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藥治沉痾!證監會推出最嚴停復牌制度 誰還敢“任性”停牌?

猛药治沉疴!证监会推出最严停复牌制度 谁还敢“任性”停牌?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

被視為A股特色的“任性停牌”,遭遇史上最強監管。

11月6日晚間,證監會對外正式頒佈《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上市公司應當審慎停牌,以不停牌為原則、停牌為例外,短期停牌為原則、長期停牌為例外,間斷性停牌為原則、連續性停牌為例外。

上市公司發生重大事項,應當按照及時披露的原則,分階段披露有關事項的具體情況,不得以相關事項不確定為由隨意申請股票停牌,不得以申請股票停牌代替相關各方的保密義務。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的任性停牌已經觸及監管層的底線並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與國際市場慣例相違背。MSCI就明確指出,A股存在的重要亂象之一就是亂停牌,這是不可以容忍的。MSCI擬將A股的權重有5%提升至20%,證監會推出停牌制度則是針對性的回應。

董登新認為,2018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尤其是雙向開放力度加大,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速度加快。上交所即將推出科創板,滬倫通年底有望落地,中國股市必須要適應市場環境,遵守國際規則。監管層十分著急也希望儘快根除任性停牌的亂象,這是A股久病的牛皮癬。任性停牌表明上市公司胸中無法,對市場沒有誠信,所以必須根治,重拳根治。

最大限度保障交易機會

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是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主要功能是保證信息披露的及時、公平,提示重大風險,維護公平的交易秩序。近年來,證監會不斷優化交易監管,組織證券交易所完善相關規則,規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行為,上市公司股票隨意停牌、長期停牌、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但與國際成熟市場相比,實踐中仍存在著停牌事由較多,停牌期限特別是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期限較長等問題。為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資本市場質量,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證監會在深入調研和廣泛聽取相關方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確立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的基本原則,最大限度保障交易機會,壓縮了股票停牌期限,增強了市場流動性。

據悉,《指導意見》縮短重大資產重組最長停牌期限;明確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期間其股票原則不停牌;併購重組委審核期間,上市公司股票在併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召開當天應當停牌。上市公司股票超過規定期限仍不復牌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強制復牌。

同時,進一步強化股票停復牌信息披露要求,明確市場預期。提高初始停牌時的信息披露標準,對停牌期間重點階段的信息披露事項提出明確要求,並嚴格落實強制停復牌情形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義務。

此外,明確證券交易所應當按照《指導意見》修改完善股票停復牌具體規則,做好有關停復牌的自律管理與服務;應當建立股票停牌時間與成分股指數剔除掛鉤機制和停牌信息公示制度,並定期向市場公告上市公司停牌頻次、時長排序情況,督促上市公司採取措施減少停牌。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部分上市公司任性停牌、隨意停牌的現象隨處可見,造成股價喪失流動性,復牌後又面臨連續跌停的風險,給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擾亂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向外資開放的一個阻力點。

在劉有華看來,本次被稱史上最嚴停復牌制度的推出,將會從制度上堵住這個漏洞,完善交易制度,給投資者營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市場環境。

接軌國際化 減少市場交易摩擦

併購重組,停牌等一等;股市下跌,想辦法停牌躲一躲,這樣的停牌制度讓國際投資者們摸不著頭腦。

星石投資組合投資經理袁廣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指導意見》是繼交易所弱化“窗口指導”之後,監管層又一減少市場交易摩擦的舉措。目前出臺的主要是方向性的指引,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提出以“不停、短停、間歇性停牌”確立為停復牌基本原則。

未來細則出臺將有望規範上市公司停復牌行為及期間信息披露,長期停牌、惡意停牌的行為將受到限制,保護投資者權益,增強市場流動性和透明度,與國際資本市場進一步接軌。

袁廣平分析指出,從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的經驗來看,美國市場並沒有像我國上市公司這樣長時間實施停牌,只有短時間的交易中止,一般在幾十分鐘以內。這種短時間的交易中止總體分為三類:一是如果上市公司有重大信息披露的,需要中止交易;二是交易所監測發現股價出現異常變化,也可以自行中止該公司交易,並實施緩解股價波動的措施;三是當有要約收購方針對上市公司發佈要約收購信息時,證券交易所也可以中止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

我國目前存在大量上市公司“任性”停牌的現象,由於制度上對於停牌的約束較少,導致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手段拖延復牌,大大增加了市場交易摩擦,也對投資者的利益造成潛在損傷,這也是A股國際化道路上飽受詬病的一點。

根據證監會的《指導意見》,證券交易所應當進一步減少上市公司可以申請股票停牌的重大事項類型,並根據不同類型的重大事項,對停牌期限、決策程序、信息披露要求等作出差異化安排,同時還要壓縮重大事項停牌時間。

在袁廣平看來,這意味著長期“任性”停牌、惡意停牌的公司或將被強制復牌。若未來停復牌細則推出,將有望進一步優化A股的交易環境,減少A股交易中的摩擦,使A股的國際化道路更為順暢。

董登新認為,停牌制度的改革大方向是借鑑和學習歐美、中國香港市場。香港市場中,上市公司當日股價跌幅至百分之八九十,盤中都不允許停牌,也不需要停牌。

同時,監管的包容性也需要學習,不要動不動就停牌,除非重大事項停牌;即便是非要停牌也是短暫的,一個小時或是半小時。

如果確實需要停牌,停牌超過一週,應該讓上市公司每週發佈一次重大事項的進展及停牌原因的變化,應該交代還需停多久,信息需透明;超過一個月,每週要開放一個交易日,讓投資者去拋售或者買入,保障流動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