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氣工業轉向技術主導—今年天然氣消費將達2700億立方米

中國天然氣消費需求增長迅猛,去年消費量達到近2400億立方米,今年前3個季度已接近2000億立方米,預計全年將達2700億立方米,成為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11月16日,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北京舉行的《2018國內外石油科技發展與展望》發佈會上作出了這一預測。

該院科技發展與創新研究團隊認為,全球油氣資源潛力依然巨大,但也面臨著新形勢和新挑戰。一是超級盆地有望引領老油區重新崛起。含油氣盆地累計產量和可採儲量都超過50億桶石油當量,在盆地產量進入平臺期或下降期時,通過轉變勘探開發思路,可使產量保持平穩或不降反升。美國近年來發生的“頁岩氣革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統計,全球有25個超級盆地,包括中國的渤海灣和松遼盆地。2017年超級盆地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35%。

二是非常規油氣正在有效接替常規油氣。全球非常規油氣資源豐富,正對常規油氣形成主動接替之勢。截至2017年,非常規氣在全球天然氣總產量中佔比達20%以上,緻密油產量在全球原油總產量中佔比約為7%。除北美之外,中國成為非常規油氣資源大規模商業開發的領先者。

三是新區新領域面臨更深、更遠、更極端環境等挑戰。深水、深層、天然氣水合物和極地是滿足未來油氣需求的儲備力量,也是未來上游技術攻關的重點和難點。

四是天然氣發展進入黃金期。天然氣作為資源可靠、價格可承受、發展可持續的“三可”能源,將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視作未來業務發展的戰略重點。

五是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油氣技術革命拉開序幕。智能鑽井、納米驅油、原位改質等新一代勘探開發智能化技術體系正在形成,新一輪技術革命蓄勢待發。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勘探與生產公司總經理李鷺光表示,全球油氣產業持續發展主要得益於技術創新,“頁岩氣革命”極大提升了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開採與供應能力,加速了天然氣黃金時代的到來,也重塑了世界能源格局。當今世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各種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油氣產業要擁抱技術創新。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建中認為,隨著全球油氣勘探開發對象逐步從常規轉向非常規、從陸地轉向海上、從淺層淺水轉向深層深水,開採難度越來越大,對技術及裝備的要求越來越高。世界油氣工業已經從過去的“資本主導”“資源主導”逐漸轉向“技術主導”。

專家表示,當前石油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應用,納米、石墨烯等新材料不斷出現,這些新技術、新材料的深度融合,將助力石油工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