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首先,外地人来到一座新的城市,最先映入眼帘是这座城市的规模和城建水平,而不是GDP和民富程度。所以我们先从城市规模来比较一下两座城市。因为小鸟在网上没有搜到官方的数据,所以,我们就用最直观的卫星图来表现。

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芜湖、盐城 建成区卫星地图对照)

从卫星图上看来,两地建成区面积其实差不太多,看似芜湖要更大一点,因为没有准确的官方数据,所以小鸟无法准确判断,妄下定论。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芜湖的城建密度明显不如盐城。所以这一轮算打平吧!

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安徽 芜湖)

接下来,准备好了吗?我们要正式开始分析两地的经济情况了!

首先,老规矩,先看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7年全年,芜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3065.5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全市常住人口369.6万,人均GDP8.29万元,生产总值全安徽省排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129.6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16.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1219.45亿元,增长9.7%。比例为4.2:56:39.8。(数据来源:芜湖市统计局)2017年全年,盐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市常住人口724.2万,人均GDP7.03万元,生产总值全江苏省排第7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64.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6.7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61.8亿元,增长10.1%。比例为11.1:44.4:44.5。(数据来源:盐城市统计局)

乍一看,盐城在总量上远超芜湖2000多亿!这个差量是一个东部中等地级市的体量!但是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盐城市作为江苏省最大的城市,不论面积还是人口,都是芜湖的两倍有余!人均下来芜湖完胜盐城!

再看经济结构,在盐城全年完成的GDP中,第一产业(农林渔)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64.2亿元,占比11.1%,苏北地区仅次于徐州,淮安,宿迁,是个农业大市!而芜湖的第一产业仅占到4.2%。说明芜湖的城市化做得比盐城更好!

再看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2017年全年芜湖在工业制造业中创造了1716.4亿元,占比56%,达到一半以上,这个比值那是相当高啊。说明芜湖是个彻彻底底的工业城市。盐城虽然二产数值超过芜湖,但占比不高。

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芜湖近四面来产业结构调整柱状表)

最要命的就是第三产业(服务业),所谓一产看过去,二产看现状,三产看发展,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三产业包含的门类很多很多,也最为多元化。其中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等等等等。

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江苏 盐城)

之所以说“三产看发展”,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通过各种趋势性因素分析,第三产业比重的持续提高将是趋势性的,其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超越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将是常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城市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养老、健康服务业、信息消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将是我国城市当前及下阶段经济增长的新潜力、新空间。

前面一大堆懒得看?好吧,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发展第三产业目前最重要就对了!

废话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两座城市的数据。盐城2017年第三产业的产值为2261.8元,而芜湖为1219.45。在数值上,盐城是碾压型的胜利。再看比例,盐城在经济结构上,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该市在经济转型上已经先行一步,侧重点已经放在了服务业。而芜湖目前还是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经济结构不如盐城先进,相比盐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安徽 芜湖)

谈完产业结构,我们再来看看两地的硬实力,也就是政府财力!事实上,真正能体现城市强大与否的指标,还是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说简单点,就是一个城市一年赚了多少钱。毕竟产值再高,变不了钱也是白搭。正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先来看芜湖的数据:

2017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23亿元,比上年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3.2亿元,增长13.1%(数据来源:芜湖市财政局)

再看盐城的情况:

2017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0亿元,比上年下降3.4%。一般公共财政支出750.8亿元,增长2.5%。(数据来源:盐城市财政局)

在财政收入方面,两地差距不大,都在300亿级,而芜湖在产业创造财富这一块显然做得更优秀!当然,因为城市体量的原因,在人均方面,芜湖依旧大幅领先盐城。

而说到收支平衡,两市做得都不太好。也许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风口浪尖,2017年盐城市的财政支出远超收入,债务率巨大,江苏省内第一!而芜湖目前的形势也相当严峻,负债也超过了100亿,而且支出增率达到了13.8%!

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盐城高架立交)

总体来说,财政这一块,目前芜湖的财富创造力更强,债务压力较小,略胜一筹。但是!!!!仅看表面是不对的!!!盐城可是土豪江苏旗下的地级市,在上级补贴方面是芜湖不可比拟的!正所谓有钱任性,随便花呗,反正有爸爸给你兜着!这么说吧,2017年盐城收到的上级补贴比他自身创造的财富还要高!而芜湖就吃亏点了,毕竟拼爹拼不过人家,去年仅收获100多亿上级补贴,但是填补亏空还是够了!

说完政府财力,最后我们来看看人民的收入水平,这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数据如下:

2017年,盐城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115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711元,增长9.0%。(数据来源:盐城市统计局)2017年,芜湖市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75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30元,增长8.8%。(数据来源:芜湖市统计局)

数据显示,收入水平两市基本持平,芜湖以微弱优势领先盐城。但考虑到芜湖的房价高于盐城不少,综合判断,盐城人民的生活压力较轻。

总结:从城区规模、政府财力、民富程度来看,两地发展水平相当。但产业结构方面,盐城有明显的优势,发展潜力似乎大于芜湖。总的来说,两市各有千秋,实在难以判断孰强孰弱,只有两地老百姓的心里才有真正的答案!

苏北盐城VS安徽第二城芜湖,谁的经济实力更胜一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