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支持中英文數子


所以,我們要感謝他們,心繫農民的疾苦,建議農民到了70歲就沒必要幹農活了。說心裡話,如果全國的農民到65歲都能領農民退休金,這個還用說嗎,享清福誰不會啊。一天哼哼小曲,養養小尿,老頭老太太扎堆聊天拉家常,四肢發達的還可以去跳跳廣場舞,靈活一點的來幾段鬼步舞,哈哈,小日子過滴嗷嗷叫。

但是我們能嗎?全國有幾個地方的農民到70歲就不幹活了,一輩子就那麼忙忙碌碌,早就習慣了,閒得下來嗎,能閒下來嗎。多少老頭老太太都想幫著家裡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兒女分擔一點是一點,只要還有口氣,就不會閒著。因為老人在想,王我是農民,連累兒女們了。因為你們在該上學的時候農活拖累了你們,在你們考上高中的時候,家裡還等著米下鍋吶。在老天爺作威作福的時候,甚至顆粒無收是時候,老頭老太太還得想辦法是不。

所以,你輟學了,一輩子就這麼了。幹吧,攢錢蓋點房子吧,一到雨季外面大下,屋裡小下,弄幾個瓶瓶罐罐接著,嘿嘿,聲音真美妙!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臉朝黃土背朝天,兩個膀子貓頭鷹都啃不動了。轉眼到了該討老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女方家來個捎話的,彩禮XXX,我滴娘啊,這婚俺不結了。不結那行呢,一家人商量商量,東拼西湊,七姑媽八大爺先湊點份子錢,趕緊把這事給辦了。

一轉眼小公舉,小老二也呱呱落地了,營養不良沒奶水啊,買奶粉吧,一個月要千把來著,好不容易回吃點白菜絲絲了,大米打粉喂吧。五六個月就吃五穀雜糧了,這日子還不錯吧。

得勒,該上幼兒園咯,一個學期幾大千吧,省嘴塞牙,就去吧。好好讀書,考大學,不要學你爸,將來讀博士,讀碩士,做專家,然後你才有資本說,農民到70歲就可以不下地幹農活了,真給你老張家長臉!


王保保野史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這位專家是什麼專家?放下專家的架子,到農村去看一看,去轉一轉,實地調查一下:農民70歲了是怎麼樣的生活?生活環境怎麼樣?70歲的農民靠什麼來生活?然後就不會再這麼說了。

簡單的描述一下,大多數70歲的農村的老人的生活狀況。70週歲的老人在家裡一般都是住這地兒的,而且不是太寬敞的茅草房,或者是破舊的磚瓦房。屋裡只有一張床,一個飯桌,一箇舊電視,兩口缸,一個燈泡,還有一些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儘管房屋很小,但也顯得空蕩蕩的。對於城裡人來說,這應該叫家徒四壁。



農民的溫飽問題的確解決了,但農村老人吃的一般就是炒青菜,而且這頓剩了下頓接著吃,還有鹹菜,或者偶爾能見到一點肉,不過很少有機會,除非家裡來人或者是子女給一點。城裡人說,農民吃的都是有機綠色的蔬菜和糧食,屬於養生而且無公害的食品,但是如果到70歲農民的家裡生活一段時間,就不會這麼說了,而且也不會適應這麼清貧的日子。

70歲的農村老人,就目前國家給予一百元左右的農村養老金的補貼,這點生活補貼僅夠農村老人的油鹽醬醋和水電費的支出。一旦頭疼感冒,日子就過得很窘迫,甚至還要借一部分錢來看病,當然得了大病那只有子女來出錢治療,否則的話只能等死。



總之,70歲了的農村老人,必須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開支,至少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當然也是減少子女的經濟壓力,活到老幹到老,這就是農民的宿命。因為農民沒有像城裡老人那些高高的退休金來養老,他們也不想勞動,也想像城裡老人一樣,到公園裡散散步,打打太極等運動方式鍛鍊身體,但是農村老人沒有辦法,也無可奈何。因為還要生存,因為生存就要吃飯,因為吃飯必須得勞動,甚至還有一些70多歲的老人,為了子女還必須到工地幹活搬磚。專家你說現在農村70歲的老人不幹活能行嗎?


宗元


雖然都是70歲,幹活兒的情況大不一樣。

有些老人幹活是為了鍛鍊身體。而大多數老人卻是為了養家餬口,掙錢看病。

自從房地產價格瘋漲以來。連一些中小城市每平米都漲到了七八千塊錢,甚至上萬。

孩子們結婚城裡沒有房不行沒有車不行。這無形之中給一個家庭造成巨大的壓力。農村的老人不比城市退休工人,他們沒有退休金。兒女如果不給錢的話,花起錢來就捉襟見肘。

村裡的老人們都很自覺,能不給孩子增加負擔就不增加!他們自己乾點力所能及的活,完全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哪怕是打醬油的錢。

只是有得大病的時候,自己實在沒有辦法了,才向兒女開口。

所以說不是老人沒必要幹活!而是迫不得已。

什麼時候農村真正的富裕起來,老人們能像城裡人一樣有固定的養老金。你提的這個建議才有價值!






追蜂探蜜


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我國農村人口一直佔據全國一半以上,我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發展大國,而作為農民種植的糧食養活了我國十幾億的人口,農民的功勞功不可沒,但現在卻有很多農民70多歲了,還照樣早出晚歸的勞累。之所以這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我國很多農民沒有像城裡人那樣有著穩定保障的養老金,更沒有所謂的失業保險等等。雖然我國現在在農村也適應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沒有現在的農村老人來說可以領到65~150元/月的農村養老保險,而這對於現在高物價,不斷通貨膨脹的時代,顯然是不夠一個月的基本生活的,很多老人基本上還得依靠子女撫養。



第二:農民一生勤勞,經不起休閒的生活。這個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別是一些身體比較強壯的農民,到了七十多歲了照樣到田地裡幹活。在我們廣西某貧困縣,很多老人70多歲還去給別人打工,上山除草、砍樹等等。其實看著挺心酸,畢竟這年紀如果是城裡人估計早已安享晚年了。



第三:子女不孝順導致。以前農村人經常說養兒養女防老,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子女外出打工,一年到頭賺的錢根本不夠自己花,更不用說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了。不得已,很多父母只能上了年紀還得繼續幹活,養活自己。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不想連累子女,很多農村父母一輩子為兒女操勞,如今物價、房價節節攀升,彩禮高漲的今天,作為父母年紀已大,也不能在幫助子女什麼了,因此只想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來減輕子女的負擔。

對於目前這種現象,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我的觀點如下:

一是被逼無奈。

現在的農村,除了逢年過節還能看到年輕人以外,在家守候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因為靠家裡的一畝二分地,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於是年輕人走南闖北,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再外做生意。以前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現在是三年河西三年河東。如果幾年不出去打工,根本就趕不上潮流,經濟也會滯後,和其他人拉開距離。

年輕人出去了,作為農民的根基--土地,歲數大的人,根本捨棄不了。於是但凡能勞動的、沒有重大疾病的老人,就會把田地種起來。還好現在有大型機械,也給老人提供了很大幫助。不過,像除草、打藥、澆地等基本農活,老人還是要親自去幹的。所以說,這是被逼無奈,也是對土地不捨的一種情懷。

二是農民部分家庭也存在貧困現象,老人要靠種地增加收入。

農民一旦有重大疾病、建房、兒女多等很多負擔時,70多歲的農民沒有外出打工的能力,只有靠幾畝地補貼家用,甚至來還款等。

三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願意去幹。

70歲的農民種了一輩子的地,對田地有種無法割捨的心態。他們在自己感覺身體還行的狀況下,願意去幹農活。農村比不上城市,有專門的老人娛樂場所和方式。農村老人大多時間,都是在農活中度過。

四是,恐怕說了你不信,老人不讓他幹活,心裡空虛。

我親眼所見一位老人,兒女家庭條件好,不願意老人再幹農活。於是把老人接到城裡去住。不過,沒幾天就病倒了。問其原因,說是不幹活難受,憋屈。結果送回農村老家,乾乾農活,身體一點毛病也沒有了。

或許,以後國家富裕了,真正達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農村70歲的老人也就不用幹農活了。




豫東一農夫


俗話說的“六十不當家,七十不算人”,這是千古年來老祖宗遺留下來的一句訓話,也可以說是一句美言!追溯中國上千年的歷史,老古人既然能有這樣的道理,可謂不無道理,定有因緣!

回到過去生產力,勞動力及各方面條件都極為艱苦的歷史歲月,你若不勞動就得飢餓,甚至餓屍荒野,但中國曆代以來都有個百善孝為先的美好品德,晚輩們都願意自己多辛苦點、多付出點也不願長輩們操勞!

現在在這大中華這片熱土上,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各項民生政策也覆蓋到祖國大地的任何角落,民風淳樸,人民生活日漸更新,可謂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現在的農村戶口,若一個人年齡但了60週歲每個月就可以領取國家給予的養老保險金,單是靠這點微博的政府救濟金也可以勉強過日子,反問難道到了6-70歲這般無勞動能力的年紀還有必要為維持生計而奔波嗎?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障”,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大家都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要感謝黨和國家給予人民的一切福利!


鄉村文娛


有人說七十歲的農村老人沒必要幹活,這種說法不對。

首先,七十歲的老人每天都要吃飯生活。吃什麼?喝什麼?用什麼花費?得了病該怎麼辦?

有人會說:“吃飯花費有養老金,得了病有合療。”

七十歲的農民是有一百塊養老金。現在的一百塊在集鎮上能買十碗麵條,十碗麵條能不能夠七十歲的老人吃一個月?七十歲的農村老人實在是可憐,他們走在商場裡,手裡的幾元錢攥出油也捨不得花。農村老人雖然交了合療,但是誰也不敢得病,得了病也不敢去醫院,咬著牙用身子硬撐著。許多農村老人住不起醫院,除非他們的孩子養得起他們。

農村老人勞動了一輩子,貢獻了一輩子,收穫的是辛酸,誰能理解他們的內心的苦?對於七十歲的老人來說老無所依是何等悽慘,不勞動他們又能有何指望?


農村農民三農話題


在農村沒有什麼70歲就幹活不幹活的,這要看個人,有的人勤快,活到老做到老,只要還能動,都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懶的人50歲就不想幹活,儘管窮也不幹,明明是四肢健全,卻偏偏要好吃懶做。

這就是我在農村看到的真實現象,什麼人都有。

什麼是專家,來農村看看腰都灣下地的80歲老農民是怎麼幹活的,讓老農指導下專家認識菜地上哪些是菜哪些是草,韭菜長什麼樣子,草長什麼樣。



再讓老農告訴他用柴火能不能煮飯,農村的雞長成啥樣。

動不動就專家說,讓人很不舒服,現實是農村的老人大多數,不要說全部,做了一輩子農民,習慣了勤勞,都會做到不能做為止,要不怎麼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在貧困地區某些老人70歲還是主要勞動力,如果年輕人出去打工,家裡再有兩個留守兒童,估計80歲還是勞動力。

即使在已經脫貧的農村70歲下地勞動也是正常的,常年勞動的人,很多人身體都硬朗,一旦停止不勞動會不適應。



再說了只要不過度操勞,勞動的人比不勞動的身體好,就當勞動鍛鍊身體還能幫助家裡,多好的事。

城裡人不上班還不是跳舞,散步,目的不就是鍛鍊嗎,所以所謂的專家不要誤導農村人免得被罵。


鄉間秀姐


怎麼就沒必要?城市裡的90歲老中醫生照樣給人看病嘛!80歲的老頭照樣騎自行車滿街跑,垃圾箱裡撿飲料瓶嘛!70歲的老頭照樣在看倉庫,修自行車,賣豬肉,或者,打個更什麼的嘛!他們都在幹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嘛!

其實,生命在於運動,農村老年人乾點田間地頭點活,又有什麼不好?你說說,我聽聽?

老年人適當乾點活,能舒筋活血,健身強骨,因此,我建議,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老年人千萬別在家待著,待著啥病都來了,不是嗎?

如果你還不服氣,聽“磚家”的!那麼,我問你,你是喜歡一個健康愛勞動的老人呢?還是喜歡一個整天躺在病床上吃藥、打針的老人呢?

這不就對了嘛!——回答正確,加十分!


劉年14


磚家的話純粹是它喵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沒有在農村生活,不知道農村生活的疾苦,還假惺惺的說農民老人年齡大啦沒必要下地幹活啦!農民何苦七老八十的年紀還要去種地幹活無外乎下面兩點:一,不種地幹活沒飯吃。城裡老人在六十歲以後,晚年會過的很輕鬆、悠閒,那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有保障,他們都有退休工資。可是農民不一樣,老了如果不幹活,就沒有生活來源,生活各項開支怎麼辦,吃什麼、穿什麼?

二,養老沒有保障。城裡老人因為有正式的工作,到老了基本能存下一部分錢,而且還有退休工資,因此基本不用為養老問題而發愁。而農民以前大都依靠種地為生,一年下來基本沒有結餘。子女的生活、教育到後來的結婚生子基本上會把一個家庭掏空甚至負債。因此很多老人在能還能幹的情況下會盡可能的自食其力以免給孩子帶來更大的生活壓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收入的逐漸提高,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消除。希望所謂的磚家們在健全社會公平機制和穩步合理提高農民收入上能夠提出合理建議和看法,這樣才不會出現“磚家一出口,罵聲全都有”現象!
我是:魯陽三哥 關注我帶給您更多精彩問答個視頻 回答不足請指正和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