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時期到底有多黑暗?

派大的太陽


五胡亂華到底有多黑暗,一個最簡單的那就是吃人,這個是真正存在的,把人肉當做軍糧。再來說一個數字,在晉武帝時期漢人大概有2000多萬,但是到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之後就只有400多萬了。現在很多人說在這個時候漢人要絕種了不是沒有根據的。

很多人都說歐洲的中世紀是最黑暗的,但是這個時候的中原比中世紀的歐洲更加黑暗。整個晉朝可以說都是毫無作為的,在西晉末年不光是統治者無能,官僚腐敗,又爆發了八王之亂,朝廷內部也亂了起來,這個時候的晉朝那就真的是一個紙老虎,這個時候北方的胡人開始南下了,大規模的遷入中原,從公元304年到公元439年一百多年的時間,在北方的中原大地上先後出現了差不多二十多個政權,這些政權基本上都是胡人建立的,以匈奴、鮮卑、羯、氐、羌這幾個民族為主。而且這些政權不光是屠殺漢人,各個政權彼此之間也是征伐不斷,老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前面說到了這些胡人把漢人就直接殺了充當軍糧的,天下太亂了,沒有人種糧食了,只有吃人肉了,女的今天蹂躪了明天就煮了,那時候的人和動物是沒有區別的。想想是多麼的黑暗。那時候的胡人完全就是野人,茹毛飲血的時代。比如鮮卑佔領鄴城之後,一個冬天吃完了五萬多人。

這個時候冉閔出現了,他本來是羯族手下的一個將軍看到了胡人對於漢人的屠殺,後來也是提出了殺胡人,屠殺異族,在這個時代就是要以暴制暴,當時冉閔就是主張殺盡天下異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漢人的生存空間。

從東漢末年到隋朝統一這一整段時間中國都是比較黑暗的,五胡亂華只是其中的一個插曲。所以可以看到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推崇楊堅了,因為是他結束了這一段時期。


小伍講歷史


晉朝自八王之亂以後,國力空虛,民生凋敝,軍事實力迅速衰退,比之三國時期,可謂大不如前。

胡人趁機起兵,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從而侵害中原,史稱“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說是五胡,即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大胡人部落,其實不只是五胡,北方的少數民族非常多。 而這些少數名族,都是沒有任何文明的野人文化,屬於茹毛飲血的狀態之中,他們把俘虜來的漢族女性稱兩腳羊,晚上姦淫,白天干脆煮了吃了。這還不算完,西晉之後,這種亂世持續了將近三百年,對於中原文明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當時漢族也出現了諸如冉閔、祖逖、桓溫這樣的英雄,但是先進文明還是被落後文明打敗,有人說這是國家分裂的結果,但是我說這不是的,三國也是國家分裂,但是曹操和諸葛亮一北一西把匈奴和蠻夷治得服服帖帖。這說明什麼?還是統治者的問題。如果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強勢,是不可能讓蠻夷如此踐踏中原的。五胡亂華的根源是先進文明出現了長時期的統治者精神混亂。比如晉朝的統治者司馬氏,就是家族神經病(不是罵人,是真的有這種遺傳),把整個國家搞得烏煙瘴氣,才會遭到這樣的結果。

北方的漢族南遷的超過了一半,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當時“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晉書中留下了大量漢族百姓被屠殺記錄。但是很神奇的是漢族雖然被屠殺的很多,確實南北朝後期保存下來了一股勢力,這是因為漢人的頭腦,知識和工藝幫助這些少數民族政權,走向了文明的過度,而反過來比如,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卻被新興的北方政權屠殺殆盡。而鮮卑族拓拔部最終獲取勝利,建立北魏,而北魏已經成為了一個實際由漢人控制的文明國家。


大鬍子說史


在西晉末年,經歷了八王之亂後,西晉中央政府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權。在這種情況之下,從公園二世紀以來陸續進中原地區的草原民族先後起兵,從304年到439年,一百多年間先後出現了一二十個政權,北方混亂到了極點,由於進入中原的草原民族基本上是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主,北方少數民族往往被稱為胡人,所以這段歷史也被稱為五胡亂華。它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段時光。

北方的黑暗首先是大規模的戰亂。在這一百多年中,到底發生了多少戰爭,是一個很難統計的問題。大大小小的戰爭幾乎都沒有過停歇。這些戰爭,絕大多數毫無正義性可言。不管戰爭的結果如何,都需要由普通百姓來承擔戰爭的代價。任何一個死去的士兵都是有父母妻兒的,這一百多年中,究竟有多少人在戰爭中被殺,這也是一個永遠數不清的數字了。在戰爭中,更為悲慘的是手無寸鐵的百姓,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伴隨著戰爭往往會有大規模的屠殺、搶劫、強姦等等罪行發生。究竟有多少無辜百姓死於戰禍,更是無法搞清楚的事情了。

(統萬城遺址)

北方的黑暗也體現在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帶給百姓的痛苦。在這一百多年中,北方少有政治清明的時候,類似於苻堅統治下的前秦,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更多都是一些暴君,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石虎、赫連勃勃等人。比如石虎,史書中稱:“窮奢極侈,勞役繁興,畚鍤相尋,干戈不息,刑政嚴酷,動見誅夷,惵惵遺黎,求哀無地,戎狄殘獷,斯為甚乎!”大夏赫連勃勃興建都城統萬城的時候,派一個叫阿利的人去負責,史書記載“阿利性尤工巧,然殘忍刻薄,乃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但是,赫連勃勃卻非常欣賞這個人。赫連勃勃還工匠去造兵器,“既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斬弓人。”就這樣,工匠被殺的有數千人之多。南燕的慕容超即位,在他的統治下南燕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史稱:“於時超不恤政事,畋遊是好,百姓苦之。”

(石虎想象圖)

在十六國時期,北方的這些政權之中,很少能夠有安定的時候,經常發生各種政變,而這些政變中,也都有大量無辜百姓受到牽連而被殺。比如,在劉聰去世後,劉漢政權的首都平陽發生了靳準之亂,城中百姓很多人死於非命。在後趙時期,先是石虎奪取政權的時候發動政變殺了一些人,接著石虎的兒子們為了奪取帝位先後發動政變,石虎痛苦地說,將來弄點石灰好號洗洗自己的腸子,生下的孩子到了二十歲,都想著殺自己老子。類似於這樣的事情,我就不用再羅列下去了。

十六國時期,北方是百姓大量逃亡到南方。不過,北方依然還有很多百姓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逃亡,這些沒有逃亡的百姓往往圍繞著一些世家大族,組成一個個的塢壁。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一般都承認這些塢壁首領的地位,封他們以地方官員刺史、太守的名義。這些塢壁當然在保護民眾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這些塢壁之中,其首領對百姓的剝削顯然是要高於和平年代裡政府對百姓的正常賦稅。百姓雖免於死亡,但卻僅僅掙扎在死亡線的邊緣而已

最後也不得不說的是,十六國時期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尤其是民族矛盾尖銳。這一時期也經常發生各種民族仇殺,也有大量無辜百姓被殺。不僅有少數民族對漢族的屠殺,少數民族間的屠殺,也有漢族對少數民族的屠殺,比如後趙滅亡後,冉閔對羯族的屠殺,數十萬人被殺,甚至有人因為鬍子多了點兒,眼窩深了點兒而被殺的。在一些腦殘患者眼中,冉閔這樣一個儈子手、屠夫,竟然被吹捧成了民族英雄,不知多少冤魂想生吃其肉

到公元五世紀初,北魏建立後,北方的百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喘息。當然,這種混亂局面的最終結束要到隋唐統一以後了。


野叟雜談


據晉陽秋記載,一次屠殺漢族百姓幾十萬。屠殺食人從長沙到洛陽到鄴成,沿著整個路線依次展開,這期間路上鋪滿了屍體,書上城牆上掛滿了頭顱。想想那場景吧。

胡人稱漢族女人為雙腳羊,在他們眼裡漢人就是牲畜,可以吃的牲畜。他們抓了漢族女人,晚上姦淫,白天烹食。在冉閔打入鄴城的時候,城內關押二十萬漢族女人,她們與牲畜一起圈養,晚上洩慾,白天當軍糧。



後來鮮卑又攻佔鄴城,在一個冬天,五萬少女被吃的一乾二淨,鄴城外屍骨如山。慕容鮮卑逃亡時走到易水,帶了8000少女,帶不走又吃不完。他們把少女全部淹死堆起一座橋。


真是應了劉慈欣在三體裡面的一句話:

糧食?這不都是糧食,看看你們周圍,都是糧食,活生生的糧食。


漁耕樵讀


五胡亂華也被稱為“永嘉之亂”,後世史學家往往用“中原陸沉”“中原淪喪”來形容這段可怕的歷史。五胡亂華因西晉八王之亂而起,五胡主要指鮮卑、匈奴、羌、氐、羯五個大部族,但實際上,當時為禍中華的遠不止這五個部族。

各胡族勢力趁著漢族虛弱,紛紛進入中原,大肆屠殺漢人,視漢人如豬狗,甚至以漢人為食,致使漢人十室九空。在五胡亂華過後,漢族人口從西晉時的1800萬人銳減到不足400萬人。史書記載“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公元305年鮮卑族寇掠中原,一路燒殺搶掠,搶劫了無數財富,回師途中已經無力攜帶軍糧。於是鮮卑人擄掠數萬漢人少女,一路上肆意姦淫,過後宰殺烹煮,作為軍糧。走到易水時,已經只剩八千少女,鮮卑人吃不完又不願放掉,就將她們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

羯胡部族簡直可以稱為“食人族”,據史書記載,羯族的石虎帶兵從長安打到洛陽,再到鄴城,每攻下一座城,不論男女老幼,一律屠殺乾淨。李雄的使者奉命去聯絡石虎,看到沿途的樹上都掛滿了上吊的人,城牆上掛滿漢人人頭,屍骨則被做成“屍觀”,還有無數人被棄屍荒野。甚至有傳說石虎的軍隊行軍從來不帶糧草,每到一地都以漢人女子為食,並稱之為“兩腳羊”。

戰禍連年,胡人屠殺,瘟疫、災害接踵而來,漢人在那個時期完全失去了生存的希望,漢人之間已經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古今之言


五胡亂華,是華人真正的噩夢,

有很多華人甚至排斥冉王

我是漢人,我不排斥所有華人(包括任何種族,包括日本)我排斥胡人。

首先了解一下胡人是什麼人?

胡人!類似今天的歐美人,

五胡曾經差點把整個中國的華人殺絕種,想想多麼可怕,如果真的他們做到了,我們今天可能就只剩下日本人有華人,

想想多可怕,冉王殺胡人,我不知道你們認為對不對,但是!他在給華人出氣,

如果你不瞭解當時的五胡,你可以瞭解3k黨,白人至上,黑人,黃人都是低人一等的垃圾,

華人真的很渺小了,

你們看看世界地圖,華人雖然多,但是真正的佔地,也就中國,日本,朝韓,越南,我們應該有危機感,全世界不到4分之一是華人的家,其他地方都是胡人,




小蚊人


說到五胡亂華就不能不說冉閔這個人物,就像談三國就絕不少過曹操一樣。

五個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哪五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把中原王朝的老百姓當成牲口一樣宰殺,而且羯族打戰不帶軍糧,每到一處就把當地的少女搶走,先是姦淫,然後宰殺,按他們的話說,那些少女的鮮肉比羊羔肉還要鮮嫩,所以又把漢族女子稱為“兩腳羊”,史書曾記載,有些羯人專門割年輕少女大腿與胸部的嫩肉,據說他們認為那兩個部位的肉鮮嫩無比……據不完全統計,專門被吃的少女就達到三百萬左右!當年的總人口也差不多才1500萬!後來一個大神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冉閔!冉閔的一紙殺胡令也同樣掀起了漢人復仇的怒火,冉閔親自帶隊,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的羯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不能倖免,屍體被拋在城外,成為野狗豺狼的晚餐。在“殺胡令”直接或間接影響下,幾百萬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而受屠殺最多的羯族也因此滅絕,被殺的胡人後來也基本被滅族了,所以後來為了紀念這個民族英雄,後人給他立了碑,他是挽救漢族的英雄!


男兒本色——


南北朝時期的確很黑暗。但是,和其他朝代更替時期相比,並沒有更黑暗。相對秦末,漢末,隋末來說,南北朝早期帶來的人口減少還算是少的。

秦朝末年,人口2000萬,經過7年戰爭,漢代建立時,只有800萬。60%的人口死亡。

西漢末年人口6000萬不到,劉秀稱帝時還有1800萬,死亡率近70%。

東漢末年人口5000萬,經過三國時期混戰,最低點降到2400萬不到,死亡率超過50%。如果單純按照《三國志》記載,不會超過1400萬,還沒有上海市人口多。西晉建立之後,人口巔峰是是3500萬。

五胡亂中華時期過於混亂,不可能有精確可信的數據,但是有一個數據我們可以參考,就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公元6世紀,也就是北魏牛逼那會,全國南朝+北朝人口總數是5000萬多。

那麼是不是和網上民間歷史學家們說的那樣,北方死亡慘重呢?

不是的。

隋朝統一之後,按照慣例做了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維持在5000萬多一點,其中71%居住在黃河流域,黃河流域的總戶數是863萬。

隋末戰爭,人口銳減驚人。貞觀之治時期,人口才回覆到了1000多到2000萬。貞觀十三年人口是1235萬。天寶年間人口達到5288萬。晚唐時期峰值是6000萬。

大家可以自己對比這些數據,相信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郝子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五胡亂華的可怕之處,並不在於單純的屠殺。

因為漢人之間的互相屠殺,也是有的。

遠的不說,八王之亂也導致人口劇減。

五胡亂華可怕之處,死在於種族仇殺。

漢人互相殺,基本都是出於家族仇恨、政治仇恨、經濟衝突等等。

但五胡亂華的種族仇殺,根本不為什麼,你只要是這個種族就有危險。

比如冉閔下達殺胡令,漢人群起報復,將鄴城的胡人幾乎殺光,部分男女老幼。

甚至,一些漢人因為長得是高鼻深目濃須,也被當做胡人殺了。

自然,冉閔這次屠殺不過在鄴城殺了幾萬人而已,相比那五胡的屠殺漢人又算不了什麼。

以石虎為例,心理恐怕是變態的,以殺人為樂趣。他每次攻下一座城後,都有殺人,有時候演變為全城規模的大屠殺,不論男與女老幼。

後趙王五年(323年),石勒命石虎率領步騎四萬,進討曹嶷於廣固,嶷部下東萊太守劉巴、長廣太守呂披相繼投降,曹嶷也只得投降,結果被石勒殺死於襄國。

石虎覺得這樣打仗,沒啥人,不過癮,下令坑殺這裡3萬漢人。新任命的青州刺史劉徵忍不住抱怨:你任命我來當刺史,是要治理人民的。現在你把人殺光,還要我這個刺史做什麼?我還是跟你回去吧!

石虎似乎覺得這樣太不給劉徵面子,這才留下男女七百口不殺。

五胡亂華的種族屠殺,最終演變為混殺。也就是不僅僅是漢人殺羯族,羯族殺匈奴等等,殺到最後是各族亂殺。

比如冉閔屠胡以後,很多胡人恐懼中北逃或者西逃。這一路上,這些不同種族的胡人怕被別人屠殺,就先下手為強,先去屠殺別人。比如兩個男人狹路相逢,如果發現對方的服裝不是本民族的,就立即下毒手殺對手,不然自己恐怕小命不保。

結果沿途仇殺,胡人死傷不計其數,最終逃走的只有十分之二三。

可以說,種族屠殺是最可怕的事情,希望以後中國不要再有。


薩沙


真實的歷史無需遮遮掩掩,十六國時期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段之一。但是這絕不是最黑暗最絕望的時代。

如果文明可以比喻成一個人的成長,十六國時期可以說是青春期的迷茫和躁動;而相比之下晚清以來的漫長亂世才是可怕的中年危機。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戰亂對文明之所以不是災難性的毀滅,首先是因為五胡的上層早已十分漢化。比如匈奴漢國的開基之主劉淵就以上黨名士崔遊為師,學習《毛詩》、《京氏易》和《馬氏尚書》,尤喜《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及《史記》、《漢書》,博覽諸子百家。並以“絳、灌無文”為恥,因為“絳、灌遇漢文帝劉恆,不能興教勸學”;

這種學術認同和價值觀在以清談玄學為時尚的魏晉時代都可謂是十分傳統的。 而劉淵在起事反晉後打出的旗號是當時保守主義者們一直期待的光復漢室,其價值認同可見一斑。即使是羯人出身目不識丁的石勒也崇拜漢高祖、認同軒轅黃帝。他曾公開表示:

“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 朕在二劉之間,軒轅豈所擬乎!”

石勒在自己的統治區域內設立太學,以明經善書的官吏作文學掾,選了部下子弟三百人接受教育。後來,石勒又在本鎮襄國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訓等十多間小學,選了部下和豪族子弟入學。



在很多人想象中五胡的上層人物都是這個樣子。



但事實上,卻可能還是這個樣子。


至於現在網上所謂的冉閔殺胡和“兩腳羊”就是徹底的胡說八道。

就拿冉閔是否因為漢人的“血性”而殺光胡人這個問題來說——首先冉閔奪權之後確實對羯人進行了大清洗,但絕對和“民族主義”毫無關係。因為日後其冉閔的親軍也都讓胡人擔任,所謂對胡人的“血性”可是一點也沒有表現出來。而日後北朝隋唐胡人世家的家譜、墓誌中有不少記錄過祖先曾經出仕冉魏。之後冉閔破襄國,也沒有進行針對胡人的“屠城”。《晉書•載記七》記載:

“閔(冉閔)殺顯(石顯)及其公卿己下百餘人,焚襄國宮室,遷其民於鄴。”

所以十六國時期,北方雖然戰亂頻發,但中原地區作為經濟文化中心地位並未改變。而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些“五胡”所造成的破壞與五代十國幾乎毀滅北方中原經濟根基,造成中國北方不可逆轉的走向衰落的大混戰、金蒙戰爭、明清易代、同治光緒大叛亂等一系列率獸食人、荼毒天下導致文明徹底淪落的大劫難幾乎無任何可比性。


位於邢臺市的襄國故地,順理成章的開發成了“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