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阮贤光简介

阮贤光,今年54岁,中共党员,现任藤县公路管理局潭东养护站站长,1981年高中毕业后进入藤县公路段,30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甘当铺路石。他先后获得了公路抢修工地火线入党、桂东公路管理局“十隹养护站长”、“优秀共产党员”、“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2018年被梧州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潭东养护站

南宁到梧州二级公路是90年代广西建设的第一条二级公路,1994年建成以来,一直是广西连接广东的东大门出口通道,2017年,南梧二级路梧州至藤县段改建成一级路,在公路养护一线从事养护工作30多年的藤县公路管理局潭东养护站站长阮贤光,见证了这条路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藤县公路的变迁。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龙圩至潭东一级公路

公路管理理念的提升

11月2日,阮贤光带领潭东养护站30多名养护工人和民工对公路进行路容路貌整治,经过改造升级后,南梧二级路梧州段已成为梧州市的窗口路段,今年正值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以崭新的路容路貌迎接大庆,阮贤光和养护站工人已在公路上奋战了近50天,目前,路面病害修补处理、标准水沟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路容路貌的整治也已接近尾声,养护工人和民工正在进行路树修剪和公路边坡杂草清除,而阮贤光在布置完成工人的工作后开始对摆放的施工安全标志进行细心检查。阮贤光说: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对公路管理的要求也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公路养护作业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养护施工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的摆放,确保公路行车和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所以,每天上路作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按规范摆放好施工路段养护作业标志。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阮贤光检查养护路段作业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阮贤光在清除杂草

随后,阮贤光开着养护车将公路边坡清除的杂草垃圾运送到5公里以外的垃圾场,在车上,他介绍了潭东养护站今年9月16日战胜台风“山竹”的情形,由于这次台风风力较大,受到整个社会关注,藤县公路管理局未雨绸缪,制定应急预案,并提前调配了应急车辆、机械物资,路政管理人员和养护站职工在台风期间加强巡路,并保持轮流值班,全体养护站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特别是9月16日晚上9点多台风袭来,潭东养护站养护路段发生几十处公路塌方和路树倒塌,全体养护人员冒着狂风暴雨出动清理,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才结束,确保了公路的安全畅通,经过这次抢险,作为一名30多年从事养护工作的养护人员,阮贤光感受最深的是公路部门在养护管理的理念方面大大提高了,每年雨季和有可能发生冰冻灾害的时候都有相关的应急预案,应急车辆和物资的提前准备为每次公路抢险赢得了主动。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阮贤光驾驶养护车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二改一”路段美化绿化工作

两代公路人的变化

阮贤光的家庭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公路世家,他的父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公路人,父亲是过去藤县公路段一名工程施工人员,母亲是道班的养护工人,小时候他经常跟父母上路作业,他亲眼见证了当时父母工作的艰苦场面,当时父亲公路施工时基本上是实行人海战术,施工工具基本是用锄头铁铲,用大石滚来当压路机,而母亲养护的是砂土路,回砂车是用马来拉的,作业时回砂车所到之处黄砂漫天,尘土飞扬。1981年阮贤光高中毕业进入到藤县公路段金鸡道班,他的哥哥、姐姐、妹妹、姐夫也先后进入藤县公路段的其他道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成为第二代公路人,当时他养护的是藤县到容县的砂土路,平时的基本作业仍然还是手工劳动,只是藤县公路段已配备了两台小型拖拉机,根据公路水毁抢修及公路养护工程需要可以临时调配到养护站使用,一定程度缓解了养护工人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1998年,他调到南梧二级路潭东养护站当站长,当时站里已经配备了两台革新车和一台扫地车,到现在革新车已被新型的养护车淘汰,站里目前有养护车4台,挖掘机1台,铲车一台,另外还配备了割草机、灌缝机、水泥板破碎十字镐等养护机具,全站职工33人,分2个养护作业组,养护公路里程68公里,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养护作业。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扫地机正在作业

养护工人的生活变化

公路等级的和公路管理要求的提高,也带来了公路养护职工生活水平的提升,阮贤光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的金鸡道班养护的是砂土路,道班是五六十年代的破旧平房,地处偏僻,条件十分艰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藤县先后建成了南宁到梧州二级路,并改造升级了梧州到藤县段为一级路,建成了潭东到新地二级公路、藤县到太平二级公路,同时,高速公路、高铁也经过藤县,形成了立体交通格局。公路养护随着机械化养护的普级,养护效率大大提高,过去偏僻条件差的养护站都合并到条件好的养护站实行大站管理,分组作业,养护站均按文明养护站要求配备养护站职工宿舍、学习室、车库等,职工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近几年,藤县公路管理局通过地方政府实施的住房政策,为职工谋求住房福利,公路一线的养护工人也在县城购买了实惠的住房,阮贤光也买了一套110平方的住房,他说退休后可以在县城安度晚年。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阮贤光在检查养护站内业资料

公路管理的提高,对公路职工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养护一线的养护工人,基本上都是初中、高中文化,难以适应高标准的养护要求,从而促使养护工人通过桂东公路管理局举办的路桥电视中专班和参加成人高校提升文化水平,公路部门也通过劳动人事部门每年对养护职工进行养护技能培训,对合格的养护工分别按等级发给初、中、高级养护技能证书,并与工资挂勾。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2018年养护技能竞赛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基本实现养护机械化作业

目前,阮贤光已获得养护高级工技术技能证书,工资收入也与县局管理人员不相上下。近几年,桂东公路管理局每年都组织全局进行养护职能技术竞赛,通过对沥青路、水泥路等常见病害的处置比赛,促进一线养护职工对养护技能的提升,也激活了一线养护工人钻研技术参加劳动竞赛的热情。

(潘建川 利莉 周羽兵 苏华勇)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审核:潘建川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长按关注

一个站长眼中的公路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