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其實在智能手機興起之前,中興華為兩家的手機業務是差不多的,都是做貼牌業務和運營商業務,沒想過要做自己的手機品牌, 因為那時候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這些傳統手機巨頭太強大了,幾乎瓜分了整個手機市場,其他想做自有品牌的廠商看不到可以成功的希望。

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後來到了蘋果手機發佈,智能手機興起,傳統手機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黑莓逐漸倒下,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一片混戰,混戰之中就蘊藏著無數機會,魅族,小米,這些新興廠商都很快起來了,中興華為自然也不甘落後,本來他們就有技術積累,於是都決定要做自有品牌。

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2008年,迎來3G時代,通信業發展雙方迎來一場pk,儘管雙方都做足了準備,但最終中興只拿到20%的市場份額,華為獲得31%的份額訂單。2012年4G市場興起,中國移動招標時,華為中興各佔25%。但到了2013-2014年時,全球五大通信廠商的營收對比,華為登頂,中興卻墊底。此時的中興和華為的差距已經不止一點點了。

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如果兩家發力自有品牌的時間從2011年開始算的話,僅僅四年之後,中興和華為的手機業務差距已經非常大了,2015年華為智能手機銷量過億,全球第三,中興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已經非常慘淡,只有在國外還有一定的銷量。

中興手機沒落我們從2016年開始看

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76歲中興創始人侯為貴臨危受命

2016年,對於中興來說,應該算是寒冬,上市20年來,中興遭遇的第二次虧損,淨虧損額為23.6億元,較2015年淨利潤減少173.49%。如此大的虧損數據要從鉅額罰款說起,中興承認違反美國製裁伊朗的相關規定,並且同意支付8.9億美元罰單(摺合人民幣61.5億元),這一筆鉅額罰單,使得中興反盈為虧。

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而與此同時,華為在2016年的消費者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780億元,同比增長42%;智能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臺,同比增長29%,中興和老對手的差距越來越大。

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營收乏力、手機業務下滑、營運利潤過低,手機也表現乏力,中興的手機之所以沒落,究其原因,週週覺得一方面是品牌建設和營銷戰略上的失誤,另一方面是從功能機像智能機升級轉換中,沒有敏銳的跟上消費者的需求。在這兩點上華為都更出色些。

同一起點最終“分道揚鑣”,中興的沒落之路

現如今,不論是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的佈局,中興和華為的差距都非一日之功,想要回到彼此制約的年代希望渺茫。華為的狼性文化,華為的加班文化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都保證了華為員工的執行力。中興就不多說了,可以看一下年初的中興被美國禁運事件。戰略方面明顯也是中興失誤更多,最終錯失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大爆發的絕好機會。

對於中興和華為,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