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死19傷,超速逆行,肇事逃逸……昨天發生在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的奧迪衝撞小學生惡性事件,讓“悲憤交加”成了人們情緒的“公約數”。今天當地通報了原因,犯罪嫌疑人韓某華,男,29歲,建昌縣人,無業。性格內向偏執,心胸狹窄,近期因夫妻矛盾,輕生厭世,產生極端思想,採取駕車衝撞方式,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導

5死19傷,超速逆行,肇事逃逸……昨天發生在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的奧迪衝撞小學生惡性事件,讓“悲憤交加”成了人們情緒的“公約數”。今天當地通報了原因,犯罪嫌疑人韓某華,男,29歲,建昌縣人,無業。性格內向偏執,心胸狹窄,近期因夫妻矛盾,輕生厭世,產生極端思想,採取駕車衝撞方式,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導致案件發生。“夫妻矛盾”,很庸常瑣碎;5死19傷,死傷者都是孩子,太慘重可怕。這麼“輕”的起因,這麼“重”的後果,湊成的因果鏈條給人巨大的失衡感,既讓人心寒齒冷也讓人無法釋懷。孩子的劫難,我們的痛點。看這起慘劇的發生過程,就是讓我們內心跟錐心的痛感較勁。看完後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1,任何指向孩子的惡行,都不能被饒恕。愛幼護犢,是人的本能。那些將刃口對準孩子或車輪碾向孩子的人,都不配為人。2,昨天(11月22日)是感恩節,感恩的本意是“愛”,而這起慘劇的製造者是沒有愛的,厭世只是其表徵。將一點瑣事變成一場慘劇的由頭,這也指向了嫌犯的反社會人格。餘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說:“人生最大的災難,是人格的廢墟。”而對於這些無辜的孩子,人生最大的在災難,就是被這種反社會人格者“人格的廢墟”倒塌時壓中。什麼樣的人屬於反社會人格者?很多社會心理學家給出了定義。心理學家南希·麥克威廉斯說,反社會者的診斷與外顯罪惡行為並無關聯,而與內部動機密切相關;他們的診斷標準是,具有“戰勝他人”或有意操縱他人的固有觀念。在DSM-5中,反社會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裡則包含了幾條:a.不能遵守與合法行為有關的社會規範,表現為多次作出可遭拘捕的行動。b.衝動性或事先不制定計劃。c.魯莽且不顧他人和自身的安全。d.缺乏懊悔之心,表現為做出傷害、虐待或偷竊他人行為後顯得不在乎或合理化。這起事故中,韓某華的“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和事後滿不在乎的“我啥都認”,基本上都可以對號入座。我一向反感“垃圾人”的說法,但對於那些“不定時炸彈式存在”,我不知道還能給他們怎樣的概述。柴靜在《看見》裡寫到:“我們要維護一條道德的底線,那條底線,是對生命的尊重,一個社會是有規則的,不是隨性而為,不是暴力、濫交、背叛、屠戮!”但這種人眼中是沒有基本底線的。去年中傳女生被師兄殺害案,很多人可能還有些印象。當時中傳女生被害案嫌犯李斯達坦露“殺女同學為尋求刺激 發洩一下”後,我就在微頭條上寫了一段:“總覺得概率論和隨機分配率,也適用於闡釋世間的有些極惡——有些人的出廠設置或許就是‘惡’,他們生來無罪感愧感悔感,其惡也無法改悔。‘惡人被感化後歸正’的情形,在他們那是失效的。像周克華,高承勇,帕多克(賭城槍擊案作案者),還有殺害校友的李斯達。感性些說,他們大概是被造物者所造時沒裝道德神經的人格殘次品。《密陽》裡,殺害幼童者在幼童母親皈依上帝打算去原諒他之前,就輕描淡寫地說‘上帝早就原諒我了’,這些人是否也有個‘已被原諒,已得永生’、跟應有的悔感隔離的自我免疫機制?”韓某華大抵也是這樣的人。對這種反社會人格者,法律嚴明與精神送治等規則層面的完善,當然是第一層次的;而我們在警惕這類“身邊的地獄”的同時,也不妨更多地將防範措施前置,在他們露出反社會徵兆時,就儘可能通過報警等方式干預,這是第二層次的,也是我們能做的。不能等到悲劇發生後,再任由無力感開解我們的無作為。說起來,這樣的悲劇不是首次了,這起事故發生後,有的媒體就用上了“又雙叒發生傷害兒童悲劇”。希望社會能合法治和人心之力,斬斷悲劇存續的鏈條。這其中,最起碼的就是對這些悲劇加以歸因,然後找到問題根源。像重慶“10·26”女子幼兒園門口持菜刀砍傷14名兒童事件,女子作案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也希望儘早有個答案,也給那些孩子和家長一個交代。最後,希望那些逝去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都能被溫柔以待;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免受這樣飛來橫禍式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