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關注:小雪無雪,晴冬自暖!

俗話說“小雪氣寒而雪將至”

“立冬小雪,抓緊冬耕,結合復播,增加收成”

·二十四節氣小雪·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到了該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入冬,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一些地方西北風成為常客,初雪已經開始出現。

节气关注:小雪无雪,晴冬自暖!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

节气关注:小雪无雪,晴冬自暖!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节气关注:小雪无雪,晴冬自暖!

小雪習俗有哪些

做醃菜

南京有諺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小雪之後,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醃製醬鴨、臘肉。小雪節氣過後,氣溫會急劇下降,天氣也會越來越乾燥,此時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吃餈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餈粑碌碌燒”。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到農家樂趣。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乾

二十四節氣小雪習俗:曬魚乾,曬魚乾是小雪節氣的習俗,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許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無論哪家宰畜,鄰居、親朋都要過來幫忙。殺了豬,東家要做一鍋豬燴菜,再配上米飯、小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聚餐,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节气关注:小雪无雪,晴冬自暖!

中醫專家還認為,冬季應適當吃“苦”以養腎。苦味之品也分兩類,一類苦溫,如紅茶、杏仁等;一類苦寒,如綠茶、蓮子芯等。平常喜歡吃辣吃肉的人群,冬季可能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小便黃赤、失眠多夢等內熱上火的症狀,因此可適當飲用綠茶,食用柚子、西柚、慈菇、苦瓜、苦苣、萵筍等食物,有助於清熱瀉火、利尿潤腸。不過,體質偏於虛寒者,不宜過多食用苦寒之品,否則容易加重陽氣虛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