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高效便捷的“互聯網+醫療”時代正式來到啦!

來源︱國際臨床與康復醫學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改造優化診療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允許醫師在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允許藥師在線審核處方、配送藥品。 (↘點文末了解更多看通知全文)

⬇ 這意味著神馬?

殘疾患者,可以足不出戶輕鬆實現複診隨訪啦~

偏遠地區的患者,再也不用一次次跑大城市看病啦~

行動不便的老人,再也不用讓親戚、子女跑腿去開藥啦~

出院後不知道如何進行院後的護理和康復,最終導致疾病復發甚至惡化的情況,將越來越少啦!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高效便捷的“互聯網+醫療”時代正式來到啦!

衛健委明確表示必須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強調了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服務融合發展的主要領域,包括——

  • 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 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
  • 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 完善“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
  • 推進“互聯網+”醫保結算服務;
  • 加強“互聯網+”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
  • 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

涵蓋了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諸多領域。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但同時也指出,必須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劃出了安全有序發展的底線,分別對強化醫療質量監管和保障數據信息安全兩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老百姓從“互聯網+醫療健康”中能夠享受什麼益處?

益處一

遠程醫療

利用“互聯網診療”手段,大城市以外的患者,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包括農村的患者,可以不出家門就享受到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看上大醫生、大專家。現在的遠程醫療已經不侷限於會診,而是在醫療協同、遠程培訓、科研協作、重大疾病防控和醫療扶貧等方面都率先做出了創新探索。比如,如果當地有無法診治的疾病,可以通過預約轉診讓患者來北上廣就診;在北上廣大型三甲醫院就診的外地患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本地隨訪和遠程複診,建立基層首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的線上診療與線下協同的模式。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益處二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如何讓偏遠地區的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患者,享受到更加便利的醫療服務?現在,允許醫療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於常見病和慢性病的患者提供在線診療的複診服務(不是初診),並且在掌握了病人的關鍵病歷信息之後,可以在線開具處方,並且可以通過第三方配送方式直接把藥物配送到家裡。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益處三

就醫流程優化

醫院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和很多信息化手段,可方便患者掛號就醫。目前,很多醫院開發了自己的手機APP,有了自己醫院的信息平臺,為患者提供掛號預約、導醫、查詢檢驗報告等便捷服務。一些省份還開發了全省統一的預約掛號平臺,患者可以使用手機輕鬆在移動端解決掛號的問題。

此外,分時段預約診療,讓預約的時間精準到半個小時之內,在方便患者就醫的同時,可以大大減少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為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益處四

助力完善分級診療

一方面,遠程問診、醫聯體等可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幫助患者留在基層,優化就診流程和醫療資源配置。

另一方面,藥店和醫藥流通企業搭建的軟硬件平臺,如在線問診、醫藥電商等可以將醫藥產品直接或間接銷售給患者,或整合大數據進行健康管理,完成從醫到藥的服務閉環。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如何進行安全監管?

政策規定互聯網醫療必須落到實體機構承擔相應的責任,即線上、線下統一監管。一旦發生了醫療不良醫療事件或者損害事件以後,除了主體醫療機構要承擔責任以外,還要加大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同時也強調了對醫生資質的管理。現在全國已經建立了統一的聯網醫師電子註冊信息庫,任何人登錄後都可以查到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醫生和護士的信息。對醫生進行在線診療的數字身份認證,可以確保網上問診全程留痕、可追溯,方便對醫生的診療行為進行全程監管。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醫生這樣說

衛健委:醫生可在線複診開處方,“互聯網+醫療”加快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