,也不會在太空燃燒。

太空裡的確沒啥氧化劑,所以你看木星全是氫,也沒燒。小行星軌道和地球交匯恰好進入地球大氣,這時就叫它流星。因為和大氣劇烈碰撞,導致溫度升高,它在釋放能量。能量通過電磁波的形式,到們這裡看到可見光晃瞎眼,看起來就像著火一樣。


返回式航天器再入大氣層的時候也會看起來像是燒起來,但有時候並不是燃燒,人家那叫燒蝕層,溫度升高帶走熱量也是僅僅看起來像著火一樣。

所以太空裡的不叫隕石,也不燃燒。有火焰,不一定是化學反應裡的燃燒。比如太陽就不是燃燒。


蛋科夫斯基


答: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隕石是不會燃燒的;當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後,我們才能看到因為摩擦生熱引起的隕石燃燒,也就是我們說的流星現象!


(1)在化學中,燃燒指劇烈的發光發熱反應,燃燒的三要素是有可燃物、有助燃物、達到著火點;

(2)在科學上,廣義的燃燒,指劇烈的能量釋放,引起高溫下的發光發熱現象;比如太陽的發光發熱;

太空中沒有空氣,隕石在太空中並不會發生燃燒;但是隕石相對於地球的速度,一般高達20~70公里每秒,當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和空氣產生劇烈的摩擦。

因為摩擦生熱,在隕石表面產生上萬度的高溫,並把隕石表面融化掉,消耗的能量正是隕石的動能,劇烈的能量釋放伴隨著強烈的發光發熱,於是隕石看起來像在燃燒。


摩擦生熱大家都知道,比如冬天我們搓手能緩解手冷,鑽木取火能使木頭達到著火點;但是摩擦生熱產生上萬度的高溫,在實際中很少見。

比如蘇聯的米格-25戰鬥機,速度能超過3倍音速,當速度達到2.5倍音速後,將會遭遇可怕的“熱障”。

熱障:飛行器超過一定速度界限後,高速氣流將引起飛行器表面的溫度劇增;從傳熱學的角度看,熱障就是摩擦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散開,使得熱量積累,飛行器表面溫度劇增。

對於米格-25戰鬥機,當速度達到2倍音速時,表面溫度達到100攝氏度;當速度達到3倍音速時,溫度急劇上升到350攝氏度;如果沒有足夠好的機身材料,很難保證在如此溫度下,還能保證足夠的強度。


隕石落入大氣層的速度,高達每秒幾十千米,是音速的60~200倍,和空氣摩擦產生的溫度,高達數萬度,足以融化任何物質,只有當隕石足夠大時,才會有殘留的隕石落到地面上。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誰認識這課石頭?識珍寶者有那裡?





有時找先生A


我覺得,高速摩擦會產生電,所以隕石在沒有氧化的環境下,也會燃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