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四):二战期间,美元取代英镑,确立世界货币的地位!

美国在十九世纪末,由于领土不断扩张、人口快速增长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经济迅速崛起。随后相继出台《国民银行法》、《金本位法案》、《联邦储备法》等一系列金融法规,使得美国在1913年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相对完善的货币体系。

货币战争(四):二战期间,美元取代英镑,确立世界货币的地位!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欧洲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瓜分存在歧义,而爆发的战争,被世界历史定义为“非正义”的战争。帝国主义为了本国的私利,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战争刚开始阶段,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中立宣言》,声明美国保持中立。战争期间,由于参战国需要大量的物资,美国借机大发战争横财,给欧洲主要参战国家出口大量物资。战争后期,战争局势已经渐渐明朗的形势下,美国为了利益最大化,于1917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实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欧洲主要战场都成了一片废墟。而美国却是渔翁得利,全球1/3的黄金流入美国,使美国成为了全球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同时,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实力最强的金融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的财富大量蒸发,大量黄金流入美国。战胜国把整个战争的责任推卸给了德国,对德国提出来极其苛刻的制裁,这样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货币战争(四):二战期间,美元取代英镑,确立世界货币的地位!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美国在战争开始阶段宣布中立,而随着战争波及的国家越来越多,美国也加入到反法西斯同盟行列。同时,美国给参战国大量供应物资,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使美国又一次成为了战争的最大受益国,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黄金储备量占到全世界2/3。到1948年,美国官方公布的黄金储备量高达21682吨,占世界各国黄金储量的74.5%。

货币战争(四):二战期间,美元取代英镑,确立世界货币的地位!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变成了一片废墟,各个国家的实力被大大削弱,强大的英国也欠下了大量的外债,导致欧洲国家经济倒退。而美国由于战争初期保持中立的态度,有效的阻止了战争炮火蔓延到美国本土,使美国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并且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给参战国出口大量的物资,赚取了大笔的利润,致使大量黄金流入美国。综上原因,使美国顺势取代英国了的世界霸主地位。

货币战争(四):二战期间,美元取代英镑,确立世界货币的地位!

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在二战期间,德国使用经济战对付英国,通过大量的印刷假英镑,使流通的英镑保有量增加,造成英镑大幅贬值,公众对英镑产生信心危机,动摇了英镑世界货币的地位。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的焦点就是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和美国的“怀特计划”。凯恩斯主张全球实行信用货币“BANCOR”,每个国家根据三年出口额的平均值可以获得相应的货币量,国家之间可拆借,这样就废除了黄金的货币属性。而怀特代表美国极力反对凯恩斯的货币体系,并提出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体系。经过20天的激烈讨论,会议最后达成了协定,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核心为:美元可以按固定兑换黄金,其他国家的货币浮动比例兑换美元。1945年12月27日,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