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沒有機械的時候,是怎樣種小麥的呢?你怎麼看?

衛農老頭


三十年前,1988年,我那時候年齡雖然比較小,但也經常和父母一起去田地裡幹活。以前的日子真是艱難,那時候的農活基本上都是人工作業,大人小孩齊上陣,每年到了夏收和秋收的時候是最忙活的。

玉米一般是在9月中旬成熟,一家人都去田地裡手工掰玉米,玉米掰完之後裝袋背到路邊的架子車上,那時候三輪車還是比較少的,幾乎看不到,家家戶戶用的都是木架子車。拉回家以後,每天晚上都要剝玉米,任何把玉米辮成一串串的掛到房簷下,大樹上。玉米收穫完之後,大人都拿著小鋤把玉米杆帶根挖出來,拉回家用鍘切成段,喂牛羊。

在地裡把玉米拾掇乾淨以後,地裡面撒上漚制很長時間的人畜糞,用老牛套上木製的耙,先把地耙兩遍,然後換上木犁使喚著牲畜把地細細的翻一遍,翻完之後,在仔細的耙幾遍,把土坷垃都整得細細的,方便後面播種。

到了10月上中旬左右,就開始進行小麥播種工作了。那時候小麥都是自家留的種子,播種前把小麥用簸箕篩一遍,去除雜質,整理乾淨。在地裡面把麥種倒進木製的麥耬裡,用牲口在前面拉,後面有個人掌握住方向,進行播種。如果沒有牲畜,就只能人工在前面拉,好幾個人一起用力,整個播種下來,人和牲口累的直不起腰。小麥播種完之後,還要拿著耬耙,把地裡面的小麥整成畦。當時也很少有農藥,除草劑,都是人工拔出雜草。小麥收穫之後,還要人工收割,脫粒,晾曬,繁複程度現在想起來都感覺累得慌。

慢慢的生活條件好了,家家戶戶開始有了拖拉機,三輪車,耕地播種,現在都是大型的收割機,播種機,旋耕機,都是機械化作業了,人們也從繁複的勞動中脫離出來了,越來越多的人也都沒有種過地了,現在年輕人很多都沒有去過田地,上學畢業以後都出去工作了。

三十年前和現在簡直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對於農民來說,終於解放了雙手,實現了農業機械化,不用再那麼勞作了。但是三十年後的今天,雖然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糧食價格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種地還有了糧食補貼,可怎麼感覺現在活著越來越累了,壓力越來越大。


鄉間一抹陽光


三十年前,沒有機械的時候是怎麼種植小麥的?

三十年前,農村人種植小麥一般情況下都是靠人工,收割晚稻以後,也最花20塊錢一畝請別人的牛把田耕轉來,其它什麼鏟溝,整土,打行,打眼,放底肥,播種,給小麥種子蓋土等程序,都是靠人工來一步步完成的。



在七星老農家鄉,有"十月小陽春”之說,收割晚稻上岸以後,大家就忙著挖紅薯,種植大白菜,田中種植小麥,油菜,這些事情一干完,就要鋤地除草,給小麥油菜,蔬菜澆肥過冬了。


到了次年春季,又必須要給小麥追肥,打農藥防治病蟲害,打葉面施肥壯籽,到了五月中旬麥子就成熟了,這個時候,農村人剛剛插完早稻上岸,又需要收割麥子了。

五月份的天氣大家都知道,已經開始熱了,而且又多雨天,所以,農村人必須要日夜搶收小麥,一家人齊上陣,家中老人女人孩子們脖子上掛著毛巾,汗流浹背地割著麥子,男勞力就打捆好麥子,把它們一擔擔挑回去,一畝地的麥子麥苗少說也有七八千吧,看看你家中又有幾麥子地,在南方咱們就靠肩挑,在北方可能家中還有騾子馬幫忙拉麥子吧,到了晚上夫妻倆還要用扮桶把麥子扮下來,白天去曬乾了,防止小麥發芽浪費了是吧。



到了白天,在南方你還必須要把麥田翻耕轉來,種上遲熟早稻才行,收割小麥又趕緊插水稻的那種情形,在沒有機械化代替幫忙的情況之下,過去的農村農民確實都辛苦了,而且經濟效益又不高,永遠比不了現在農業技術現代化種植小麥了,家中幾十畝小麥,一兩天給你搞定,省時省力又省工,經濟效益又高,這叫無法與過去種植小麥相提並論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三十年前沒有機械的時候,是怎樣種小麥的呢?你怎麼看?

彈指一揮間三十年!在那沒有機械的年月,現在想起來都是滿滿的回憶!那個時候莊稼活做的好的農民,一般都尊稱為“把式”、“莊稼漢把式”!而一個好的莊稼漢把式標誌就是“揚場使的左右掀,有風沒風都能揚”,“犁耙耱,樣樣都行”!從這個俗語中就知道哪時候種小麥主要就全憑犁、耙、耱、四樣傢俱。記得那個時候,把這些都不叫工具,叫傢俱或者叫農具。因為,生產責任制之後這些東西都是私有的,農民把它都是房子自己家裡的。所以,叫傢俱顯得更為貼切一些。又因為,這些東西一年也就用那麼一兩回,平時也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沒又叫農具,和家裡其它日常用的有個區分。現在想起來,可能在當時它們的小功能、低效率也只能稱為傢俱或者農具。它們的動力就是牲口,或者人力。

那個年代怎麼種小麥呢?凡塵觀生活按耕種順序發幾張圖片全當是文字說明吧!

第一步是犁地。

第二步是耙地。

第三步是耱地。

最後一步時耬麥。

這是最基本的種麥步驟。 秋播講究的是精耕細作。僅有以上四步是遠遠不夠的。 其間還有打土塊、施肥、溜肥、耩地、還有碾地等等環節。把這些工序都用上了,而且認真的去做,那才是真正的精耕細作!

上面耕種過程還算好一點,因為它是牲口做動力。有的農民由於沒有牲口,那隻能靠人力了!如下圖:

人力耱地:

人力耬麥:

看著這些圖片,想著當年情景,滿眼都是淚呀!

再看今天,大型農機具省時省工,人也沒有當年辛苦了!這就是三十年的巨大變化!再過三十年,哪又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耕作方式呢?

我是凡塵觀生活!

謝謝!

再見!


凡塵觀生活


三十年前,農民們種地基本上靠的是人力和畜力。只有極少數人家買了手扶拖拉機。可以想見,那時候人們種地是多麼的辛苦。



尤其種小麥之前。必須先把地裡的玉米棒子掰回家以後,再用撅頭一棵一棵刨掉玉米杆。曬幾天,把根部的土坷垃打掉後。用架子車拉回家當材火燒。這個工作就要費好多天呢。



由於當時化肥很少,基本上以自家漚制的農家肥為主。首先從大糞坑裡挖出來,瀝乾水分,用鐵鍁鏟到架子車上,往地裡送。然後再散開,基本上整個地塊鋪開完了以後,就開始犁地了。

套上牲口,順著地壟,人們扶著木犁,一趟一趟往前走。腳下是鬆軟的土地,四周是茫茫的田野,夕陽西下的時候,內心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好像人和大地融為了一體。甚至產生一種小小的悲壯感。現在想來,應該是一種人定勝天的信念吧!




犁完以後,開始耙地了。也是套著牲口,人們站在鐵耙上,要來來回回耙好幾遍。什麼通耙,斜耙,鎖耙等等講究還不少呢,只有那些莊稼行手才會一絲不苟。絕不漏掉一道工序。



下面就該播種小麥了。那時候都是自家打下的麥子留種。提前用簸箕 篩子弄得乾乾淨淨。才會放心的播種到地裡。不過,那時候可沒有拌種劑一說。

播種時的耬手可是最關鍵的人物。因為當時還是用的笨重的木樓。很不好掌握。一定要有絕好的臂力。和把控方向,播種深淺的能力。有牲口的套著牲口,沒有的就要用兩三個人力在前邊拉樓。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土坷垃上,滋味可不好受。幾天下來,腿累得像灌了鉛一樣。



小麥播完以後,農民們才真正鬆了一口氣,一年的工作至此基本結束,下面,就看老天的臉色了!豐收與否,農民是沒有一點點主動權的。與現在的機械化種地,真是天壤之別!

我是今夕月映。關注三農話題,與您同行!


今夕月映


我發表自己看法,本人70後,出生豫北農村,在土窩長大孩子,在那個機械化程度沒有普及情況下,傳統耕耘,玉米,棉花,大豆,花生農作物收割完畢,下一步開始,把農家肥用牲口車或者拖拉機拉到農田,分散均勻,然後化肥,磷肥,拖拉機開始犁地,耙地,把田地耙平了,最後打攏,80年代基本還是牲口,木樓播種!到了90年代拖拉機進入千家萬戶,機械化播種!


手機用戶56049206696


我們河南老家那裡有一種農具,我們那叫“樓”,木製的,有一個把手供人控制方向,把手前面有一個鬥狀容器,容器下面連接三個柱狀齒,柱狀齒帶有弧度,且是中空。有條件的用牲畜在前面拉,將小麥種子放在容器裡,農民在後面通過把手控制方向,並左右晃動,這樣容器裡的小麥種子就通過柱狀齒進到地裡面了。沒條件的農民只能用人在前面拉。現在那種農具已經沒有了,圖片不好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前的犁,上面加一個漏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