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墓奢华至极,但修建过程却几经波折,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马善人


有诗曰:

墓门破倒棺不整,倾国宝贝被盗空。遗臭万年损国事,万夫皆指孙殿英。——《慈禧墓》

1928年秋,距慈禧下葬不足二十年,普陀峪定东陵传来几声巨响,百姓还以为是军阀们又相互攻伐厮杀,却不想是孙殿英借军事演习之名,将慈禧墓给炸开了。就这样,这座用真金白银堆砌而成的慈禧墓,被盗掘一空。

提起清东陵慈禧墓,可以说是令人唏嘘不已。这座耗资十余年才竣工的奢华陵墓,见证了慈禧的骄奢淫逸和贪婪误国。按照原来的计划,两宫皇太后的陵墓一同规划在清东陵,其中西太后慈禧的陵墓名为普陀峪定东陵,东太后慈安的陵墓名为普祥峪定东陵,二墓东西并列。

两座墓葬于1873年同时开工兴建,到1879年同时完工,各耗资白银200万两。就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收支来看,这已经十分奢华。然而,到慈安去世下葬后,慈禧动起了歪主意,她觉得,东宫太后慈安位于东侧,且陵墓规制跟自己一样,岂不是显得高自己一等?

于是,慈禧就鸡蛋里挑骨头,对普陀峪定东陵百般挑剔,她下旨将陵墓中的三大殿拆除重建,而且强调所用的材料必须再提高档次,不能敷衍迁就。就这样,原本耗时六年的普陀峪定东陵,又进入到了重修阶段,这一修,就是十三个年头。单就时间来看,新建仅用了六年,而重修却断断续续进行了十三年,整个工程有多浩大,便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在两宫皇太后陵墓动工之前,慈禧就已经开始作了起来。按照当时的规定,慈禧和慈安仅能修建一座墓,两人死后并葬。但是,慈禧觉得作为大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共用一座地宫太过寒酸。

正因如此,官员没有办法,才规划设计了两座陵墓,使得花销平白地多翻了一倍多。然而,由于慈安先慈禧而去,慈禧开始一人独揽大权。此时清东陵守陵官员上奏说慈禧陵墓连年漏雨,需要重修,想借此机会溜须拍马。

结果,慈禧顺势就责令翻建重修了。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翻修过程被迫停止,等签订完《辛丑条约》,慈禧便即刻再行督促,让尽快完工。当时,慈禧还曾亲自到清东陵视察,观看自己的陵墓。

最终,普陀峪定东陵于1908年10月18日再次完工,四天后,慈禧去世。这座穷奢极欲的陵墓到底花了多钱,已经很难算清了,但就我见到的材料来看,此前首次修建两宫皇太后陵墓,共耗资500多万两白银,到慈禧墓翻建时,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已另行拨款150万两,到八国联军撤走后,慈禧更加挥霍无度地往自己陵墓中投钱。

在慈禧死前,就已经断断续续地往地宫里运送各种奇珍异宝、古玩书画,而慈禧大殓下葬时,陪葬品更是价值连城,沿途的各种花销也是无法估量。这些民脂民膏,均已成了过眼云烟,留下来的,仅有无尽的恶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