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青春期女孩不願意和父母說話?

曾盜冬蓮


並不是所有的青春期女孩都不願意和父母說話,但很多青春期女孩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太多。依據我的實際觀察、理論學習和思考,一般有幾個原因:

1,孩子開始趨向了思想的獨立,青春期等於是小孩邁向成人的過程,此時他們更認為自己長大了,他們自己“無所不能”,對很多事物有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但是這些意見和看法,這種 成長很難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因為家長的成長普遍是滯後於孩子的。

2,家長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不同步。孩子接受新事物比較快;而作為父母,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已經完全成熟了自己的世界觀和生活觀、思維模式,所以很容易對一些新事物有先入為主的被動感,比較保守,是大多數父母的特點,但這種保守並不見得不好。

但因為“保守”經常被孩子不理解,甚至起衝突。

3,孩子是一心努力要獨立、自己的事情不希望父母干涉太多,要接受新事物;父母知道外面的世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希望孩子能平安幸福(是父母理解的幸福),更希望能自己的孩子還如童年一樣透明,加上雙方的溝通方式和行為習慣,很可能會互不喜歡,自然做為女兒,就不願意過多地和父母溝通了。

針對這個現狀,提出幾點建議,也是我一直遵守的幾個原則:

1,致力於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建設。

(1)尊重並讚賞孩子的獨立和自主性。

比如感謝孩子能幫忙做家務,感謝孩子能有自己的學習計劃並且做的很好,讓自己感到很幸福等。

(2)向孩子表達自己 的關愛。

在孩子幫忙之後,表示:有閨女就是好!在和他人或者找機會 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我當然最愛我自己的女兒!這樣的機會可以有很多。

(3)遇到事情,堅持自己的原則。

比如孩子偷懶,或者推卸責任時,一定要想辦法讓她知道她的小聰明是不聰明的表現。

2,致力於良好家庭關係的建設。

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和老人的關係等,親情永遠是第一位的,但是也是有原則的。

3,努力樂觀地對待生活和工作,認真做事、誠實做人。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孩子自然能很好地處理好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也自然能明白地對待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就是孩子和父母的溝通不再如童年無話不說也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快樂庭院


何止青春期女孩,甚至一些男孩都不願意跟父母說話,因為在這個階段他們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心思,不喜歡被其他人知道。


就歡喜自己孤獨的發在朋友圈,別人點贊他就高興,越是這樣的人,其實他的內心是越寂寞的,如果有一件好的事情,他願意拿出來跟大家分享,而且這個大家也包括自己的父母,自己至親之人,這樣才能促進他們之間更好的交流。

然而此時孩子,確實就不喜歡,這時就需要父母多跟孩子溝通,多瞭解他的情況,才能更好的培養自己的孩子,而此時的孩子呢,也應該體諒父母一些,畢竟父母這個時候上有老下有小,面對的生活壓力確實非常大。



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萬一遇上什麼壞孩子被欺騙那怎麼辦?一輩子清白都能被毀掉,那你不後悔嗎?要樹立父母溝通之間的橋樑,多說才能夠更促進母女之間的關係,這樣一家人才能其樂融融。

要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從那個時候走來的,自己所想,其實父母都能夠理解,也都能夠猜想出來,多跟父母說說,走過這段時間,不管它是快樂還是痛苦的,要堅強的走下去。


喜馬小弟


  對題主提的這個問題有必要做一下糾正,並不是所有的青春期女孩都不願意和父母說話,只是所佔的比例較大而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韓老師結合家庭教育實踐工作做以下總結與分析:

  第一,姑娘長大了,但是父母卻仍用對待幾歲小孩子的心態去管教,焉能讓孩子服氣。我經常接待前來諮詢的青春期孩子家長,聽著他們嘮叨女兒的種種不是,我一般都是先耐心傾聽,然後問,你在家裡也這樣和孩子說話嗎?家長說,差不多吧。我又問,你是否想過這樣嘮叨,孩子會不會煩?家長說,怎麼不會煩啊,經常是我說一句給我頂好幾句,然後就是沉默,真讓我受不了。我再問,為什麼孩子聽不進你的話?家長答,嫌我管的多唄。

  你是否從上面的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其實,家長一說話,孩子就煩,甚至用沉默來回應,根源在於家長完全忽略了女兒已經進入青春期這一事實,仍然用管教幾歲孩子的觀念、心態、手段和方法,結果肯定是行不通啊。女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在行為上必然有自己的做法,而這些做法恰是很多父母看不慣的,甚至是不允許的,結果就會引發親子矛盾和衝突。時間長了,孩子一看父母不講理,乾脆就不說話了。

  第二,家長忽略青春期女兒敏感與自我封閉現象的存在。進入青春期後,女孩子的情感愈加豐富,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較常見,而很多家長卻忽視女兒情感上的變化,對孩子內心情感需求不能合理的滿足,或給予理解與關懷,慢慢就導致女兒不願意和父母說話,因為她們發現自己說了父母也不理解,就如對牛彈琴一樣,何必自找煩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進入自我封閉狀態,越是這樣,很多家長越是讀不懂猜不透孩子心裡想什麼。

  試想,在一個家庭裡,由於不能彼此保持順暢的溝通,家庭氛圍會是怎麼樣的?可能會讓人感覺特別壓抑吧?在這樣壓抑的家庭環境裡,每個人都變的易敏感,甚至會懷疑他人。如有一個青春期女兒對我講,每次看到媽媽陰沉的臉,我就特別不舒服,我不知道哪做錯了讓她這麼不高興。我再問媽媽,你當時對女兒有過不滿嗎?媽媽說,沒有啊,我以前也曾經常笑臉相迎面對女兒,可是她不理我,我慢慢就臉上無更變。瞧,這就是情感交流中的誤讀現象,彼此在誤解著對方。

  第三,家長對進入青春期的女兒管教不當干預過多,導致矛盾對立與衝突。最容易引發青春期女孩子對父母不滿的現象無非有幾種,一是父母擔心女兒早戀,於是用偷窺手段來了解女兒的生活隱私,結果輕易就被女兒的敏感防範意識給發現,引發孩子極大的不滿;二是父母嫌女兒懶惰經常指責,導致孩子對父母有怨氣,青春期女孩子受生理發育的影響,時常會有身心疲憊之感,自然會在衛生習慣、做家務、完成學習任務等方面有消極和懶惰現象,父母看到後只要不滿或責備,就容易讓孩子逆反心理發作;三是孩子有追星和關注與學業無關的興趣愛好佔用較多精力,引發父母不滿,結果父母越阻止女兒越偏要做,矛盾和衝突就這樣每天不斷。

  父母應該怎樣與青春期女兒保持良好的相處關係呢?

  首先,建議家長要多學習青春期成長教育的知識。很多家長總是拿自己當年的成長經歷作為經驗,或者總是拿教育幾歲孩子的方式來管教女兒,那是根本行不通的。時代在快速發展變化,青春期成長的很多現象與新生事物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家長不加強學習,你就跟不上孩子成長的步伐。當女兒發現父母無知且無理時,很容易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假想敵,處處作對。因此,理性的家長會從多種渠道學習教育青春期女兒的知識,讓自己熟悉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特點,能合理滿足女兒的需求,力爭做女兒的好朋友或好姐妹,放下高高在上的父母架子,臉上多一點尊重與笑容面對女兒。

  其次,建議家長要成為青春期女兒最耐心的傾聽者。以往的溝通方式是什麼?是家長整天嘮叨不休,孩子不厭其煩。現在完全可以反過來嘛,你適當提出問題,然後在女兒說的過程中保持傾聽的姿態,時不時點頭微笑,或者用讚賞的手勢鼓勵孩子繼續說,以表達你有極大的興趣去聽。當孩子發現爸爸媽媽竟然如此有興趣聽自己說話時,會放下心理戒備,敞開心扉一吐為快。有那麼幾次開心的傾訴後,青春期女孩內心的壓抑便會極大地緩解。父母再適當針對女兒的困惑談談自己的看法或做法,鼓勵女兒嘗試去體驗一下,或者做做看,你會發現女兒情緒變了,臉上有笑容了,心情好了。

  再次,建議家長要結合具體的事告知女兒自己的態度和原則。青春期女孩子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做事亦是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有時會做錯事。理性的父母往往不會批評女兒,而是告知女兒對此事的態度,當女兒發現父母很民主很開明時,對父母的尊重便會顯示出來。如有一個女孩子向媽媽提到班上有一個男孩子給她寫紙條,媽媽就對女兒說,我姑娘長大了,有男孩子喜歡了,媽媽真是好開心啊,但是媽媽要問你幾個問題喲。女兒說,問吧。媽媽問喜歡和愛慕的區別是什麼?愛與責任的關係是什麼?怎樣告訴對方我現在還不適合談戀愛因為會影響我的生活與學業?等。瞧,這位媽媽把問題提出來後,女兒就清楚媽媽的態度了,同時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母女倆就達成了意見的一致,女兒就知道該怎樣去解決問題。

  最後,建議家長要信任青春期女兒,不要無端猜疑和指責。鑑於青春期女孩子心裡特別敏感且脆弱,因此家長千萬別去無端猜疑女兒,你的不信任很容易讓女兒受傷,她不僅委屈,還會用逆反心理在行為上表達對你的不滿。有時你本是好心,便是一個猜疑就會破壞彼此的信任關係。因此,父母與青春期女兒在關係相處中應該明確原則,那就是有話要說出來,說者真誠,聽者尊重。只要把話拿到明面上來說,這就是最好的信任,也避免了因為猜疑或誤解而產生的矛盾。只要父母首先能做到,你會發現青春期女兒自然也會變得樂觀與豁達。反之,如果你不先做好榜樣,而是寄希望孩子能證明給你看,那就錯了。所以,面對青春期女兒時,家長一定少一些批評,多一年合理的引導。

  由於內容很多,韓老師只概略式總結以上這些內容,如果你有煩惱,不妨在評論中寫出來,我會在那裡給你一些建議。如果有不妥之處,請多批評指正。


韓國成老師


女孩兒的心事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這話誰說的?貌似已經成了經典語錄,一方面反應了青春期少女的神秘百變,另一方面也驗證了不願意回話兒的根本所在。

處於青春萌動期的少女,內心裡駐了一個強大而虛無的自我,還幻化了好多濃情蜜意的白馬翩翩有鳳來儀畫面,細密的心思深藏其內,加上極易懷春動情的躁動,除了她的意中人和少數閨蜜可以破解,其他人乾脆就是丈二和尚,任誰也是,包括自以為懂得女兒的父母。

要說女孩出現這般狀態,也是因了性格的原因,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心思細密得間不容髮,一個稍稍的舉動就可以引發山呼海嘯一般的狂風驟雨,甚至哭得梨花帶雨、嬌喘可愛。

但我們這些家長們所做的,卻不是及時的化解女孩的心中塊壘,而是聲嘶力竭的要孩子多讀書少分心,傳統習慣中,家長是一家之長,什麼都是我說了算,卻全然不顧孩子大了,也會增添很多心事,一門心事就是將學習和未來前途放在了萬事之首,一切的出發點、落腳點也都以此為軸。尤其是獨生女家庭,更是怕孩子沾染了風情萬種的所謂“惡習”,堅決杜絕涉足感情一塊,因為他們的思維裡,感覺吃虧的總是女孩兒,卻不會去分析和解讀孩子心中已然形成的是非觀念和愛慕情結。

這就人為的樹立了對立面,造成了女孩兒和父母之間的隔閡,也為關係的僵化、惡化埋下了隱患和伏筆。

總是在想,為什麼我們的家長不能和風細雨的和孩子處朋友當知己呢,為什麼孩子寧願有話憋在肚子裡或者說給外人聽,也不願直面父母的絮叨和責罵呢,就是因為孩子也是人,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兒,不僅心事細密,還分外敏感,自尊心特別強,無辜被父母的數落責罵會讓孩子在外人面前無地自容的,雖然當時並不見得有人在場,或者在場的人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但女孩兒卻並不這麼想,莫名的虛榮心和強大的自尊心牢牢把控了孩子無比虛無羸弱的內心,她會感覺無數的目光都涵蓋了憐憫和質疑,感覺自己就是被扒光了衣服慘兮兮的裸露於萬人面前,那種自悔、自責、自怨自艾是任何人都不能幫助平復的,也會給自己帶來心理障礙和嚴重內傷。

最後的出的結論就是,女孩的心事能不猜就不猜,但並不妨礙父母和孩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心朋友,無話不談,無所不包,讓孩子的心事攤開在陽光下,還孩子一個澄明世界,還父母一個開放空間,還天下女子一個裝填情感、貯藏秘密的所在。


龍吟148119260


青春期男女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叛逆。

青春期女孩這個時期的心智更加成熟,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烈,一味的命令式的教育一不留神就會激發孩子的反感,進而演變成情趣的對抗。

一旦萌生這種情趣和意識,接下來青春期的女孩會越來越疏遠父母,因為她們並不覺得這樣的父母是她們的“好朋友”。

真正的家庭教育大師總是寓教於樂。一個人的成長理應被尊重,不可以因為自己是父母就讓孩子言聽計從。多以朋友的身份,同處於青春期的女孩探討,像朋友一樣說道丶商量,陳述利弊,不能兩句話沒說完脾氣卻大的不行,“我是家長就要聽我的,不要和我狡辯照著我說的做”,久而久之難以置信還會喜歡和這樣的父母相處融洽。

所以,培養自己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一定要在尊重小孩子自由權的前提下多溝通,像朋友間說故事一樣。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會讓孩子越來越靠近你,在孩子迷茫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主動關心。相信這樣的辦法,即使處於青春期女孩也會緊緊擁抱著自己的父母,無所不談,因為在她們眼裡你是最好的朋友,最佳的搭檔。

希望這樣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疑問歡迎留言。


薪故事


這個問題其實是在青春期我們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象,我們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會封閉自己,和父母的溝通頻次變少,不太跟家長說一些心裡話這些這樣一些行為哈。其實這些行為都是非常正常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們作為家長要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這個階段,孩子的心情總體上是迷茫、矛盾、衝動又無助,他們處在一個情緒波動非常強的一個階段,但是內心還保留著孩童的幼稚,因此在行為上會出現叛逆,自我封閉,退縮,或者是對大人的極度依賴,甚至會有遊戲成癮,打架,這些不良的行為。那我們問題當中的家長提到的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話,其實就是在自我封閉。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作為家長,我們要考慮以下兩點:第一個就是,我們今天直播課的主題就是,是否我們長期以來跟孩子的溝通模式出了問題?比方說我們是否對孩子打擊的過多?或者是我們作為父母難免對孩子有一些不放心?平時可能羅嗦的比較多,引起孩子的反感呢?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青春期的孩子,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已經變成大人了,所以說很多時候,他們的想法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成分在。但是往往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就會從大人的角度來想,就會說“你這個辦法非常的不靠譜啊”,或者怎麼樣,這樣無形中就對孩子造成了打擊,那我們孩子自然不願意再向家長去敞開心扉了。或者說如果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能力不放心,我們會對他生活上的事兒啊,或者學習上的事兒,會反覆交待他,你要注意你這個方式了。這個時候孩子會產生一種他覺得自己非常無能的心理,所以說長期以往呢,他既不願意聽父母說話也不願意再去跟父母溝通,這就是我們從溝通的方式來說,是否是我們家長,在長期以來與孩子的溝通當中出現了這樣一些問題,導致孩子封閉了自己的心靈。第二點,我們要考慮的是,是否是我們長期以來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有了一些偏差,導致孩子的行為出現了情緒的累積,在青春期爆發出來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的任何一個行為,她並不只是在當下的行為,他很可能是長期以來,之前曾經在孩子的心靈裡面就埋下了一些種子,只是說在當時表現出來這個行為的,當時他爆發了,表現出來了,被家長感受到了而已。所以說是不是孩子曾經在又童年或者是幼年的時候,我們家長對孩子的限制比較多?當時孩子年齡因為還比較小,他沒有能力去反擊,我們家長也沒有能力去反抗。所以說,孩子就是把這些情緒,這些不好的感受,默默地積壓在了潛意識裡,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他的身體啊力量呀,以及他的心理都有了非常大的一個改變,他在青春期就有能力對我們家長進行反擊了。所以說,是不是我們家長長期以來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造成了今天的這個不願意與家長溝通的這個情況,需要我們家長自己再結合自己的情況考慮一下。那作為家長,我們既然家裡已經有青春期的孩子了,那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又是這麼大,那我們作為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呢?

那麼我給您以下幾個建議,第一個建議就是,我們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學會放手,可能我們在之前覺得孩子還小,還是一個小孩子,但是其實來到青春期,孩子真的是已經長大了,從生活上來講呢,他的事幾乎都可以自己來做主了,那學業上呢,他應該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包括人際交往,包括自己的內心情感這一方面,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說呢,我們需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我們要告訴自己,孩子已經長大了,他自己的事情,他可以做主,我們作為家長即使再不放心,即使是在擔心孩子,在為了孩子好,我們也要告訴自己忍住,給孩子空間,讓孩子去施展。第二個建議就是,學會尊重和傾聽,那我們有的家長,是屬於比較權威性的一些家長,孩子可能還沒有來得及說,我們家長就打斷他一些天馬行空的思想啊,或者是對孩子有一些打壓。我個人是非常不建議這樣的行為出現,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其實非常敏感,他對別人的評價是相當在意的,那麼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傾聽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我們要鼓勵他去說出自己的想法,傾聽他真正的一些想法,他的未來的規劃也好,對這個人生的理想也好,我們首先都要保證我們能夠尊重孩子,即使他說的在我們家長看來,可能是很天馬行空,那麼我們也要能夠傾聽他,能聽孩子說完這些話表達出我們的一個姿態。最後一點就是,我們家長要改變溝通方法,要學會對事不對人,幫助孩子理性的分析,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理想性和批判性其實是同時存在的。他們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特別萬能,有的時候呢,下一秒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麼我們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就要做孩子的主心骨,我們要幫孩子理性的分析,“你是說,你的理想是做這個對嗎?那我們要做成這個事情,我們需要具備的素質是什麼什麼呢?那你覺得在你的身上有沒有這些素質?我覺得你有這些需要改變的,那麼你有這些需要繼續發揚的”。我們要幫助孩子理性的分析這些事情,而不是對孩子全盤的否定或者是過高的吹捧,這樣都不利於孩子這個階段情緒的發展。



總而言之,青春期的孩子,他的想法,他的思維,他的人際關係,所有的一切都希望自主。所以目前他存在於脫離家長的一種狀態,不想被家長控制,那麼,內心也是不想依附於家長的。所以他選擇了一種比較獨立的方式,就是減少跟家長溝通。第一,希望自己有空間,第二,他不希望家長有過多的干預。那作為家長,就應該像菲菲老師所提出來的,尊重孩子,給孩子空間,然後鍛鍊他去獨自思考,需要我們介入的時候,我們做好傾聽,理解共情就好了。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首先,青春期的女孩並不比男孩好調教,女孩的心思本身就難捉摸,也許她們會更加叛逆或者更加自閉。




女孩處於青春期階段時,她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會增強,想法也會增多,並且不愛表達,把心思都藏在心裡,愛胡思亂想,喜歡封閉自己的內心。回到家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做自己的事情,不愛與他人溝通,交流。這些現象都是比較正常的。



她們會無緣無故的為小事發脾氣,哪怕是和他人說兩三句也會最後演變成爭吵。所以她們會主動避免與他人的交談,想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她們不喜歡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會對周圍的環境,事物以及人產生厭煩的感覺,尤其是離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和朋友等等。也許她們會認為父母過於嘮叨,會管著自己,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歡被父母囉嗦,也不喜歡被管制,束縛。她們希望自己可以想什麼就做什麼,感覺自己像個大人了,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所以,父母會發現可能與孩子之間產生了隔閡,有距離感,孩子不願意和自己說話了。




如果家長髮現了這種情況,父母要對孩子付出更多的關心和耐心,嘗試著給她們獨立自主的時間。青春期的孩子也是需要成長的。趁此機會鍛鍊鍛鍊她們的能力。讓孩子不僅能夠順利地度過青春期,也學會很多生存技能。除此之外,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她們情緒低落時,上前詢問情況。如果孩子不願意說,不要刨根問底的逼迫她們。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主動與她們交流,也不要句句不離學習成績等孩子比較在意敏感的話題,從她們感興趣的話題切入,哪怕簡單地問幾句晚飯想吃什麼之類的比較普通家常的問題也可以。不要讓孩子認為父母不關心,不愛她們,不聞不問會讓她們缺乏愛。



家長平時也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不能只關注於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增加她們相處的時間,瞭解她們的變化和動向。平日裡多陪孩子在家看看電視,帶她們出去吃吃飯,旅旅遊。儘量避免讓她們獨處而封閉自己,而是不斷地與外界接觸,打開心扉,也避免讓她們長時間處於沮喪,煩躁的情緒狀態下,放鬆心態,放飛心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安達曼海的藍


寫這篇文章是源於一個母親,她的孩子四歲了,可能從孩子兩三歲時起,她就開始給孩子加強教育,她認為孩子的優秀就是取得好的成績,但是4歲的孩子就已經不愛說話,媽媽根本看不清其中的原因,所關注的依舊是孩子的成績,但事實是她虧欠了孩子太多的情感需求。

雖然題目中講的是青春期的孩子,但是為什麼要說起這個四歲的孩子,就是因為我想告訴大家,不是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就變得不太愛和父母說話了,她不愛說話一定是有前因的,看看那個四歲的孩子,我們似乎能想到一點什麼。

為人父母,似乎從來就沒有人認為需要學習什麼方法,我們毫不吝嗇地把從原生家庭裡得來的所有經驗都用到自己對孩子的養育中去,卻發現似乎已經不再那麼合適了。因為現在的孩子接觸的已經完全和過去不同,所以父母必須改變原來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孩子的成長健康地發展。

我認為青春期女孩不願和父母說話,也許就是因為她從童年時代開始,自己的情感需求就沒有得到足夠的滿足,日子久了,失望和不和諧越來越多,久已習慣向父母關閉自己的內心,所以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自身內部的各種變化,獨立性和自尊愈加得不到滿足,自然就更加不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

所以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傾聽孩子的情感需求,是我們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的一點。

孩子現在的問題與以往有必然的聯繫,我們應該審視自己的過去,嚴格從自身去尋找問題,才真正能解決孩子的困擾,才能使孩子在家庭裡的教育真正順暢起來。

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有哪些,怎樣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請關注我的原創文章,一直在根據現實問題,來解密各種家庭教育問題。


家庭教育輔導中心


1、青春期女孩,有自己的身心發展特點,比較有自己的個人想法,甚至有些叛逆。

2、如果父母不能做到和孩子平等的交流,總是一直高高在上,孩子在家沒有話語權、時間久了,孩子就不願意向父母透露內心的真實想法。

即便有溝通,也屬於無效溝通。

3、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把孩子往好的方面引導。

4、要知道孩子遲早會離開父母。作為父母,孩子與你是彼此滋養,共同成長。卸下身上的盔甲,讓孩子覺得和你在一起舒服。

孩子才會一點點把內心深處的疑惑,娓娓道來。瞭解之後,不要指責。告訴她,如果我是你,我會如何去面對這些問題。

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屬於道德範疇,要有做人的底線,哪些事情可以自己怎麼想,怎麼做。

5、做孩子的陪伴人,而不是凌駕一切的家長。


土昕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性格會有很大的變化,他們已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事事會尋求我們的意見,告訴我們一天生活當中的樂趣。這說明孩子已經長大,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不能再單單是我說你聽,孩子更需要的是成人之間彼此平等的交談。



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就要放下家長的姿態。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會有很多的變化。有些身體的變化,他們也不好意思和父母說,覺得難以啟齒。孩子進入初中後,一般都會有生理課,在生理課上,老師也會簡單的介紹一下生理知識,但很少孩子會對不懂的問題進行發問。所以父母對於一些青春期的知識,要及時的和孩子交流,告訴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早戀在青春期也比較多見,家長也不要管的太寬,其實孩子並不認為這是早戀,這只是孩子對異性產生興趣。可以陪孩子多看一些愛情名著類書籍,這些書籍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才是真愛?走出自己內心對於愛的憧憬。


為了孩子,我們必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以朋友的方式和他們交流,他們會更容易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