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制,跳不出的框框

  在今年的招聘市场,我们很惊喜地发现了一些国企、央企加入了招聘队伍,一些网友开始大喊着“狼来了”来指摘这些企业“只面试,不招聘”,打着履行社会责任的旗号在欺骗面试者的感情。但是客观讲,其实今年这些企业真的有在招聘,为啥呢?因为国有企业在进行混改,在这个状态下,整体的人员结构也会进行调整,所以国企确实有在招聘,是我等“屌丝”上位的机会了,那么现实情况呢?

国企改制,跳不出的框框

一次“本本主义”的面试

  一次机会去到一家国字头的、以销售宽带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去面试招聘经理的岗位,说实话不是笔者傲娇,这样的企业如果我知道是国字头的企业我是不会去的,总感觉是哪里有些别扭。初步面试结束后,面试官告诉我说还有一个怎样怎样的测试,晚上回去之后我打开了这个测试,一看是“某国内知名测评公司开发的”,好吧,我是认真的去做了,但是令我大跌眼镜的是,里面的不少题目都是错的,错的,错的。很多题目的题干和答案说的都说不是一回事,我也是醉了。最不可思议的是,我面试的是招聘经理的岗位,要是做什么业务知识的题目,如果不能胜任我也是人头了。关键那是一套公务员的题目好不好,这样的一次“本本主义”的测试,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真的有什么价值吗?对于招聘经理的岗位,我是有自己的理解的,但是如果天天纠结于各种“宫斗”中,那这样的生活我不如不选择。

框的住思维,框不住人才

  故事的结尾,我送给这个公司这样一句话,在“本本主义”的模式下,你是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的。在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迷信测评,我想这是不对的,在此我特别欣赏中国“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专家”程社明博士,对于测评他这样解释,“认认真真做测评,别不当回事;平平淡淡看测评结果,别太当回事。”但是偏偏有些企业过分迷信这样的测试,真正的用框框把人才“有理有据”地拒之门外。就像我们最早把体制内和体制外比作“围城”一样,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自己“玩儿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