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油價暴跌,讓沙特和俄羅斯都感意外,到底誰是真正的幕後推手?是輿論引發的恐慌嗎?

新文化街男孩


這次油價暴跌,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要感謝沙特。那麼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次油價暴跌有著特殊的原因。一是美國不斷施壓沙特增長,控制國際油價上漲,藉此打壓俄羅斯和伊朗。前期沙特並沒有理會美國的要求,但是卡舒吉事件之後,形勢馬上變了。

沙特想要減產控制油價下跌,可是美國利用卡舒吉事件施壓,讓沙特不敢有更多的動作。油價暴跌,看似沙特、俄羅斯都很意外,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油價上漲將會影響美國對伊朗石油的封禁戰略,也會影響美國打擊俄羅斯的策略。

所以說這次油價大跌是美國期待的結果,這也是特朗普讚揚沙特的基本原因。美國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和石油出口國。那麼美國為啥希望油價下跌呢?其實美國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通過這次油價大跌達成自己長遠控制世界石油定價權的目的,屆時,美國就可以利用油價掌控世界了。


深度軍備


近期,國際油價確實出現下跌,這一輪下跌與美國脫不了干係。沙特當然不意外,因為沙特的政策是低油價的原因之一。

國際油價下跌的趨勢十分明顯。2014年國際油價到達高點,而在本月23日的時候布倫特原油價格就下跌了4.55%,每桶油的價格跌破60美元,差不多是近一年來的最低點。

油價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政府要求沙特不能減產。沙特實際上處於兩難境地。對於一個石油出口國來說,當然希望油價能夠高一點,油價一旦下去,沙特就要蒙受經濟損失。但是,由於在沙特近期陷入的風波中,特朗普政府不顧國際輿論的壓力力挺沙特,這成為沙特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並沒有完全到位。制裁限制了伊朗這一重要石油出口國的出口。制裁本身對伊朗的產量沒有太大影響,但是為了躲避美國製裁,很多企業減少對伊朗的石油購買。不過,從實際政策實施看,由於美國對一些國家購買伊朗石油實施了臨時豁免,可以看出美國當前的首要目標仍然是保持低油價,而不是徹底打壓伊朗。

因此,原本從2017年就限制出口的沙特和其他產油國不得不大開油門,以緩解市場上消費者的恐慌,同時滿足特朗普的要求。

除了美國政府的因素外,美國本身石油出口量增加以及全球經濟放緩都對油價下行發揮了作用。此外,利比亞、委內瑞拉等國的產量和出口也在提升。

未來,一些國家可能會減少石油出口來試圖調控油價。例如俄羅斯和伊拉克等產油國很可能減少出口,以謀求自身利益。沙特也必須從特朗普所希望的低油價和自身所希望的高油價中找到平衡點。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臨冬大俠客


本次油價暴跌,是意料之中的事,原因不是歐佩克、俄羅斯增產,不是美國增產,不是油價漲的太高,也不是世界經濟虛弱不堪,這些因素或者有些存在,有些就是託詞,而是美國的陰謀,是特朗普終於醒悟了!

本人一直堅持是特朗普救了委內瑞拉,救了俄羅斯,救了沙特等產油國,當然順便救了伊朗。——特朗普自上臺伊始,就一直對“伊核協議”耿耿於懷,不斷釋放出要制裁伊朗的口風,擾亂中東,自然是擾亂石油價格,所以油價必然上漲,而完全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哪怕是美國的“敵人”——俄羅斯、委內瑞拉都坐上了石油漲價的轎子,收穫豐厚的利益,於是,俄羅斯才有底氣舉行各種軍事演習,才有底氣在敘利亞“縱橫馳騁”,才有底氣支援這個國家,援助那個國家。特朗普在臺上近乎兩年,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當年,石油價格變成了三四十美元一桶,俄羅斯雖不倒威,但也是“奄奄一息”捉襟見肘,日子不好過!

降低石油價格,比任何制裁都有效!特朗普醒悟過來之後,就立即實施。

1.壓迫沙特增產壓價。這一舉動世界都知道。但被表象所迷惑。

2.美國使勁的產出頁岩油氣,加大世界供應總量。

3.讓評估機構做出世界經濟衰退停滯的預估,讓人們產生悲觀的預期心裡。

4.讓投資機構做空石油。(圖片來自網絡)

5豁免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落“順水人情”,實質是讓石油價格下跌。

特朗普雖然是普京的粉絲,但普京和美國的針鋒相對,也激發起了特朗普的鬥志,特朗普用“釜底抽薪”的方法,讓俄羅斯、伊朗石油賣的再多,也是“勞而無功”,從而打擊他們的經濟,甚至是逼迫他們國家的反對勢力造反。

特朗普從石油價格入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風險就有可能降低。


見腫消世界


這次油價暴跌有多重原因,特朗普感謝沙特那是給沙特臉上貼金,沙特自己都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首先,美國啟動制裁伊朗之前,市場普遍認為,一旦美國製裁啟動,伊朗石油出口歸零,必定造成原油短缺,短期內缺口彌補不了,油價必漲。多頭們押重注賭油價上漲。誰知美國宣佈啟動制裁之後,開始放水,給予中國等八個國家和地區180天豁免權,這些國家和地區佔了伊朗產量的80%,缺口嚴重小於預期,多頭們傻眼,油價暴跌。

其次,沙特阿拉伯因為記者被殺問題威脅退出石油輸出國,美國與沙特關係現裂痕,市場擔心油價暴漲,多頭又下注想把前邊輸的本博回來。隨著特朗普發佈聲明,有了特朗普對沙特及其王儲愛的表達,美沙關係依然穩固,消除市場對油價不穩的擔心,多頭們又一次進坑,這次連褲頭都賠上了。

所以說這次暴跌即與中東地緣政治博弈有關,也與大批原油期貨炒家們誤判有關。

囉嗦多了不一定準,先說這些吧。有興趣可以關注本號,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江湖補一刀


油價再次暴跌,特朗普開心無比,你說世界上還會是誰有能力成為背後推手呢?

原油價格近期一直持續在高位,這讓石油輸出國獲利匪淺。但從82美元/桶驟降至54美元/桶,不只是讓俄羅斯和沙特感到意外,恐怕相關各方對此都超出了預料。

原油價格的下調,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但象美國總統對此喜形於色,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確實真正代表了美國政府的心態。美國人在打壓異己勢力方面,會採取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所有能用得上的手段,比如俄羅斯,經濟上主要依賴賣能源過日子,所以,美國不止一次背後踢腳,操縱原油、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滑,讓俄羅斯蒙受巨大損失,並影響到俄羅斯各方面的發展。


美國曾經是能源最大進口國,但隨著頁岩油氣的大規模開發,現在其國內油氣自給有餘並且還可以出口一部分。這無疑更增加了美國在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美國的經濟多元且非常發達,油價的高低對其經濟的影響很有限,出口與否美國人根本不在乎。畢竟油氣均為不可再生戰略資源,未來價格只會不斷走高,儲存在地下對美國以後的發展還是大有好處的。倒是現在,依靠美國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利用原油價格作為利器,不斷在北極熊身上捅幾下,就會收到美國人非常樂於見到的結果,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這樣做的後果有可能殃及象沙特之類的美國小盟友,但話說回來,沙特這樣的政權都是在美國的庇護下得以生存的,為美國人犧牲點利益,只要不傷及根本,還是能夠接受的,雖然內心不知道怎麼罵娘呢!


所以,特朗普在看到油價驟降後,還再要求沙特和OPEC不要減產,並對沙特企圖讓原油減產的計劃予以批評。在特朗普嘴炮頻發的同時,美國中情局又宣佈,有確切證據證明沙特王儲是殺害卡舒吉的真正主謀。在這種形勢下,主要值望美國政府來擺平這事的沙特王室在其它方面不受美國人的擺佈和控制能行嗎?

當然了,油價的升降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經濟的甚至輿論上的,但不可否認,美國總統在伊朗原油出口問題上的反覆,加上不斷要求沙特及OPEC增加開採量以彌補制裁伊朗帶來的缺口,還有美國頁岩油氣的爆發式開採,是油價下行的重要原因。同時,美國經濟向好所支持的美元幣值的堅挺,在油價下行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山流水116820061


油價“跌跌不休”,截止11月23日,國際油價已經實現了“七連跌”!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到每桶50.42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則下跌到每桶58.80美元。國際原油價格已經連續下降7個星期,累計跌幅近30%!為何油價如此暴跌?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第一,美國放寬了對伊朗的制裁。2018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隨後,特朗普又發表了針對伊朗能源出口的“封殺令”,聲稱要將伊朗石油出口量降至零。特朗普的石油封殺令發出以後,伊朗方面進行了強硬的回應,稱如果伊朗石油不能出口,其他海灣國家的石油也將不能出口。言外之意,伊朗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海灣國家是世界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地區,30%以上的石油出口需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僅僅是伊朗一家,每天出口石油就高達270萬桶。所以,特朗普威脅封鎖伊朗石油出口及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消息一出,國際油價漲幅不小。但是,到了11月5日,特朗普慫了,放寬了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中國、日本、韓國、土耳其、印度、希臘即意大利等8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豁免。

第二,沙特與俄羅斯等石油出口大國增加了產量。沙特與俄羅斯是世界上出口石油量最大的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的產量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國際油價。2018年10月,沙特的石油產量是每天1060萬桶。到了11月,沙特的石油產量飆升到了每天1090萬桶,甚至超過了在2016年創下的每天1072萬桶的記錄!俄羅斯也是如此,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僅為每天1105萬桶,11月份,俄羅斯石油產量增加到了每天1150桶的歷史最高記錄。石油也是一種商品,也受國際供求關係影響,產量增大,價格自然下降!

第三,美國石油產量迅速增長也是油價暴跌的原因之一。美國曾經是世界上石油進口量排行第一的國家。但是,隨著頁岩革命的發生,美國頁岩油的產量增加。進而,美國需要進口的石油量就會減少。甚至,隨著頁岩油開發技術越來越成熟,美國極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石油產出口國家。目前,美國已經石油產量第一大國,高達每天1170桶,石油儲量高達4.469億桶!

第四,美國總統特朗普極力要求油價降低。

不得不說,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本輪油價下降的過程中,也起到了正面作用。國際油價與美國國內油價掛鉤,國際油價下降也能夠帶動美國國內油價下降。油價下降,等同於人民收入增加,自然提升了特朗普的支持率。因此,特朗普不停地呼籲沙特等國降低油價。而沙特王室正在被卡舒吉案纏身,特朗普卻力挺沙特王儲薩拉曼,沙特自然投桃報李!此外,特朗普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壓低油價,釜底抽薪俄羅斯、伊朗及委內瑞拉等國。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國際油價可能降到40美元以下嗎?


美國觀察室


從以往的油價歷史規律來看, 自2017年開始的這一輪漲跌供需關係問題只是次要,而受國際政局的影響才是主要因素,所以此次暴跌的原因歸齊還是美國利用石油美元與近期國際熱點將石油價格拉回基本面的一種主觀舉動。


2017以來年油價上漲的成因,一方面是沙特等歐佩克主要成員國和俄羅斯等國不支持增產的客觀原因,另一方面是中東地區熱點問題頻出,其中包括伊拉克大選、敘利亞內戰、巴以衝突升級、卡塔爾風波、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等問題,這些問題促使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從而油價攀升。


但是從這些中東熱點的主要問題上,都有美國的身影。敘利亞問題當中,美國支持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庫爾德人控制區,並以打擊恐怖組織的“國際聯軍”形式保持軍事存在,並且在任內兩次打擊敘利亞。巴以問題當中,特朗普支持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釀成近十年來最大規模巴以衝突。伊核問題當中,特朗普又廢除《伊核協議》,並且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等等。特朗普政府的這些舉動直接引發中東主要產油國周邊地區熱點升級,從而為原油價格攀升製造了積極因素。


但是原油價格的快速攀升,儘管對於美國原油出口產生了積極因素,但同樣拉高了頁岩氣油的開採成本與石油的進口成本,要知道美國雖然已經成為富油國,但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其自身開採的能源並不是完全用來自給自足,所以高油價對其自身仍產生深遠影響。(下圖為美國原油產量)



而且原油價格的攀升,對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等對美國國家利益不利的資源密集型國家提供了有利的經濟支撐,同樣給與了歐佩克成員國不增產的信心支撐,長此以往不但會加速“敵對國家”的經濟復甦,而且還將會影響石油美元貿易結算地位。


所以特朗普在“雷聲大”的對伊經濟制裁後,最終以“雨點小”的豁免暫時告一段落,而之前因害怕美國製裁的國家卻在大肆囤積伊朗石油過後,因為美國豁免制裁減緩了進口需求,直接導致全球原油基本面供大於求。再加上伊拉克大選塵埃落定,沙特礙於因卡舒吉案導致美國製裁而不減產等客觀因素,所以才會導致此次的油價下跌。



而且石油價格下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世界經濟預期低迷。由於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和貿易制裁導致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而受此影響世界貿易都將面臨貿易保護主義衝擊,所以石化行業和石化衍生行業都將增長乏力,也就間接促使原油供大於求而下跌。


所以此次下跌的原因完全是特朗普在中東問題上的政治外交手段在供給側的影響,結合其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在需求側的影響聯合促使原油價格的下降導致的。


馬克觀察


看看兩張圖就知道了:

1)2018年全球股市大跌,說明未來的經濟預期不好了,未來經濟不好,需求就會降低,2018年10月最後的牛市美股也下來了,褲子都得掀掉了,大家都看到了;

2)2018年至10月份,受中東局勢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各國趁著最後機會使勁賣油,美國、沙特使勁賣油,原油產量持續增加。

沙特不意外,俄羅斯才是相對意外的,因為九月份俄羅斯剛開始增加原油供給,原油就啪的一聲下來了,剛開始增產,甜頭就沒了。

特朗普,不過是藉著原油下跌給自己抹紅,其實他讓沙特增產不是原油下跌的根本原因,貿易戰,減稅和加息才是


以股易金


特朗普估計看到原油市場崩盤,估計做夢都能笑出聲來。國際油價在23日又一次經歷了暴跌,美國紐交所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價格下跌4.21美元,收於每桶50.42美元,跌幅達7.71%。而2019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則下跌3.80美元,收於每桶58.80美元,跌幅達6.07%。自10月布倫特原油油價達到今年來最高點的86美元開始,已經連續7個星期下跌,總跌幅達30%。

(油價下探)

特朗普在21日發表推文,感謝沙特讓油價下跌,還希望更迭一點!國際油價下跌的原因肯定不是因為特朗普一個句話,就能跌下來的。導致這次國際能源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於國際原油產能的過剩,歐洲公佈的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不及預期,顯示經濟放緩,能源需求不足。當前美國日產原油數已經達到1170萬桶,超過了沙特的1054萬桶和俄羅斯的1160萬桶,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而且其原油產量還有望繼續增加。儘管沙特已經宣佈於下個月日產量減產50萬桶,但是如果無法與俄羅斯達成新的減產協議,那麼這種勢頭會延續到明年年初,油價有望繼續下探。

(特朗普)

對於本身就不依賴原油出口,而且本身國內的需求量很大的美國而言,高產量和低油價,有利於刺激美國本身經濟的發展。這用特朗普的話講約等於“變相減稅”。對於俄羅斯和沙特而言,則十分痛苦,因為這無疑被美國拉入了價格戰之中。誰減產也就意味著市場被擠佔,而維護產量或者增產,油價又會繼續下探。不得不說頁岩油革命,以及美國本身石油出口禁令解除之後,能源產業已經成為美國維護自身霸權的又一大依仗。在對付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的過程中多了一項有力武器。

(普京與沙特王儲)

現在的油價的暴跌,對於俄羅斯和伊朗而言很顯然並不是好消息。國際能源市場本以為美國重啟對伊石油禁令之後,會如其開始強調的那樣強硬,不留活口,然而美國卻留出8個豁免資格。當國際能源市場度過虛驚之後,緩過頭來才發現,在美國的套路下國際能源供應已經嚴重過剩,此時在調整已經為時晚矣。OPEC與非OPEC達成的減產協議減,俄羅斯和沙特兩者從來就都沒有認真的履行過,都在暗地增產和擴大庫存,在這種惡性競爭下吃虧的還是傳統的產油國。最終得利的還是美國。

(美國西得克薩斯油田)

正所謂“按下葫蘆浮起瓢”,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美國增產攪動國際能源市場打壓油價,確實讓他的老對手一個個都損失慘重,不過者卻讓另外一個戰略競爭對手從中得利,現在同樣笑嘴都合不上了。不知道特朗普聽到這裡會作何感想。

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國際油價決定權早已經不在OPEC和俄羅斯手中,而更多是取決於國際上大油企的定價策略。

曾經原油炒作的最大題材,所謂能源耗竭已經是偽命題,現在頁岩油和稠油的探明儲量為現有原油探明儲量的三倍以上。

沙特在2013年掀起價格戰,將國際油價長期壓制在30美元/桶附近(沙特的輕質原油成本在6-7美元/桶),沙特本想一舉將頁岩油企業盡數滅去,不想三年的低油價打死了2000多家美頁岩油企業,也催生了新能源革命,完成了優勝劣汰。美現在大多數頁岩油公司的開採成本達到了30美元/桶附近。美Petroteq公司在二疊紀盆地淺層開採稠油,其成本甚至低於絕大多數原油企業,達到驚人的16.5美元/桶。

國際油價炒作的主線和輔線

現在國際油價炒作的主要想象空間就是美俄中東爭霸,這是炒作的主線,其次炒作的就是油價的供需平衡,其主要指標為原油庫存。

主線

現在俄羅斯在中東有些力不從心,美國又明確了不會從敘利亞撤軍,美在經濟方面制裁伊朗,使得伊朗在中東被迫採取全面戰略收縮,種種情況使得中東火藥味漸漸變淡。中東爭霸的情勢還不明顯,但是趨勢卻已經明顯了,所以帶來這條主線炒作的降溫。

輔線

全球供給增加,但是經濟形勢不樂觀,且限產協議落空。

18年5月之後,俄羅斯和OPEC老大沙特逐步退出了限產協議,兩國原油產量明顯回升,同時美國僅10月份新開工鑽井數就達1577口,同比3月增加30%,可以說美國大油企開始了大幅增加市場供應的模式。

但是全世界幾大經濟體美國、歐洲、日本的製造業PMI卻出現回落,經濟增速也開始下調。

國際油價炒作的主線和輔線都不支持油價在高位,所以市場選擇了美國製裁伊朗生效後開始暴跌,也算是利好出盡是利空。鑑於原油是大宗商品的龍頭,近期銅價下跌16%,鋁價下跌29%,橡膠下跌23%,動力煤下跌12%,市場有通縮的跡象。

關注通縮,關注財經熱點,我是“天下會會天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