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期丨川哥筆記帶你刷新物流和個人成長認知

第001期丨川哥筆記帶你刷新物流和個人成長認知


寫給我的小夥伴們的知心話:

基層的物流人,常常被事務性的工作纏身,沒有時間給自己的腦子充電。可謂是:一入物流深似海,從此抬頭看路難。而新入行的物流人,對職場充滿焦慮,不知道該學點什麼?

所以我就有了一個想法,把自己每天看到的不錯的東西整理後分享出來,為小夥伴們賦能,試著帶大家“抬頭看路”。

暫定,週二至週五微信群內更新,每週日晚上在公眾號上彙總後發文,感興趣的請關注。


01、電商巨頭佈局線下業務背後的物流邏輯

之前京東、阿里、蘇寧這些線上的電商巨頭都開始佈局線下的業務,比如,我們看到的實體店——天貓小店、京東便利超市、蘇寧易購超市;

同時,線下的大潤發、沃爾瑪山姆店,也在擁抱線上,如大潤發投入阿里懷抱,山姆店入駐京東。

從表面上看,很多人都認為實體店和虛擬商城走出這一步是為了搶流量,通過線上線下讓自己的產品銷售多一個渠道,實際上,除此之外,還有背後的物流供應邏輯。

今年上半年的「618大促」期間,相比往年,天貓和京東的線上營業額同比增加,但是各城市物流站點處理的貨量卻是同比下降的,以往需要忙一週的傳站配送,今年短短2天就已經結束。以京東為例,截止6月18日24時, 18天累計交易額1592億元,同比增長33%。按照往年如此大的體量,沒有一週甚至半個月是消化不了的。但是今年,京東自營訂單,90%都是當日達及次日達。而對於往年來一直都非常痛苦的城市分撥,更是於6月20日就已經恢復了正常班次,所有大促訂單全部消化。大家知道,傳統的物流供應邏輯是由京東亞洲一號大倉,菜鳥大倉,或者其區域的中小型倉庫配貨發貨。而實際上,此次的配送效率如此之高,除了大倉中物流設備的提升(如引入自動化技術,提前儲備人員和設備)及提前備貨等因素外,今年天貓的大多數線上訂單是通過大潤發門店發貨,而京東商城的訂單則是通過沃爾瑪發貨

引用部分轉自:運聯傳媒,作者為:宋問塵

第001期丨川哥筆記帶你刷新物流和個人成長認知

02、農村最後一公里配送模式創新

做物流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最後一公里的配送中,其實是存在整合的空間的,給大家簡單舉個例子。

我們每個人拿到手的快遞,通常情況下是由各個物流快遞公司(順豐、圓通、申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京東等),在周邊佈局的分撥點來做最後一公里的配送的(這裡的“最後一公里”並非是真的恰好離你收貨的地址距離1公里,在這裡表達的意思就是最後一步的配送)。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如果哪家企業把順豐、四通一達、京東的設在當地的負責最後一公里配送的分撥點給全包下來,那肯定能有提升的空間,比如,以前即使是一個快件,也要開著車送一趟,車上的空間會有浪費,而如果幾家的快遞整合到一起後,每次車輛的裝在率是提高的,利潤自然就出來了。

如果你不太明白的話,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假設,周邊有4家快遞公司都有分撥點,你買了4個快遞,剛好用了不同的快遞公司,如果當天,剛好你所在的區域就只有你的那一件貨物,那麼,如果按照原有的模式,需要安排4輛車配送,可是,如果整合成一個大的分撥點的話,只需要一輛車即可完成。

如果每輛車的送貨成本是50元,那麼各自配送時的成本是200元(50*4),整合到一起配送的話,成本只有50元,當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一些,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就好了。

提醒大家的一點是,上面所說的“分撥點”並非是菜鳥驛站,菜鳥驛站通常是離收貨人最近的一個暫存點,一般是收貨人自己去拿。分撥點是菜鳥驛站的上游。

現在整個快遞市場上,由於城市的快遞量足夠大,所以,這些快遞公司的分撥點,仍舊是自己管理,幾家的分撥點整合到一起後,優勢不會太明顯,但是農村市場就不同了。從農村出來的朋友可能知道,現在農村人如果網購,通常快遞公司是隻負責郵寄到鄉鎮級的分撥點,由收貨人自行去取。

我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就有一個創業者,試圖去整合鄉鎮級的分撥點。在找各大快遞公司溝通時,遇到了阻力,雖然各大快遞公司很清楚,整合以後肯定會比較方便且成本會降下來,但是,一旦整合就牽扯到了現在各家快遞公司加盟的分撥點的利益了,最終沒能同意。隨後,他又去找國家相關部門,去申請同城快遞公司的資質,也未能審批下來。

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大多數人可能就傻眼了,因為看上去就是死路一條嘛!接下來,創新的模式出來了,帶來了新的轉機。

這個創業人員,到各鄉鎮去做調研,去跟網購的村民聊天,假設不讓村民去鄉鎮取快遞,由他們來送,每個快遞收2元錢,是否能同意,聰明如你,村民覺得花2元錢,很值得,畢竟,如果自己去取,來回來的打車費用遠超2元錢呢,在瞭解到村民有這個意願之後。創業團隊直接在市郊租了一個小倉庫,讓村民直接下單到倉庫,但收貨人和聯繫方式還是要寫具體的人員,相當於說,由倉庫代收。

隨後的事情就比較順利了,創業者和村民達到了雙贏。

當然,村鎮級的整合還有一種模式,就是各家快遞公司的分撥點,內部商量,實行共同配送,費用做好分攤。

第001期丨川哥筆記帶你刷新物流和個人成長認知

03、通貨膨脹下如何正確使用資金

北京師範大學的鐘偉教授按最近30年的數據測算出,現在的255萬相當於30年前的萬元戶。

那時候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1萬元簡直可以數十年不愁吃穿了……不過,隨著近三十年通貨膨脹的侵蝕,“萬元戶”已經成為歷史概念。

如果三十年前的一萬元存了銀行,採取五年定期儲蓄不斷滾動定存,即便考慮到保值貼補,當年存入銀行的1萬元今天充其量也難超過10萬元。

萬物皆為我所用,萬物皆不為我所有。你有多少錢,不是你自己的銀行賬戶上趴著多少錢,而是你可以調動多少錢為你所用。

你的房子,車子,存款,股票,保險,工資等等都是你的金融工具,你要做的不是徹底去擁有它們,而是如何去運用它們。

你要通過買入,抵押,賣出,倒手流通來實現增值,讓你的財富倍增,從而提高自己的高度,設計一個風險可控的槓桿,利用你的信用為支點,去撬動更多的資源。

有錢的時候,再也不要藏著窩著,而要學會理財,學會讓錢滾錢。

買房的時候,再也不要像土包子那樣,全款all in ,而是學會使用國家政策,利用公積金來還款。

第001期丨川哥筆記帶你刷新物流和個人成長認知

04、從產品生命週期看人際關係投資

產品生命週期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導入期(Introduction),

第二階段:成長期(Growth),

第三階段:成熟期(Maturith),

第四階段:衰退期(Decline)。

引申一下,當一個人或者一個項目正處於導入期,如果你看好這個苗子,那麼你就果斷的去捧他的場。

熟練運用這個理論,可以獲得很多你想不到的資源,這和投資領域的風投不一樣,你所投資的這個人,就算他失敗了,你結交的這個朋友也是值得的。一個新興的事物,如果早一點上車,就能順勢而為,享受新生事物在成長過程中帶來的紅利。

學生剛進入職場,就要多捧你的直屬上級的場,因為他們在導入期,你支持他的越多,未來的回報可能就越多,比如當他晉升後,很有可能會把你當作接替他的最佳人選。

引用部分轉自:拓普舍,作者為:Jason

PS:微信群主要面向物流畢業生和進入物流行業1-2年的朋友,符合要求且感興趣的歡迎入隊。

-END-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所收穫, 那就給銀川點個贊吧,轉發更贊哦!

———我是分割線———

馮銀川,85後丨央企物流總監丨天津大學MBA丨馬拉松跑者

關注我,就是關注你自己。我一直在努力,願和你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