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是农村的父母,有的家庭能出来三个大学生(两个本科,一个研究生),而有的家庭只培养了一个大专生?

珂人尔


其实差距有更大的:

同是农村父母,有的家庭能出来三个大学生(两个硕士,一个博士),而有的家庭好几个学生都是初中就辍学了。

这是为何呢?

说实话吧,有这么几点:

第一,不同家庭的孩子,本身天赋就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我以前就是农村的,在农村里一路上小学和初中,身边的同学成就好的,其实也没咋培养,大家父母都没什么文化。

但是,结果却差别很大。

有些成绩一直非常好,从小学到高中,最后上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些从小吊儿郎当,初中还没读完就不上学了。

第二,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虽说父母多半没什么文化,但是,父母与父母之间,最大的不同,其实就在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同是农村的孩子,其中一个母亲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

而另一个孩子,长辈们的理念是这样子的:

结果可想而知,前一个母亲的孩子后来上了大学,在城市里找到还不错的工作,立足下来了;后一个孩子早早辍学,去酒店打工都没人要,然后情况还是依旧。
第三,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了大约17000名1970年出生的儿童。他们分析了海量数据,试图找出是什么让那些还在能够坚持下去并在学校表现出色。或者说,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打破了命运的魔咒。

数据显示,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在孩子最初几年的生活中,他们足够关注孩子并和孩子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这些孩子后来在学校都表现得很好。

所以,家庭贫穷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理念和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支持、理解与关心。

充满爱的家庭,哪怕条件辛苦些,其实过得也还是相对幸福,后面是可以慢慢改善的。


冯起升


我来自农村,我们家4个孩子,2个上了大学,我把书念到了博士,现在在博士后流动站。仅以我们村为例,我家还不算典型,以考大学的成功率来看,我家是50%,有的家庭是100%。


总结大学考取率和失败率的比例,我觉得高考取率的农村家庭一般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因因素。父母双方其中有一方大多是“学霸”,当然,这里的学霸不是说文凭有多高,而是父母有一方小时候念书念的也是极好的,但由于种种比如家庭贫困、家庭变故等原因不得不中途放弃。比如我的父亲当年也是我们村为数不多考上县城最好中学的学生之一。还有一个邻居,他家三个孩子全部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三个孩子的学习天赋,就遗传了其学霸父亲(也是重点高中的录取者,由于家贫不得已放弃了升学)

第二、家庭氛围。就我经验范围内所见,农村高升学率的家庭,父母至少有一方是爱读书之人,当然,依“书香门第”家庭的判断标准,农村人读书的标准并不高,很多仅限于小说、报纸、民间文学,但对于一个孩子而已,这种氛围已经足够熏陶出孩子的阅读天性。

第三、父母性格和作为的耳濡目染。农村学霸出身的家庭,一般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比较要强,表现为凡事都不想落人后,总想着要比别人强一点。这种性格无形中也会影响加强孩子的好胜心理。

第四、父母对教育的重视。这一点还不算典型,因为但凡中国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都很普遍。

当然,相比较于以往大学的精英化教育,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在农村,考上大学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之事。现在有心的农村父母也逐渐从追求上大学转向上好大学,高等教育的等差呈现也越来越明显。虽然如此,具备以上先天和后天条件的农村家庭,依然还会占据优势。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我认为主要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性格造成的。

一是家庭教育。

我老家是农村的,我们村有一部分人考到了985,211,但更多的是考到了大专。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我给你赚钱,去外面打工,你在家好好学习。于是他们不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每年的沟通基本上都是,考了多少分,为什么没考好。这部分家长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帮忙带,爷爷奶奶也不会怎么管孩子,孩子自制力又不强,所以,考的分数也一般不高。

而考的好的孩子,一般父母都在家陪孩子,会给孩子创造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学习,也注重孩子日常的学习,而不是只有最后问成绩。

其实,家庭教育并不是需要父母多高的文凭,而是父母陪着你,去给你环境学习。

二是孩子性格。

有的孩子比较内向,喜欢安静。就能坐下来看书。

有的孩子比较外向,就安静不下来,喜欢出去玩。

当然也不是所有安静孩子都学习好,所有外向的孩子都学习不好。只是普遍是这样。

其实 还有一点因素是,农村的孩子本身学习条件就比城市的学习条件差一点,一是家长的对孩子学习的态度,二是师资力量,三是培训机构和课外练习题,如果农村孩子的这些外在因素被家庭补齐,他考上好大学的几率会更大一点,也就是为什么会问出来这个问题~农村孩子其实不比城市孩子差,只是,学习环境不同,造就了有的考上了大专,有的考上了985。也能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升学的重要性了。

智联校园 谢蕊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三分是命运,七分靠打拼。同为农村父母,有的家庭能个个大学。有的人却是专科毕业。这个问题不能怨父母,只能怪个人。


在我村,有一个真实的故事。父母是文盲并且非常贫穷,可儿女八人个个学业有成,并官居要职,大到省委副书记,小到县级局长。他们并没有花费父母多少心血。全靠自己努力。老大初中毕业后就进厂做临时工(因为贫穷送不起),在厂里靠自学成才考了成人大学。工作后全全供养弟弟妹妹读书,后来个个都是大学生,还有2个妹妹留学并定居国外。他以因自身的努力成为省委副书记。此事在我村成为佳话,在我县也是奇迹。

假如他自己不奋斗,有可能到老都只是一个一线工人,更没有弟弟妹妹成才的事情。

看到你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并非是父母的问题,而是自己有很大的问题。不管是大专生还是大学生。所走的路程是相同的,从小学、初中、高中,父母并没有亏欠什么,该给的钱给了,该说的话也同样说了,至于你考试的成绩和被录取的学校这和父母没有关系,更何况农村的父母并没有多少知识,在学习上跟本就帮不了你。

有的人说是基因,天份决定,我虽不反对,也不赞同,因为我所看到听到的聪明人,老师极力夸奖的人,很多在高中时期就出现了问题,并没有进入好的大学,或者没有进入大学。反而是那些中上成绩的人如愿以偿。

其实在农村,要想父母给与多大教育是不可能的,他们拼尽一生能让孩子顺利读书就很好了,作为农村的孩子就应该知足了,要想出人头地全靠自己打拼。


乡村老农民


既然题主提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当时我觉得只要我足够努力,我一定能够考个名校,后来只考试了一所重点本科。在学校里面,我发现一个特点,农村的学生基本上是当时高中学生的佼佼者,城里的孩子一般是中等成绩考进我们学校的。


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除了家庭出身以外还有一个家庭教育问题。虽然农村孩子家庭背景是一样的,但是家庭教育不一样。当时因为成绩不好,父母把我送到我们当地的私立学校读书,学费很贵,差不多一年一万左右。但是很多农村孩子父母只愿意把送到当地的小学上学,环境很容易决定一个人的,自然以后的路也不同了。

还有就是基因,虽然有人说我在扯淡,以前我也不信,后来这个还是有道理的。有些人天生很聪名,有些人就不是很聪名。

牛博士:今日新农人签约作家,“田管家”农技问答专家。


鲜农场


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从农村考上本科的大学生,我也是深有体会的。当时上大学真的很难,笔者家里就有二个本科大学生,要不是家里条件太差,父亲身体差,哥哥成绩比我好却没有继续学业,很让人婉惜。85年姐姐成为村里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大学生,90年我成了村里第二个大学生。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遗传基因的作用。父母都是上过学的,特别是父亲,算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如果不是文化革命,他是当时公社里的一支笔,但后来受历史的影响回到农村务农。所以我们兄弟姐妹的智力还算好,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遗传基因对小孩学习是有很大决定作用的,正所谓是天生会读书就是这个原因。


二、家庭的教育。虽然我的父母因为农活太忙基本不会指导我们的学习,也没有跟学校老师有什么交流,但是他们还挺重视我们的学习的。砸锅卖铁供我们读书确实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对认真学习的孩子会有奖励,比如可以少做农活,比如多给好吃的。总之会让你感觉努力学习是天大的事,非常朴实的想法让我们都受益非浅。

三、榜样的力量。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孩子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必然会影响其他孩子。一个孩子的成功肯定给家庭其他孩子做好榜样,也会激励后面的孩子,一般也会取得较好成绩。所以经常会出现一家出几个大学生,出几个博士生的现象。


而那些连一个大学生也培养不出来的家庭,肯定存在一些问题,或者是遗传基因的因素,或者是家庭不重视等。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们怎么看?请留言评论、转发。


良心老师


同是农村的父母,都没有很高的文化,但是有的家庭能培养出三个大学,两个本科一个研究生,有的家庭却只培养出一个大专生,这种现象的在农村其实很常见。


第一点:孩子天分不一样。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欢学习,学的快,别人用一个小时能做完的功课,他只需要半小时,别人看到一道题,一秒钟就能想到解决方法,有的在老师详细讲解以后,还是不懂,这就是差别所在。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天分,这件事不能勉强,所以有的家庭花很大心思培养的孩子缺还没有放养家庭的孩子学习好。

第二点:家长重视度。在农村,有很多父母是吃再大的苦也要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有的家长则会忙碌自己的事情而忽略孩子的教育问题。



以上是我对有的农村家庭培养出研究生和有的家庭只培养出大专生的一点个人观点,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回复讨论。


小马话三农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能考上大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不管是只有一个大学生,还是有两三个大学生,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在家庭教育方面如此。这些家庭(父母)也必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我是从农村出生的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好,后来顺利考取了本省的一所211大学,后来又以推免生的资格进入东部某985大学读硕士,现在南方某985大学读博士。曾经,我也很多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能在学习方面PK掉绝大多数的同龄农村小孩,一路披荆斩棘地考上重点大学,甚至在做事情的认真程度,努力程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比很多城市长大的孩子做得都好?


我的基本看法是,这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变成一个“文化人”,离不开父母的影响。父亲小时候家里穷,也没念过几年学,好像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就没有再上。母亲几乎没有上过学,可能顶多跟着学前班或一二年级的孩子,上了一段时间,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就回家了。对于我的父母,以及生活在农村的无数个农村家庭的父母来说,他们上的学是严重不足的,对学习的新鲜感,渴望,以及幻想,才刚刚开始没多久,就被中断了。这导致了,对上学的渴望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深深地扎根,许多年可能都挥之不去。加之生活的艰辛,也让他们意识到,没文化是多么地可怕。于是,他们会将这种对学习的强烈渴望和极端重要性,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给自己的子女,让我们这些孩子在懂事时就在内心深处种下了对学习的无限渴望,幻想,憧憬。将学习看得很重要,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甚至考上好大学最为深刻的力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助了我们一臂之力,将内心对学习的渴望变成现实的好成绩。尽管不能一以概之,但是我想,凡是在农村长大并且最终能考取不错的大学的孩子,大体都是这样一种情况。


为什么有些家庭培养出了两三个大学生,而有些家庭只有一个?为什么有些农村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很好的大学,有些只考了个大专生?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基本取决于上述两种力量:对学习的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这两个力量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孩子未来有兄弟姐妹几个能考上大学,以及上什么样的大学。


当然,还有别的影响因素,如有些家庭重男轻女,所以女孩就可能早早地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如有些农村家庭实在太过于贫困,所以可能会不得已而辍学;再如,家庭的变故,如父母一方重病,或者逝世,也可能会击垮一个家庭,从而中断农村孩子的学业;再如,父母的文化程度,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他们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这无疑也会影响到农村孩子日后在学习上的表现;再如,来自于基因的力量,使得有些孩子聪明,有些孩子笨,这当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等等原因,不一而足。不管怎么样,我前面提到的两个因素,应该是最为重要的。


方规圆教育说


我来说说,我们兄弟俩家四个孩子其中我家三个哥哥家一个,他们都是零几年考上重点大学的我家有二个,哥哥家一个都读了名牌大学研究生,那一个没有考研究生也很优秀,马上就要考高级会计师。我个人认为我们家的孩子高学历和哥哥家的孩子有关,她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下面的弟弟妹妹都以她为榜样,只是榜样的力量,再者孩子们与父母的基因有关,哥哥是军人天资聪明,对孩子教育有方,我虽然是个农民,是八十年代的洛榜生那个年代高考录取率很低,加上多种原因没有上大学,但是我头脑相对灵活,由于我没能上大学吸取了教训在孩子教育上毫不含糊舍得投资加上孩子们个个聪明,所以个个都考上重点大学,他们现在个个都有体面的工作收入可观。我们村子像我们家这种情况就不多,主要是他们目光短浅,对孩子教育无所谓,很少有人考上好的大学,现在大学生多了主要是普及高等教育,出来工作都不好找。


蹉跎岁月150843412


为什么同是农村的父母,有的家庭能出来三个大学生(两个本科,一个研究生),而有的家庭只培养了一个大专生?

七星老农作为父辈,一看这个题目就知道题主,在责怪自己的农村父母亲,没有别人父母亲本事,没有能力供养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似的,只没有明摆着说自己的父母亲懒惰,平时没有努力工作赚钱似的。

可是,我不竞要问,同样是农村的孩子,同样是父母亲所生养,同样是送孩子们上学读书,花费了父母亲同样的钱财,那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们读书就有那么聪明,能出三个大学生来,而有的家庭只读出了一个大专生,这又是怎么讲嘛!难道这也怪孩子们的父母们懒,不送孩子们去读书所致?

所以,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凡事都要看待它们的两面性。

作为农村父母亲,虽然说我们比不上城里父母亲富裕,但在对待孩子们读书事情上,绝大多数父母亲都是尽力而为之的,坚决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只要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就算是家中砸锅卖铁,去借,去赚,去贷款都要保证自己的孩子们完成学业。

可问题是这上大学之事也霸不了蛮呀,有些家庭受父母亲聪明基因的影响,天生智力超群。

而另外一些家庭孩子们是后生喜欢读书,勤奋读书,自觉读书,专心读书,他们上大学的机会也高些呀。

还有一部分家庭的孩子们,生来就跳皮捣蛋的货,读书又不认真,又不会读,从小就玩小聪明,读起书来就懒惰,看见老师与书本都头痛,象这样的情况你也去怪父母亲不送他们读书,不送他们上大学不成?

所以,七星老农认为,孩子们能不能上大学,只能说离不开家庭的培养教育,与父母亲对教育的重视度,上学与上大专并不与父母亲挂钩,打铁还要孩子们本身硬才行,问题是只要孩子们努力学习了,我相信人人可以上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父母亲同样会全力支持你们的,还不说如果你父母亲们真正送不起你们上大学,家中确实困难,那国家也有优惠政策提供鼓励大家上大学的,并且学校也还有助学金,社会也还有爱心捐助,你在大学期间还可以去勤工俭学,去做家教赚钱多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学业呀!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