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哪些濒临失传或者已经消失的美食吗?

云上的记忆


喝过“酸糊涂”没有?就是红薯粉碎后,提取淀粉,淀粉的水在沉淀池发酵,形成酸浆,同时转化成糖,把酸浆倒入锅内,红薯切小块儿放入国内,,烧开放玉米面或者面粉糊,熬煮后就可以喝了。“酸糊涂”据说只有我的老家有,就是“清丰县大屯乡店上村”,从儿时记忆开始,一直到我离开家乡去打工前的二十年里,每到冬季就家家户户都喝“酸糊涂”。简直是人间美味,回味无穷,酸甜可口。现在在城里住久了,就偶尔回家喝一次美味儿的“酸糊涂”。


南方不冷123


河南过去尝尝吃的美食现在好多都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是农村地区又有几个每天都是自己做馒头吃的呢,越来越多的技艺都从我们的身边消失,这也就要求我们讲那些老的传统技艺留住。


记得小的时候,除了平常的饭菜以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零食可言的,这个时候老妈就会想办法给我们的伙食换点花样,来到田地里摘着马齿菜、灰灰菜或者红薯叶,回到家里给我们蒸着吃,将菜叶子洗好,然后和干面粉混在一起,放在在地锅里蒸熟之后,配上蒜汁和香油,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


还有小时候经常吃的榆钱馍,小的时候家里地里到处都是树,不光是今天少见的榆树和槐树,就连桃树杏树等各种果树也都是随处可见,而今天如果想要吃上一顿榆钱馍,先不说你还会不会做,至少想找一棵榆树就要好一会儿找。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曾经吃过玉米面粉做成的窝窝头,其实所谓的窝窝头就是玉米面粉做成的馒头,玉米面做成的窝窝头即使是将面粉磨的很细很细了,但是吃的话依旧是喇嗓子的,就是那种难以下咽的感觉,而至于说更早的红薯面那就更没见过了,只是听老一辈的讲过。


商丘身边事儿


真正好吃的美食是不会消失的!

消失的,是那些也许并不太好吃,但却曾经令你记忆犹新的味道。比如油渣,比如榆钱,比如窝窝头。

窝窝头自古以来就不好吃,如果真的想让它好吃,可以改用栗子面,保证一吃就爱上。

前年回南阳想再吃一次酸浆糊涂面,遍寻整个市区都没有找到,或许现在已经没有推着车吆喝着卖酸浆的货郎了吧。

每个人对美食的理解不同。有的人是好吃,有的是怀念,有的是乡愁。对于我,美食是一种慰籍,更是感动。

喜欢就点赞关注吧🙏🙏🙏资深吃货带你体验正宗美食。


vista说养生


铁锅蛋,龙虾片,猪油渣,榆钱菜窝窝,荆芥面条,白萝卜疙瘩等,欢迎各位补充~

铁锅蛋现在很少有人能做出来了,需要大铁锅以及锅盖,而且还需要操作烧红的铁锅让锅里面的鸡蛋能够被扯起来,而且这道菜在上桌的时候还能感受到熟透的声音,这道菜制作原料廉价,现在慢慢的在消失了。

龙虾片,小时候过年都要在集市上买几斤龙虾片,等到家里过油炸丸子的时候要炸一些给孩子们吃,五颜六色的跟薯片一样,吃起来脆脆的。

猪油渣,家里用猪油炼油,最后会有油渣,这些油炸可以炒出来,特别的好吃,撒一点辣椒和孜然,简直就是人间的美味,可惜现在很少有人用猪肉炼油了。

榆钱菜窝窝,每年春天的时候,槐树,榆钱树上面的洋槐花,榆钱都可以吃,尤其是榆钱,洗干净加点面粉蒸成窝窝头,然后弄点蒜汁蘸着吃,估计这是很多人的记忆。

荆芥面条,夏天吃蒜面条时,筋筋道道的手翰面,煮熟过水,浇上蕃茄鸡蛋汤,佐以蒜泥,再放上加了麻酱的黄瓜丝,画龙点睛的时刻到了,带着清香,带着水珠的荆芥隆重登场!


笑搞


蒲穗汤。属于河南面汤的一种,做出来的面汤里面均匀分布着像柳絮一样的蒲穗。使面汤更好喝。

由于做法比较复杂,年轻的小媳妇也都不愿意学。在2000年左右就慢慢没人会做了。

目前基本快失传了,除了个别山村村里的大龄奶奶还会,个别五六十岁的阿姨可能还有学会,其他地方的河南人基本都不会了。算是失传了。


小乖的半支烟


糖人儿:十二生肖、老鼠偷油,各种动物造型

面人儿:用面做成的各种人物

枣花馍:灵宝大枣加手工吉祥花型天然色素

红薯酱:用红薯做成的甜酱

捻转:用刚熟的麦子做的小吃

柿葫:野柿子树自然成熟经过霜打的小柿子

澄沙糕:豌豆和红枣做的甜点

山楂糕:山楂做的甜点

爆米花:过去哪种机器很少了,老机器可以爆玉米、小麦、豌豆、绿豆、大米、小米

八宝咸菜:有黄瓜、白萝卜、胡萝卜、黎芥、豆角、蒜苔、雪里蕻、香椿

合落面:用红薯面做的一种小吃


匆匆188841913


有四种浆面条濒临失传,豌豆糕?已经有很多人不知道了,红薯面做的饸饹很稀少,但还能吃到。

小刀糖早就不见,桂花糖也失传几十年了。


洛阳车人


蔡记高汤脆皮馄饨、协豫兴烧鸡和小笼汤包已经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