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太平洋保險都在拼命招人?

喂iii妖妖靈嗎9


因為離職率高,停止招人保險業務量會降低非常多!最後出現不賺錢甚至賠錢!

我國的經濟沒有那麼發達,有錢都存起來或者投資做生意,絕大部分人對於保險並不在意,不願意去買保險,即使買了保險的也有很多不會續,所以需要很多業務員去推銷,否則保險公司沒有業務或者業務量很低就會虧損!



曾經面試過中國人壽保險的售後服務,本來以為是被保險人出現險種內問題,去核實處理保險理賠事宜,面試後才知道,還是業務員,只不過是向已經買過保險的推薦續費或者推銷其他險種,前兩個月還有底薪,後面就是基本上考提成!


賺錢不看推銷產品,而是拉人頭!

根據面試的情況,想要賺大錢,不是自己去推銷保險,而是招聘新人,你招聘的新人推銷出去保險,你也能拿到提成,你的下屬再招到新人推銷出去保險你還能夠拿提成,總之,你工號下面的人越多,你就不需要跑業務,只要他們賣出去保險,你就可以拿提成!而且升職很多也是根據下屬人數的!所以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

洗腦式推銷

初中的時候跟我父母一起去參加過太平洋保險的會議,在一個酒店會議室,保險公司的人開始介紹保險的好處,分享實際案例等等,讓你感動讓你哭,總之就是讓你感覺買保險百利而無一害!


保險公司為了業務量全年都在招人,而且很多招聘網站會寫著高薪,但是實際上賺錢的都是上線!

賣保險真的很得罪人,因為為了業務量,為了拿提成,很多人會從親戚朋友下手,朋友圈也都會發一些關於保險的雞湯,讓人很反感!


暴走的學霸


看到這個題目,我特意諮詢了保險行業的幾位朋友,基本瞭解了保險行業的套路,在此就為大家揭開謎底,偷偷告訴你們,假如他們停止招人,那麼他們的保險業務將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01.告訴你一個保險行業的秘密

在中國,國人對保險的意識還是相對薄弱的。這種情況,在一線城市相對好一點,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就相當弱了。這種意識的薄弱,不是單靠廣告就可以洗腦,試想一下,要讓一個人沒有收益任何的錢或者物的情況下,每年拿幾千甚至上萬出來買一份不一定發生的事情,這簡直是相當難的事情。

為此,保險行業使用的模式類似直銷模式,也就是招你一人進來,其實就是看中你周圍的所有人脈圈子,親朋好友。因此行業內有人說,保險是損友的工作,一點都不假。

02.一入保險深似海,各位路人要小心

剛開始,你肯定是被別人拉進保險的圈子。首先,會打電話讓你參加一些類似的說明會,分享會。會議一般定在非常高端的會所或者著名的大酒店,參加會議的人都是西裝革履的。

接著,你會聽到一系列的演講:某某家庭主婦,從0-1成為月入幾萬元的保險經理,她的蛻變感謝遇到保險……某某人如何從醜小鴨,通過保險改變了人生……某某總監曾經也是路邊甲乙丙丁,但是通過保險,年入百萬等等……一系列的巧妙的內心捕捉,讓你內心洶湧澎拜。(2年前,我也參加了類似的說明會)

03.所謂套路的前因後果

接著,你恰好遇到職業的瓶頸等等,你選擇去做一名保險從業人員,那麼真正的套路才剛剛開始。

1)入職前三個月,你可能有底薪,也可能沒底薪,就看你的學歷資格等等,尤其是你過去的背景。比如我是培訓師,我周圍肯定有很多學生,所以我被認定是有人脈的人,那麼一進去卻是有底薪。

2)在入職三個月的時間內,你會獲得一系列的培訓,並且有考核。假如達成考核,可以通過認證,假如沒有達成,那麼就認定你是沒有人脈的人,直接會把你pass掉。很多人在這個階段,為了順利達成考核,都是給自己買,或者給身邊親人買。其實為保險貢獻了不少業績。

3)當你入職半年左右,你會接受一系列的培訓,告訴你:一個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得遠!你需要發展團隊了!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你需要從身邊的朋友下手了。坦白講,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好幾個做保險的人,每天不停的刷朋友圈,或者私聊,基本上都是令人比較反感的。為什麼說保險會損友,就是這個道理!

4)入職一年,底薪沒有,如果過去幾個月有業績,就有收入,如果沒有業績,就什麼都沒有,好多人受不了就走了,而留下來的可能就是適合乾的,手裡有資源的,能下得了面子的。當然還有一種,就是混日子的……

很多人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內心都很脆弱。因為當初為了支持自己做保險,很多親戚朋友都給自己買了,如今自己幹不下去,覺得對不起這些親戚朋友。但是硬撐下去,又是相當的痛苦,左右為難!

綜上所述,為什麼這些保險行業都在找員工,其實就是不斷的通過招人來增加業績。因為保險公司就看透你做不長遠,你來了,起碼你自己買了你身邊親戚朋友買了。如果你走了,對公司來說一點損失都沒有,因為沒有底薪的事情,對於公司來說,沒有任何的成本,就可以獲得金錢收益,你覺得賺的還是虧的?

因此,保險不虧是超暴利的行業!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為什麼保險公司在不停地招人,如果你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就會恍然大悟了!

首先要說下,保險公司的崗位是有不同的類型和性質的。

比如職能管理(人力、財務)、產品研發(精算師)和業務類(賣保險的)。

前面那些崗位他們並不是在不停地招人,很多都是國企、央企,待遇其實很不錯,才不差人呢!!

他們不停招的人幾乎都是最後一類:賣保險的!

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設計好了:表面上看是在招員工,實際上都是在找客戶,因為他們根本不缺員工,而是缺客戶啊!!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保險的教育其實是缺乏的,很少人會去主動買保險,這時候你想呀,你被招進去之後,是不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呢?!

然後,你就被“洗腦”了,當然,不是傳銷的那種洗腦。

很可能你就開始給自己買保險了,不但自己買,還會變著法兒讓身邊的親戚朋友買吧。

然後呢,繼續做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身邊的親朋好友資源都用完了。

這時候他們會讓你帶團隊,不僅僅是讓他們買保險,更是讓他們也賣保險!

當然,這麼多人在賣,競爭也激烈,所以人員流失也嚴重!

人員流失嚴重,又逼著保險公司不停招人咯!

所以,就出現了題目的一幕:

為什麼現在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太平洋保險都在拼命招人?


現在知道了吧。



馮起升


我媽媽有個同學,是保險公司的經理,自己有一個團隊,她一直希望我去幫她,給她做助理,後來媽媽抹不開面子,就讓我考慮,說實話,我是不喜歡保險行業的,但是她一再的表示就是助理,不用做業務。每天就是保單錄入,打打電話等等一些雜七雜八的工作,並且說她做團隊剛剛開始,沒有人幫忙,希望我去幫幫忙。後來我答應了,可是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了,考試基本就是開卷考,可以抄,可以別人代答,形同虛設。她有四個所謂助理,這些瑣碎的事,根本不需要去做,每天就是聽講座,打電話,約客戶。她們把拉進新人稱為增員,而且為了增員,甚至給別人錢,然後把保險單給新人,讓新人再找新人,新人來了,必須要帶單入職,這樣就多了業務量。

入職之後,每天都要打卡,可是有的掛職的不來的怎麼辦呢?會用網上郵的一種膠做指模,就可以簽到了,我入職的時候,經理給我做了三個單,都是她自己拿的錢,押金也是她自己交的。。可是一年後我就傻眼了,三份保單,都是我家人的名字,怎麼辦?交吧,壓力大,不交吧,怎麼辦呢!真的感覺上了賊船。不到三個月,我就不做了,保險也退了。我們這裡,保險是一個特別敏感的行業,如果你說你是做保險的,基本等同於孤立自己。所以只要不是走投無路,基本都不會去做保險,


冰糖81624172


其實,這全是套路。

給你講一個例子。



我有個表弟,一開始看中國平安工資高,不需什麼工作經驗,年入超過十餘萬,心動,便加入了。即使我告訴他你的無責任底薪只有2000塊,他反倒告訴我,只要有能力,就能賺的多。

進去的第一個月,實在沒能找到什麼客戶,就先給他父母辦了保險,想著先撐一下。接下來的幾個月,日子極其難熬,什麼客戶也沒有,但周邊親戚的保險也都辦的差不多了,沒有客戶,沒有提成,每個月自己的工資也就三千多點。

最後,他實在受不了了,辭職不幹了,但他周圍的親戚卻都有保險了。

想想這世間哪有那麼多的好事,無需什麼工作經驗,學歷要求不高,專業不限,工資還不菲。


用戶88826290943


我小姨也在中國平安,她叫了我很多次,讓我加入中國平安,我的家人,朋友都不讓去,我估計是他們跟傳銷一樣,是拉人頭的,應該給她有提成的!

記得我小姨剛加入中國平安,拉不到人買保險,每天愁的呀,她現在沒事就在我旁邊說,給你老公買個保險呀,給你小孩買個保險呀,以後有保障呀什麼的!反正我知道他們有提成的!

進入中國平安後,如果你拉不到人買保險,首先你就會想到自己的家人,所以說保險公司也不是傻子,總會有幾個人聽了課,覺得保險多麼多麼好!先給自己買了!誰知道最後也許是個坑!


願一切安好蕾


我是平安內部資深老員工了,做過基本法和人力推動,這個問題我相信我回答會相對專業。


具體原因有以下三點:


1、公司業績達成需要。在平安(相信其他保險公司也一樣),有這麼一個公式:

保費=人力*活動率*人均件數*件均保費

其中活動率是指出單的人力除以總人力。活動率、人均件數和件均保費都很難大幅度提升,而公司又要求每年業績有大幅度成長,那麼只能靠大量招募代理人來實現業績的成長。

2、個人發展的需要。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每月能有業務的人是很少的,而沒有業績不僅沒有收入,還有被考核掉的風險,所以在保險公司,單靠個人銷售能力持續賺取豐厚收入是非常非常少的。那這麼多代理人要生活,那麼就只能走增員做組織的路線了,代理人每增一個人,可以從其身上拿增員獎金,這就有了更多的收入來源,還可以增到一定人數就可以做主管、經理、總監。只要做到主管,月收入基本上能到兩萬左右。那些收入上百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經理、總監,增員帶來的收入佔比要達到80%以上,人越多,收入越高,而且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幹什麼。

因為受大環境影響,加上很多代理人學歷低,不專業,導致許多人對保險有看法。但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監管越來越完善,人民保險意識越來越強,保險還是一個朝陽行業。她的薪資制度、職業發展路線都是公開透明的,白紙黑字寫在基本法裡,只要有能力,實現高收入還是件簡單的事情。

3、另外目前的保險銷售更側重於感性,所以女性代理人要多於男性,而且女性有明顯的優勢,平安的千萬年薪代理人都是女性。因為保險銷售區別於傳統銷售,被線上取代的可能性很小,需要代理人來促成,因此人是必不可少的。


保險大規模招人,採取的是大浪淘沙的方式,能夠堅持下來的基本上是精英,收入都十分可觀。但的的確確傷害了很多人的心,高增高脫現像十分嚴重,榨取人的價值到了極致。


xxliang88648216


我自己沒有過去保險公司的經歷,大學同學畢業之後有一個去了保險公司。我就說說他的經歷吧。

在保險公司招人的時候,說的是管培生(其實就是賣保險),給的待遇是:4500的工資,轉正之後五險一金。這工作是同學在網上海投的時候,保險公司主動找到他的。當時他手中的選擇不是很多,外加這給出的待遇對一個不是名校出來的畢業生來說,算很不錯的了,他就去了。

他做了四個月,辭了。

問他為什麼辭職?“做不下去了……親戚朋友能賣的都賣完了,連續幾周沒跑出多少業務,再做下去自己就得喝西北風了。”

他的第一單是賣給他媽的,之後賣了一些小單,第一個月的任務算是完成了。之後開始拜訪客戶,經營客戶,就是請客戶去吃吃喝喝玩玩,當然公司會報銷一部分。他也還算努力,業務水平雖然比不上那些牛人,但轉正是沒啥問題的。那他為啥還是辭職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實在是不適合這種工作,不適合做這種靠經營人脈關係來取得業績的工作。儘管他在努力看齊,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同學只是萬萬千千從保險公司離職的人中的一員,我想他也是一個縮影。保險公司為什麼會拼命招人,因為離職率高啊,借用一句話,“鐵打的保險公司,流水的銷售人員。”


筆芯話


曾經是保險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平安、國壽和太保,都是國內大型的保險公司,在個人壽險的市場佔有率上,平安、國壽和太保是排名前三的。

它們之所以“拼命”地招人,是因為他們在人壽保險的營銷體制上,採取的是保險代理人直銷制度。

保險代理人是根據保險公司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代理手續費,並在保險公司授權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單位和個人。

保險公司的成本可控,不懼“拼命招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保險代理人並非保險公司的“員工”,他們與保險公司的關係並非勞務關係,而是代理關係。保險直銷員銷售保險,收取佣金,並自付個人所得稅,自己繳交醫社保。在這一點上,保險公司的成本是可控的。所以,儘管不斷在招人,但保險公司的人工成本,並不直接提高。

保險產品銷售難度大,行業淘汰率高

人壽保險是無形的契約產品。客戶在交納不少的保費,買到的只是一種無形的契約服務。所以,銷售難度上是很大的。因為難度大,所以代理人的淘汰率也相當高。保險公司需要不斷地增加“新鮮血液”,來維持、提高市場的佔有率。

保險公司其實也在招客戶

保險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銷售人員和準客戶要有高度信任關係。一般來說,保險代理人開展業務會從熟人開始,熟人做完之後,再進一步開拓,難度就增大了。很大一部分業務人員,熟人圈業務做完之後,就辭職了。保險公司通過不斷地招人,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招客戶”。

保險公司制度設計,招人有利益

保險公司的直銷體制中,有三大塊利益,一是業務佣金,二是服務佣金,三是管理津貼,要得到這三大塊的業務利益,需要不斷地開拓新客戶,服務老客戶和不斷地”增員“來換取職務的晉升。保險公司的內部的行話就是:保險三件事--展業、增員、轉介紹。每天簡單、堅持、重複地做,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在這樣的機制和氛圍下,保險公司各代理營業部,天天信奉一個”真理“--有樹就有鳥棲,有人就有業績”,招聘新代理人是常規任務。

“拼命招人”現象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目前中國的保險深度和密度還很低,各保險公司為了佔有和提高市場佔有率,採取“人海戰術”,是比較高效的一種形式。雖然,這種市場開拓的形式比較“粗放”,但在當下的中國,卻是行之有效的,短期內,還無法有其它方式來取代。所以,各大保險公司,“拼命招人”的現狀還會存在好一段時間。


以上分析,希望對題主有點啟發。


冷暖視界


我現在就職於中國人保,我感覺除了人保不怎麼招人以外,其餘公司都在拼命招人,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平安公司。

為啥要招人?很簡單,一是留不住人,再一個是大量需要人。保險公司招的最多的不是管理人員,最多的是一線的保險代理人,也就是保險業務員,說的在直白一點就是賣保險的。

平安最厲害的不是銷售人員,而是培訓人員,經過平安的培訓之後,會讓小白們對保險深信不移,對平安忠心耿耿,認為自己終於找對了人生的方向,“羅馬”就在自己的眼前了,假以時日必定功成名就。

成為保險公司一員之後第一件事是幹什麼呢?銷售保險嗎?No,第一件事先給自己買一份保險,給父母買保險,保險這麼好,如果你自己不體驗、不相信,如何說服別人購買呢?要知道平安都是海量似的招人,光銷售人員自己購買,那保費也是非常鉅額的。

再一個保險公司招人還和團隊計酬模式有關,你的下線越多,你團隊的總業績越高,你的收入也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一些人誤認為保險和傳銷差不多,主要原因在這兒。

平安在中國是什麼樣的存在,有人開玩笑說,中國每一個家庭至少都有在平安工作或者曾經在平安工作過的人。這是什麼概念?當一個人想要買保險的時候,ta第一時間會想到誰,一定是平安,這種傳播效應和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是保險公司花多少做廣告都換不來的。

簡單來說保險公司招人主要是為了兩點

保費和傳播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