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80不留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棒奔霸


農村俗語“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80不留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即便是高等動物的人類也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而年紀大了,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比較多。在農村裡有些老人們,年紀一大就不愛出門走動了,即便是走親戚也是去去就回,很少會留宿的。因為很多的老人常把“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這句俗語掛在嘴邊,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50不交錢

在農村裡,有些老人常用半截身子埋土裡來形容50歲的年紀,人到了50歲以後,身體也是開始走下坡路了,掙錢的能力遠不如從前了,而且年紀一大,各種各樣的毛病也多了,生活中需要花錢的地方也不少。因此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在50歲以後,就儘量不要和別人有金錢方面的往來了,比如把錢借給別人了。畢竟大家都需要用錢,錢借來借去很容易借成仇人。

60不交言

有些年輕人總是抱怨老人的話多,特別愛嘮叨。其實人年紀一大,是會變得嘮叨。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也害怕孤單和寂寞,也是需要關愛的。平時也總喜歡找一些年紀相仿的老人一起聊聊天,但是需要注意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還是要保留一些,不要什麼話都告訴別人。因為在60來歲,已經很難在結交到知心的朋友了!

70不留宿

老話說得好: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說人能活到70歲的,自古以來都是比較稀少的。這話確實是這樣,即便是在今天,70來歲的也不算太多。如果有年紀上了70歲的老人來你家做客了,對方不願意留宿,那就儘量不要強行違背老人的意願了。這樣不但會讓老人不高興,甚至還會有一些突發的意外事故,比如老人摔倒了,或者是一些慢性疾病復發了,這樣對老人對自己都是不利的!

這句俗語後面還有兩句的,即“80不留飯,90不留坐。”意思是說有80歲以上的老人來你家做客了,對方不想留下來吃飯,那就不要挽留了。因為老人的牙口不好了,腸胃消化也不比年輕人,在別人家裡是吃不習慣的。而強留對方,只能會讓老人家捱餓。如果有90歲以上的老人想要站起來走一走,你就不要勉強讓老人家坐下來。對於老人來說,能多站一次就多站一次,以後的機會不多了。

其實,這句俗語無論是在農村裡,還是在城市裡,即便是今天依然還是實用的。因為對於老人來說,他們的年紀已經大了,更多的時候我們年輕人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能強人所難。換言之,就是要提醒我們年輕人,多尊重一下老人,有時間多陪伴一下他們,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雖然這句老話聽起來有點不近人情,其實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有效避免給別人和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對於俗語“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坐”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理解呢?歡迎大家點評和轉發,您的每一次點贊、評論和轉發都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


農夫也瘋狂


千百年來,我國民間流傳下許多民俗,都是老百姓在常年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做法。在農村就有“50不交錢,60不交言,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座”的說法,我給大家解答一下。


“50不交錢”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農村人以種莊稼地為主,乾的是重體力活,但是到了50歲之後,體力衰退,重活、累活幹不動了,這時候孩子也長大了,於是家庭的結構就開始發生改變。

曾經當家長的父母不再當家,家裡的財權和一切事務就移交給兒女,老人退居二線,手頭少了經濟來源也就不願再和他人有什麼經濟糾葛。


“60不交言”:我國曆來把60歲稱為“花甲”,並規定60歲為退休年齡,所以60歲以上的人在農村統稱為老人。這個年齡段的老人一般以家為主,沒有更多的應酬和活動,也不會主動去交朋友,再加上農村人很信奉“禍從口出”的警句,所以老人們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自家事情不多言”的原則,不多事,不多言,只管安心養老。


“70不留宿,80不留飯,90不留座”:這幾個數字很直白地說明老人70歲之後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狀態,用我們農村人的話說就是“黃土已經埋到脖子以上了,去留只在一瞬間,說不定一夜、一頓飯或者站起身的功夫人就沒了”!


再加上農村老人“葉落歸根”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農村老人上了70歲以後就不太喜歡外出,即使有事必須去不管多晚都要趕回家,心裡才踏實。最記得我嫂子的母親在農村,70歲以前經常被嫂子接來城裡小住,後來就不怎麼來了,即便勉強接來也不再家裡過夜,再後來連吃頓飯都請不來了。

問及原因,只有一條,就是怕一不小心死在外面,按農村的風俗死在外面的人是不能進家門的,所以老人就想守了一輩子的家,自己死後也要從家裡按傳統風風光光的發送、下葬,而不願做個野鬼。

所以這就是好多農村老人70歲後不願外出,更不願在外逗留太長時間,怕給晚輩增添麻煩,更怕自己一不小心死在外面。


當然,如今隨著條件的改善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一些習俗也慢慢消失,但是不可否認好多農村地區的老人仍然還有很多擔心和忌諱,這就要求我們要善待老人、孝順老人,他們養我們小,我們養他們老!你說對嗎?


花腰妹


此話雖是俗語,但非常有哲理,這都是人們長期的生活經歷。以前人到50稱老人了,60就是沒用的人了,70稱快入土之人,80叫不死老人。所以過去人過50與人就沒了經濟往來,人到60一般很少交友了,言語方面與人交流自然少了;到70歲如果去誰家走親串友,吃過飯之後,親友絕不會留你過夜的,害怕你身體有不適,或有什麼疾病,在人家出事,誰也擔不起。到了80歲,去親友或鄰家,沒有人敢留你吃頓飯,老人胃口不太好,吃飯挑剔,又行動不便,插個小故事:說從前有老人串門,鄰人留吃飯,老人接過碗就往下一坐,這一坐出大事了,板凳腿斷了,老人向後一仰,再也沒有起來!從此才有80不留飯之說。唉!生老病死誰也邁不這個坎,如今生活條件好了,50歲青年,60歲中年,70歲年輕老人,80歲才步入老年,90歲才是真正的老年人,希望大家都能夠尊老愛幼!營造一個和諧社會,和諧家園!人人都健康長壽活百歲!


笑對本我


農村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些農村的俗語存在特定的歷史性,在當時的環境條件下,或許有一定道理。過去的農村人到了五十歲,那真的很像年過半百的老人了,男人開始弓背駝腰,女人穿著大襟襖,儼然一個老太太,經濟大權開始交給兒女,鄰里之間也最好不搗鼓錢,因為腦子不好使了。不管是家裡需要借錢,還是別人來家裡借錢,最好是跟孩子們打交道,萬一自己有個三長兩短沒有交代清楚,對誰都不好。

六十不交言。五十歲都已經是老朽了,

六十歲在過去是皇家指的年齡,就是說人到了六十歲,不死也得埋了,我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講皇家指的故事。以後雖然沒了那個規矩,六十歲可以繼續活著,但六十歲的人就不要多說話了,說了也沒人愛聽,還招人煩。六十歲基本都已經是爺爺奶奶了,在兒子媳婦跟前一定要少說為佳,不要囉嗦,跟外面的人也不要隨便亂說話,免得上當受騙。

七十不留宿。七十歲的老人,不管是去親戚家還是朋友家,最好不要留下過夜。人生七十古來稀,萬一有個什麼不測,這事對誰都不好,所以儘量讓老人回自己家休息。

八十不留飯。這話聽起來有些故弄玄虛,也有些不友好,連頓飯都不敢留下吃,似乎有點兒過分,細想想也的確有些道理。八十歲的老人,吃什麼合胃口,什麼東西忌口,只有自己家人瞭解,萬一在別人家裡因吃飯引起不適,豈不好事變成了壞事,所以還是不挽留了吧。

以上所述,僅僅只能說明特定背景下的狀況,跟現在社會完全不合拍,所以看過也就一笑而過吧。


小十六123


說的實在太有道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