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这片老民居 曾走出一位歌唱家

宿迁老城区的新盛街,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一五七七年),迄今已有441年的历史了。作为宿迁历史文化的见证,新盛街曾经是明清建筑风格,古朴优雅。2015年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宿迁记忆广场就位于新盛街,因此保留下来的一批古老建筑依然耸立。昨天,年过七旬的蔡佩泽、蔡祖华、蔡佩良3位老人结伴向速新闻报料称,经多方考证,新盛街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中,有一处是蔡家刻字店的历史遗存。

宿迁这片老民居 曾走出一位歌唱家

从3位老人提供的相关史料上可以看出历史上宿迁印刷业的兴衰。“现在尚存的古民居,是清朝末年的‘一经堂’,为蔡家刻字店经营、办公的场所。在西南方向不远处的财神庙东街,曾有过‘会文斋’,是蔡家刻字店的印刷车间、仓储之地。可惜的是,‘会文斋’在1938年毁于日本侵略者手中。”退休老教师蔡祖华介绍说,族谱中记载:蔡克明,是蔡氏“一经堂”“会文斋”的主管人之一,他的次子叫蔡绍象,是“一经堂”“会文斋”中改木刻为石印的主要经营者。家谱还记载,蔡绍象,字炳南,生于光绪十三年丁亥二月十一日。其三弟绍庚,字星若,生于光绪十四年戊子二月十二日。

“当年蔡家刻字店的经营者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族谱中记载蔡氏刻字店的主管人蔡绍象的三弟蔡绍庚之女蔡佩莹,就是从这老房子里走出去的,她不仅是蔡氏家族的骄傲,也是宿迁人的骄傲。”蔡祖华老人说,蔡佩莹生于1927年,职业为国家一级演员。

宿迁这片老民居 曾走出一位歌唱家

蔡佩莹(右)与演员王玉珍

原来,蔡佩莹的父亲蔡绍庚十分酷爱京剧,她从小就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六七岁时开始接受京剧表演训练。1946年考入国立徐州师范,1947年考入南京国立剧专,学习话剧表演专业。1949年参加浙东金肖游击支队文工团、浙江军区四分区文工队,在部队担任独唱和歌剧演员。1953年调华东军区歌舞团歌剧组工作,期间,曾向郭兰英和常香玉学习。1956年前线歌舞团创作歌剧《红霞》,蔡佩莹担任主演,显示了高超的表演和歌唱水平,曾和著名歌唱家《洪湖赤卫队》电影中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同台演出过。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红霞》搬上银幕。蔡佩莹于2016年去世,享年89岁。

“蔡家刻字店的历史遗存能保留下来,值得欣慰。在新盛街打造宿迁记忆广场,让老城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才能赋予文明大宿迁的生机与活力。”蔡佩泽老人说,现代文明建设更加注重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能将上述古老建筑保护好,修缮好,更能体现古老宿迁的深厚文化底蕴。(记者 徐其崇 实习生 吴慧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