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的墓前,為什麼不鑄造一個宋高宗的跪像?

一德格天1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要吐槽一下 這個問答下的不少答主,很多人都說岳王廟是南宋時期修建的,南宋官民也沒有膽子鑄一個宋高宗的跪像。

這句話,對一半錯一半。嶽王廟是南宋時期修建的不假,但是秦檜夫婦,張俊万俟卨等人的跪像可不是南宋人鑄造的。明憲宗成化十一年的時候,浙江布政使周木因為對岳飛的敬仰,重修了岳飛墓,並且首次鑄造了秦檜夫婦的跪像。至於張俊万俟卨等人,那還是慢慢加上去的。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扯什麼南宋人不敢鑄宋高宗跪像是沒什麼意思的,雖然這話並不錯,但是這話解釋不了這個問題。

或許,這個問題應該換一個問法:為什麼明朝人在岳飛墓前鑄了秦檜夫婦的跪像,而不鑄宋高宗的跪像。


是明朝人不知道宋高宗才是岳飛之死的最大主謀嗎?

不是,這個問題有見識的人都不難看出來,古人讀書不像我們這麼晦澀,要明白這個道理很簡單。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也有詞專門說這個事兒,直接說宋高宗才是害死岳飛的真兇。


明朝人知道宋高宗是害死岳飛的真兇,但是卻不給趙構塑像,原因何在?

我覺得還是得從意識形態找原因,在整個古代,都是講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都是講究君為臣綱的。君主天生就比臣子更高貴,在古代,這是常識。

當年宋文帝劉義隆弄死檀道濟,別人也只會說劉義隆自毀長城。宋高宗害死岳飛,別人也只會說他昏庸無道,說他是非不分,但是不會說他犯下了多大的罪行。

即便有人這麼想,那也不敢宣之於口啊。南宋的皇帝趙構死了,明朝的皇帝還在呢,你一口一個趙構害死了岳飛叫犯罪,讓他跪在岳飛面前。那朱元璋不是更犯罪了?他是不是也要被跪在明初被冤死的那些大臣墓前?

試想,誰要是真有膽子在岳飛墓前鑄造一個趙構的跪像,當朝皇帝會怎麼想?是不是會認為你君臣不分?你今天敢叫趙構跪在岳飛面前,明天就敢在心裡意淫讓我跪在你面前。是不是這個理兒?畢竟死了的趙構還是皇帝,你可以說他不道,說他昏庸,但是你不能讓他受到這麼大的屈辱。

當然,我說的也是特例,事實上除了極少數人思想極其前衛之外,古人大都不會有讓宋高宗跪在岳飛面前的想法的,因為他們自己也接受君為臣綱這一套說法並且已經習慣了。那一部分思想前衛的,就算有想法那也不敢啊。



鳳嫵一


意淫症發作了吧?高宗一國之君,代表的是整個南宋,高宗皇帝在北宋滅亡之時,建立南宋,讓整個民族153年,免受外敵統治,殺條自己養的狗,聽話了給兩骨頭,不聽話想咬主人,狗肉火鍋的下 場,殺個抗旨畏敵的罪臣,還要下跪?看來在蒙古人幫助下,篡改歷史上癮了。

岳飛就高宗的一個小臣,大臣都算不上,戰績平平,所有抗金戰績都靠孫子吹牛吹出來,一個獲罪被處死的罪臣,抗旨畏敵丟失河南,愧對國家,愧對高宗的信任,這樣讓一國之君跪,那天下皇帝還不跪滿街頭?

吹牛吹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讓整個民族跪下你們才滿意嗎?

要跪也應該是手握重兵,抗旨畏敵丟失國土的岳飛向天下百姓下跪,向整個民族下跪。


曉風2016


這恐怕是悟空問答有史以來最好的問題了!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從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封建王朝就被終結了。為什麼一百多年過去了?中國的皇帝依然不能跪在臣子的面前,這不是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世界嗎?

中國沒有皇帝跪在臣子面前的先例?真的沒有嗎?我沒有有統計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皇帝被殺的很多。

歷史上的中國皇帝加起來一共408位。其中一共有61位被殺。而且大多數直系皇族的最後命運都非常慘,滿門抄斬的斷子絕孫的隱姓埋名的淪落奴僕的。

大概統計,有超過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這樣死掉的。這些被他殺的皇帝起因各異,式樣也是五花八門。以“兇手”為主線,死於非常命的皇帝的“殺法”有:近臣殺、宦官殺、子殺、叔殺、父殺、母殺、妻殺、兄弟殺、祖母殺、外公殺、岳父殺、兵殺、俘殺等。

如果沒有岳飛,韓世忠,趙構無疑也是其中一種下場,中國被殺的皇帝就會變成62個。

只憑這一條,他就應該永遠的跪在嶽王墓前,只有他跪下去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才能站起來。

這樣的問題總是讓人想到那位替納粹下跪的德國總理。

我是頭條自媒體號自家講譚,我在這裡呼籲所有看到的同胞,強烈要求鑄趙構像跪在岳飛的墓前,希望所有有良心的網友,伸出你的手來點一下贊!轉發一下謝謝大家!








自家講譚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問題。


趙構其實是最應該跪在嶽王廟前頭的,之所以沒有他,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他是皇帝。


嶽王廟前的四個跪像——秦檜、王氏、万俟卨和張俊,是構陷岳飛的元兇,這個沒有問題。但是請注意,岳飛之死,最終的拍板人是趙構。

有關岳飛之死,明代大文豪文徵明早就有了論斷:“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我在這裡無意討論到底趙構該背多少鍋,但是他要背鍋是沒有問題的。那麼為什麼,嶽王廟前頭沒有他呢?

因為嶽王廟是南宋年間修建的,作為南宋的開創之君,儘管後世皇帝並不是趙構的直系子孫,但他們依然不可能把自己的皇帝釘在恥辱柱上,那等於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刮子!



青言論史


只要嶽墓前放得下,鐵夠用,整個大宋的人都該跪在哪裡。

還有金國的那些,

西夏的那幫就算了,

什麼宋太祖,誰叫他有那些不肖,

什麼宋徽宗,沒有他喜歡幾塊破石頭,能有以後的事嗎,

那些被鎮壓的平民百姓都該死,誰叫他們不乖乖聽話,

什麼黃河、滹沱河,擋道了,都給平了,

要拿出每一粒糧食、每一鐵,什麼皇帝大臣都得乖乖聽話,世界只有一條路,打到地老天荒,別攔著,500能滅他10萬,500站在那裡就是塊鐵坨,10萬在面前就是一地稀泥,金國還能拿出10萬不,就是飛也能飛到黃龍府,

還反了他們了!

不知道"武穆"在此!

要是能穿越幾百年,我看這趨勢有人會這麼做!

明天或許有人想這麼做!

還需要別人跪著不?

這麼搞下去好嗎?

自娛自樂有意思嗎?

祖宗那點陰德都毀了!



F14560678


嶽王廟前的四個跪像——秦檜、王氏、万俟卨和張俊,是構陷岳飛的元兇,這個沒有問題。但是請注意,岳飛之死,最終的拍板人是趙構。

有關岳飛之死,明代大文豪文徵明早就有了論斷:“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舊時的政治生態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說的每句話不會錯,也不能錯,有錯的永遠是臣子。岳飛最後得以平反,是政治的需要,因為君主需要忠臣,如果忠臣被冤殺而不能平反,對於今後的行政不利。編個替罪羊為君主背鍋的故事,對岳飛後人及大眾有個交待,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

嶽王廟是南宋年間修建的,作為南宋的開創之君,儘管後世皇帝並不是趙構的直系子孫,但他們依然不可能把自己的皇帝釘在恥辱柱上,那等於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刮子!

在古代社會,講究三綱五常,從來沒有一個帝王向一個臣子下跪的先例。唐太宗虛懷納諫都被歷史學家大書特書,感覺跟讓皇帝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讓九五之尊的皇帝給臣子跪下,那可真是生生打皇帝的臉。不管是宋朝,還是其後的明清。所以,仇恨歸仇恨,規矩不能亂!所以,趙構跪不跪的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給岳飛伸張正義耳朵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倫理綱常問題。



天下歷史風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關於殺害岳飛真兇的問題,“靜Yes”在先前的文章中進行過系統闡述。概括起來,在以文制武的宋朝大背景下,秦檜作為文臣的代表對岳飛進行了迫害,所謂最後趙構最終拍板的假設並不成立;而且岳飛當時連戰連捷,取得了很多勝利,在朝中地位日趨提升,對無功的秦檜集團造成巨大威脅最終遭致本人的殺身之禍。

所以,秦檜集團才是殺害岳飛的真兇!

跪在嶽王廟面前的,也正是殺害岳飛的兇手!

岳飛墓建於1221年的南宋時期(南宋嘉定十四年),但此時並沒有秦檜等人的跪像。秦檜等人的跪像是在明朝時候才有的。

1475 年明憲宗成化十一年),浙江布政使周木將秦檜和他老婆王氏兩人的鑄鐵跪像放在岳飛墓前;

到了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浙江都指揮李隆花大價錢用銅鑄造了秦檜、王氏的跪像,並增加了万俟卨的跪像;

1594 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浙江按察副使範淶重新用鐵重鑄了秦檜、王氏、万俟卨跪像,並且再次增加了所謂“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跪像;

1595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浙江巡撫右副都御史王汝訓,將王氏和張俊的跪像扔進了西湖,引發民憤,後由當地鹽商馬偉重新補鑄了王氏張俊兩具跪像,置放原處;

自始至終,都沒有人將宋高宗趙構的跪像放在岳飛墓前。為什麼同在殺害岳飛的渾水中,趙構就能得以身免呢?“靜Yes”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封建倫理之下,有臣拜君,而無君跪臣

這是趙構能夠身免的最大原因。

在古代社會,講究三綱五常,從來沒有一個帝王向一個臣子下跪的先例。

唐太宗虛懷納諫都被歷史學家大書特書,感覺跟讓皇帝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讓九五之尊的皇帝給臣子跪下,那可真是生生打皇帝的臉。不管是宋朝,還是其後的明清。

所以,仇恨歸仇恨,規矩不能亂!

所以,趙構跪不跪的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給岳飛伸張正義耳朵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倫理綱常問題。

2、趙構還算不得甲級罪犯

不是“靜Yes”同情和包庇趙構,實在是這個皇帝被歷史學家醜化地太過分了。

當今網絡對趙構的看法無非兩種,一種是類似於漢光武帝劉秀這樣的中興之主,一種是窮兇極惡的昏庸之輩。

而相對真實的趙構,則沒有人注意到。

真實的趙構,是和東晉元帝司馬睿一樣的,名為中興,實為傀儡的皇帝。

這樣的皇帝,被秦檜等集團架空,有什麼權力對臣子生殺予奪。說白了,迎二帝回來,影響最大的是誰啊,是扶持趙構的一幫文官,站錯隊有多可怕,歷史上很多例子。再加上秦檜在金國乾的齷齪事,“靜Yes”相信:秦檜更有不想讓二帝回來的理由!

所以一直以來趙構都是個符號,一個名為皇帝實則廢物的符號。所以,我們無需將殺害岳飛的罪名加到趙構身上,不是同情,而是挨不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舊時的政治生態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說的每句話不會錯,也不能錯,有錯的永遠是臣子。岳飛最後得以平反,是政治的需要,因為君主需要忠臣,如果忠臣被冤殺而不能平反,對於今後的行政不利。編個替罪羊為君主背鍋的故事,對岳飛後人及大眾有個交待,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

在中國斷沒有君跪在臣面前的先例。朝廷高調宣傳什麼人,貶低什麼人,是要為政治服務的,是政府行為,不是平民的行為。平民只能按朝廷的要求,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只許遵上意規規矩矩,不許違上意亂說亂動。只有遵命的義務,不能有質疑的權力。


馮國華的發言


其實這個大家不必此題把想得過於複雜或神密了。原因很簡單的,只要站在統治者或當權者的角度想,問題不難解答。早在南宋時期就是有人提出過殺害原兇就是趙構,只不過是歷史是由人寫的,結論是統治者定的或首肯的。以國之體制是唯尊者諱,不能有對君主過失妄加議論,所以之言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趙構殺掉岳飛原因有三,第一:岳飛功大,掌握軍隊人數最多,趙構害怕其尾大不掉,以後不聽節制調度,擁兵自重,因“苗劉兵變”歷歷在目。殺其絕後患,趙構多次下令南歸,岳飛並未立即執行,待其左右並無援軍時才撤。有既不奉招之嫌,此時殺心已下!

第二:一次君臣共宴喝得高興,酒至半酣,岳飛提出立儲君之事,犯大忌,惹怒了君顏。此時已有殺心了。

第三:岳飛提出直搗黃龍府,迎二聖的政治主張,此舉必然動搖趙構皇位之尊,讓人感覺有二臣之心!防心已有了!加之岳飛負氣出走七次詔命六次不歸,讓人有二臣之嫌!

後來高宗退位,後繼者應在其首肯和授意下,為了順民心,固帝位之舉,平反了岳飛,將罪名全加於秦檜,說鼓惑和矇蔽君王。實際只是他善於揣摩理解和積極執行君王的意圖而已,說白了只是個從犯,主犯並未受審,南宋不會讓君王受下跪之辱而亂君臣之綱,所以推出代過之臣,改朝後代也不會作趙構受跪之像,不然他們自已也有可能受跪之像會出來,依此類推到今天。古代君王有勇氣承認自己過錯的,勇於表白於天下,自漢武帝的罪已詔後,也就寥寥數位皇帝而已!

現在有兩種傾象出現:一:惡意抵毀岳飛民族功績,和軍事才能的人。第二:過份誇大岳飛的歷史功績,及軍事戰績和戰果的人。

這兩種我們都要反對!


天河之水225214262


議和得有把握有砝碼,這個趙構都有,所以要議和。

那時岳飛已經打到了黃龍府邊界,就是現在的吉林農安,只要朝廷發話岳飛馬上發兵攻打黃龍。為什麼金人不是攻打大宋呢,這也說明了,金人沒有那個實力了,就是防守估計也不見得有把握了。所以暗地裡金人派使者和宋朝議和了,趙構表面上不同意,實質上已經和金人苟合了。

岳飛握有重兵,直搗黃龍府,成功了二聖返京,也就沒有趙構的事了,而且生死難保,要知道沒有趙構拼死逃跑也跑不來趙宋天下,沒有功勞絕對有苦勞,趙構不想就這樣丟了大權。這是他不同意繼續攻打金國的關鍵原因,也是導致宋軍在絕對有優勢的情況下不去收復失地的根本原因所在,皇帝的天下叫你打才打,不打你別瞎打,天下姓趙。

而岳飛是忠臣,即不想叛敵投國也不想自立門戶,那樣有違精忠報國之志,所以岳飛明知道危險還要進京面聖的原因。未曾想高宗鐵了心想投降求和,岳飛心灰意冷,也只有一死而矣。

早知道岳飛當時有實力自立稱霸,但是沒有,不是不敢,是不願意,歷史上能做到岳飛這個程度的很少。明朝的袁崇煥雖然也是很有實力,但是他沒有擋住八旗子弟,使金人圍了京城,所以被枉殺於叛敵賣國之罪,而岳飛不是,他是準備打大金,只等著命令。如果岳飛自立或是投敵他都可以獨當一面,但是岳飛沒有。

如果岳飛不回京面聖,那麼他的叛國投敵之罪就有被坐實之虞,如果自立起義,那就是不仁不義,就是叛亂。但是岳飛不是那樣的人,他選擇了回京面聖,和高宗理論希望高宗能夠讓他帶兵打金國,但是高宗不同意。

岳飛有可能大金不是為了誰,甚至是皇帝趙家,而是為了百姓,為了我炎黃,有詞為證:《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三十年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就說了岳飛沒有把功名放在眼裡,視功名和富貴為糞土)。他也希望高宗能夠放棄自我的榮華,收復中原,搏回炎黃顏面。但是高宗不會,他已經坐慣了寶座,不會輕易讓給任何人,即使做了兒皇帝。所以岳飛的心思很少人能夠明白,有詞為證:《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就是岳飛的內心獨白。既然岳飛不投敵,不叛亂,一心想收復中原,而高宗趙構一心為了榮華富貴,那麼岳飛只有一死,因為岳飛不會議和的,這個顯示了民族大義,不是為了自己,而為了國家,為了百姓蒼生。想讓岳飛言和勢必登天,所以岳飛就只能求一死了。

岳飛明知道九死一生,還要為了名族大義去臨安請命,一般人做不到,這個不單單是一個愚忠能夠概括的,這個顯示一個名族的氣節問題。

那麼岳飛不會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進軍嗎,不是沒有這個打算,要不然趙構也不能18道金牌召回了。要知道在那個君權神授的年代,皇帝至高無上,違抗這些道命令,已說明越格了。但是岳飛還像抱著最後的希望去求趙構進軍,岳飛做到了臣子的原則了。當然岳飛沒想到趙構會殺自己,也許他只是想趙構會把自己貶為平民而矣。

趙構也不是傻子,既然岳飛回來了,他又不言和,放了,如果將來被別人利用了,保了別人或是投了大金國,那麼自己的榮華富貴也就泡湯了。所以趙構最後一咬牙,殺了岳飛。

可以說岳飛死的很冤,最終定罪也只是“莫須有”。就是說於情於理岳飛無罪,但是因個人利益問題,岳飛終究是死了。

但是岳飛雖然死了,精神當永存,因為他做到了臣子之分,守土之責,保家之任。可以說做到了最完美的極致,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不會很多,也不會很多,所以岳飛是民族英雄,是武聖人,是我中華精神的楷模,寧死不屈,當為萬世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