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名人里,谁的后代与家人混得最惨、最 “没出息”?

四面云山738


近代名人后代混的太差的有很多,即使是默默无闻也是差,但往往这样的也就无史可查,没有记载,所以这里就拿名人和自己的后代做对比,首先想到的是袁世凯的后代、孙中山的后代,今天简单说说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有人说孙科是付不起的阿斗,这样评价有失偏颇,倒不如说碌碌无为,没有什么建树。



卖房出国

孙科是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的儿子,前期还算过得可以,但是后来卖掉自己的房子,流亡海外,但还是非常喜欢游历各国,先后去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后来决定前去美国,虽流亡海外,但起初生活颇为优越。1950年寓居巴黎后,在养病之余,经常游历欧洲各国,先后去过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下榻之所则非高级宾馆不住,异国之绮丽风光、丰富的餐饮,似乎已洗去孙科多年从政的疲惫。 孙科在巴黎寓居两年后,决定转往美国。


最后在美国待了四年,周总理曾说“我们不能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留在国外,我们欢迎他回国,但是孙科貌似喜欢上了这种清贫得日子,虽然过得差了点,但比起以前也算是毫无压力,孙科更喜欢平淡无奇的日子。他喜欢看书,但是如今没有任何收入,带着私自与次子孙治强三个人一同生活,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自己子女的接济,省吃俭用,孙科除了看书就是帮助妻子洗刷碗碟、打扫房间。

经济窘迫

更有资料称孙科曾一度因为经济窘迫,最后只能吃番薯度日,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65年,孙科从1949年退出政治舞台已经有16年,这16年他过得并不好,随着日子越过越差,逐渐有了归台的意思,孙科通过以前政治上的一些故旧,最终以参加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活动为由返台。


既然孙科返台,蒋介石自然有心欢迎,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带着两千多人前去机场迎接,这样的场面让孙科很是感动,随后蒋介石给孙科安排了一个住处,清静幽雅,很适合孙科居住,既然投了蒋,孙科在没几天就发表演讲,表明态度,称自己拥护蒋介石。

清静休闲

1965年12月20日,蒋介石给了孙科一个“总统府资政”的闲职,虽为闲职,但是孙科也不算是个无业游民,还有收入,1966年9月1日,蒋介石让孙科担任“考试院”院长,自此,孙科也算是国民党重要人物,孙科也知道这些职位无关紧要,但是此时的群了已经七十多岁,什么职位已经无所谓了。1973年3月,孙科参加了一次公开活动,这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他为自己得父亲孙中山去世纪念日种树,亲自在台北中山公园种了一株连翘树,此后在家修养,同年8月26日清晨,孙科突然感觉胸痛,呼吸困难,最后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衰竭,于9月13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院,享年83岁。



孙科一辈子活在父亲的影子下,想要有所建树,可是又因种种原因事与愿违,比起父亲孙中山,他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人们对他的期望太高,从懂事起,人们见到他也是毕恭毕敬,都说“孙先生的儿子来了。”孙科也一心想超越父亲,他喜欢读书,没有那个人能和他那样废寝忘食的看书,但始终达不到父亲的高度,官场失意只能卖房出国。

孙科在某种程度了刘禅还是比较相似,父亲的光环太耀眼,其实对比我们普通人,他们已经很了不起了。


羽评郡主


中国近代名人里,皇帝袁世凯的后代与家人混得最惨、最 “没出息”!袁世凯有几个孩子是饿死的!您知道作为袁世凯的家人和后代的他混得有多么惨,多么没出息吗?吃不上饭!孩子要饭!还吸食鸦片!福垊告诉您,他就是袁世凯的遗腹子——袁克有,又名袁克友!

生下来是悲剧,少年时是惨剧

其母叶蓁本为秦淮烟花,初为袁克文所识,后献给袁世凯,是为袁世凯六姨太。六姨太生两子三女,长子袁克捷,相貌最像袁世凯;次子就是本文的主人翁袁克有。袁世凯遗嘱规定,去世后男分银元一万另有股票八手房屋二十间,女分银元七千,袁世凯的妻妾跟其子女生活。此时还是胎儿的袁克有没有继承权,遗产与他无缘。不过,也有人认为袁克有还有是遗产的。

貌似袁克有早就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妈妈也不要。1924年冯玉祥撵走溥仪,1928年他又查抄了袁家府邸,连袁世凯的墓地都不放过。袁家一时鸟兽散,袁克有跟着管家徐东海搬迁在袁林附近居住。为了生活,管家突发奇想,门口挂一“袁林管理所”的牌子,以这个名义进行敛财,以维持生计。后来,为了生活,就倒卖袁林的木头。靠着父亲坟头吃饭,可见其少年之时有多么惨啊!

废材渣男憋屈,壮年离世闹剧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管家老徐的努力下,十七岁的他与同龄人于茹英结婚了。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在艰难的生活下,压力没有激发他动力反倒堕落了。竟然还吸食了鸦片,他东北的老婆非常生气,也就夫唱妇随,一起吞咽喷雾了。这时,家里更加困苦,好容易戒掉了烟瘾。却生出了一堆孩子,养孩子难,尤其是穷光蛋养孩子。

袁克有好逸恶劳,不愿意干活更不会干活,后来参加了民团。但根本就不够家中开支,他的老婆也努力打工,贴补家用,可家中依然艰难,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解放安阳后,他拿了一笔遣散费。然后他再也不想当孩奴了,就只身到了天津,靠着自己学到的雕刻手艺度日,至于家中妻儿,他可是不管不问。以至于寒冬腊月,他的妻子砸破后冰为人洗衣服糊口,他的小儿子沦落成了乞丐。

有人就问了,他为什么不找他的兄弟姐妹们,哪怕是母亲的帮助呢?福垊认为他就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他过得很悲催,却偏偏在兄弟姐妹母亲面前假装过得很好。袁氏家族有什么事,他总是竭尽全力出力。后来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加上饮食不规律,从而罹患胃癌去世,那时才36岁。


福垊


朱自清吧,一身傲骨,不接受美国救济,饿出胃病,死于胃病。朱自清的儿子朱迈先,早年积极追随中共,投身抗日活动,八年抗战期间亦因中共指派随宣传团集体参加了国民党军队,解放战争后期并策动桂北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成功,既无民愤、亦无血债,却在镇反运动中被错当成历史反革命判处死刑,执行了枪决。


选择同样需要努力


对于"没出息"这样的说法是有一些过激的,因为大部分的时候认为一个人没有出息的原因就是在于,很多人参照了这个人的父亲的成功来对比这个人的平庸才下定论说这个人没有出息,敢问一句谁都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吗?答案是不可以,所以在所谓的有没有出息的定义上,我们是没有权力去评价他人怎样怎样的。



也许在那些很成功的人眼里,他们就是希望他们的子女不应该和他们一样走着类似的路,不应该天天站在风口浪尖之上,而是让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或者说只是做一个平庸的人,普普通通的大众,比如山西王阎锡山的后代,就是很普通的人,也没有做过风起云涌的事情,所以准确的来说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的对比是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要说混的惨,吃不饱穿不暖的那种就真的是有些过分了,但是在历史上这样的人还真的是有,比如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就是其中一位,说他碌碌无为也好、平庸也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孙科居然连饭吃不上,靠吃红薯度日,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的拮据,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没有自己谋生的手段,大把大把的钱被挥霍之后就只能靠子女的接济。



除了孙科还有一位也是过的很心酸的,这就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有,孙科好歹在开始的时候还有钱去挥霍,袁克有在袁世凯死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所以半点家产也没有捞到,后来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估计连红薯都吃不上,而且袁克有还染上了吸鸦片的习惯,加上妻子还有四个孩子的生活支出,袁克有根本支撑不住,后来因为身体的问题直接不治身亡,仅仅36岁。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我来说一个吧,袁世凯的幼子袁克有,他虽然是袁世凯的儿子,但却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袁世凯去世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因而未能分得遗产,再加上有吸食鸦片的不良嗜好,因而极为穷困潦倒。后来,他抛弃妻子前往天津寻找袁氏兄弟姐妹,凭借雕刻手艺混口饭吃,最终病逝于天津,终年36岁。

△袁克有

因是遗腹子,未能分得遗产,生活穷困潦倒

袁克有的母亲叶氏,原本是南京妓女,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在《辛丙秘苑》中形容叶氏:“婉姿明靓,柔姿丰仪”。在结识袁克文之后,两人原本两情相悦,叶氏却最终阴差阳错的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五岁的袁世凯,成为其第六房姨太。

△袁世凯

叶氏嫁给袁世凯后,为其先后生下了两子三女,分别是十四子袁克捷、九女玖祯、十一女璇(奇)祯、十二女玑(瑞)祯和十七子袁克有。

袁世凯在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而其幼子袁克有此时还在娘胎,直到1917年初才在河南安阳出生。按照袁世凯生前的遗嘱,“儿子每人分现款一万余元,各种股票八千余股,加上每人分房二十余间,合计可得二十余万元。女儿们每人分现款七千余元,其它财产无份。母亲们各随自己的子女度日,不给钱财”。于是乎,身为遗腹子的袁克有便没能分到任何遗产。

△冯玉祥

1928年,冯玉祥主持河南期间,安阳袁林、袁宅、袁府被抄。年仅十一岁的袁克有于是随管家徐东海搬迁至安阳市裴家巷72号居住。由于生活窘迫,他们不得不在门口挂上一块“袁林管理所”的牌子,以此募集钱财,再靠着变卖“袁林”树木来维持日常生活。

婚后生儿育女,生活更加窘迫,参军被俘后前往天津

1934年,在管家徐东海的主持下,十七岁的袁克有和同岁的东北姑娘于茹英结婚。袁克有原本便染有吸食鸦片的恶习,婚后在袁克有的影响下,于茹英也染上了毒瘾,这使得原本就恨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窘迫。

袁克有婚后育有四个孩子,分别是生于1935年的长子家兴、生于1936年的长女嘉惠、生于1940年的次子家旺和幼女家君。孩子众多,又没有收入,袁克有一家的生活可想而知。

袁克有因生活贫困、衣食无着,此后曾参加过民团,后来在解放安阳时被俘虏。按照政策,被俘人员在经过教育、学习之后,如果愿意加入解放军便留下,如果不愿意,便发放给路费走人。袁克定没有参加解放军,领了路费之后便匆匆赶往了天津,因为他知道,元氏家族的后人大多在天津居住。

晚年生活平淡,最终病逝于天津

到达天津后,因为袁世凯的第十五子袁克和与他年龄相仿,两人便时常在一起,袁克有便靠着自己的一点雕刻手艺挣钱谋生。

△袁克和

由于在前往天津的时候袁克有并未携带家眷,而到达天津之后他似乎也并没有想过要与家人团聚,反而自顾自的在天津过一天算一天。

由于饮食、生活没有规律,袁克有的身体很快便出现了问题。1953年,因为胃病,袁克有在天津一家医院中去世,病因是胃出血,终年36岁。根据袁克和的后人叙述,袁克有原本很胖,但在去世之时,却已经是骨瘦如柴了。

由于袁克有前往天津,他的妻子于茹英只好靠着洗衣服和乞讨养活子女,解放前夕,有人常见她在数九寒冬里,砸开封冻的河冰,佝偻着身躯洗衣的身影。

袁克有的长子袁家兴因为缺少父爱,从小便拜师学艺,自力更生,后来在14岁时参加人民解放军,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袁克有的次子袁家旺在父亲和哥哥离开后,靠着乞讨活命,直到解放后才有了正是工作,此后与其子周万华一边供养小妹家君读书,一边侍候母亲于茹英,家里的生活这才慢慢好起来。

1972年,于茹英因病住院一年多,最终因肺功能衰竭,于1973年去世,享年66岁。


香茗史馆


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所以很多人盛衰消长,与世沉浮,即便是曾经的清朝皇帝也混到了战犯的地步。除了这个象征权力的人,我们今天来说说象征财富的人。



晚清到民国初年,盛宣怀可以说是全国首富,他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的记录,比如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等等。在他去世时,盛家的财富已经超过了上千万两的白银,排在了当时的全国第一。

盛宣怀虽然娶过七个老婆,但只有三个老婆是正妻。这三位正妻生育的子嗣大部分夭折,只有三夫人生育的盛恩颐活到了成年,也因此盛恩颐从小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着强大的人脉关系。最不凡的是“盛恩颐”这个名字还是慈禧给起的。



盛恩颐成年曾经在英美留学,而且还娶了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在当时的人们眼中,盛恩颐必将干出一番大事业。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盛恩颐却成为了上海滩最有名的花花公子,靠着肯老子、啃儿子这种最没有出息的方式生活。

盛恩颐虽然不会挣钱,但是说到花钱那是毫不吝啬。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他花费重金进口了当时上海的第一辆奔驰汽车,之后还把方向盘换成了纯银的,上面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几个哥哥夭折之前,他在家排行老四,所以车牌照在租界为4444,在中国区为4。



盛恩颐还喜欢养马和赌博,在马场养了75匹好马。在赌场赌博最高记录是和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创造的,一夜之间把上海市[北京路、黄河路]一带拥有上百幢房子的弄堂全部输给了卢小嘉。这在当时的赌徒眼中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盛恩颐为人还非常好色,不仅经常出入各种风月场所,而且还娶了11房姨太太,这11房姨太太为盛恩颐生育了27个儿女。而且盛恩颐还为每个姨太太购买了一套花园洋房和一辆进口轿车。每个洋房内配备了一群男女仆人。




最后说说盛恩颐的工作,据他的朋友和儿子回忆,他每天昼夜颠倒,白天睡觉养精神,到了下午四、五点钟起床拿钱出去玩。如果家里没有现银,就随手拿着几件古董去当铺变卖。什么时候想起来自己还有老爹留下的公司和产业,什么时候就抽着大烟去看看,但是过不了一会就又出去玩了。

盛宣怀时期的巨大家业,在其死后20年的时间基本被盛恩颐败光了,在败光祖业之后,盛恩颐开始啃儿子。他把大儿子过继给了去世的三哥盛同颐,所以大儿子继承了三房的遗产。于是他就变着法的开始宴请大儿子,从三房手中套出钱来挥霍。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盛恩颐已经身无分文,经常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李鸿章孙子李厚甫在街上溜达。有一次两人走到了某公园门口想进去看看,结果两人都因为没有钱,互相看了一眼对方,最终两人尴尬的会心一笑离开了。

解放后,盛恩颐只剩下了盛家祠堂的四间老房子,也就是这里成为了盛恩颐晚年的栖息地。


我是越关


张学良应算一个,杀父之仇未报,东三省沦陷未雪。被蒋囚于软牢。


一翁16


我觉的最神奇的是马家后代,马化腾,马云那么有钱,马赛克还老挨打


嘿草莓462


Ñ


老妈21589


我写过一篇慈禧的洋姘头,这洋人在我眼里可是真悲惨!无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