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女婿親還是兒媳親,你怎麼看?

一個不放味精的廚子


本人認為女婿親,作為兒媳感觸挺深,婆婆女兒婚後包括孩子一直長住孃家,兩家半小時車乘,所以女婿也常到這吃飯,每次都好吃好喝伺候著,想吃啥就做啥,也從不動手幫忙,我這做兒媳的就可悲了,從不管你喜歡吃啥,你有啥事從不管,同一屋內,吃飯幹啥從來只叫自己兒子,女兒,女婿,從不叫我吃飯,好吃的都只招呼他們,我完完全全一外人,甚至默生人,因為婆婆一家包括她女兒從不跟我說話,這麼多年慢慢磨也深有體會,對女婿好,那樣女婿就會對她女兒好,畢竟血緣關係,兒媳算什麼,又沒血緣,只要兒子對她們好就行。


心悟9322778l95509


不管是女婿,還是兒媳,都不是親生的,都沒有血緣關係,所以在剛開始,沒有什麼誰更親,都是一樣的。

有句老話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在組成了一個家庭後,生活中的關心和疼愛,會決定你跟誰更親。

兒子娶了別人家的姑娘,來到家裡叫你媽媽,如果真的可以把兒媳婦當做閨女看待,那麼兒媳婦只要不是沒有素質教養的人,也會感受到這份關心,也會知道回報,這樣就會跟你親。

女兒嫁了人,女婿變成半個兒子,說是半個,其實跟一個差不多。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女,結婚後我媽真的是把老公當做親兒子看待,比婆婆還疼他,老公也不傻,對媽媽也更親。

所以,親不親,在人為。兒媳婦也好,女婿也好,都是法律上的親人,不是血緣上的。想要變親,就要付出,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只有別人感受到你的親,才會跟你更親。不然別人熱熱乎乎喊你媽,你拉著臉不吭聲,下次誰還這麼喊你?!

生活中很多關係都是如此。你對我好,我自然會對你好。你對我很好,我會對你更好。在很多家庭矛盾中,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不想付出,只想著回報。


婦產科女司機


我的看法是:當然是兒媳親~且聽我慢慢嘮叨分析咳咳咳~

當我一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 我想起了我同事說過的那麼一番話。

那天我們幾位同事和領導一起吃午飯,飯後各自閒聊,聊著聊著咱們的領導忽然嘆了口氣說道:“前幾天在家自己的孩子跟自己說,以後長大後有了老婆一定要對老婆好點。”進而引申出了一個問題,兒子到底應該和媽媽親還是和老婆親?

這個問題看起來和咱們這個“到底是女婿親還是兒媳親”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然後我的一位男同事聽到後,沉思了一會兒,放下了手中的牙籤,正襟危坐地說了那麼一番話:“其實這個問題,咱們以前上學的時候有學過那麼一篇文章,孔子周遊列國,途中和一位六歲孩童對話。”

孔子:“小朋友,你覺得媽媽親一點還是老婆親一點?”

小朋友:“當然是媽媽親一點,老婆沒了可以再娶,媽媽只有一個!”是的,你沒有聽錯,小朋友就說說的那麼簡單粗暴直接,咳咳咳。

對話的大概內容用白話文翻譯過來大概是這個意思~

正當我們幾位都覺得有道理的時候,我那位同事卻是話鋒一轉:“在古時候是這樣認為的,然而到現代或許就不一樣了。”

我們領導本來聽完媽媽親一點笑足顏開,不料聽到我那位同事那麼一說,臉色微變連忙問道怎麼說?

接著我同事又說:“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對男人來說女人不是唯一的存在,因而重要性沒有母親唯一性的重要,然而到了現代,在法治社會下,在沒有離婚的情況下,老婆就只有一個了,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說老婆和媽媽都是唯一性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說,誰是絕對的親還是誰絕對的好了。

在這個時候,作為悟空問答的三流答手忍不住插了句話:其實,若是論血緣關係自然是兒子和媽媽親,若是不論血緣關係,只是日後的生活媳婦或許會更親近,畢竟媳婦是和自己過一輩子的。

不知道為啥,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了那麼一個故事,大概的內容如下:

就是一家幾口在絕境中,只有極少部分的食物,需要先犧牲一些人,接著就有了一個順序:最開始選擇了家裡的寵物犧牲了,接著犧牲了好幾個人之後,輪到了母親,媳婦,孩子,還有兒子。母親不忍兒子做決定,最後選擇了離開,在最後的最後,只留下了孩子...

感覺自己說著說著有點兒跑題了,不過話回前文,回到咱們問題的本身:到底是兒媳親還是女婿親?

我簡單地說兩句:看你喜歡哪個,或者說說對你好,你就對誰親,沒有絕對的答案。不過,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我是覺得,應該對兒媳婦親一點,畢竟別人家的女兒,辛辛苦苦養了二十年的孩子,因為一紙婚約直接嫁給了你家,然後就要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和剛認識沒幾年的老公的爸媽一起生活,說實話換位思考,咱們家的女兒去到別人家當媳婦,也希望自己的心肝寶貝兒過得好不是?

兒對於女婿來說,只要他對自己的女兒好就已經很滿足了,所謂愛屋及烏,對女兒好的女婿,不會岳父岳母差的哈哈~

最後男神鎮樓,祝大家家庭幸福,兒媳女婿都要親,兒媳要更親一點兒~哈哈


夜深月明時


女婿親還是兒媳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改變的。

從傳統習俗來看,歷來都有這樣的說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那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女婿陪女兒回孃家,就是客。而娶進來的媳婦,就是婆家人了,以後要以婆家為重。而且之前大部分女子出嫁後都會去到丈夫所在的地方,跟婆家住一起。還有養兒防老一說,大部分老人都要跟著兒子兒媳養老,不能跟著女兒女婿。所以按照我國的傳統,單從道理上講媳婦更親一些。我想這也是重男輕女的根源之一吧。



隨著改革開放,男女平等的思想漸入人心,古時的男娶女嫁慢慢變成兩個人平等的結婚。婚後大都兩個人自己住,不再跟婆家一起生活。重男輕女的觀念也慢慢淡化,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在給父母養老的問題上有著同樣的責任。現在,女性更加獨立,不再像古時那樣服從於婆家,大多女性都會跟自己的父母更親,加上女性更敏感,所以婆媳之間一般都會有各種矛盾,不會特別親近。當然也有少數關係特別好的。而丈母孃、丈人一般都會好好對待女婿,以此希望女婿對女兒更好。再者男性沒那麼多事兒,更好相處一些,跟丈母孃、丈人之間的關係通常會更好,但隨著父母越來越開明,對子女生活的干涉越來越少,年輕夫妻的獨立性更強,所以現在女婿更親還是兒媳更親要看每家的情況,總體上在朝著同樣親的方向發展。



哈嘿哈嘿哈嘿呼


俗話說的好“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有趣”。還有個笑話說的是:女兒就好比一盆花,從小就澆水施肥,細心呵護,到最後被一個叫女婿的癟犢子連盆帶花都端走了。其實自從女兒出嫁,做母親的就失落的很,畢竟女兒跟了自己那麼久,突然去別人過日子了,到了別人家,吃的好不?住的好不?受氣不?作為女婿呢,人家把養了多年的女兒交給你,如果沒有出格的事情發生,肯定會對老婆好的。一個女婿半個兒,好多人的事情可能在自己家不幹,在岳母家乾的不亦樂乎,就是討好丈母孃。作為丈母孃來說對女婿好就是希望女婿對自己女兒好點。


俗話說的又好“婆媳關係是世上最難處的關係”。特別是作為母親的孩子和作為老婆的丈夫夾在中間。日子過得小心翼翼。要不網上就盛傳一道作死題。媽媽和老婆掉進水裡,先救誰?

其實,人都是父母生父母養的,嫁到別人家做兒媳婦,可能剛開始肯定不適應,總感覺有隔閡,時間久了,互相瞭解了,婆婆把兒媳婦當自己的孩子看,兒媳婦把婆婆當自己的親生母親看,一家子也能其樂融融。不過中國社會婆婆愛擺譜,希望兒媳婦伺候自己順心如意,兒媳呢,在自己家媽媽像寶貝一樣看自己,到別人家反而要伺候別人,也是說不出的難受。

將心比心,如果都以正常心裡,正常眼光看待事情的處理,相信每個家庭都會和睦相處,其樂融融。元芳,你怎麼看?


Ps隨緣9370774


女婿是女兒的配偶,兒媳是兒子的姻親,論道理一樣親,離了婚都變路人。但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父母都由兒子撫養,所以父母跟兒媳的接觸時間遠大於與女婿,依照中國人傳宗接代的老思維,外孫外姓,孫兒孫女自家姓,孫子要比外孫親,所以名義上兒媳比女婿親,個人意見,非喜勿噴。


一個不放味精的廚子


這也沒個準,每戶人家的情況不同,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遇到的女婿和兒媳的人品和個性不同,所以,很難有個衡量標準

一般來說,女婿和兒媳,都是別人家生的,都和自家沒有血緣關係,但傳統觀念認為,媳婦是娶進來的,是自家的人,所以,一般就把媳婦當家人看,而女兒,往往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有時候,常常會把家業和財產,傳給兒子和媳婦,很少有女兒的份,更別說女婿了,在很多老人眼裡,女兒和女婿是外人,所以,儘管婆媳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磕磕碰碰,但骨子裡,許多老人會認為,兒媳是家人,親疏關係近

現在是新社會,很多傳統思想觀念,遠遠沒有以前那麼根深蒂固了,重男輕女,也沒有過去,那麼嚴重了,況且現在獨生女兒,也很多,所以,慢慢地,許多人思想觀念,也不斷更新和開放了,認為女兒,也是貼心小棉襖,手心手背都是肉,對女兒也同樣重視,所以,對女婿也同樣看重了,況且現在一般是女人當家做主,大部分女婿,往往都聽女兒的而女婿一般又不和岳父母住一塊,自然矛盾也會少一點,所以,也有人,會對女婿好一點,看見女婿比兒媳親的

總之,現在社會,人們思想開放了,看問題也越來越全面深刻了,許多明理的老人,儘可能對待子女一視同仁,公平合理,對女婿和兒媳的親疏遠近,也越來越,儘可能公平合理了、


用戶63410117949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你得把兒子和女兒的問題弄清楚,把孫子和外孫子弄清楚,誰親不親自然明白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地方大了,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這咱不敢一刀切。但至少在我們陝北來說:同樣是生兒生女但兒和女待遇是不一樣的,比如,父母的家產分配,父母在世時女子到孃家門上有吃飯的權力,有孝敬老人的權力。給老人多少都行,你要想拿老人的東西,第一是有兒有媳婦兒不好意思。第二是老人也捨不得給你(比如金錢),如果是老人下世後遺產是歸兒媳婦兒來繼承而不是女兒來繼承。

說白了就是父母親同樣是生兒生女,父母的財產是給兒遺留,這個道理你就很清楚的認識了媳婦兒和女婿是誰親。

平時你看到的吃吃喝喝,來來往往那都是親情,表面親,內心真親情是有區別的。總說媳婦兒和女婿了,順便多說兩句,孫子與外孫子也是有區別的,不要看平時都親,孫子才是正根子,外孫子跟女子的權力是一樣的,有吃飯的權力有孝敬的權力,真正的東西是留給正根子的。這就是陝北人的習俗,家家如此。

說切實點,父母有點錢,兒借的不還也行,女兒借的不還不行,這不光是說有兒和兒媳婦兒不同意,就是老人也同樣是不同意,給兒多少心不疼,給女會心疼。

到底是女婿親還是媳婦親看懂了吧!


城裡農民10068


無論從血緣關係或者情理上講,應該是一樣親。愛屋及烏嘛。



我不知道題主所指的“親”,是想說明什麼還是一個純粹的“親”字。呵呵,我家是獨生子,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會給你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所以,咱不說獨生子(女)這個問題。只說兒女雙全的。

我是女人,是婆家的媳婦,孃家的姑娘,可是我還是覺得兒媳婦親,一家人那種親。女婿同樣親,是那種親情(含親戚)味的親。爺奶幫兒子帶孩子,但這個“幫”還有天經地義味道;帶外孫可就是純粹一個“幫”字了!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有一家婆媳生氣,因為住的房子是小兩口買的。氣頭上的兒媳婦攆婆婆回老家去。婆婆也不示弱:“什麼你的,我不死都是我的,不是我生了我兒子,咋會有這房子……”換了丈母孃恐怕就說不出這話了!女婿來看老人家,老人家總是會賓客相待,為什麼?親戚呀!

呵呵,這個問題我有點心裡明白但是表達不清楚之感。總之,老人嘛,咱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也到了用人的時候,手掌手背都是肉,在處理這樣問題上智慧點,糊糊塗塗,咱把兒女恩養大,兒媳、女婿一視同仁,一心一意待他們,該他們反哺的時候,他們能差到哪裡?家和萬事興!



笑看紅塵7933


從血緣上都不親,其實能成為一家人,沒有親疏遠近之分。只是婆媳難相處,矛盾難以調和,時間久了,覺得兒媳和自己不交心,像個外人。而女婿相比婆媳來說,容易相處,顯得很親切,自然把女婿當成一家人,正所謂一個女婿半個兒。

現代社會的觀點,只有走得近,易相處,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從心裡才會覺得親。如果水火不容,爭吵不休,就算再親,那點親情也會吵沒了。

女婿和兒媳誰更親,更多地以相處論親疏,不然很難分出誰遠誰近。顯而易見,兒媳很難走進公婆的心裡,即使分開住,還會因為孩子再次走到一起,似乎不是冤家不聚頭,註定相處的日子要磕磕碰碰。

兒媳的處境比女婿要難,女婿和岳父岳母相處的日子很短,只是有時想女兒了,岳父岳母在女婿家住幾天,不會產生太多的矛盾。而兒媳不一樣,在夫家過日子是一輩子,公婆低頭不見抬頭見,時間久了,哪有舌頭不碰牙的。

對兒媳和女婿的要求不同,公婆對兒媳要求較高,兒媳不但要照顧好丈夫和子女,還要持家有道,若是達不到要求,很難融進圈子,只不過是圈子裡的局外人。岳父岳母對女婿要求不高,只要真心待自己的女兒,不受委屈,生活質量不太差就行,女婿和岳父岳母很容易成為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