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吧吧娱姐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赵匡胤驾崩,随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赵匡胤驾崩之时,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六岁,次子赵德芳也已经十七岁,按说都不算是杜太后所说的“幼主”了。所以,后世对赵匡胤传位给弟弟乃是遵从杜太后遗嘱“金匮之盟”的说法充满质疑,于是便产生了“斧声烛影”的传闻,即赵匡胤乃是被赵光义所杀。赵光义对民间的传闻当然很清楚,那么他即位之后是怎么对待对自己皇位构成威胁的太祖的两个儿子的呢?赵匡胤的后裔在宋朝又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光义即位之后曾经下旨将哥哥赵匡胤以及弟弟赵廷美的儿子全部尊为“皇子”(命太祖子及齐王廷美子并称皇子,女并称皇女),但不久之后就取消了这种称号,并且,赵德昭和赵德芳的结局也都比较悲惨。

太祖长子赵德昭

太祖在位期间始终没有给两个儿子封王,而太宗即位的第一年就把赵德昭封为武功郡王,位在宰相之上(诏与齐王廷美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但是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亲征之时被契丹击败,并且一度与宋朝大军失联,群龙无首的宋朝部队便有人想拥立赵德昭为帝。赵光义平安回来之后听说了这个传闻,他当然非常生气,再加上亲征之时遇到了惨败,所以便没有对出征的将士进行例行封赏。赵德昭是个厚道人,他觉得征伐契丹时虽然失败了,但是大宋将士成功消灭了北汉啊,再说了,大军随从皇帝出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该赏的还是得赏。而赵光义听说之后,冷冷地来了一句“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意思是等你当了皇帝再去赏吧!赵德昭听说之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回家之后便自刎而死了。

太祖次子赵德芳

赵德芳曾经是离皇位最近的一个人,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写到太祖驾崩当晚,宋皇后本来是让太监王继恩出宫找赵德芳来继承大统的,结果王继恩却直接到了晋王府,所以晋王赵光义即位之后,宋皇后的命运也很不好。而赵德芳也在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去世,《宋史》对他的死记载非常简单——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

太祖后裔

太祖的孙子辈之中“不得其死”的就不多了,他们绝大部分都受到了宋朝的优待——毕竟他们对宋朝皇帝的威胁已经消除了。宋神宗即位之后曾说“创业垂统,实自太祖”,所以他下诏令“考太祖之籍,以属近而行尊者一人,裂土地而王之。使常从献于郊庙,世世勿复绝”,他是这么说的,后世皇帝也都是这么做的——几十上百个太祖后裔中选一个出来,封个安定郡王还不是芝麻点小事!

但是到了南宋,事情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赵构建立南宋之后想起了神宗皇帝的约定,于是开始寻找太祖后裔,但是发生了“燕、秦二王后争袭封”的情况,在经过一番争论之后,决定以赵德昭的后裔袭封安定郡王(燕王亲,太祖长子,其后汉袭封)。

第二次转变的影响就比较深远了——宋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在“苗刘兵变”之后不久夭折,而赵构本人又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只能找养子了。在大臣的建议以及赵构本人的迷信心理驱使之下,赵构决定在太祖七世孙“伯”字辈(论起来是赵构的侄子)中挑选继承人,选中的那一位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而此后南宋的皇位便一直在太祖后裔中传承。

而赵构在选择皇子的时候,大臣们的进言也侧面给我们描绘了北宋末、南宋初年除了安定郡王之外的太祖后裔的现状——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遭时多艰,零落可悯!即他们的地位已经差不多和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又在“靖康之变”发生之后颠沛流离,生活得非常凄惨。

由此可见,宋太祖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之后,他的儿孙并未像杜太后当年所说“并汝之子亦获安”,而是两个儿子相继“不得其死”,子孙后裔“掉落可怜”,只有到了南宋情况才发生转变。

参考史料:《宋史》《涑水记闻》《三朝北盟会编》


国史通论


赵匡胤之死史有迷云,有烛影斧声等传说,壮年身亡确有可疑,“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暴死后他的皇后宋氏,马上令太监王继恩传召三子德昭,意欲灵前继位,王继恩是赵光义一党,接谕旨后直奔赵光义王府叫来晋王赵光义,赵光义快刀斩乱麻,马上入宫,在兄长尸体前即位,称宋太宗。赵光义当上皇帝后,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元年,称宋后为开宝皇后,授弟弟赵光美为开封尹,进封齐王,所有太祖和廷美子女,并称皇子皇女。


赵光义得以继承兄长当上帝位的依仗是金匮之盟,由其母和兄弟二人约定而成,内容是赵匡胤传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廷美,赵廷美传赵德昭赵德芳。(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老大赵德秀无子女早亡,三子赵德林也是早早夭折,连名字也是后来宋徽宗要追封时才给他俩起的,剩下老二赵德昭老四赵德芳。

宋太祖在位时,封赵德昭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宗上位后,出兵讨伐北汉时,赵德昭随行,攻下北汉后乘胜攻打辽国的幽州,军中有一次夜里惊乱,众人不知道宋太宗身在何处,便有人提议暂立赵德昭为主主持军务,等到乱象回复,宋太宗得知此事后很不高兴。回师后,因为北伐不利,赵光义久久不封赏将士,赵德昭便为将士们请封,惹来赵光义一肚子无名火,说等你当皇帝后再封也未迟。“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奇怪的是,有稳重内敛,喜怒不形于色之称的赵德昭,这一席话后不知何故就自杀了,赵光义闻报大惊,“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 追封为魏王,赐谥号懿。(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赵德昭有五位儿子,长子赵惟正封乐安郡公,官至建宁军节度使。次子赵惟吉封安定郡公,官至感德军节度。三子赵惟固官至左千牛卫将军。四子赵惟忠官至叙州刺史、昌州团练使。五子赵惟和,官至澄州刺史、右千牛卫大将军。赵德昭第九世孙是南宋理宗赵昀。


赵匡胤四子赵德芳是小说演义中的八贤王原型,在开宝九年出阁任事,授贵州防御使。宋太宗登基后,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981年三月,赵德芳病逝,时年二十三岁。宋太宗亲临哭祭,停止朝会五天,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赵德芳有三位儿子,长子赵惟叙封长子高平郡公,次子赵惟宪封英国公,三子赵惟能封南康郡公。赵德芳的六世孙,就是南宋孝宗赵昚。


南方鹏


总得来说赵匡胤的后代在北宋过的还是可以的,除了不能掌权,该有的名和利都获得了。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除了长子和三子早亡未留下后代之外,剩下两个儿子的后代基本上都被封侯或者封公,顶着开国之祖的名头,赵匡胤的后代可以说是过的悠哉悠哉。

更幸运的是他们这两支在靖康之耻的国难中因和皇室的关系比较远反而躲过一劫,到了南宋因赵构无子,赵匡胤的这两支后代轮流做了几世皇帝。


现在有人常说赵匡胤四个儿子的早亡都与宋太宗赵光义脱不了干系,其实只是这些人的主观臆断罢了,长子三子早亡自不必说,次子自刎而死也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剩下的四子因也是早亡,是以现在的人就说他是被赵光义暗害致死的,可若是让他们拿出证据,他们是拿不出来的,也找不出史料可以佐证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宋至今不论是正史、野史,文人笔记、小说都没有关于赵光义杀害老四的说法。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之所以会有烛影斧声的说法流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太宗继位没几年,赵匡胤的两个亲生儿子就相继死亡。不单是儿子,连一母同胞的四弟赵廷美也莫名死亡。不能不让人怀疑赵光义得位不正。

  事实上,史书虽然没有明白写出是宋太宗害死了两个侄儿,但是,我们细细推敲流传下来的各家史料,可以断定,就是宋太宗害死了两个侄子!

  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和老三都早死,成年的就是老二赵德昭和老四赵德芳。

  宋太宗为何要害死赵德昭呢?

  原因有二:

  其一,赵德昭乃是宋太祖赵匡胤原配夫人贺夫人生的孩子,换言之,是宋太祖嫡子。

  按照历代以来父死子继的传统,宋太祖死后就应该是赵德昭继承皇位。宋太祖暴毙之时,赵德昭已经是26岁,官拜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除了没有封王,赵德昭的封爵已经是晋王赵光义之下第一人。

  其二,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北伐辽国发生了一场政变。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初,武功郡王德昭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或有谋立王者,会知上处,乃止。上微闻其事,不悦。及归〖二五〗,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议者皆谓不可,于是德昭乘间入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惶恐,还宫,谓左右曰:“带刀乎?”左右辞以宫中不敢带。德昭因入茶酒閤,拒户,取割果刀自刎。上闻之,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追封魏王,谥曰懿。

  史料大意是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在灭掉北汉之后不顾群臣反对,继续征讨辽国。最初,宋军大胜。可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宋太宗一路突进,接过补给跟不上,被辽军诱敌深入,截断合击。宋军大败。

  辽军突袭是在夜间,宋太宗腿部中箭惶急之下乘马逃走。结果大军之中谁也不知道皇帝去哪里了。太祖一脉的将领一口咬定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共同推举赵德昭为新皇帝。宋太宗的嫡系没了依靠,也不敢反对。

  没想到第二天天亮是,宋太宗乘着牛车回到营寨。立刻便有他的心腹将一切告知。宋太宗脸上没有发作,心中勃然大怒,当时应该就想弄死赵德昭。

  只是,宋太宗心机一贯深沉,知道大军中太祖一脉掌兵者多。于是,他假作不知,回到京城。他暗中将参与兵变的将领或者明升暗降,或者远调他处,分化赵德昭的力量。

  赵德昭也是找死,叔叔说不计较,他真的就认为叔叔没有计较。

  当时宋军伐辽大败,但毕竟灭了北汉。许多将领就觉得,不能因为伐辽失败,就抹煞了大家灭北汉的功劳。该赏赐的还要赏赐。大家知道皇帝在气恼中,不敢去提这件事。于是一些有心人就找到赵德昭,挑唆他去说。

  估计赵德昭被一些人一吹一捧,有点飘飘然了。还真就跑去宫里见宋太宗。

  宋太宗闻言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再赏赐,那也不算晚!”

  赵德昭一听就知道完了,于是回家就找刀抹脖子。找不到腰刀,最后找了一把水果刀自杀了。

  其实,真相很可能是宋太宗秘密命人将赵德昭杀掉,伪装成自杀的样子。

  至于赵德芳,也有必死的原因:

  史料记载:癸丑,上崩于万岁殿。时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

  原来,赵德芳虽然不是宋太祖皇后所生,但是,他却是宋太祖第三任妻子宋皇后所养!

  宋太祖的第三任妻子宋皇后,是名门之后,入宫之时只有十七岁。

  当时宋太祖已经有两个儿子了,估计是不准备再生了,又担心宋皇后以后没有依靠,就让宋皇后认养一个孩子。

  赵德昭比宋皇后还大,自然不好养。赵德芳当时只有十岁,于是就认宋皇后为母。从此,赵德芳也有了嫡子身份!

  另外,宋太祖暴毙之时,或许没有留下遗言,或许有遗言,却被宋皇后改了。

  总之,宋皇后没有让人宣召老二赵德昭入宫继位,而是宣召自己的养子赵德芳入宫继位。

  她万万没有想到,宋太祖身边的大太监王继恩此刻已经投靠了晋王赵光义。这个死太监没有把赵德芳领进宫,却把赵光义领了进来。

  赵光义继位之后,自然知道了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的事情。他明面不说,暗地里早就想弄死赵德芳了!

  加上赵德芳智商还不如哥哥赵德昭!宋太宗继位之后就将宋皇后软禁起来——怕这位嫂嫂乱说!赵德芳感念养母养育之恩,日夜哭泣,更召来宋太宗忌恨。

  于是,在赵德昭去世不久,赵德芳也跟着哥哥去了。

  当然,宋太宗为了装模作样,对于赵德昭、赵德芳的儿女还是不错。不过,所谓不错只是没有赶尽杀绝。到宋仁宗时期,赵德昭、赵德芳两系的皇族就吃不上饭了。到宋神宗时期,干脆将这批偏远宗室赶到江南去了。

  许多王子皇孙因此都成了庄稼汉,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但也因为这个原因,在金军入侵占领开封时,所有宋太宗一脉,除了赵构逃走了,被一网打尽。

  唯独留在江南的宋太祖一脉,许多人都活了下来,像什么宋孝宗、宋理宗就是赵德昭、赵德芳他们的后代。


叶之秋


赵光义即位之初,为了巩固帝位,他先是封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次子赵德芳也封为节度使,三个女儿全部封为国公主。赵匡胤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除了赵匡胤一脉,赵光义对弟弟赵廷美也是厚加安抚,他任命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赵廷美的子女也均称为皇子、皇女。

赵光义北征辽国时,在高梁河被辽军打的大败,险些丧命。他只身逃命期间,生死未卜,有人认为赵光义凶多吉少,于是商议拥立赵德昭为帝。赵光义安全回来后,此事也就作罢。但赵光义听说后,非常不高兴。据《宋史》记载:“四月,(赵德昭)从征幽州(今北京),军中尝夜惊,不知上(赵光义)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这说明,军中仍然有很多人对他的即位表示不满,这使赵光义心中有了深深地恐惧感,使他深刻认识到赵匡胤子女的存在,对他来讲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为了消除这个威胁,赵光义决定对赵匡胤的子女进行迫害。

恰巧,赵光义在灭亡北汉论功行赏时,赵德昭提出对有功将士进行赏赐。赵光义终于忍无可忍,大怒道:“

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赵德昭知道赵光义已对他心生歹意,回到家后就“取割果刀自刎”而亡。赵德昭自尽的消息传到赵光义耳朵后,他假装无比痛苦的抱着赵德昭的尸体痛哭道:“痴儿何至此邪!”下令厚葬,追封魏王。然而,他的这些假惺惺只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虚伪。两年后,赵德芳也不明不白的死去,年仅23岁。

在解决了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威胁后,赵光义又把目光瞄向了秦王赵廷美。只有除掉赵廷美,才能保证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但赵廷美行事谨慎,敦厚善良,赵光义根本无隙可乘。于是,指使他的亲信柴禹锡告发“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另一个亲信赵镕也受到赵光义指使,告发赵廷美阴谋造反。在如何处置赵廷美之前,他想到了因擅权而被赵匡胤赋闲在家的赵普。赵普认为,只要把事实坐实才能名正言顺的进行处置。于是,他告发大臣卢多逊(此人与赵普素来不合,赵普也是借机除掉他)与赵廷美私下关系密切,说卢多逊多次表示盼赵光义早日晏驾,那样一来,好扶持赵廷美即位。赵廷美对卢多逊的话非常满意,还送给卢多逊弓箭等物表示感激。赵光义照单全收,并借题发挥,严惩卢多逊及其同党。大臣王溥等74人联名上奏,要求将卢多逊和赵廷美严惩。卢多逊被免职,其同党不少人被处死,赵廷美被勒归私第,其儿女不再称为皇子、皇女。接着,赵普又挑唆开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弹劾赵廷美不但不思改过,反而怨声载道。于是,赵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雍熙元年(公元984年)正月,赵廷美终因“

忧悸成疾而卒”,年仅38岁。自此,赵光义终于扫除了侄、弟对他传位于自己一脉的所有威胁。

赵光义虽然经过不光彩的手段,清除了将皇位传给儿子的障碍。但是,他儿子的继位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多难。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貌类太宗”而深爱赵光义喜爱,他不仅好武艺,善骑射,而且还曾随同赵光义北征太原、幽蓟。赵光义在迫害赵廷美时,朝中大臣无人敢为他求情。只有赵元佐想方设法,力加营救。赵廷美死后,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的遭遇,竟然得了疯病,经常持刀伤人。雍熙二年重阳节,赵元佐因为赵光义在宫中宴请没有叫他,就一个人喝闷酒。到了半夜,索性纵火烧掉了自己的楚王宫。赵光义得知后大怒,将赵元佐废为庶人,发往均州(今天湖北十堰东北)安置,在大臣们的一再求情之下,改为“废居南宫”。就这样,赵元佐丧失了继承人的资格。

赵光义次子赵元僖,很有政治才能和政治头脑,他不仅积极参与国事,而且与赵光义宠信的大臣私交甚密。这样一来,更加巩固了他继承人的地位。但事不随人愿,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九月,赵元僖突然病死。

赵元佐被废、赵元僖暴死,皇位自然落到了三子赵元侃身上。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八月,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恒。太子册立之日,京师百姓见到赵恒时都欢呼道:“真社稷之主也!”赵光义听到后非常不高兴,他召见寇准道:“四海心属太子,欲置我何地也!”寇准安抚道:“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赵光义这才消了气。然而即使如此,赵恒的继位也并非一片光明。赵光义死后,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人企图拥立赵元佐为帝,幸得宰相吕端处置得当,才得以保证赵恒顺利登基,他就是后来的宋真宗。不过赵恒比其父赵光义要宽厚仁慈的多,他并没有因此怪罪赵元佐,而是找人努力帮他治病。赵元佐最后活到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享年62岁。


历史的小学生


宋太祖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

其中长子赵德秀、三子赵德林早亡,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都在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不久先后身亡。


孟德说历史


优待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没杀绝,后来南宋的时候皇室绝嗣,又传回赵匡胤那一系了。


老友迷


虽保证其成年,但都未恩荫余生。不够风水轮流转,二弟把持北宋,大哥后世子孙又建立了南宋。


历史伴读小二


没有受到优待,赵匡胤几个儿子下场都不太好。


历史小达人12580


该来的总会来,南宋的时候,皇位又传到了赵匡胤那一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