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高一生活有什么印象吗?

喵呜oO





高一生活居然过去了七年了,现在想想高一的生活,还是有些许遗憾的,在高一之前我一直是个乖巧的男生,认真学习,不打架,不抽烟,也很低调,三观很正,但高一的那年,青春的叛逆期出现了,遇到了或许这辈子唯一一个带着恨的班主任吧,虽然现在想来觉得无所谓了,但在当时,的确很看不惯他的,当然他也看不惯我。

那个时候,经历了初三毕业假期之后,来了学校有点收不住心,很想玩,上课完全听不进去,更惨的是,上课睡觉讲话等等这些行为都被班主任抓个正着,最为奇葩的是,早上上早自习迟到了一分钟,然后手里抱着篮球,班主任居然强势推测说我待会儿下课了,就想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一番,满足我的虚荣心。我完全是自己热爱篮球好吗,更没有想过早餐不吃直接去打篮球,只是三四节课有体育课,好吧。

这辈子最不能忍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猜测完全不着边,而且还觉得自己猜的很对的人,当时反驳了几句之后,从此便和班主任结下了 “深仇大恨”,经历了一个月的适应期之后,我开始慢慢调整自己,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了,不能继续这样了,结果每次晚自习的时候,班主任都说我装样子,而且还多次这样说,还对着全班人说,哇,彻底不能忍了,本身就很叛逆的我,那时候简直爆发了,直接当着全班人的面,和他怼了起来,最后当然是我败了,哈哈,三个月文理科分班之后,我顺利的逃脱了他的魔掌,不过也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被分到平行班的感受(以前,虽然没有分,但是一直都在较好的班上),然后那天晚上的我哭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以及心中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的我,彻底的被击垮了,之后的三年时光里,我过的很快乐,但同样也很后悔,于是我的高中加长了一年,因为心有不甘,所以选择了复读,虽然最后的学校一般,但是很庆幸,没有跑偏,至少对得起现在的自己,



那时到现在的我们


我对高一生活的印象,说实话不愿意回想。我是一个特别怀旧,特别不容易适应新环境的人。这是那时候我对自己的定义。后来上大学时我也以为会不适应。但是并没有,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高一的时候会那么难适应,是因为我那时候自以为经历的事很多,可仍然是幼稚的。

那时候我最好的朋友都去了外地,我一个人留在本地上高中。第一天下午报道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来到了我新的班级。新班的班主任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但是那天,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我从小到大的同学们一个也没有跟我分在一个班。然后那天,我初中的同学看到了我,问我,我的闺蜜怎么没有来?我说,她去外地上学了。说的时候,我一直在忍着我的眼泪。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控制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哭了一路。回到家,还挨了妈妈的训斥。

那天晚上,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上晚自习,从六点坐到十点。一百多人的教室里没有空调,热的屁股粘着凳子都能带起来。全是陌生面孔,我坐在那里,如同地牢。早上五点二十就要起床,五点五十就要进班。从来都没起过那么早,每天都像在地狱。军训的时候,我们不止一次地羡慕那些高三的学长学姐,希望自己也马上毕业。当我们真正毕业的时候,我们站在操场上,看着新一届的学弟学妹。心中哪会有什么,时光如白驹过隙之类的。有的只有一句,轮到你们进炼狱了,不容易啊。

那时候我坐在靠边的地方,望着外边街道上的灯红酒绿,跟旁边的人谈论着未来,那时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以后要干嘛,要去哪。后来正式上课了,许多的不适应,觉也不够睡。但是那时候上课的时候可认真了,怕自己睡着,就咬自己的隔胳膊,虽然对理科永远都不过敏的我,到那时候拼了命的想学好。还有就是给我的闺蜜写信,有空就会写,期盼着每一次的放假。

高一就这样的,过了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在许多不适应中,渐渐的学会了适应。仿佛一个学期成长了很多。直到放寒假的那天,我感觉,高中才短短半个学期过得这样快,感觉像梦一样。

其实许多人都是这样,从不适应到适应。虽然说实话,高中毕业的那天,我是很开心的,一点悲伤都没有,因为我不喜欢那样的节奏,那样的学习,但这是每个人成长中必要的经历。只有每一段经历才会让你成长,让你成熟。

那些冬夜里的晚自习,那些哭的通红的眼睛,那些不适应的适应,到了最后,我们都能平淡的想起。最后的最后,附上几张我高中的图片给大家欣赏。不管高中多累,都默默地希望你们都能坚持下去。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缀以星辰


恐惧是高一的代名词。是活到现在最难熬的时刻。

恐惧之一在于——陌生。

没考上市里重点高中,我被迫到县城上学,他们说县城高中很严格,考上一本学校的概率也很高。于是我到了那里,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陌生的学校,面对无数个陌生的面孔,一个年级26个班,竟没有一个我认识的同学。那是陌生而又孤独。


恐惧之二在于——压力。

学校管理严格,抓的很紧,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休息一天。这使我感到窒息,在这度日若年的日子里,焦急的等待着来接我回家的大巴车。高压的学习生活,极度渴望轻松的空气。当然,由于中考失败,我自己内心是带着阴影的,看着父亲为我奔走东西找关系、找学校时,我是愧疚的。因此,上了高中的自己,也不断在给自己施压,以求自己成绩更好,表现更出色,自我施压,心结系上,难解心病。


恐惧之三在于——失眠。

由于外部压力和自我施压,压力过大导致我失眠了。起初并未察觉,只是慢慢发现为什么午休睡不着觉了,晚上睡不着觉了,带上耳塞还能听到急促的心跳声,并且越着急越想睡,越睡不着。似乎距离我很遥远的失眠真切的发生在我的身上。每天紧绷着弦,直到深夜两三点入眠,五点半起床上早自习,白天午休也是睡不着。渐渐地,身体透支久了,神经衰弱,一种闷疼、涨疼突袭我的脑子,严重时感觉脑子要炸掉。那段时间真的绝望到极点。

这种日子持续好久,去了医院检查,做了CT,做了脑电波,大脑没有问题。找了心理医生,做了心理测试,得到原因是焦虑,压力大引发的。为了让我得到睡眠,我请医生为我开了一周的安眠药,安眠药很小一粒,但是药性很强,我每次吃四分之一片,为例让我第二天能够醒来。接着的半年时间里,我便是这样,与药为伴,安眠药,补脑液,补心丸······


后来,在母亲的疏导下,我渐渐解开心结,顺其自然,不再给自己过重施压,调节了一年后,算是恢复自然。想想那段时间,真的是不愿再回首。

我的高一并非像电影电视剧里甜甜腻腻的青春,而是人至谷底的疼痛与惧怕。


折柳送人


一.学校

我的老家是一个三线城市的一个区县,高中只有3所,完全两级分化,一个省级重点(英国传教士建立的),是当地所有家长希望孩子进的那种,其他都是那种混日子的高中。

我算比较中庸的那种,考进了那所省重点,然后我能高一的班主任是非常年轻漂亮的小姐姐,也是刚刚大学毕业,我们是她第一届学生,因为面试第一名所以虽然本科学历但也进了我们学校。



班主任非常有趣,会和我们一起过感恩节,然后上课放流行歌曲给我们听,同时对我们要求也非常高,别的班还来齐我们已经开始早读半小时了。。所以基本每次评讲我们都是第一,有次没有第一班主任哭的稀里哗啦。

然后说一下我们学校,我们戏称第六监狱,比如男生一律平头,女生一律齐耳短发,不然不要来上学,甚至男女生在教室的距离外不能小于1米,不然会判定早恋哈哈哈。。


同时两周休一次,休息的那一周,周六上午要在校自习,周日晚上回来上晚自习,就是不让你完整的一天在家待着。。

二.早恋

然后说一下学校与学习外的,比如早恋哈哈哈。

我和我暗恋的妹子一起考进了这个中学,小学同桌,初中隔壁班。不过她是学霸类型,在另一班上班长,后来学校组建精英班,她进去了,这个精英班就在我们班隔壁,还记得互相借书写情书那种青涩的感觉,啊啊啊~现在想来好害羞。。


三.朋友与爱好

当时已经入宅了,还交到了共同爱好的同学当朋友,那个年代二次元动漫还不是那么普及,一个班有一两个看动漫的就不错了。小地方没有漫展,就和朋友一起去外地看漫展..火车费200+,门票30,还有住宿之类的,对ACG爱好的追求非常的辛苦。。

如今已经物是人非,当年活泼年轻班主任前几年举行了婚礼,暗恋表白的妹子在同城学业继续深造,认识多年的朋友每次我回老家都要约出来吃顿烧烤吹吹牛,区别就是她有妹子了,我还是单身。。



诚实正直的光影君



哥就是过客


我所生活的地方姑且称为“小城”吧。首先,我是一个返乡生,顾名思义就是返回家乡读书的学生。只是对于我来说,这个“家乡”是极其陌生的,除了每年暑假寒假回老家,我基本不会和这座小城有交际。而且,我回家也多是在农村里待着。

小城在我的记忆里可能是春天雨后的青苔,带着点潮湿、夹杂着点淡淡的土腥味,路边卖了几十年凉粉的老婆婆一遍绣着花,一边静静的等着客人……夏天里街边摆了一串的水果摊,橘色的灯被挂起来,照在鲜红的瓜瓤上,这是闷热的天气里不会少的清甜……或者秋天路边的树开始掉叶子,大片大片的枯叶落了一地,带着某种苍凉的味道,踩在上面脆脆的,还有些植物所特有的苦涩味……冬天最是让人欢喜,满城飘香的汤味,从每条街边小巷里钻出来,尽管在冬天,也总觉得暖暖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以为我就要写这些儿时记忆里的小城,那你真是:太不(tian)了(zhen)解(dan)我(chun)了。这是回忆高一生活好吧?我就不偏题了。

刚刚那些,只是一个前提而已。现在的小城已经沾染了大城市的味道,虽然小学和初中在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城市读,但是这样一个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的小城让我感到陌生。不可否认,我是一个恋旧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城市里生活了十年,最放不下的,依旧是记忆里的小城。但同时,我也承认,对于我来说,小城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了一座“新城”,至少,对于一个连亲戚都不怎么见面的人来说,所有的人、事,都是陌生的。

高一入校报道的当天,我母亲陪我去报名,我才知道我的学校叫什么,连去的公交路线也是才问的。走的急没有收拾东西,很多生活用品都没有准备,只是带了几件夏天穿的衣服,天气很热,在七月份的艳阳天里,排了很久的队,交了一堆拿不到发票的钱,领了床单被套,下午没有什么事,就回家拿东西。母亲身体不太好,上午陪我去学校走了一截不长的路就有些撑不住,我就告诉她我自己可以找得到。家境不太好,手上没什么钱,能从家里带的东西尽量都自己带,一个人用蛇皮袋装了两床棉被,一床垫一床盖(我体质偏寒,夏天也必须盖厚被子)又从家里拎了个水壶(老式的那种大红色)挤着公交又去了学校。到宿舍才发现床上需要垫床板(床架中间是竹条,容易踩空)慌着出去买,因为有点胖,只能买稍微厚些的,大概有一厘米左右厚吧,有点重,切好之后周围都不认识,也不敢随便请人帮忙,就自己扛,累了就歇会,一直上了三楼宿舍,两百米的距离我走了一节课,到宿舍直接吐了(虽然我现在也没想通怎么回事(・o・))

等我收拾好所有东西,到班上之后,才稍微好些。但这只是个开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的高一整个一年都是适应。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是在适应,就是在去适应的路上”

老实说,我的性格挺不讨喜的,至今为止,我也没想通我的朋友是怎么来的。从一开始,我就落了一截,大多数同学在这所学校都有以前的同学,刚开学就开始“报团”,对周围的人都是静静观察,我的性格并不开朗,甚至还有些内向,所以,当其他返乡生已经和周围的人“勾肩搭背”时,我仍然是一个人在走。同宿舍的十一个人里有六个都是返乡生,但我仍然无法融进去。无他,我们的生活习惯相差太大了。每周我的生活费一百左右,所以最初她们问我去不去聚会或者出去玩玩的时候,我拒绝了,时间久了,也就渐渐远了,或者从来就没有近过。事实上,母亲并没有限制我花多少钱,但是我也清楚自己家里几斤几两,何必非要挤进去呢?更多的“冲突”,发生在我们的认知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在所有的返乡生里,我的成绩最差(本地考得不一样)看着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常年穿校服(初中穿了三年习惯了),说白了,我根本不像在大城市里生活那么多年的人,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土”,自然就有些看不上。而且,在她们看来,我简直是一个另类,白白在城里那么多年。而且对于她们来说,学习真的很简单,怎么会有人像我这样笨(这是后来关系缓和之后的一个同寝室的同学跟我说的)

再者,我和她们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这些,每天早上六点二十,我准时起,晚上看会儿小说,跟母亲打打电话,或者刷刷新闻,十一点半左右睡。这在她们看来就是“老年生活”,一点儿都不合群。这点我也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寝室里的其他人一直都处于没有冲突,也没有好友的状况。多数时候,我和我们班另一个寝室里的同学一起,但也仅仅只是点头之交。可以说,我的高一是失败的,因为我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好朋友,但也可以说我的高一是成功的,因为在分班的时候,我是班上少有几个文科进入实验班的人。我听说,原来的那些人里又有人的男朋友被抢了,有人进了学生会,有人成了“拆二代”从此生活更加潇洒,有人考试作弊被逮……

我说这些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生活是自己的。现在,我已经很少和她们有交际,或者很少看见她们了,我不曾勉强自己去改变,去强行融入那些所谓的“圈子”。或许时常感觉孤独,但哪个人又是一生皆有人陪?到头来,还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我没有刻意去做什么变化,只是顺心而已。到现在,也有友相伴,生活平和且充实,这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在面临着这样的处境,别着急,人生漫长,失去的终归会回到身边。如果你的旧友和你各奔东西,从此不再相交,别害怕,未来在来,总有一个人,会代替他来陪你。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击败他,因为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重头再来。

最后,谢谢你!能耐着性子看我这般无聊的人,写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浔曦


当时上高一的时候是住宿舍的,宿舍在一楼拐角的地方,靠近水池水池,用水还是挺方便的。当时宿舍有雾,个上下铺的床,一个洗手池,一个卫生间,没人,有一个小柜子。但是上了高中以后,不少从农村来的学生经常去网吧玩网游,沉迷于网吧,在宿舍谈论的话题也经常是和游戏相关的,他们有时候还晚上悄悄的出去网吧上网。因为当时的宿舍刚好处在学校的一个拐角处,附近有一个地方,刚好方便学生爬出去上网,经常在回到宿舍以后,就听到外面过道里有学生走路的声音估计他们都是准备出去网吧上网的。


刚开始去学校上学的时候还是比较新奇的,对于学校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包括广播里放的一些音乐,到现在还是能记住当时的调调。


学校的学习节奏还是比较快的,基本上早上5点多起床,到晚上11点多才放学,回到宿舍休息。上午和下午的课也是紧锣密鼓的进行的,经常是比较困乏的状态。学校中午有休息时间,大家还是比较珍惜这个时间的都会快快的在宿舍休息一会,然后下午可以比较有精神的去上课。

上个月的时候就感觉县城的孩子比农村来的孩子调皮一些。班上有好些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在下面看小说,还有一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打瞌睡的,都是晚上去网吧通宵上网的恶果。

学校吃饭的时候人特别的拥挤,十几个食堂,两三千的人都涌入食堂吃饭,有时候连一个空座位都很难找到,但是大家吃饭的效率也是比较高的,就几十分钟的时间,食堂又重新回归了空荡荡的状态。

周六下午晚上没有课,周日下午没有课,这些没课的时间我们可能会去外面转一下,比如说去水库,去街上,或是路边看一下,那些离家比较近的同学可能就可以回家去了。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对于毕业4年的人来说,我都忘记了高一的模样。我开始回想我的高一我做了什么,我认识了什么朋友,我为了什么不顾一切努力过,我经历了那些伤心的事。好像都没有。

突然有点悲哀自己这样平淡的人生,没有任何的经历,没有可以回味的人生。

不过有一点我的好好的感谢你,因为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不在意的话,要想好几天,甚至还会失眠。

我试图去找到那些让我痛苦的人,让我失眠的话,我发现我好像连高中时期同学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了。真的非常的神奇,之前特别在乎的事,现在居然没有感觉了。

虽然,没有回答你的问题但还是要感谢你提的这个问题


你好30岁


作为一个准高三党,我表示高一的生活真的是非常幸福的,放学早作业少,有吃有喝,作为一个文科生,我高一的时候数理化就是睡过来的,那时候真太轻松了,轻松的我都不敢想象高中生活是这样的。



高一的时候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传统文化节,可以穿汉服的那种,我们年级的大活动就是由我负责的,真的很有收获,既学到了很多东西,又领悟了很多同学之间的友谊(也看清了一些人)。高一的生活非常值得珍惜。


暗鬼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