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的大家过得怎么样?月薪或年薪是多少?

大山里的农家人


90后每个月收入多少才正常,看看大家晒的工资,你的工资呢?

看到微博里这些月入上万的同龄人们

我就想问问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那么90后大学毕业生,工资到底有多高?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麦可思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工作,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他们拿到的月薪平均为8644元。而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为5437元。

在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工作,平均工资又是多少呢?麦可思数据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3年后,平均月薪为6744元。而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为4217元。

这和我想象中的毕业后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生活不一样啊。

如何提高月薪?

只做一份工作的工资是固定的,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别的渠道增加自己的收入呢,比如跨领域工作,这让我想到我最近新学习一个词——斜杠青年,与大家分享。

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如何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第一、先要做好一个领域。

正所谓商而优则仕,唱而优则演,第二领域的开辟的前提,是现有第一领域做得足够出色。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拓宽视野、学习知识、练习技能。

另外,在一个领域做得越精深,会收获越多的技能和才干,将更容易迁移到新领域。他们原本就在各自的领域做得非常出色,他们对于职场的理解和经验,就可以在其他的领域中发挥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第二,用现有资源突破行业壁垒。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每个领域都来一遍从0到1,有点儿不现实。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同一个能力叩开不同领域的大门。

例如,如果你文字功底很好,那么可以做作家/编辑/编剧/自媒体等等各种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不同的价值提供给同一批人,如果你在电影评论圈小有名气,那么他们也不介意你顺便讨论一下音乐或者电视剧吧。

第三、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赚钱的事

每一个领域的切入都应该是兴趣导向,而不应该是金钱导向的。尤其是在新领域的新技能仍不熟练的时候。技能需要慢慢打磨,经验需要点点累积。万事开头难,在开拓新领域的初期,将有一个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开始,只有自己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才能使自己坚持到收获价值回报的那一天。

作为一个“斜杆青年”,每一个“斜杆”,都是通过自身努力突破行业界限的勋章。每一种工作内容,都满足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爱好,而这所有的工作的组合,则指向自己的最终的职业理想:自主的,多元化和有趣的,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

如果你想做一个“斜杆青年”,却又不知道从何做起,那么要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利用科学的理念与手段,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通过合理的计划,一步一步修炼技能,打造自己在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斜杆青年”的基础。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为职场中的“斜杠青年”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现状、理想等多项评价作出准确的角色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升职打下基础,与大家共勉!


瘦身成女王


据我了解,身边不少90后, 都是把兴趣放在第一 ,工作环境摆在第二,工资待遇放在第三。在明确自己的个人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之后,也不会把工资待遇看得那么重,毕竟人生职场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打造职场核心竞争力,坚持跑完职业生涯全程,是90后们 最看重的事情。


绽放人生82847334


既然是划时代的问题,那就大格局点回答[捂脸]。

借用胡歌在猎场里的台词:《时代周刊》曾经引用一位中年作家的话:经验丰富的领导们长辈们都表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未遇到过,像眼前的这代年轻人一样,自私无礼和只会享乐。注意,这句话不是今天说的,而是在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一百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认为下一代的年轻人不如自己,可是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一代却比一代强。

仅说我身边的一些90后朋友,有拿着高度茅台酒“做试验”的90后兼职品酒师(老辈人真的不一定能品出真假)、作着相当牛X的重金属音乐而且电脑坏了会自己焊接线路的90后音乐人、2016年负债百万啃窝头吃咸菜2017年大干翻身买车买房娶妻生子的正经生意人、大学毕业实习期蹲守某全国知名APP公司门口在一个电梯的时间里说服HR经理随后跳槽创业且成绩不菲的我的上司的90后儿子以及他的试用期未满就被破格提拔录用为中层的90后女朋友(这句话好长[囧])。

然后,通过那位有个能在电梯里说服HR的90后的上司,我又了解认识到了很多90后可怕的能力,CEO、创业板、精彩的商业演讲。。。

我很钦佩90后,真的。

一代更比一代强,希望00后甚至10后更能让我们感受震撼吧。

谢谢。


合鹊鸿黄


我旁边就坐着一个九零后,91年的,做产品设计,年薪10万,美女,单身,爱打王者荣耀和熊猫斗地主。


初闻不识画中意


94年在家继承父业(啃老)。90后是财富差距最大的一代,大多70后后代。

我身边有读完大学出国的,有每天整天开车到处去打球泡吧的,也有初中没读完出来干销售自己买了法拉利宾利,不过大多都是刚毕业混个基本工资的普通人。

个个心比天高,可没一个干出事业。现在各行各业基本7080把握着。还要再等10年再说


少玩手机啊


我们企业的九零后本科或专科生产操作的话一个月4500块钱左右,本科或专科管理类人员费用是4000元左右,极个别九零后干到主管7000左右,副部长以上的人员基本上熬10年是基本没戏的,所以没有看到90后那,哎,再往上就不提了,不多说了,老板让搬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