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入冬以来,三湘大地一直持续阴雨绵绵,这湿冷的天气让很多朋友都感冒了!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小感冒,咳嗽、咳痰,不用看医生,自己吃点药就会好……这个观点可能99%的朋友都是认可的,同时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理由是:没有那么娇气吧,没有时间啊,工作很忙啊,去医院还要排长队、花钱……

这不,家住荷塘区的李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是一位刚刚年过五旬的成功人士,事业上非常成功,是单位的顶梁柱,所以平时工作也特别忙。

从入冬起,天气一变冷,他就感冒了,由于工作很忙,就在药店买了一点儿感冒药和止咳化痰药,按照说明书自行服用。可是,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一点儿都没见好转,而且最近几天还出现了胸闷、气促,尤其是上楼梯的时候,特别明显。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家人很担心,让李先生到医院看看,他说:“没必要,是这两天工作忙,熬夜,没有睡好,所以好得慢,一个小感冒,每年都会得两次,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就这样,又过了2天,李先生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的症状不但一点没有好转,好像还有点儿呈加重的趋势了。这回,李先生自己心里也没底了,他想:看来这次感冒有点麻烦,真的要去医院看看了。

于是,李先生在网上查找相关专家,选来选去,最后锁定了株洲市中心医院的呼吸内二科副主任刘毅博士。

经过刘毅博士的初步检查,考虑李先生可能是慢阻肺,让他先做一个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李先生一听就急了,说:“我这么年轻这么可能是慢阻肺,这病不都是老人家得的吗?”刘博士说:“你先别着急,先做检查,看看结果再说好吧!”

就这样,李先生半信半疑的去做肺功能检查,结果示:“中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李先生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问刘博士说:“你们的机器是不是不准啊?我平时一直身体都还好啊!而且我才50岁啊!又没有七老八十,怎么可能就得了慢阻肺呢?”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刘博士耐心和他解释到:“这个不会错,你的情况完全符合并且很典型。第一,你有30年左右的吸烟史(每天2包左右);第二,你近10年左右都有天气一变冷就感冒,同时出现咳嗽、咳痰的情况;第三,你这次已经出现了胸闷、气促,还有你的肺功能结果已经明显异常了。综合这三点都是慢阻肺最典型的表现和诊断依据。”

李先生听完之后目瞪口呆,原来,之前这些自己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竟然发展成为这么严重后果……

目前,李先生经过积极的治疗,咳痰、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已经明显缓解,病情稳定。

李先生希望以他为反面教材,让更多的人知道慢阻肺的危害。

全球每分钟至少有2人因它而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具有进行性不可逆为特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最常见的肺部疾病,老百姓习惯上称作老慢支、肺气肿。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还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

其主要病因是吸烟和反复呼吸道的感染等引起支气管和肺部的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狭窄和肺泡结构的破坏,出现咳嗽、咳痰、喘不过气等症状,导致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导致死亡。

慢阻肺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被誉为“沉默的杀手”,平均每分钟就导致2.5人死亡。在中国,慢阻肺患病率不断增高,排名仅次于心脑血管意外和肿瘤,已成为最致命的三大健康杀手之一。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吸烟男性)的慢阻肺的患病率达8.2%,也就是说每10人中就约有1人患病,即目前我国约有4300万慢阻肺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慢阻肺的患病率仍在逐步上升,给我国慢阻肺防治形势带来严峻的挑战。

有这些症状你可能患上慢阻肺

据统计,目前能被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慢阻肺病人只有30%左右,却有近70%的患者因不重视或漏诊而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著名呼吸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说,上楼梯觉得气喘,或活动后感觉力不从心,这时候你的肺功能已经损失了50%!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因此要像对待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早防、早治,将肺功能检测纳入常规体检,还应该把慢阻肺的早期筛查引入社区,像量血压一样监测肺功能,以此对疾病早干预,减少死亡风险。

35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40岁后每半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测。

专家提醒:如果您经常出现咳嗽频繁发作、痰量增加,尤其是还伴有胸闷、气促,上楼梯费力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去看医生,早发现,早治疗。

做好三件事预防慢阻肺

1.禁烟以及戒烟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禁烟以及戒烟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不但患者本人不要吸烟,而且患者家中的其他成员也应戒烟。

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病因,长期吸烟最终导致支气管的阻塞和肺结构的破坏,吸二手烟也可能造成慢阻肺。

因此,防治慢阻肺,戒烟势在必行。如果戒不掉,也不要在患者的房间里吸烟,保证患者居住的环境有清新的空气。其他刺激性气体,如厨房的油烟等,也要避免接触。

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慢阻肺在气候突然变冷的时候容易发作。在严冬季节或气候突然变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服,室内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冬季室内温度应在18℃~20℃为宜。

过冷、过热对慢阻肺患者都是不利的。寒冷季节尽量不要外出,如必须外出,一定要穿暖和,戴口罩,防止受凉感冒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众所周知营养不良会削弱机体免疫机制,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还会损害肺功能。平时应摄入足够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食品,合理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因而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经常进行腹式呼吸锻炼、散步、打太极拳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慢阻肺日义诊公告

世界慢阻肺日是由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议(GOLD)与世界各地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COPD患者团体合作组织的活动日。每年11月第三周(或第四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其目的是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识,提高全世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水平。

如果你上了40岁,可能有1/10的概率患上这个致命的疾病!

2018年是第17个世界慢阻肺日,时间确定是11月21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从来都不太早,从来都不太晚!意思是告诫人们治疗呼吸道疾病任何时间都是恰当的。

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株洲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专家首次联合康复治疗科专家举办大型公益义诊宣传活动,全方位立体打造:呼吸系统的疾病从“急救—康复—预防”的服务平台。机会难得,届时欢迎广大市民及病友前来咨询检查!

  • 时间:11月21日(周三)上午9:00-11:00
  • 地点:株洲市中心医院门诊二楼大厅

关注慢阻肺从此刻开始永远不晚

通讯员:呼吸内二科 付艳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