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国为何还能变成常任理事国?

纣王在坏终是王


首先,正因为法国投降过快,使得法国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人口和工业实力未遭到很大的损失。硬扛德国的苏联,损失了将近2700万人口,考虑到苏联1941年总人口为1亿9千万,损失了整整一代人。法国投降的仅仅是法国本土—维希政府,它广大的殖民地仍然在自由法国的带领下与德国作战。因此,战后,法国仍然是战胜国之一,拥有亚非拉广阔的殖民地,是世界上排名前五的大国。

法兰西的殖民帝国

其次,法国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从1815年确立欧洲新秩序的维也纳会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是当时世界上唯二的世界级强国。法语也是当时的贵族语言,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直到现在全世界仍然有8700万人把它作为母语,1.9亿人使用它。

使用法语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英国的力挺。

在联合国筹备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最初的提议是三常,它是坚决反对与其他新兴国家分享统治世界的权力的,但是二战后世界格局巨变,老牌强国法国实力、影响力下降,美国又力挺中国成为五常,基于英国的“离岸平衡”策略以及对抗苏联的需要,英国也力挺法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

丘吉尔

第四,美国总统罗斯福吸取国联失败的教训,主张尽可能多的把世界上的大国纳入联合国,并且确立了安理会大国一致的原则。考虑到法国的实力、影响力,美国也不可能反对法国的入常。同时,这也是美国坚决主张中国加入五常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巨头

最后,丘吉尔最初提议的三常是不可能的,联合国中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不能没有代表。其他的国家要么没有参战,要么国家太小,要么还没有独立,排除德意日,剩下也没有几个国家够资格了。

法国的入常,内是自己有足够的资格,外是有传统盟友英国的力捧,同时也没有遭到美苏的反对。但是,世事无常。谁能想到,法国在冷战中与苏联眉来眼去搞暧昧,中国在抗美援朝中揍了美国一顿呢!


风雨的学习号


这世界有条真理——权力是争取来的,法国人也也是一样,一部分法国人虽然做了亡国奴,但还有另一半法国人选择了抗争。不光是抗击傀儡政府和德国纳粹,他们还需要面对内部的分裂以及来自美英的压力,能走到建立战后秩序那一步,除了运气外,还有智慧、勇气以及牺牲。

我们的目光不能放在法国二战初期的失败上,作为老牌殖民国家,法国虽然本土陷落,被迫成立维希政权,但这个维希政权实际影响力很小,它的管辖地只有占法国五分之二大小的“非占领区”,这只可怜虫基本上谁都管不了,更别提法国在外面大片的殖民地了,只能勉强称为傀儡政权。

正因为如此,当一部分法军通过敦刻尔克撤退后,流散在外的军政官员迅速开始自我整合,诞生了不少反法西斯或反德复国团体。其中最著名的是夏尔·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

戴高乐1940年6月1日还是临时准将,5日议会主席雷诺将副国务秘书的职务交给他,法国本土沦陷后,一心抗战的戴高乐被踢出贝当等投降派的维希政权。

戴高乐跑到英国,在泰晤士河边开了个一间小办公室,在得到丘吉尔支持后,他跑到BBC上发表了著名的《告法国人民书》,此举被认为是“自由法国运动”的开端,法国溃兵以及全世界不少爱国者第一时间跑来投奔,戴高乐1个月的时间集齐了7000多志愿“为国而战”的法国人。

大为恼怒的贝当宣布给戴高乐撤职,但戴高乐的职务是雷诺给的,没有人承认贝当的维希政权合法。反倒有不少法军官兵受到振奋,连将军们都跑到戴高乐办公室去“找组织”。就此,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建立了起来,并拥有了自己的武装“自由法军”。

没过多久,戴高乐在法国的非洲殖民地“刚果”的首都布拉柴维尔建立了“法兰西帝国防御委员会”,这个在今天被被称为“刚果(布)”的穷乡僻壤,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只隔一条河,是非洲当时有名的经济中心和交通要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这里还叫“法属赤道非洲”,是一个从属于法国的殖民地联邦政权,沿刚果河一直到撒哈拉都是法属赤道非洲的范围。布拉柴维尔是首都,今天的刚果金、刚果布、中非共和国、加蓬、乍得都是它曾经的领地。

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常年与英国交替霸占“天下第一”交椅的法国,在全世界拥有着超级广袤的殖民地,其领土范围比起“日不落帝国”也不算逊色几分。

即便到后来的第二殖民帝国时期,法国在非洲也占据了相当大的土地,保有马达加斯加岛和西非的大量区域,连亚洲的越南也是清朝时被法国夺去的。

20世纪初的法国正处于殖民化的巅峰,一直到1940年被德国人揍趴下为止都在开疆扩土,不光非洲让法国人占据了一大块,连美国几个州和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在第一殖民帝国时期都是法国的。

这帮法国人输了殖民地和战争却从不死心,不光将魁北克的官方语言变成了法语,还在1995年搞了次脱加公投,好险以50.6%反对,49.4%赞成的数据败北。他们的省旗一股浓浓的法兰西骚气。

除了这些大面积土地外,法国还有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和北大西洋、印度洋、加勒比海、太平洋中的上百个岛屿。

正是因为殖民地超多,又占据了非洲的精华地带,“自由法国”才有着继续抗战的本钱,他们殖民地上有大把的白人和黑人士兵,这些人长期处在开荒一样的生活当中,身体素质佳、战斗能力极好,只要配上武器并稍加训练,他们就是优秀的士兵。

而可怜的维希政权此时不得不在德国人的控制下忍气吞声,他们能搞定的只有加蓬等地区而已,而这种统治也不过从维希政权建立维持到1940年的年底。

这样,法国人实际上没有因为被希特勒攻陷本土而停止抵抗,他们在海外以独立军团和民族救亡运动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战斗。

到1941年时,世界大战真正进入白热化的一年,6月22日,德国终于对苏联出手,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苏德战争爆发。12月7日,煎熬不住日本也对美国出手,轰炸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给了戴高乐更多的机会,戴高乐此时已经整合出一个“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借此拉拢其他法国流亡人士团体,这个委员会的建立,实际上正式确定了法国的“流亡政府”成立,戴高乐攫取到了权力,法国在外面的行动也有了法理上的依据。

不过自由法国并非一天练成,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靠跪拜美英显然是不可能的。法国这会儿就遇到了一个挑战——“圣皮埃尔一密克隆岛事件”。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是加拿大纽芬兰地区的海岸线附近的小群岛,约240平方公里。这个群岛是法国在美洲的领地。

岛上有几千个岛民,他们受维希政权管辖,所以也帮德国人做事,在岛上架了电台,专门对美进行宣传战,同时还拿来检测盟国的航船,给纳粹的U艇提供情报。

这事儿美国的罗斯福不愿意管,丘吉尔不爱管,但戴高乐想管,因为这里是法国的领土,他想收复这里。

于戴高乐找英国人、加拿大人、美国人都打了招呼,但英国人含糊其辞的表示不愿意与维希政权闹翻,加拿大答应是答应但得看英国脸色。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则很不愿意所谓的“自由法国”掺和进来。他明白这是戴高乐拉着法国的流亡政权在刷名声、刷存在,然而法国人只要老老实实跪着就好了,何必与美国争未来?

罗斯福根本看不起“自由法国”,在眼里这就是个“流亡的法国将军”。

但戴高乐却仍然在努力,他不断的派出使团到美国斡旋,还拿出法国在非洲的军港做交换,但美国就是不松口。

最后戴高乐采用了自己的做法,他硬是派出舰队占领了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捣毁了电台。结果却是美国人震怒,他们毫不留情面的批驳了自由法国的这种行为,认为这是给美国添麻烦、影响美国与维希法国的关系,并要求自由法军撤军。

面对美国人的这种压力,戴高乐表示:“坚决不接受美国这种将法兰西分割中立化的做法!”

与政府层面上火气冲天的交往相比,美国和英国民间却对戴高乐的行为所打动,连连喝彩,为自由法国和戴高乐博得了巨大的声誉,同时也把维希法国狠狠的踩了一通。

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当美国拉了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法国的席位被毫不留情的排斥在外了。美国人的手腕谁都懂,想重整战后秩序并独霸世界,不仅仅要拉拢英国、打败德国,还得踩死法国,如此才行能行使自己最大的权柄。

1942年11月8日,盟军登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在这片法国的领土上,自由法国又被排斥在外。美英在当地与维希法国乱战一片,却没有自由法国啥事儿,它就像一只冰箱里的鱼,被冷藏了。

世事如寒霜,戴高乐却说:“路途艰难,脚不能颤抖;既有损尊严,还招来危险。奴隶会呻吟,弱者会怯懦,但自由的人民敢直面现实。”

从此以后,戴高乐成为坚定执拗的反美主义者,利用美国人、使用美国人、反对美国人和不配合美国人成了他一直到死的行事方式。而法国人也是靠着这条路,才走出了自己战后独立自主的道路,它不用加入北约,没见国防被弱化;它独立发展经济,一样能拉着周围的国家玩。没见识过美国这个深坑的人,永远不知道戴高乐和法国人在想什么。

为了争取自我民族的抗争和国际地位,戴高乐将自由法军配给了联合指挥部指挥,但尽管法国人一样流了血,很多盟国仍然拒绝承认自由法国。一直到1944年7月,盟军打下了法国,那个可怜的维希法国政府跟着纳粹逃亡德国。“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回到法国,建立起“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至此3个月后,到10月份时盟军才正式承认了戴高乐的“法国政府”。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维希法国为纳粹提供了无数的工业帮助和人力物力资材,按理说已经是个典型的纳粹国家,但按照政府前后来界定却无法对法国政府定罪,毕竟那个魂淡维希政权已经垮台,而自由法国却不管怎样,一直是自己身边的战友。

靠着这层关系,法国人换了个上层建筑,就悄然完成“战败国”到“战胜国”的转变,虽然“自由法军”在二战打的是顺风小仗,吃的是次品军粮,用的是破枪烂炮,却顺利的搭上了盟军的战车,换来了一个胜利者的身份。


王司徒老百科


1943年10月份,美国、英国、苏联3个国家签署了《四国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

,根据宣言内容,拟建立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这就是联合国的最初来源。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德黑兰会议,美国总统罗斯福制定了一个联合国的初步框架,包括成员、功用、架构等等。这个框架得到了苏联斯大林的认可,但是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上两国存在分歧。美国极力拉拢中国加入常任理事国,理由是中国人口多,这样可以把亚洲联系起来,体现广泛性。其实他是在打他的小九九。因为当时中国还是蒋介石统治时期,蒋介石是高度亲美的,以后在联合国投票中,中国那一票肯定投给美国,那样美国就两票了,在加上英国,应该也不会反对他,这样他就3票了,而苏联只有1票,3vs1,美国可以在联合国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美国罗斯福的想法遭到了苏联的反对,但罗斯福没想到反对更激烈的是英国。原来英国认为这是美国拉中国来搞掉自己的殖民地,所以,英国坚决反对。最后各大国进行了充分协商和妥协,最后大家都同意再拉一个法国进来,因为当时法国是戴高乐统治,他奉行的是独立的外交政策,这样对谁都可以多一个牵制,不至于一家独大。

其实法国在二战的作用也很大,法国在亚洲、非洲、拉美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再说,二战期间法国的对手是德国,不是法国不行,而是德国太强,所以世界上对法国在二战的作用也是认可的。

1945年6月26曰,在旧金山制宪会议上《联合国宪章》签署,美、苏、中、英、法正式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大国纵横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世界范围之内的战争,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有了成立一个国际性组织,用来化解矛盾,将战争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的打算。

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因为自己的国家饱受战争的磨难,无数生灵涂炭,因此,对罗斯福总统的提议表示赞同。

还有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有同感。所以,这三个在二战时被称为“三巨头”的对成立联合国的主张不谋而合,后来在历次国际会议上,三巨头对成立联合国的细节,进行了谈判。

联合国是一个框架,“常任理事国”,也就是大国才是联合国的主宰。而在讨论由谁来担任常任理事国的设想上,三巨头彼此之间又进行了一次明争暗斗。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出发,很显然,只有美英苏三国来主持联合国日常事务是缺乏代表性的。所以,罗斯福率先建议吸纳中国为常任理事国。

中国当时在亚洲战场对日本艰苦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人继续南下的步伐,同时也减轻了日本对美国太平洋战争的压力。

所以,罗斯福此言一出,斯大林和丘吉尔都表示同意。因为当时美国和苏联都认为中国是亚洲战场上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但是丘吉尔这位欧洲领导人耍了一个小心眼,觉得英国在欧洲的力量还不足以与强大的苏联抗衡,所以他提议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吸纳法国参加。

这样一来,谁进入常任理事国的这场交易就完成了。同时,三巨头还商定,给与常任理事国在安全理事会中无上的权利——一票否决权。

罗斯福和斯大林当时都认为中国是自己的盟友,而英国也认为法国肯定会选边站。最终,法国这个当时在欧洲战场并非浴血奋战法西斯的国家,也挤进了大国俱乐部,在联合国中成了举足轻重的国家。

这就是法国如何成为安理会成员的来龙去脉,也是大国政治的范例之一。


闲看秋风999


浅谈一二

法国曾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欧洲列强中一直排名靠前,目前在欧洲仍然属于领导地位。拿破仑法国时代几乎统一欧洲,二战前殖民地面积也是仅次于英国。二战的法国本土很快被占领,但有两个事情很重要,第一和希特勒和谈的贝当建立维希政权维持法国国脉,立场是退出战争,虽然纵容和亲善德国用其北部和西部领土对英国作战,算奴颜婢膝吧,但总算有一定独立性,算中立国,并继续对其殖民地实施统治,我们看影片卡萨布兰卡可以感觉到一些。第二就是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了,也叫战斗法国,是个政治组织,也是一个军事集团,敦刻尔克大逃亡中很多法国士兵撤退到了英国,而法国国内的抵抗运动也没终止。

法国的影响力和作为,决定了法国战后仍然入常,并没有被当成战败国。

文明交流,谢谢!


读史谈兵


二战时期美国人和英国人加上苏联人在抗击法西斯对民主国家的侵略时,参考到国际联盟的失败,决心重新缔造一个一成功的能维持国家间秩序,调停政治,军事冲突的国际组织,也就是后来署名为〈联合国〉的国际组织。

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别顾问,霍普金斯提议下,美国总统顶着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反对,在开罗会议组织召开前,力争中国为新国际组织的常任国家!而习惯了搞欧洲平衡战略的英国人就推出了戴高乐将军的英国流亡政府。按照英国人的思维,法国人以经:被德国人打的倒地不起了,英国人在他们最难受的时候拉兄弟一把,戴高乐政府之不感恩的心大暴发,:据〈丘吉尔二战回忆录〉丘吉尔自己的回忆,法国人的领导人性格特点是,民族主义太强,也就是戴高乐的民族自,自尊心太强,而当时法国人的海军和海外自治省都是战争中的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要地,从大西洋到太平洋,都耍有法国人的挂幌招牌。

而太平洋战争离不开中国一成都,芷江,江西省赣州市机场等中国机场。中国人的对日作战吸引敌军有生力量120万人,踪迹漂移的驻印军和云南远征军是重要的对日打击力量。这就是联合国五常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之根本原因。

丘吉尔这个殖民地驻地常客是像希特勒一样的种族歧视者,对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嗤之以鼻?,,,,

但:是大英:帝国的一落千丈是明显的。丘吉尔眼看着斯大林和罗斯福总统的关系越来越好,心里来气,以为用不了交换多少条件,就能让法国人听英国恩人的,但是从历史的进程中看,法国人走了一条自己的路,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大国外交中的大使级外交关系)。

由于德国人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需要一个美英国人在欧洲大陆的看门人,菏兰,比利时,意大利人都不合适,这个任务只有法国人素质高,合适干这个事,

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巨变,西德政府也就是科尔总统想办法把东德带回家,法国人和英国人还在背后扯后腿,拿苏联红军的铁流坦克群怖吓西德政府!这个看门人真正的是忠于职守,可悲的是苏联这个巨人都看不到十六个加盟共和国的前途了,谁还有咸吃罗布淡操心的操作了吧。所以说西德政府和统一后来的德国人民,认为科尔总统是战后德国人最伟大的总统。


user4210272105487


老美硬拉的。欧洲应有一个大国代表。德国刚战败,名声差。就轮到了法国。


天马行空795


自带主角光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