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有清朝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你覺得對嗎?

黑臉170411377


沒有清朝就沒有中華民族後來的百年恥辱,應屬定論!

很多人會跳出來反駁,說清朝統治者帶來了豐厚的國土當嫁妝、明朝統治者解決不了自身的問題早晚也得倒斃之類的結論。這些結論看似真理,卻沒有實際意義。它們的立意是建立在明朝統治者不會具備自我修復能力的前提,認為明朝無法解決固有頑疾,沒有科學發展觀,無法適應那個時代。

很多人要笑了,你這傢伙拿著後世的眼光穿越回去看那段時代,去充當上帝視角操弄設計,當然怎麼說都有理。

還真不是。漢人不需要上帝視角,只需要堅持務實理念和求索精神。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漢家王朝很少時間會走歪路,即使走了一小段也會反思反思,迴歸正途,然後都會取得還算不錯的發展。你可以說中華文明有中央王朝的自大勁頭,但這種自大在那個時代還不算盲目,或者說,也正是這種自大精神帶給華夏民族一些知恥後勇的覺悟,憑什麼西洋人開始領先我們?自尊心不允許我們接受這個,有了這種不服輸的心氣兒,才是我們的文明不斷向前的動力。

所以才有明朝中後期的西風東漸,在東西風對撞的時刻,明朝統治者不敢繼續妄自託大,而是老老實實的虛心引進西洋人的火炮武器,天文曆法、自然科學等等一系列的理論知識。即便是最上層的統治者偶有誤區,也有足夠的力量去傳達到上層建築中,這條通路從未被切斷。

可惜這種最關鍵的關頭,明朝倒在了思變

求變的道路上,八旗鐵騎沒有給他們預留足夠的時間。

還有個明顯實例可以證明。那就是婆羅洲當年建立的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建立在乾隆年間,是由羅芳伯等粵閩一帶的華裔流亡人士所建,事實證明,即便是在封建統治的最高峰——乾隆時代,中國人也能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思想,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高效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在虎狼環伺的陌生複雜環境中,還能站穩一百多年的陣腳。

蘭芳共和國給我們的心得就是,只要給華夏文明一片小小的適合土壤,它總會頑強的破土發芽、蔓延生長。它會借鑑吸收外界更多的新鮮養分,從不自暴自棄。

最後,說滿清政府帶來了豐厚國土嫁妝,我不反對,但跟後期的百年恥辱沒有關係。或者,我再舉個例子。

你家後院四百平米,被鄰居佔去了,他划進來一千多平米。傳到後輩,你幾十平米我幾十平米被人佔了或乾脆賠給外人,固然到最後剩下九百多平米,就問你後來賠人送人的時候有沒有屈辱感?

你本來有四百平米後院,小本經營,順應世界潮流,該做買賣就做買賣,該發展實業就發展實業,該提高軍力就提高軍力,步步為贏,穩紮穩打,還怕未來沒有能力買房置地?

說白了,前一個就是不斷縮水的土耳其,後一個就是不停膨脹的美國。你寧願像哪一個?

家底薄倒不怕,怕的是土耳其式的清政府那種身處墮落軌跡而坦坦然不自知。


歷來現實


只要略微知道一點滿清歷史,就能明白,沒有滿清侵略者的奴役,中國不可能有百年恥辱。證據:1.滿清幾個船被日本打沉了,於是滿清是又割地又賠錢的。當時,滿清跟日本科技和工業差距不大。再看看二戰時,日中科技工業差距如此巨大,日本是全面侵華,最後,日本滾回家了。所以滿清時,若是漢政權,日本即使跟中國開戰,也得不到賠款,戰爭的結局只是雙輸。所以,沒有滿清侵略者,就不會有日本的快速崛起,更不會有八國聯軍。2.滿清搞洋務運動,失敗了。中國搞改革開放確取得極大成功。3.滿清殖民時得到的稅銀,搞了吃喝嫖賭抽,滿清六下江南,建頤和園,滿清子弟鬥蛐蛐遛鳥等,國家稅銀被幾百萬滿清蛀蟲侵蝕,焉能不敗。4.滿清看長矛大刀奪得江山,又是才從原始森林裡出來,之前連文字都沒有,怎能知道科技和工業,國家被這些人掌控著,根本不會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的。


HL119568306


這話不對,太片面了,所謂的百年恥辱說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後開始,如果鴉片戰爭的時候是明朝或者宋朝,依然會是百年恥辱。


中國人向來都是這樣,對自己人非常殘忍,對外人非常寬容,就說1840年的鴉片戰爭吧,其實都沒有大打,英國那時候投入的兵力最多的時候也才2萬人左右,而當時的清朝有4億多人口,死亡7000多人就投降了,而鎮壓太平天國是何等兇殘,很多人都說太平天國運動導致中國人口減少1億人左右,我覺得不可信,太平天國失敗以後,清朝大部分時間都是民不聊生,而到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時,清朝卻有4.5億人口,40多年時間增長1.5億人口,在清朝那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況下,增長這麼多人口的可能性很小。



甲午戰爭時期的將領,其實就是當年兇殘對付太平軍時的湘軍和淮軍將領,打太平軍的時候那麼殘忍,面對日軍卻很仁慈,看到日軍將領帶頭逃跑。

明朝同樣如此,泱泱大明朝,對付只有一二十萬的清軍,二十年都沒辦法消滅,可是對付幾十萬的農民起義軍,很多將領又都非常能打了,甚至李自成一度又一度的被打成光桿司令,而且明朝的將領很多對農民起義軍是很殘忍的,而對關外的清軍呢,打了二十年都還是那個樣子,不說大家也知道。

如果還成宋朝,那就更菜了,不過對付岳飛倒是很有一套。

所以說,讓中國百年恥辱的並不是清朝,1840年換成明朝或者宋朝一樣會百年恥辱,因為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從秦始皇開始基本上就沒有變過,後來的各個封建王朝只不過是在不停的,重複而已,你覺得後世的哪些封建王朝比清朝先進,文明多少,基本上都是在不斷的重複。

所以說,讓中國百年恥辱的是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鴉片戰爭換在如何一個朝代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結果。


天行健8地勢坤8


完全正確!

沒有清朝,中華民族都被徹底消滅了,當然不會有百年屈辱了。畢竟人再無恥,也不能侮辱死人不是?

很多人談到清朝,首先是一句“滿清誤我300年,然後才往下繼續說。最開始的方向就錯了,怎麼可能到達正確的終點呢?

今天的很多人,因為1840年之後,清朝所經歷的一系列的喪權辱國,而選擇將清朝前期的貢獻一概抹殺,將清朝的前後徹底割裂。

毫無疑問,清朝入關確實造成了一系列非常消極的後果,比如說清朝前期的“投充”以及“跑馬圈地”等,其本質是帶有奴隸制性質的制度,非常不人道。

而且作為少數民族,清朝為鞏固其統治,實行了一系列較為反動的政策,例如大力推行文字獄,強化保甲制度,以八旗綠營加強對人們的監視等等。

但是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前期的功績絕對是不能抹殺的。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也曾經多次分析過清朝在我國曆史中的巨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清朝保持了中華民族傳承的完整,包括版圖統一和文明傳承。

1644年對於我國而言是一個十字路口的年份。南明集團、李自成集團以及清朝集團等為爭奪中原開始了瘋狂的火併,而他們鬥爭的結果也直接影響了其後我國社會的發展。

在當時的情況下,雖然南明和李自成集團屬於中原政權,特別是南明比較得民心,但是能夠完成中原統一併擴張疆土的只有清朝。也就是說清朝入主中原,消滅李自成和南明集團是歷史的必然。

因為當時的李自成集團和南明集團缺乏長遠的眼光,而且他們的實力也不足以統一中原,進而消滅周邊的遊牧民族勢力,完成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所以如果李自成集團和南明集團繼續存在,那麼整個中原地區勢必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要知道此時的東南沿海,還有鄭氏集團,西南方向,還有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可以說整個中原處於極其嚴重的分裂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成為能夠統一中原的唯一力量,清朝在1636年征服漠南蒙古,1644年進入中原之後,先後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各個南明政權,並且在1683年消滅寶島的鄭氏政權,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一。

在完成中原地區統一後,清朝揮師向北,擊退了準噶爾汗國的入侵,並且逐步通過驅逐準噶爾的方式陸續收復漠北蒙古,西藏,青海以及新疆地區,完成了中華民族自然疆界的統一。

維持我國的統一是延續中華文明的基本前提。此時的西方殖民者和沙俄已經逐步開始東侵,對我國周邊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如果我國繼續保持四分五裂的狀態,勢必無法抵擋殖民者,特別是沙俄的不斷蠶食。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我國的文明很有可能就此斷絕,中華文明神州陸沉。

在中華文明各政權被陸續消滅的情況下,我國很可能和印度一樣被殖民者接連征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連基本的主權都沒有了,何談喪權辱國和百年恥辱?

也有很多人指出,如果沒有清朝,明朝之後的王朝是漢家王朝,肯定不會像清朝一樣對外卑躬屈膝,也就不會有百年屈辱,這種觀點是典型的扯淡。

且不說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已經分析過,為何明朝之後不會出現漢家王朝,就是能夠出現漢家王朝,他的實力一定會比清朝強嗎?

從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歷史軌跡來看,如果後續的王朝不是清朝,那麼它的綜合國力不僅不會比清朝強,反而會更加落後於清朝,畢竟它的國土面積無法和清朝相比。

至於某些人說的明朝之後的封建王朝突然開掛走向資本主義,並且像美國一樣走上超級大國之路的言論,聽聽就好。

所以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僅憑明朝那樣的所謂一身正氣,真的能夠維護國家主權嗎?這是典型的痴人說夢。

沒有實力,只能屈辱的忍受,然後在屈辱中臥薪嚐膽東山再起,而不是像所謂的明朝那樣一身正氣,剛烈到死。

從清朝的所謂百年屈辱來看,清朝丟失的領土絕大多數都是清朝開拓的前朝不曾染指之地,例如外東北,外西北。而且清朝的割地賠款,在客觀上保留了我國版圖的主體。

有百年屈辱並不可怕,因為我們可以知恥而後勇,經過百年屈辱的我們可以奮發圖強,就像今天這樣重新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央。

最可怕的就是不願意面對歷史和現實,以所謂的正氣來回避歷史。這不僅可笑,而且可悲。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中國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淪陷,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清朝統治,七十多年的時間,中國在外國列強面前輸得一塌塗地,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三千年歷史的繼承受到非常巨大的衝擊,那這裡面清王朝扮演了什麼角色那?


在1500年後大航海時代開始了,世界進入全球化時代,18世界中後期中國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這兩個大事件中國基本上沒有參與,開始逐步落後於世界。在明朝時期還有西學東漸的活動,但是到了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讓清朝和世界脫節的越來越多,整個國家愚昧無知。

在馬嘎爾尼乾隆末年就通商問題和清朝打過交到後,西方對於中國愚昧無知的狀態開始瞭解,清王朝的虛弱被看透了。再過了四十年後,鴉片戰爭就爆發了,中國的大門徹底的被打開了。

清朝是中國君主專制的巔峰,獨裁統治超過前面所有的王朝,皇帝以下全是奴才。這種獨裁統治相對西方來說是落後的,經濟文化思想等領域的壓制讓清朝時期的中國落後世界太多了。


但是封建制度發展到清朝出現問題也不全是清朝的罪過,捱打的局面清朝有七分罪過,三分是整個中國歷史制度的延續,封建制度對於商業來說不是很友好,這對國家來說是很不好的問題。國家在這方面收到了嚴重的打擊,以至於在海洋文明面前,大陸農業文明失敗了。

至少我們在明朝的時候曾經有過機會的,可以跟上全球化的,可惜了機會。


沐風說史



1644年6月,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迫於內外交困的不利形勢,萬般無奈之下豎起降旗,投降滿清。吳三桂親率他麾下勇悍善戰的“關寧鐵騎”作前驅,引領清軍入關。有吳三桂這樣對大明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爛熟於心的顯赫人物帶路,滿洲攝政王多爾袞得以順利率兵進佔北京,清廷取代大明正式成為中原之主。

明朝實亡於李自成之手,卻被覬覦中原已久的滿清撿了個大漏。

同年十月,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福臨在北京即帝位,是為順治帝。所以公元1644年又被稱作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後,從北至南均遭到漢族軍民的強烈抵抗,尤其兵鋒抵達富庶繁華的江南一帶時,貌似纖巧柔弱的江南人士群起抗爭,給不可一世的滿清軍隊造成極大傷亡。清軍惱羞成怒,隨即大開殺戒,在素有膏腴之地美譽的江南展開了一系列血腥殘酷的大屠殺,其中以三場戰役最為慘烈血腥 。史書將這三場驚天浩劫稱之為“揚州十日、”“江陰三日、”和“嘉定三屠”。在揚州,多達八十萬人被清軍屠殺;在江陰,十七萬民眾慘遭屠戮,僅老幼53人得以倖免;嘉定三次屠城死亡人數不詳,史學界一直有爭議,說死亡二萬者有之,死五萬者亦有之,說死亡二十萬者也不乏其人。。

清軍入關後,因漢民族拼死抵抗,戰事日趨激烈,加上滿清軍隊日事屠戮,造成人口銳減。史料記載,短短三十幾年,中國總人口由明天啟三年(1623年)的5165萬減至1908萬(順治十七年 公元1660年統計), 幾近三分之二的人口灰飛煙滅。整個國家“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 … 江南一帶商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一個個被血海籠罩,到處是殘垣斷壁 ,百里無人煙,千里無雞鳴。清軍的殘酷屠殺,使明末資本主義萌芽摧殘殆盡 ,整個中國究竟有多少人慘死在清軍的屠刀下已無法計數 。類似於江南屠城的事件絕非孤例,比如四川成都、重慶、濟南、太原、蘇州、廈門、潮州、南雄、湘潭、南昌、贛縣等地都發生過一場場屠戮血案 , 漢民族精英自南宋滅亡後再次遭遇無情殺戮,幾乎喪失殆盡。看來,“明亡之後無華夏”之說絕非空穴來風,更不是危言聳聽。

王朝更替、天翻地覆之慘烈可見一斑。

我們有責任還源歷史的本來面目,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只要我們還具有人之所以為人的最起碼的底線與良知,就不可以為世界史上最戾狠、殘暴、嗜血的滿清屠夫們塗脂抹粉,歌功頌德。更不能用中華民族的空前劫難,用祖先的淋漓鮮血與無數頭顱, 去彰顯這些“人屠”惡棍們的“絕世武功”,去祭祀、歌頌、誇耀他們本已登峰造極的殘忍伎倆和殺人本事。有人說,歷史代表著曾經發生過的、無法更改的事件,不必沉溺其中或耿耿於懷,致使冤冤相報難以了結 ——你打過我們、你屠殺過我們的人民、以及各種使人糾結的不愉快往事——那都是歷史 。你可以學習歷史,但不應該讓歷史成為你內心邁不過去的一個坎,成為阻礙我們“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藩籬。對於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場場驚天浩劫,我們或選擇集體遺忘,或避重就輕,或輕描淡寫,或根本不想提及,不願觸及那難以痊癒的瘡痛與哀傷。 然而對中華史稍有觸碰的人應該知道,中國歷史是循環往復的,中國社會每前進一大步都以倒退三小步為代價 。“今日從來都是昨日的重複”。 數百年前發生的慘劇並不意味著不會重演,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阻止它捲土重來。

想當年,滿清鐵蹄踏進中原時,能披甲上馬作戰者不過十餘萬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人口眾多的龐然大物,未免有些茫然。為了實行有效統治,清皇室對不同民族區別對待,採取不同的對策。比如蒙古人民風彪悍,是個豪放不羈的戰鬥民族,那就和他們聯姻,生下的娃兒就是滿族人,滿、蒙逐漸親如一家,滿蒙親貴關係日益和諧。漢人自古喜歡做官,那就給他官職,稍稍加以羈縻、籠絡,還怕他不老實、不聽話?坐穩天下後的滿清,對漢人大加防範,大清統治者巧妙而精密的對這些漢族優秀知識分子集體實施了一次“ 精神閹割”、思想禁錮,嚴酷的“文字獄”讓眾多漢儒噤若寒蟬、萬馬齊喑,致使這些人的滿腹才華無從發揮,只能任人擺佈。

晚清的悲劇,雖然和慈禧太后之作為有莫大關係,但不是慈禧一人造成的,背後有更為複雜的原因。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累積過程。慈禧的可恨之處,就是在中華民族創痕累累的軀體上,狠狠撒了一大把鹹鹽。晚清的一系列讓人為之氣沮的悲劇之源頭甚至可以上溯到乾隆時期 ,乾隆縱容養肥了清朝最大之“貪”——和珅。嘉慶則再接再厲,繼承併發揚光大了“貪”字,並將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發揮到極致,內憂外患此起彼伏,國運從此更加積貧積弱、已經沒救 了。到道光時就是“貪”、“毒”、“亂”、“庸”氾濫成災、難以遏制。至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時已是楊梅大瘡發作,無力迴天了。從明亡時起,曾經領先於世界的中國,逐漸變得故步自封、不思進取,最後被西方列強以及東鄰蕞爾小國日本迎頭趕上,從此開始了落後捱打、割地賠款的可怕夢靨。

追根溯源,這種悲催結局似乎在大清立國之初就已註定了。

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和清朝的腐朽統治與落後觀念大有關係 。這觀點雖有些絕對但也不無道理。假如明朝不亡,彼時已經發端的資本萌芽就會向工業革命進發而漸成氣候,而明朝中後期愈演愈烈的腐敗與衰朽,由知識精英治理國家的規定就會成為最佳糾偏機制。因此,一些長久困擾中國的文化以及制度弊端或許也會逐漸自我改良,歷史或許是另一番氣象也未可知。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作深入探討了。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滿清才關大肆屠殺國人,殺得漢族險些亡族滅種:揚州十一日大屠殺,嘉定三屠,江陰大屠殺,山西大屠殺,四川大屠殺……順治年間推剃髮令,留髮不留頭,又是全國大屠殺,康乾文字獄,株連九族大屠殺。明末崇楨初年全國人口約2億,到清初康熙年間只剩兩千萬!

從尼布楚到辛丑條約,多少土地割了,多少秦磚漢瓦真金白銀賠予列強?

紅樓夢等小說是文學家反封建的作品,壓迫越多作品越多。

幾百萬旗人奴才如寄生在幾億百姓身上的寄生蟲,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滿韃統治二百七十年,從政治經濟文化來看,是血腥野蠻落後慘無人道的腐朽時期。


東海凌雲笑三少


不對。

我不是清粉,但是這件事必須要說清楚,不能賴清朝。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姑且叫做封建),可以說已經把中國兩千年的這種帝王統御之術發揮到了一個高度,中央高度集權,地方几乎沒有出現藩鎮格局的情形,個別出現的也很快被幹掉。周邊小國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人口達到絕對空前的數量,底層人民可以通過努力奮鬥,靠科舉入仕,雖然有文字獄,但還是出現了很多經典小說,如紅樓夢。歷代十幾個皇帝,居然沒有出現一個特別王八蛋的,也沒有出現太監或者權臣長期把控朝政,只有在末代才出現了慈禧干政,但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慈禧雖然算不上特別優秀的,但絕對不算最糟糕的。


總得來說,清朝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軍事上,都做到了一個封建王朝能做到的比較好的一個狀態。或許李世民來了會做的更好一點,但不會有質變。


那麼如果不是清朝,換做別的朝代會不會更好?結果不會有本質區別。清朝比較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廢掉了火器,而明朝明明已經有了火器,所以很多人覺得如果按照明朝的路子發展下去,結果可能是中國打敗了八國聯軍。這純屬YY。因為清朝失敗的原因絕不是單單因為火器,而是因為固步自封的中華文明在那個時代已經落伍了,或者甚至可以說中華文明的大方向走錯了。西方文明領先中華文明的根源在於科技,在於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讓整個西方文明直接提升了一個文明等級!這種提升絕不僅僅是一把槍的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從科技到製造業到經濟到軍事到醫療到普通人的生活水準,都完全壓了中華文明一個等級。所以有火器的明朝依然無法對抗英國,因為儒家文化培育不出牛頓和伽利略,發明不了蒸汽機,而這才是西方強於清朝的根本原因。


所以,本質上講,清朝之敗不是敗在所謂的無能和腐敗,而是科技樹被碾壓了,清朝雖然是外族,但使用的依然是漢人用了兩千年的統治手段,信奉的依然是漢人信奉了兩千年的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也確實讓中國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裡一直是世界霸主,你如何讓清王朝突然清醒過來,發現自己的那一套其實是落後的?


北辰奕


是的,沒有滿清就不會有中國的百年恥辱!為何這樣說?因為世界的規則,就是落後就要捱打!明朝末年,我國是處於封建社會末期,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而滿清入關時,仍然是奴隸制階段,入主中原後,才開始進入封建社會。而西方是資本主義階段,已開始工業革命,西方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軍工方面更是超過我國!滿清的乾隆皇帝自高自大,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不和西方來往通商!兩次鴉片戰爭後,清國賠款割地,國力一落千丈!到了慈禧手上,又有八國聯軍入侵,又是割地賠款!這一切,都跟滿清政府高傲自大,閉關鎖國,不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有直接的關係!而我漢族明朝,君主都有對外經濟交往的先進思想,比如鄭和下西洋,不但促進商品交流,還發展了航海造船業,這才是大國應有的眼光和胸懷!所以,沒有滿清,就沒有我中國歷史和科學發展的落後!就不會被列強欺辱!就不會有百年恥辱!!


萬事如意185836922


在整個滿清時代,中國老百姓普遍可能因官府中最低級官員的一點頭而挨板子,還要被迫親吻打他的板子、鞭子或類似的玩意,跪倒在地上,為麻煩了官府來教育自己而謝罪。於是榮譽觀和尊嚴感就無處可尋了……人的尊嚴的概念巧妙地消滅於無形。這個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狀況,嚴格地說是一小撮韃靼人對億萬漢人的專制統治。法國人阿蘭.佩雷菲特在《停滯的帝國》一書中,他提到,中國自被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的一百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實際上正在成為半野蠻人,這種專制統治有著災難性的影響。中國人的文化優越感蕩然無存。所以記住,當年孫中山先生大聲疾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可見滿清不是中華!滿清對中國的屠殺佔領統治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大倒退時代:沒有科技沒有思想家沒有大師只有奴才!沒有強項令沒有包龍圖只有《官場現形記》一直遺毒至今!當年這些滿遺以舉族之力建了偽滿洲國為虎作倀怎麼不把他們消滅光致使其囂張遺毒至今呢!?不消除滿清流毒,中華民族的根本進步將無從談起!而批判滿清正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藝復興!至於有人說現代中國的領土繼承於滿清真的是糊塗蟲或者別有用心啊!現代中國的領土是二戰的結果,想繼承滿清?起碼東北和內蒙都沒有了~你忘了偽滿洲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