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企更需銀行業“雪中送炭”

日前,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出席第九屆財新峰會時,就各界頗為關注的金融支持民企問題再度發聲。

周亮表示,銀保監會堅定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和民營經濟一視同仁,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特別是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採取有力有效措施緩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從整體來看,“晴天送傘、雨天撤傘”是金融機構在商業邏輯驅動下天然的“趨利避害”之舉,樂觀形勢下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金融機構都具有擴張衝動,而在困難時期風險規避心理往往會佔據上風。此次監管層強調多為民企、小微企業做“雪中送炭”的事,可謂切中要害。然而,政策落實知易行難。市場普遍擔心,本輪高密度、強力度的支持民企政策是否會催生“一窩蜂”支持,導致部分企業的經營風險進一步傳導至金融業;而另一重隱憂則是,一旦稍後政策重點轉向其他重要領域,對民企的支持能否保持一定的力度和可持續性。

由此可見,要激勵銀行業“雪中送炭”,除了階段性政策引導和目標設定,更重要的是通過機制改革,增加在“意願”和“商業”層面的雙重可持續。

首先,優化內部激勵機制,解決好願不願“雪中送炭”的問題。

“雪中送炭”之所以難,一個不容迴避的原因是其總與高風險相伴相生。特別是在經濟增速壓力增大時期,百億元的貸款放給一家企業,業務開展和風控都相對簡單;而分散至百家中小企業後,不僅業務開展難度大,且對風控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稍有不慎,業務人員也要承擔相應責任。

因此,在多次業內人士的發言中,把優化銀行內部的激勵考核機制視為推動小微業務的先手棋。做好“雪中送炭”,要督促銀行改革完善內部績效考核體系,建立盡職免責、糾錯容錯機制。

其次,優化體制機制設計,解決好能不能“雪中送炭”的問題。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民生情況差異較大,“頂層設計”往往心願美好,但有時無法結合當地實際。這就要求充分調動基層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尋找發展模式。

然而,大型商業銀行體量龐大,層層機構設置複雜,審批流程漫長、限制條款眾多,部分基層員工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對創新性開展小微業務存在排斥、畏難情緒;或業務創新項目從申報到審批再到落地障礙重重,進展緩慢。因此,不少銀行雖然多次表態支持民企、小微企業,但基層業務轉型難度較大。

針對這種情況,除了對基層員工進行階段性結果導向的直接獎懲政策調整,同樣不容忽視的還有決策機制、審批機制、審批權限、內部考核標準等一系列優化。實際上,與大型銀行相比,不少區域性銀行憑藉業務的“接地氣”和模式的“靈活”,把小微業務做出了特色、做成了“招牌”。

常熟銀行即在這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績。據報道,為了打通信用建設“最後一公里”,該行秉持“下沉式”原則,配置千名客戶經理深耕區域零售(尤其是小微)。零售貸款中重頭小微資產收益率8.9%,較貸款平均高出2.05個百分點。儘管比起“壘大戶”“吃快餐”這樣的業務耗時耗力,但常熟銀行已經嚐到了甜頭。最新發布的三季報顯示,該行營收同比增速為18.27%,淨利增速更高達25.32%。此外,常熟銀行加大撥備力度,撥備覆蓋率較年初提高80.81個百分點至406.74%。在農商行整體不良有所增加的背景下,常熟銀行的亮眼成績表明,聚焦“三農”、小微並不一定意味著高風險與高讓利,形成雙贏局面並非紙上談兵。

再次,加強技術支撐,解決好會不會“雪中送炭”的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儘管扶助民企、小微企業是市場所求、發展所需、政策所向,重在對此前存在的“重國企輕民資、壘大戶輕小微”現象的糾偏,但不意味著罔顧風險,“一窩蜂”盲目支持。實際上,銀行要解決的是國際形勢變化、國內轉型階段中市場波動、政策變化等多重因素疊加下,企業面臨的流動性問題,因此,解決企業流動性之困,並不意味著放鬆風險防控,而意味著優化風控機制、加強精準匹配效率。

對於該支持哪一類民企,如何支持民企,周亮明確表示,對暫時遇到困難、具有發展前景、生產經營正常的民營企業,不盲目斷貸、抽貸、壓貸;對出現股票質押融資平倉風險的民營企業,採取補充抵質押品等增信方式緩釋風險、穩妥處置。其中,尋找“具有發展前景、生產經營正常”的民企,而非大水漫灌,也是本輪金融支持能否見實效的關鍵。

而這一點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此前,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10月31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指出,銀行現在的大頭服務還是線下為主,線下審查、線下審批、線下服務,與企業的發展不太對稱。作為銀行業的龍頭,工行仍受此困擾,可想而知,不少銀行的技術支撐力度有待提高。

所幸,伴隨著智能手機、移動支付的普及,金融機構自身承擔的金融基礎設施鋪設成本有所降低,金融知識的傳播也更為容易。這些都意味著,金融機構可借力現代化工具和手段,以更低成本、更多元化方式優化業務與風控,通過把自身業務“做精”來實現支持民企,特別是小微業務的“商業可持續”。

實際上,要求銀行業“雪中送炭”,並非一時之需,更是大勢所趨。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經濟離不開每一個“經濟細胞”釋放活力,此前粗放式增長模式下的“壘大戶”“看大數”的銀行慣性思維與業務模式必須改變。唯有秉持把短期業務做成長期經營之心,把加強金融科技建設、優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長久發展的必備之策,才能讓銀行業不僅能“錦上添花”,更樂於“雪中送炭”,真正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