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魯河的變遷(四)

此時已經是北宋末年,汴河的輝煌時期即將結束。南宋以後,都城變遷,汴河地位一落千丈,成為一條大眾河流不再受重視。對此,清代初期顧祖禹有過系統的研究,他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寫道:今考證汴河故道,從河陰縣東北十里的廣武澗開始,向東南流過陽武縣、中牟縣境內,到開封城南,再向東過陳留、杞縣北,再向東過睢州(今商丘睢縣)北、考城縣(今蘭考縣)、寧陵縣北,再向東經過歸德府(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城南;在隋朝以前,汴河在歸德府境內東北流向,經過虞城縣、夏邑縣北,再轉向南入徐州地界;再過碭山縣南、蕭縣南在徐州北匯合泗水。隋朝以後,則在歸德府境內東南流,經夏邑縣、永城縣進入鳳陽府宿州(今屬安徽省)境內,再東南流經靈璧縣及虹縣(今安徽固鎮縣)南到泗州的兩個古城之間匯入淮河。簡單說一下泗州古城,它建築於古泗州始建於1500年前的隋文帝時期,隨後成為隋唐大運河的入淮口,一躍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漕運中心,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持續了900多年的輝煌。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淹沒,沒入洪澤湖下。2012年7月被考古發現。到北宋時,都城在開封,汴河近水樓臺得以高度重視,汴河的治理上升為國家戰略,所以當時對汴河的疏浚河道、修築堤壩、分洪截流及相關言論等方面記載很是詳盡。到南宋時期,都城南遷至杭州,開封不再是漕運供給的核心,汴河逐漸衰落,因無人治理河道逐漸淤積,漕運幾盡喪失。金國佔領北方以後,也常常把開封當做都城使用。在金國元光元年(1222年),即南宋嘉定十五年,朝廷商議疏浚汴水河道,再引洛水入汴,想再次啟用漕運,但因局勢不穩定最終沒有實施。明朝建立之初,想要把開封設為北京,並開始規劃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工程,其中就有疏浚汴河、恢復漕運一項。洪武六年(1373年)開始疏浚開封西到洛水一段,就是前面說的古汴河河道,不久就停工了。從此以後汴河疏於治理,淤積更加嚴重,水流成一條細線,中牟縣東邊幾乎斷流了。據正德年間《中牟縣誌》記載:“汴河,亦曰蔡河,自須水之滎澤帶繞縣北來,經韓莊鎮東流入祥符界安家口,因淹沒田禾,正統六年(1441年)滎澤知縣李全水奏準閉塞,改流黃河,今淤為平地,其名猶存。”至此汴水河道徹底廢棄,汴水就消失在中原大地。

以上說的是汴水,因為它一直是主河,名所比較大,所以就以先把它講完。歷史上曾有這樣一段爭議:賈魯河和汴河是不是同一條河?看完此文後這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咱們再來講講賈魯河。

從漢朝時桑欽著的《水經》,到南北朝時酈道元的《水經注》,都記載中牟縣北部只有一條橫貫東西的渠水,其它細小河流大多是匯入渠水,剩下的則是注入圃田澤及萑苻澤。隋、唐、宋時期的運河也都是以渠水為主河道,只是名字換成了汴水或汴河;中間雖然有開挖很多分流渠,不能稱之為河。南宋時都城遷移,但是汴河河道淤積水流不暢,很多分流渠被廢棄。到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大雨連下二十多天,平地都積水二丈多深,黃河水暴漲,多次堤壩決口,下游濟寧、碭山、東明等地一片汪洋,朝廷治理幾年都沒有成效。1351年,賈魯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全權治理黃河。賈魯徵集汴梁、大名十三路15萬民眾,又調集廬州等十八處駐軍2萬多人,開始治理黃河水患。鑑於黃河水量太大不適宜截流堵塞決口,賈魯決定先把黃河水分流到汴水,所以要先疏浚汴水河道。經過此次治理,汴河又改名叫賈魯河。

明朝初期,黃河多次決口,據《明史•河渠志》記載:“洪武八年(1375年),河決開封太黃寺堤。詔河南參政安然發民夫三萬人塞之。十四年決原武、祥符、中牟,有司請興築。。。。七月決滎澤、陽武。十七年決開封東月堤,自陳橋至陳留橫流數十里。又決杞縣,入巴河。二十四年四月,河水暴溢,決原武黑洋山,東經開封城北五里,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潁州、潁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於淮。而賈魯河故道遂淤。又由舊曹州、鄆城兩河口漫東平之安山,元會通河亦淤。明年複決陽武,汜陳州、中牟、原武、封丘、祥符、蘭陽、陳留、通許、太康、扶溝、杞十一州縣,有司具圖以聞。發民丁及安吉等十七衛軍士修築。其冬大寒,役遂罷。三十年八月決開封,城三面受水。冬,蔡河徙陳州。先是,河決,由開封北東行,至是下流淤,又決而之南。”這僅僅是摘錄中牟及周邊的情況,此時中牟縣境內河流受到很大影響,河道有很大變動。尤其是老賈魯河道居然被淤沒了。此後的幾十年裡,中牟大地屢次遭受黃河水患。據資料記載,弘治七年(1494),右副都御史劉大夏在疏浚賈魯河故道時,自中牟另開新河長七十里,導水南行,經開封之朱仙鎮、尉氏之夾河、水坡、十八里、張市、永興、王寨到白潭出尉境入扶溝,亦稱賈魯河,也叫運糧河。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十三年(1843),同治七年(1868),光緒十三年(1887)、十五年(1889)、二十七年(1901),黃河六次決口,河水大部分都是順賈魯河南下,民間又叫它小黃河。每一次經過都會帶來大量的泥沙,河水退後致使賈魯河道淤塞嚴重,光緒十五年、民國四年(1914)兩次疏浚,效果不佳,無法再水上行船。

我們再來看看縣誌中對賈魯河的記載:

清同治時期賈魯河西邊從鄭州交界的灰池口進入中牟縣,向東經店李口村進入祥符縣,境內全長八十里,縣東南包括三異鄉在內的河都是其支流,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黃河決口,汴河淤積,只剩下賈魯河。道光二十三年黃河決口,賈魯河道全部淤沒,二十七年鄂中丞重新開挖河道,從毛井村後改道經過五里堡(今東風路五里崗村)東南向大李莊村東,在辛莊寨(今韓寺鎮胡辛莊村)進入祥符縣,與現在的賈魯河道基本相同。第二年又改由(東)十里鋪南三里處。同治七年(1867年)黃河漫堤,賈魯河道再次淤塞,九年,中丞李廉訪、紹勘疏通賈魯河道。隨後發現城北這一帶因河水常年淤積地形升高,河水流動緩慢,隨時有潰堤的危險,對縣城是一個很大的隱患,於是就改由縣城西北繞到魚津口東南(今化肥廠南),但是這段河道淤積頻繁,需要經常疏浚,並且又離縣城太近,於是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將河道向南改動一里多,又疏浚全段河道,賈魯河就進入一個平穩的時期,沿河居民免除了水患困繞。1938年6月,蔣介石想以水代兵阻擋日寇南侵,在鄭州花園口和中牟趙口兩處炸開黃河大堤,洶湧的黃河水讓賈魯河道有很大變動,給兩岸居民帶來巨大災難;後來國民黨政府用了八個月才堵覆住決口處。新中國成立後,中牟縣多次對賈魯河疏浚,尤其是2016年9月底全線開工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這是有史以來對賈魯河治理最徹底的一次,工程結束後,賈魯河將不再危害兩岸民眾。如今漫步賈魯河大堤,河水就如一條晶瑩剔透的玉帶,溫順的在河道內擺動,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給人的感覺只有溫馨,再沒有過去的洶險。可以預見,賈魯河及兩岸居民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

賈魯河的變遷(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