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一份“穩定”工作,我們還能活多久?

我們現在大部分的人收入主要是靠,每月按時發放的基本工資,再加上按百分比完成的業績從而獲取的時多是少,時有時無的績效工資,請一個事假有可能沒有的全勤獎勵,最後到年底那一丟丟的年終獎。

每日不辭辛苦的工作,不請假不遲到不早退用盡全力拿績效,生活算不上富裕,但起碼衣食無憂,也算過的相對體面。

甚至我們還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很充實,安穩,沒有了患得患失的恐懼,忘記了流離失所的不安。偶爾能體會到歲月安好的美感。

但是這種安穩真的好麼?

其實,這背後隱藏著巨大危機:我們所有的收入,都是來自於勞動力所賺取的。

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我們無法再提供勞動力,該靠什麼生活?

直白來說就是,我們這種拿工資過日子的人,有一天沒工資了,該怎麼活?

-1-

當你出事兒時,只能“涼拌”

前不久有一個新聞,雖然時間有點久,但很多人應該還記得。

廈門一家物流公司的高管尤先生,在公司工作了24年,一步步地升任為大客戶經理,月薪2萬5千元,最大的願望就是為公司服務到“功成身退”。

但命運卻展露了殘酷的一面,2015年9月,他被確診為肝癌。而住院次月,公司又給了他重重一擊,工資被降至1200元。

靠著一份“穩定”工作,我們還能活多久?

不僅工資“斷崖式”下跌,而且尤先生還要倒貼錢。由於原先的工資高,他的醫社保自繳部分金額高達4000多元。這樣一來,扣除1200元工資,他還得倒貼3000多元給公司繳社保。

治療期滿後,尤先生打算回去工作,但公司至今未安排工作崗位。

賣力工作的“拼命三郎”,雖然贏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卻因為身體,一夜之間輸掉了一切

毫無疑問,這是一家缺少溫度和人情的公司,做了一次惡劣的示範。

如果說請假治療期間只給最低工資還可以用法規來搪塞,如今連崗位都不安排只能說是“太無情”。

當你拼命的時候,和你談使命;當你出事的時候,和你談法律。

但你能怎麼辦? 只能“涼拌”……

-2-

死工資的安穩只是“表象”

感受一下,這樣的生活從你畢業就到一家公司就職,拿每個月的固定工資,年底拿個年終獎。

辛辛苦苦的工作,升職加薪,算不上富裕,但過的體面。

眾望所歸的工作,夢寐以求的職位,朝著多數人所向往的方向發展……

但是如果有一天沒工資了,怎麼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親人,也會有生病和不可抗力的特殊時期,大部分人所面臨的是,生病了,換懷孕了,沒法工作了等等,死工資就沒了,收入直接為零,靠存款為生。

現在你還覺得這樣的生活穩定嗎?

靠著一份“穩定”工作,我們還能活多久?

不僅不穩定,而且還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你不知道的是意外什麼到來,說爆就爆。而家庭,孩子,又是你不得不面對的存在。

穩定?那只是表象…背後,卻是巨大的危機。

那就是:收入過於單一…收入來源只有工資,一旦發生特殊情況,花唄借唄怎麼辦?信用卡怎麼辦?家裡的任何開銷怎麼辦?

-3-

“躺賺”?!!!

之前看到新浪微博上有一個點擊量幾百萬的視頻,說的是廣州有一家鴨仔飯小店,便宜又好吃,一份鴨仔飯才賣12元。

主持人問:“賣這麼便宜啊?掙得一定很少吧?”

老闆輕飄飄地回答:“掙得少,不過我生活得很開心,因為我有十棟房子收租。”

兩位主持人震驚得張大了嘴巴:“為什麼賣12元?因為他有十套房子可以收租!”

老闆認真地糾正說:“十棟房哦,不是十套房哦,十棟房呀,一棟有7層。”

一棟有7層……有7層……

我看完這個視頻後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死工資正在拖垮我!人生下半場,原來拼的是“睡後收入”

靠著一份“穩定”工作,我們還能活多久?

什麼是“睡後收入”?

“睡後收入”也叫被動收入,百度百科的解釋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沒有主動工作時,仍然可以為你賺取的收益。

比如:房租收入、投資理財收益、知識產權收益等等睡著都可以賺錢的渠道。俗稱“躺賺

睡後收入,帶來一種全新的財務結構,是一種資產性的收入,來源於投資和理財。

周生生曾講過一個觀點:

人們對於財富最大的認知誤區,就在於收入是最重要的,其實收入不是最重要的,優秀的財務結構,才是最重要的。

財務架構?!是什麼?舉個例子

假如你每月的收入是4500塊錢。這4500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方法組成,最常見的有兩種。

1、一份穩定的工作,努力的做事,認真的上班,工資到手扣除稅費五險一金之後,有4500塊錢。

2、同樣是4500元但來來源途徑是三種不同的。你有一份相對簡單清閒的本職工作,工資到手1500元;本職工作之外,你還做著一些理財,比如股票、固定資產、小額投資等,這裡的面收入總共加起來1500元;有時候還做著一些兼職,寫稿件、去上課等等,加起來1500元。

同樣的4500塊錢,收入來源不同,財務架構也不同。

那麼,那一種財務架構靠譜呢?我認為是第二種。

巴菲特說過很經典的一句話,眾所周知,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是講投資,別把錢都砸在一隻股票上的說法。

他的老搭檔投資大師芒格說得更透徹:“我的生活,不在只在一條賽道上。”

也就是說,人生要用多條賽道,來保持生活的動力,當一條發生意外時,生活不會因為意外而停止不前,我們也不會因此而變得焦慮與絕望。

如果你說你可以沒有仍和意外發生,能正正常常的上班,單一的財務架構也沒問題的話,就當我沒說過…出門左轉,不送!

但,可能嗎?就算有!也是少之又少。

別說什麼結婚生子,生病,這些必然與不可抗力的事情,會讓你工作質量下降。你其他時候,突然覺得公司的無情,想摔門辭職。甚至還會覺得生活枯燥乏味,工作壓力大,想出去走走…

但一想到走了,工資就沒了,房車貸、花唄借唄、女朋友吃穿玩、孩子吃穿學怎麼辦?

然而只有你收入來源渠道多的時候,才有底氣去辭職,出去走走,戀愛結婚生子,才可以安心的陪在她身邊,對她和你們的未來負責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有睡後收入,對你而言停下一份工作,只是少了一份收入,而不是收入徹底失去,生活質量也許會稍微下降,但不至於垮掉,讓全家人籠罩在收入為零的恐慌中。

周生生說:“寧可要三種收入來源,一個月掙7000的生活。不要單一收入來源,一個月掙10000的生活。”

這才是最健康的財務結構,你的收入至少來源於三種渠道,並且工資收入佔比不超過三分之一。

-4-

先做“單槓青年”

如何優化自己的財務架構,使其更加健康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第一步,不要急著去開拓其他的收入渠道,相反,而是讓自己的工資先漲到一個水平線上。

不久前,有一個很火的概念,人們把這個概念統稱為“斜槓青年

所謂的“斜槓青年”,就是指擁有很多副業很多身份的青年,有比較多的收入渠道,不單單只是依靠工資。通俗點說就是做很多的兼職。

聽上去很酷,但事實是很少人能成為“斜槓青年”…

我的朋友,這裡就叫他小余吧,他曾經是一家4S店的活動策劃,但他十分篤定地走在了追求“斜槓青年”的路上。

一開始是做公眾號寫文,他覺得寫得好將來就可以出書,就會有一筆可觀的版稅收入。不滿足,接著利用下班時間去做網校兼職教師。依然不滿足,又找了其它網站業餘時間寫稿,甚至佔用上班時間寫稿……

即使已經這麼多份工作,他還抽出時間來學習演講,準備做一名兼職演講培訓師。

學了一個月,課程還沒結束,被公司開除了…

開除的原因是,工作做得太爛,明顯的錯誤犯得太嚴重。

他並不心慌,覺得自己能掙到錢,再找一份工作就好了,這一次,沒有好公司再願意要他了。

我心裡就在想,是什麼給了他勇氣在主業不精的情況下,走在了追求“斜槓青年”的道路上?

靠著一份“穩定”工作,我們還能活多久?

要做“斜槓青年”,先做“單槓青年”;要優化自己的財務結構,先讓自己本職工作的工資上漲到一定水平線。

這不僅只是意味著你的工資的提升,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拓展自己其他能力之前,你必須先深造自己在本職工作上的能力。這你生活最基本的保障!

首先,你的職業規劃,在開枝散葉之前,一定要有主幹,這是你本職工作能力,意味著你在某個領域深造,積累了足夠的豐富經驗。

可以在不同公司相同職業裡工作,而不用擔心被拒之門外。

在這樣的基礎下,再去拓展自己收入來源,才算得上是“斜槓青年”,算得上優化財務架構。並不是增加更多的風險

畢竟連最基本的本職工作都做好的人,其他工作,大可不抱希望能做好。

今天就先說到這兒吧,到這裡差不也有3千多字了,寫太多也沒有耐心看完,也沒有人看(委屈臉.jpg)後天我們在繼續往下說,後天見咯~

米小粒眾籌,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