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開始清場快錢旗下地產投資,王健林“步步後退”

万达开始清场快钱旗下地产投资,王健林“步步后退”

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萬達金融板塊旗下的快錢公司正陸續將其持有的多個萬達廣場項目騰挪至萬達商管集團,而已騰挪成功的項目至少有4個,包括樂山、紹興上虞、德陽、重慶永川四地的萬達廣場。

“正常情況下,快錢公司計劃轉手,就會陸續退出其投資的萬達廣場。”一位接近萬達集團的人士向財聯社表示。

財聯社此前曾獨家報道,萬達擬出售快錢支付業務,近期與一傢俱有外資背景的公司展開洽談。萬達方面對此未予以置評。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業務曾被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寄予厚望。其不僅認為“萬達未來價值最大的就是金融板塊,市值有望超過萬達文化及萬達商業”,還提出過萬達“2211”戰略,即以“互聯網+金融”為盈利方向,依託具有萬達特色的商業O2O開放模式,到2020年打造萬億級市值。

但上述願景,隨著網科集團大裁員及快錢業務或被出售,變得越來越遙遠。同樣遠去的,還有王健林的“文旅夢”及“海外投資夢”。

“王健林在步步後退。”一位萬達前員工表示,萬達商業從H股私有化後,迴歸A股至今未有進展,卻因此付出較大的財務成本。去地產化以來,儘管負債在下降,但資產規模、營收和現金流也出現了下滑。

記者獲得的萬達商管(前萬達商業)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財務數據顯示,其總資產為6364.95億元,相較售賣資產前的2017年6月底,總資產規模大幅縮水了逾1800億元。

擬售快錢後頻繁騰挪項目

萬達集團的“瘦身”計劃仍在持續。一位消息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實際上,去年底萬達就打算出售快錢業務,先後和蘇寧、中石化接觸過,都沒談攏,而近期與上述有外資背景公司的談判相對順利。

“萬達之前想把快錢與徵信、小貸打包一起賣,不然徵信和小貸比較難單獨賣,而自己留著價值也不大。”上述消息人士補充道。

記者獲悉,快錢公司日前已退出至少4個所投資的萬達廣場項目,包括樂山萬達廣場、紹興上虞萬達廣場、德陽萬達廣場、重慶永川萬達廣場,接手方均為萬達商管。

上述人士稱,“快錢是萬達花了20億左右收購過來的,業務自成體系。2016年互金鼎盛期大概能賣到120億,當時覺得很合算。”

據瞭解,萬達於2014年底收購了快錢68.7%的股權。彼時,萬達被指有意以快錢為核心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鏈。

萬達的主要金融平臺為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公司,旗下擁有萬達財富、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萬達網絡科技、快錢金融服務、上海邁外迪網絡科技等公司,這些平臺囊括了保險、投資、資管、網絡小貸、私募基金等業務板塊。

興業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曾指出,萬達的輕資產模式實質為“地產+金融”,類似“pre-REITs”前的私募基金形式,能夠較好地緩解商業廣場建設期間的資金壓力。這意味著,萬達打造金融板塊之初,或想借助自身金融集團,助益其重資產商業廣場建設。

以快錢業務為例,財聯社記者發現,其分別持有“穩任、穩餘、穩升、穩普、穩欣”5個有限合夥企業股份,而這5個有限合夥企業投資了多個萬達廣場項目公司及投資公司。截至目前,上述5個有限合夥企業仍持有包括萬達投資、萬達地產等在內的11家公司。

“開發商打造金融平臺,一定程度上寄望能為自身項目輸血,萬達或也不例外。不過,一旦開發商資金出現問題,就會互相拖累。”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告訴財聯社記者。

由此看來,一旦開發商投資的業務板塊不能提供盈利或盈利模式尚待釐清,甚至需要大筆資金投入時,這樣的業務板塊將成為其率先裁撤的對象之一。

黃立衝指出,“支付公司的經營模式是通過給個人和公司進行付款收款,賺取手續費收入。其中,交易額很小一部分會成為支付公司的利潤。以往監管不嚴格的時候,支付公司可以通過備付金謀取收益,但是如今支付公司的客戶備付金需要按比例上繳央行監管,錢的利息也不能記作支付公司的收益,支付業務的盈利空間已變窄。”

王健林持續收縮戰線

不可否認,萬達遭遇的一系列風波的導火索,是去年其海外六項目突遭停貸。2017年6月,金融監管部門緊急要求銀行排查對部分企業的授信和海外融資,特別是併購貸款、內保外貸業務的風險,被排查的企業包括萬達、海航及復星集團等。

隨後萬達以拋售資產的方式展開自救。去年7月19日的那場“世紀大交易”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當日,經歷了摔杯為號等戲劇性衝突,萬達宣佈將13個文旅項目及77個酒店資產,以637.5億元的價格打包售予融創和富力。

上述交易不僅成為市場重新審視萬達的一個開端,也拉開了萬達“大瘦身”的序幕。對於王健林而言,萬達面臨的局勢之變與回A壓力,構成了一盤艱難而複雜的“棋局”。

去年底,王健林曾器重的萬達網科經歷過一輪大裁員,並在今年初萬達集團業務板塊調整中被邊緣化。此外,萬達還與銀泰洽談過出售萬達百貨事宜。

財聯社此前曾獨家報道,因萬達百貨出售事宜存在不確定性,部分工作曾暫停了一段時間,3月後又恢復向萬達集團正常報批的流程。

儘管萬達百貨保留下來,但萬達並未停止轉讓資產的步伐。其陸續出售多項海外資產,目前海外地產項目只剩下芝加哥萬達大廈,如果未來這一項目也被出售,萬達的海外地產將清盤。

“當初萬達購買海外資產,不少項目採用內保外貸的方式,融資期限一般三年,短的只有兩年。而現在萬達融資較難,所以自然要賣掉。”一位機構分析師如是說。

據媒體報道,萬達正考慮出售部分傳奇影業股權以及全部體育資產,後者具體為盈方體育傳媒公司和世界鐵人三項公司。此前,萬達曾拒絕CVC等PE公司對上述資產的報價,理由是出價太低。對此,萬達官網隨後發文予以否認,但消息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萬達體育確實有尋找買家的打算。”

今年10月底,萬達以62億元的價格將萬達文化管理100%售予融創後,據不完全統計,萬達已出售的資產規模達到上千億。

“文旅和酒店等業務已大幅縮水,主要資產中目前僅保留萬達廣場和其他一些資產。”接近萬達集團的人士表示。

如果說去年7月萬達大舉拋售文旅和酒店資產包,有其海外項目突遭停貸的特殊背景,那麼已度過最艱難時期的萬達,為何仍在繼續“賣賣賣”?

上述接近萬達集團的人士透露,“核心問題仍是資金。”

他還表示,萬達在售賣文旅資產前,一年收入達上千億,其中有兩三百億的利潤來自房地產銷售,但將這部分資產售賣後,萬達的收入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財聯社記者獲得的萬達商管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財務數據顯示,萬達商管仍有超過3700億元的債務需要償還。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今年以來銀行對萬達的授信情況,但從公開信息來看,鮮有銀行為萬達提供大額授信的信息。

“大環境變化是讓萬達售賣資產的主要原因,但這輪去槓桿對萬達來說不一定是壞事。如果萬達仍像之前那樣擴張,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嚴重的話可能出現資不抵債,現在淨資產質量比較好。”地產專家、優淘城總裁薛建雄如是分析。

但在薛建雄看來,在上市融資通道打通前,萬達仍面臨較大的財務壓力。

截至目前,萬達回A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證監會官網公佈的最新IPO排隊信息顯示,目前萬達排在第73位,審核狀態為已反饋。而去年10月中旬,萬達排在第56位,時隔一年,排名不進反退。

總資產大幅縮水逾1800億

歷經一年多時間的持續“瘦身”後,萬達集團資產大幅縮水的同時,負債下降幅度也較為明顯,這從萬達商管的一系列數據中可見一斑。

今年2月,萬達商業更名為萬達商管,而新的商管集團是萬達集團核心企業。隨後,萬達集團調整了組織架構,旗下的四大業務集團由“商業、文化、金融、網科”變更為“商管、文化、地產、金融”。

按王健林的規劃,地產集團的成立,主要為消化商管集團的地產業務以及開發萬達廣場重資產。自5月起,萬達商管去地產化加速,已將至少14家項目公司騰挪至萬達地產集團。

“輕裝上陣”後的萬達商管,總資產、營收、負債及現金流均發生了鉅變。

記者獲得的上述萬達商管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其總資產為6364.95億元,較2017年底的6891.04億元,減少526.09億元。

而萬達售賣資產之前的萬達商業2017年半年報則顯示,截至去年6月30日,萬達商業的總資產為8226.65億元。將該數據與今年三季末6364.95億元的總資產數據對比可發現,15個月時間內,萬達商業總資產規模大幅縮水1861.7億元。

負債方面,2017年中期萬達商業的負債為5927.45億元,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萬達商管的總負債為3769.45億元,相比之下,15個月內,其負債減少了2158億元。

與此同時,萬達商管的營收也在大幅減少。截至9月末,今年萬達商管的營業總收入為720.1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92.75億元減少272.56億元,降幅達27.46%。不過,其淨利潤卻有所增加,為252.08億元,同比增加128.96億元。分析人士認為,

“淨利潤大增或與萬達售賣資產有關。”上述機構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此外,截至今年9月末,萬達商管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2.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4.43億元,淨流入減少41.97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709.60億元,較去年同期1017.50億元,減少307.9億元。

“嚴查內保外貸、金融去槓桿等重點調控節點,都被萬達碰到了,由此不得不收縮戰略。”薛建雄認為,萬達已出售大部分文旅及酒店資產,在缺乏住宅銷售支撐的情況下,上市融資的需求較為迫切。如果短期內不能上市,萬達將會繼續收縮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