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洪俊毅


说到底就是靠时间来解决,不过过去了这么久,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为现在的俄罗斯依然是有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牺牲了太多的青壮年,数量达到了1000万左右,当然还有小部分是伤残的,所以战后的苏联就出现找不到对象的问题——女性到了合适的结婚年龄却找不到合适男性。



在二战之前,苏联就是一个女性略多于男性的国家,因为战争带来的影响,苏联男性有能力的都去了上战场,等到战后,因为大量的伤亡,苏联就出现了空前的缺男人的情况,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当然也是主要的地区,数量将近1000万,所以那时候如果有很优秀的男人,一般都是女人追男人的,还经常出现抢男人的情况,可见当时竞争的惨烈程度。



当时的苏联很显然已经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有时候也是干着急。但是那些单身女性明显更加着急,居然盯上了苏联国内60万的日本战俘,所以就有很多女性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和很多日本战俘走到了一起,也算是一种缓解国内缺少男人的方法,但是不可能60万都愿意,所以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大的问题还是需要国家的政策来解决,这样的方式只会更加混乱。



所以就有了后来苏联的奖励政策,就是鼓励多生孩子,生孩子多的母亲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那么除了这个多生孩子之外就是把女人法定的结婚年龄下降,目的就是要早婚早孕,多生多育,其实有一点和我国当初的计划生育反过来的意思,当年我们是鼓励晚婚晚育,而且还只能一胎,这个政策很好的使得我国的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当年的苏联经过政策的开放,也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二战结束后,苏联人口损失太大了。在战前人口约为1.96亿,站后苏联一共死了2005万男性,女性656万。


当时男女比例1:2.7,两个青年女性就有一个嫁不出去,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苏联女性陷入了绝望的地步,别说寡妇无法改嫁,大部分少女也没人要。

苏联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将日本俘虏抓回来,晚上服务苏联妇女,相当于慰安夫,他们也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主要是苏联女性已经有依赖日本男性的趋势,为了保持民族血统的纯正性,苏联选择送回一批日本战俘。

除了这个方法苏联出了一系列政策奖励生育,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16岁,鼓励早生多生,处罚晚婚晚育者。但至今感觉这些效果作用都不是很大,俄罗斯男女比例一直还是失调,很多俄罗斯女生都来中国寻找另一半,真是不要房又不要车呀。


捕光逐景


据传二战结束时有三个苏联士兵抓住了一批日本俘虏,有一个男的和11个女的,后来在他们回营地的途中遭受地雷炸死了,苏联的一个士兵也受到重伤,其中一个士兵提出另一个人带着伤病离开寻找救援,他一个人看守剩下的11个女人。后来他们等了好久也没有等到援救,他就带着这11个日本女俘虏躲进原始森林里。每天过着皇帝般的生活,后来他们生了79个孩子,人口大增。过了很多年后实在无法生存就出来找政府解决。还有一个说法是利用日本俘虏解决苏联寡妇需求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人口减少的问题,日本男俘虏就像日本的慰安妇一样伺候苏联寡妇。几年以后苏联人口有所增加。当然都是


远方的家我的家


有一年我去海岑威,导游是个30岁左右的女子,有着俄罗斯女人特有的漂亮。

她接待了很多中国游客,中文说得很好。她在讲到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调时说:目前真的是个问题,很多俄罗斯女人嫁不掉,于是娶了妻子的男人就暗地里和其她女人在一起,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说什么,这已经成了目前的一种社会现象了。

这只是俄罗斯导游讲给我们听的,具体的国情不能妄自猜测。


爱如佛禅


没有确切数据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村里老人说,抗美援朝胜利后,村里有一人,是参加了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战争胜利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后,带回来两名朝鲜妇女,因涉嫌一夫多妻,经村委会调解,一名朝鲜妇女嫁给了邻村男青年,此后常年生活在中国农村,与丈夫恩爱生活,而另外一名朝鲜妇女嫁给了那名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男人,后因饱受虐待,早早就离开了人世,两人所生一女,在本村是出了名的美女,小时候见过一面,在朴实落后的农村可真的被惊艳到了,可惜也因婚姻不幸,命运多舛。早年婚变后便离开家乡就很少回来了,偶尔能从相亲们的口中听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消息。由此可见一斑,战后的苏联也饱受青年男性大比例下降,人口比例严重失调,据说政府采取了多种错失挽救人口下降,生育率低等问题,鼓励妇女早婚,多生多养等政策,甚至允许女性13岁就可以结婚,导致有些女性三十几岁就当了奶奶了。而战后的苏联又有多少妇女在如此男少女多满目疮痍的年代上演着一幕幕悲欢合。默默忍受着战争带来痛苦后果。


古剑3699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负责任的告诉你们,没办法解决。

苏联在二战中,战死和失踪高达900万男性军人,还有几百万伤残。

自然,这900万男性军人并不是都是未婚,有的已经成家。

战前苏联的人口比例,本来就是女性略多,这主要是这几十年战争太多,加上俄国男人嗜酒早死。

二战后,苏联人口比例出现高达上千万的男性缺口。

于是,一度出现了女人抢男人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乡村更为明显。

戈尔巴乔夫二战后曾经在地方农村做基层工作,他经常发现很多村子里几乎都是女性参加党务活动,不见到有男人。而且有什么娱乐活动,也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参加。

当时戈尔巴乔夫还年轻,不解的问:难道你们没有男朋友吗?

这些女孩都笑着不说话。

确实,她们没有男朋友,因为男人太少了。

一个比较优秀的男人,往往多名女人去抢,为此甚至能动刀子。


苏联解决的方法,主要是三点:

第一,鼓励生育。

他们将女性结婚年龄降低到16岁,同时鼓励生育,国家给予奖励。

有个苏联女人,一生共生了60多个孩子,其他很多都是三胞胎和双胞胎,被誉为英雄母亲。

虽然人口的大量增加,男女比例逐步出现均衡,女多男少也就不那么严重了。

只是,这都是至少二十年以后的事情,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二,对男女关系不再重视

苏联人,尤其俄国人本来就比较开放。

原则上,只要男女未婚,互相发生性关系是私事,党不会去过问。

即便出现婚外恋,只要不搞出事,最终合理解决,党顶多是批评批评。

然而,党至少不鼓励滥交和乱搞,对于这种事情是会有一定指责。

然而,二战以后,党就放宽了这方面的限制。

于是,很快就出现了大量的私生子,这大多是已婚男人和未婚姑娘搞出来的。

放在以往,当事人至少又被严厉批评的,但现在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那么多女孩没有男人,这也是寻常的事,难道让人家连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吗?



第三,便宜了很多中国人

中苏蜜月时期,从1951年开始,中国派出大量留学生赶赴苏联。

到1959年,我国派往苏联的留学生达14798名。

虽然当时有明令不允许随便恋爱,但中国留学生(基本都是男性)仍然有不少娶了苏联太太。

这主要是,这批中国留学生本来就是国内精选的,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另外,还要有很好的身体,年龄在35岁以下。

这些选出来的人,在中国也是精英人物,自然会被苏联女孩推崇。

在他们看来,中国男人不喝酒,对老婆体贴,也会做家务,还不乱花钱,是理想的对象。


萨沙



章圣228


实际上苏联一直就是女多男少的情况,虽然二战在一定程度上重创了苏联的人口比例,但是并不是特别明显。苏联人是全球寡妇比例最高的国家。早在二战以前,苏联男子的平均寿命就只有38.9岁,二战时期苏联男子的平均寿命是33.6岁,虽然人口整体寿命缩短了5岁多,但是换过来也可以这么理解,苏联人在二战与德军交战的人当中战死的基本上都是有当爹的人,这些人战死了会直接造成国家寡妇多,孤儿多,但是对于下一代的人口比例影响并不大。

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一下,在二战结束时候,苏联人口大约只剩下1.5亿人口,这其中女性人口大约是9000多万,男性人口5000多万,男比例大约是9比5左右。但是呢,女性当中,30岁以上的大约有4000多万人,18岁~30岁的人口有2000万人,低于18岁的有大约2000万人左右;男性当中,45岁以上的大约有1000万,30岁~45岁的大约1000万人,18岁~30岁的大约1000万左右,低于18岁的大致在2000万左右。

因此,可以这么理解,在30岁以上的人当中女性剩余了太多,这类人基本上是找不到对象了,现在俄罗斯的寡妇仍然是冠绝全球的。但是反过来18岁以下的苏联男女比例却相当接近,他们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还太小,没有参与战争,因此男女比例失衡并没有影响苏联的下一代繁衍。


优己


我们都知道,二战作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战国家最多、伤亡人数最惨烈的一次大战,中国与苏联这两个战胜国,伤亡人数是最多的,基本上已经占到了总伤亡人数的近一半。

其中,苏联的总伤亡人数在2700万左右(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士兵牺牲人数约890万。可以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

人数的大量锐减,特别是年轻男性人数的快速减少,使得苏联在战后,面临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窘境。

1947年,苏联官方进行人口普查时,统计出的寡妇数量多了约1000万。

面对此种窘境,苏联官方想出了多种增加人口、改善男女比例的策略,如对生育孩子较多的母亲授予“英雄母亲”的荣誉称号,给予生孩经济补贴和提供各项配套福利,号召国外苏联人回归等等。

经过苏联官方各项政策的鼓励和与和平稳定的环境,没过多久苏联的人口比例失衡就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和改善。

如今的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衡,却并不是苏联的锅。因为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衡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样,俄罗斯的青年男女比例,相差几乎不大,甚至男性青年还略多于女性(是不是让很多人的幻想碎了一地)。

俄罗斯失衡的根源在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而原因很大一部分则是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要远低于女性!


千字军事


相爱容易,但特殊年代的异国恋和婚姻,却往往是很脆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