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公佈228億美元大規模武器更新計劃 要求軍企按時交貨

《俄羅斯報》網站11月21日發表了康斯坦丁·別盧扎的題為《普京談軍隊換裝現代化武器的速度》的報道。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俄軍正在大規模更新裝備,今年已向現代化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研發和量產工作撥款約1.5萬億盧布(約合228億美元)。他同時表示,多家軍工企業未能如期完成國防採購任務,應對其中原因進行分析。

普京本週按慣例就軍隊發展工作召開系列會議。20日,他與政府及軍隊高官討論了國防採購和2027年前國家軍備計劃的執行情況。他此前曾多次強調,完成國防採購任務時應嚴守質量和期限要求。

報道稱,新的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於今年獲批。計劃指導未來10年(至2027年)的工作並要求大規模更新軍隊裝備。普京表示,根據該計劃,俄陸軍和海軍中的現代化武器和技術裝備比例在2021年之前應達到不低於70%。他強調,這應能解決維持國際戰略均勢並確保俄不受外來威脅的任務。

普京表示,俄今年已向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研製和量產工作撥付了1.5萬億盧布。軍隊換裝現代化武器的速度總體上得到了保障。他說:“與過去一樣,我們特別重視研發那些能在多年之後決定我軍未來命運的新型武器系統。”

報道稱,他還說,軍工企業11月中旬根據國防採購要求,向軍隊交付了約2000件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其中包括74架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80架無人機、4個團的S-400地對空導彈系統、5艘水面艦艇,以及250輛坦克等裝甲作戰車輛。

普京特別指出,最新入役的俄羅斯武器裝備在大多數戰術技術性能方面優於國外同類產品。他說:“(我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反導和無線電電子對抗系統、多種陸軍裝備及其他一些系統,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報道稱,普京呼籲在此方向繼續努力,不僅要支持國防科研院所和設計局,也要更快地將新型武器和技術裝備投入量產。

普京公佈228億美元大規模武器更新計劃 要求軍企按時交貨

普京公佈228億美元大規模武器更新計劃 要求軍企按時交貨

與此同時,他指出了執行國防採購任務時出現的一些問題,並建議與會者對其進行“具體、細緻的分析”。

普京在會議轉入閉門模式之前說:“我指的首先是個別軍工企業未能按時履行本應承擔的義務。我們要看看,哪些是體制性原因,哪些純粹是出於紀律鬆懈和組織不力。”

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了題為《莫斯科讓“口徑”和“伊斯坎德爾”做好迎戰準備》的報道。

報道稱,俄羅斯正為應對美國可能退出《中導條約》厲兵秣馬。俄羅斯和西方專家、軍事長官和政治活動家均認為,俄多半會在其西部邊界附近甚至白俄羅斯部署配備“口徑”巡航導彈和可命中500公里遠目標的“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系統。

普京公佈228億美元大規模武器更新計劃 要求軍企按時交貨

北約認為,俄已經擁有在條約破裂後加強自身實力的武器。正如該組織發言人瓦娜·倫傑斯庫不久前所言,這指的是9M729陸基巡航導彈(北約代號為SSC-8),儘管俄外交部一直否認這一點。今年10月,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再次提醒國際社會,俄向美方提供了9M729導彈的全部發射信息。他同時補充說,在去年的“西方-2017”演習中,俄再次發射了這一導彈,射程明顯小於500公里。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的專家認為,北約地面部隊無法在不遭受慘重損失的情況下有效對付“伊斯坎德爾”導彈,因此航空兵預計將是打擊戰役戰術導彈系統的主要手段。

報道稱,同時,根據該刊分析家的觀點,“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發動襲擊可在局部戰爭伊始就迅速決定其結果,因為它能根據無線電技術偵察提供的定位信息摧毀局部防空雷達,從而使俄空天軍派蘇-34和蘇-24戰鬥轟炸機實施密集轟炸成為可能”。此外,“‘伊斯坎德爾’導彈對機場、指揮中心、彈藥庫、兵營和機庫的破壞,會在衝突爆發幾分鐘後把正規軍變成失去集中補給和控制的混亂不堪的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