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点击蓝字“废纸帮”,关注最美书人书事

金介甫致符家钦重要信件重现江湖

二〇一六年三月间,在中国最大的旧书拍卖网上接连出现了两次金介甫教授给符家钦先生的书信,月初一通,月中三十多通,以英文信为多,部分是打印件、复印件,粗看内容多为探讨《沈从文传》的出版和翻译事宜。金介甫和符家钦是这本传记的作者、译者。恰巧我在十几年前读过这本书的友谊版,六百多条密密麻麻的注释让我感到新奇和震惊,这部巨作绝对是沈从文研究中高山仰止般的好书。既然出现了第一手资料,没有理由视而不见,于是竞价参拍并收入囊中。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当时的拍卖页面

我们能做点什么

二〇一七年二月,巴金故居《点滴》杂志向我们约稿,我受命向书友们组了一批稿子。其中就有贵阳书友鲍知非的作品,名为《符家钦和他翻译的》。刊物于当年八月十三号收到,随后这些稿子也发在我们的公众号上。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八月中旬,雅众文化的曹雪峰编辑看到了知非的文章,他通过学者易彬找到我们,想在即将出版的新星版《沈从文传》里使用一通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作为插图。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沈从文传》的第六个中文版本:新星版

九月初曹雪峰与我见面,说明即将再版《沈从文传》的情况。之后他问我是否有兴趣去参加九月底金介甫教授在苏州大学文学院的讲座,求之不得,我当然乐意去,即便需要请假。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征得金教授的同意,把这批有价值的信件整理出来。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我和曹雪峰一起去苏州参加金介甫讲座,之后到他下榻的酒店聊天,听他说沈从文张兆和萧乾丁玲等人的当年往事。还向他展示了这批信件,并征求了他的意见。我说:“我想把这批信件翻译出来。”他觉得奇怪:“会有人有兴趣么?”我自信满满地给了肯定的答复,他口头同意了。随后我把访问的大致经过写文发在我们的公号上(原文链接:《金介甫来了!》)。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2017年9月27日,金介甫点评当年的信件

十月我再次写邮件给金介甫,告诉他我们即将开始这项工作,他同意了我们的工作,并拒绝我向他支付稿费。

最近一年的经过

二〇一七年十月我把这批信件的PDF版本提供给鲍知非,我感觉他能够胜任这项工作,随后知非开始着手组织翻译。

十一月,我联系上符家钦先生哲嗣符东义老师,请他看了知非先前写的纪念文章和我写的访问金介甫文章,向他介绍了我们的计划,也取得了他的同意。符东义只提了一个要求,需要一些成书分发给家人,因为二〇一九年是符家钦先生的百年诞辰。

二〇一八年三月初,知非完成了第一个翻译稿。随着工作量的增加,知非和我感觉到我们俩能力的局限性,于是团队成员增加了天津李东元老师(文史爱好者)、河北赵凤军老师(翻译爱好者)、南京吴心海老师(文史学者)。之后的六个月里全文至少修改了十八次,零星修改不计其数。

七月初,好友介绍了一个上海的印刷厂为我们的小册子排版。从七月到九月,排版先后修改九次后定稿。

七月初,我向中国现代文学学者陈子善老师请求,希望他在百忙之中能拨冗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这个小册子作序,陈老师欣然应允,并指出了文章中不下于二十处的问题点,我们逐一确认后进行了处理。八月五日,陈老师序言完成。九月五号,《澎湃新闻.上海书评》刊发了这篇精彩的序言。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陈师序言

八月初,征得金介甫教授同意,小书里使用了他原本提供给新星版沈传的独家彩色照片。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1980年夏沈从文张兆和带领金介甫游览长城

八月十八号上午收到《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的样书,下午参加新版《沈从文传》新书分享会,主讲者是陈子善老师、巴金文学馆周立民馆长,我请他们看了样书,并记录下他们的意见。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二〇一八年八月十八日建投书局,新版《沈从文传》的讲座

反复与印厂沟通,排版修改九次后定稿。

二〇一八年九月十四日,收到《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平装本、毛边本成书。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平装本、毛边本

九月二十一日,假座嘉兴路“开卷书店”,上海书友座谈这册小书背后的故事。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开卷书店即景

九月二十四日中秋节,收到精装本成书。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布面精装的小册子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七日,距离上次见到金介甫教授整整一年,这本书信集的三种版本都送到了他的手中。同月这本小书还送到了符东义老师,以及许多学者和书友的手里。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七日,金介甫教授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季进教授在上外迎宾馆的合影,感谢季教授提供照片

这册小书除了送到美国之外,迄今为止在中国则到达了二十六个省份的四十七个城市。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页面来自“脚步地图”,右下角人物是一九八四年凌子风导演的电影《边城》里的翠翠。再次感谢!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思南公馆举办“金介甫、张新颖谈沈从文传记的三十年之旅”讲座,这是中外沈从文研究顶尖学者间的对话。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现场即景1

诺——《金介甫致符家钦书信》成书经过

现场即景 2

结语

历时整整一年,克服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困难,这个小册子终于问世了。尽管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我们已经竭尽所能,没有遗憾。这样珍贵的文学史料,可遇不可求。去年我曾经对金介甫教授做出的承诺,我们尽力做到。这个承诺与金钱无关,是责任,是义务,更是使命。

感谢我的团队,感谢所有给予帮助的朋友们,特别还要感谢金介甫教授、符东义老师、陈子善老师、周立民老师、易彬老师、季进老师、王贺老师,感谢曹雪峰、邵向飞、樊东伟、张晓刚、孙继军、吴杰、后来居......没有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就不会有这本书。

这本小书绝不是完美的无缺的,已经陆续收到了来自学者们的一些批评意见,如有机会,我们将继续修改。

废纸帮

关注最美书人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