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课的内容能听懂可是做题和考试就不行怎么办(主要是理科)?

晏少忠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学生升入高一以后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上课能听懂,说明学生能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但是高中的课程相比初中的课程来说,仅仅靠听懂是远远不够的。

高中的课程尤其是理科内容相比难度增加了很大,内容量也增加了很多,不同于初中的还有就是高中那种基本上是在高二上学期要将所有高中内容讲解完毕,这势必要求老师在每一节课内容当中讲解的内容量非常多。而作为学生,如果仅靠老师在课上讲解的内容,而不注重课下的练习,那么势必做题就会非常费力。


听得懂和会做题,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高中的学习更多的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老师在课上讲解的内容之外,更多的需要学生在课下去多加练习。更需要学生在课下将课上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与复习。如果缺少这样的环节,那么在学习过程当中必然会走很多弯路。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所以针对题主的情况,我说一下我的建议。

首先,做好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

课前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了解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和难易程度。能够保证学生在上课时候做到有的放矢。有重点,有目标的去学习新内容。课后的复习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加强巩固,对所学的知识点能够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是在学习高中知识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样做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能够快速的适应高中学习节奏。

其次,要善于总结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

高中的知识内容衔接性比较强,各个知识点之间也是环环相扣。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要善于去总结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要学会总结各个知识点的网络架构,逐渐的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尤其是在做练习的时候要善于去总结同一类型题型的不同解题方法,当做一道题的时候要善于去总结归纳这一提醒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如果出现疑问的话及时的去进行查漏补缺。



第三,不要一味为了做题而去做题。

练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不用盲目的去搞题海战术。那样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自己的精力。现在刚上高一所学的知识点内容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说在做相应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求精而不是求量。做每一道练习题的时候,都要去认真的去思考这一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内容。要多角度多维度的去思考每一道题的不同解决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的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四,重视错题本的作用。

在做题或者是考试当中,如果出现做错的题目一定要把错题摘抄到错题本上。在错题本上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和错误的原因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利用空闲时间去随时翻阅错题本。不断的去巩固强化,加深对错题的认识和理解。长期坚持下去的话就会发现错题本上的题目思路会逐渐的清晰明了。以后在做练习的时候,如果遇到同样类型题目的话,大脑会很快的想到解题思路。错题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好好的利用。


总之,课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课下要做好预习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将知识点组织化,网络化和系统化。


萧辉田老师


上课的内容能听懂,可是做题和考试就不行,怎么办?(理科)

其实你这个现象,跟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我上高中时也是以为,只要上课能听懂,那么这个知识点,我可能就学会了。

后来我才渐渐发现,听懂和会做、会发散,差距大的很。

听懂知识点、看懂,都是学习知识最基础的东西,它并不等于学会,真正的学会,应该是你能把题目做出来,还会做出类似题目,同时考试正常发挥,也能够满意的成绩。

最终的做题情况,以及考试结果,实际上是对于你这一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反馈,如果你没有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那就说明你上课听懂的内容,其实你并不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破除这一问题呢?

01

在学习一章或者一节内容时,先对整节课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也就是宏观浏览,不需要太纠结这个公式我到底有没有看懂?那个定理我有没有会背?

你只需要关注这节课,我要学哪些公式?学哪些定理?这样一来你就会对整节课的脉络,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具体的知识点学习,应该在课上完成。

当你听懂了老师的例题,我相信老师一定会给出相同类型的题目,让你再试着做一次。你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因为它是检验,你究竟能不能知识迁移的一个很好途径。


假如说你做不出来,可以等老师公布答案,然后对着答案,思考自己究竟在哪个地方卡壳?在在上一个例题中,是不是也用同一个套路,解出题目的?为什么我套公式做不出来?

02

当你能够把自己的症结所在搞清楚,然后重新做一遍题目,你一定会对这个题目有更深刻的理解。

等到下课以后,有什么问题,及时跟老师讨论;一天的作业完成以后,要留下空余的时间,把典型的例题、关键的例题重新再做一遍,不要想着眼睛看一遍,能看懂就行了,这样你根本就不是学会。

你必须要明白,看懂、听懂实际上你不一定会。只有盖上答案,把例题自己做一遍,成功把步骤完美写出来,你才算是真正的理解。假如说你是依靠记忆力,把题目背出来的,那么这也算是无效的学习,你只有通过逻辑思考,把题目推出来,知道为什么能从上一步,走到下一步,你才算是把这道题目搞清楚了。


例题的重做,尽量在睡觉之前,因为你对题目有印象以后,即便你在睡觉,你的大脑依旧会处理这部分信息,让它更加印象深刻。

结语:

假如说你能够每一题按这种要求来做,随着时间积累,你能够掌握的题目会越来越多,成绩也会逐渐提高,这需要一个过程。

期待你的一个赞,或者分享经历哦~

菜鸟微成长


高一同学如果理科成绩一般,显然说明你在理科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上面出了问题。课上能听懂,你听的都是基础知识讲解,听的都是对题型的解题思路。但是别忘了,高中理科最考验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与推理能力,而这需要专门的训练呢。

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进行理科逻辑思维训练,只能靠学生课外下功夫。

我不知道家长或老师们是否给孩子们平时讲过逻辑思维方面的话题?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2、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3、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从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来看,老师们只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重点放在教材上面,而没有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面。结果就导致很多孩子在小学还能学好数学,到了初中阶段理科也能学会,到了高中后便感觉学理科特别吃力了,根源就在没有没有重点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想在理科学习上面有突破,就需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并且还要熟练应用。

1、转化方法。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2、逻辑方法。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在解决数学、物理和化学逻辑推理问题时使用广泛。

3、逆向方法。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4、

对应方法。对应思维是在数量关系之间(包括量差、量倍、量率)建立一种直接联系的思维方法。比较常见的是一般对应(如两个量或多个量的和差倍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量率对应。

5、创新方法。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得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可分为差异性、探索式、优化式及否定性四种。

6、系统方法。系统思维也叫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法是指在解题时对具体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即拿到题目先分析、判断属于什么知识点,然后回忆这类问题分为哪几种类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7、类比方法。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事物之间某些相似性质,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熟悉问题或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发现知识的共性,找到其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学好理科,可以尝试以下这种方法,不要只为了做题而做题,练的是思维方法。

1、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经常能看到很多高中生埋头做大量的练习题,但是我要说的是,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家长还可以建议孩子和同学之间相互讲题,当孩子尝试去那样做时,慢慢就把理科的逻辑思维打通了。

2、举一反三,学会变通。在理科学习中,最强调举一反三,因为很多题并不是没有目的而出,全都是围绕知识点设计。那家长不妨告诉孩子,你围绕知识点去找不同类型题,看看能发现多少种类型?你发现的越多,说明你在变通方面视野越开阔。

3、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如果学生认真观察理科老师上课特点,会发现每上第一次课,老师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老师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好学生往往都会准备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错因分析。

4、错题分类方法,必须要掌握。一般来说,错题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如果真的按着这种分类方法去做,保证理科逻辑思维会得到很大提升。


5、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的确定下而进行的思维,如果联系生活就属于非常规思维。一切看似与生活毫无联系却自在法则约束规范的范围内。几何图形是助其锻炼逻辑思维的好工具,经典的图形推理题总有其构思、思路、巧妙的思维。经典在于其看似变态,而实际解法却简而又简单。因此,多训练一些图形推理题,对其逻辑思维很有帮助。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介绍,不知道题主是否对理科学习思维有新的认识?从高中理科设计来看,实际上远远比初中理科难度大很多。如果把初中理科形容为培养孩子们的浅表性思维,而到了高中则是对理科的深层次逻辑思维培养。可以说对学生理科学习来说,既有直观的基础知识学习,又有抽象的思维模式训练。如果老师和家长们都不专门结合学生个题去进行思维能力培养,恐怕真的很难把理科学好。


寒石冷月


同学,高一遇到这种问题很正常。你上课的内容能听懂,说明上课还是挺认真的。老王当时就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理科的学习不管是什么阶段,要分的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运用,升华。

01在小初阶段为什么没有这样要求呢?

小初阶段的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在应试教育的熏陶下,我们很多人走入一个误区了。只要分数成绩能上来,那么就是学会了。然而在小初阶段,如果靠记忆把知识点都死记下来的话,问题不会太大,很可能可以考的一个相当不错的分数。

还有一种题海战术,把个类题型的解题方式给死记下来。也可以考的一个不错的成绩。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道路上会出现不少的同学,小初成绩很好,到了高中开始一落千丈。那是学习的方法出错了。

老王就遇到不少同学,初中成绩挺好的。以前老王只能望其项背,远远的看着他前面风光无限。那时候总感觉他们好牛逼,感觉自己很烂。等到了高中的时候的,突然他们的成绩就掉下去了。而我是坚持那种理解,运用,升华的方法。后面由于在各方的宣传下,也用了记忆法。成绩才开始飞流直下三千尺!当时一直苦思不得其解,等到大学毕业了。看了关于人脑方面的书籍,才明悟过来。

02高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高中理科方面的知识点,夸张点说那就是几何倍增的知识点。如果光是理解,没有融会贯通,那么很容易形成听得懂,却不会做题。

什么才叫真正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理解一个知识点是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它。更直白点就是懂得用生活中你熟悉的例子去理解。

如果没有怎么办?那就要去做实验,创造出来。到了高中一切不结合实际的学习方式,都是不牢靠的!年纪越高,题型的综合性越高。如果你喜欢用那些非常专业的语言去解释,去说。那么可以说你是没有学会的。那种专业的说法只有说给专业的人听。因为此时你不是专业的人才,对于这个知识点,你还是个孩子。你的思想层面还没提升上来,这时的学习必须借助已知的事物帮助你理解未知的事物。如果你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凭空建造一个知识架构出来。那么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记忆建构法,这种知识架构不能形成体系。只要题目跨知识点了,你可就看到题目就蒙逼了。

03理解,运用,升华是做任何事都必须坚守的原则

从上课能听懂,至少有一点毋庸置疑,理解能力还是不错的!至于做题和考试就不行。那就是说明你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比较差,根源在于你的理解不够透彻。坦诚的说:知识学了没用那就是没用。

如果要突破这个瓶颈,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就要多去钻研一下,为什么是这样不能那样做。最好是能够用一个生活中例子来辅助自己去理解。

如果运用这一块解决了,可以尝试去升华这些知识点。就是一道题目,如果他的条件发生改变,它的问题进行调整。那么你又该如何去解决这道题。假如你做到这一步了,可以说你已经是学霸。

【结语】

理科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你不钻研,只停留于表面。那么你只是一个看热闹的人。当你开始钻研的时候,你就是主角!


江右老王


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来回答下题主的问题。

老李先给出解决方案:多理解、多总结、有序做练习。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听懂了其实并没有理解太深

同一个问题,学霸听懂了学渣也听懂了,他们对问题的掌握程度一样吗?学霸理解了题目的设计意图、考查难度、对应知识点、知道了如何构建解题思路并找到了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学渣呢?唉呀妈呀,这道题终于知道答案了。不仅是习题课,在新授课上学霸和学渣的表现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同样都是听懂了,其实理解程度不一样的。

高中理科的学习理解是最关键的,物理数学公式背过了是没用的,只有理解到位了才会应用。关于如何理解高中知识,老李有几篇文章已经讲了很多了,今天老李再给同学们推荐一个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认真听讲。没错,就是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一直强调的一件事情:上课认真听讲。几乎所有老师上课都是需要认真备课的,老师的课堂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如果我们不认真听讲,就浪费了这个非常好得学习机会,也辜负了老师的辛苦付出。

同学们在新授课上重点听老师对新知识的导入、推导、立论、应用这四个环节,基本上就能对新学知识有个较为深入的理解了。在习题课上同学们重点要听老师解题思路的构建过程以及相关题型的归纳总结。简单来说就是你需要听老师是怎么引入和推导新知识的,你还要听老师是怎么解题、怎么总结题型的。其实这些工作老师们做得非常细致非常到位,遗憾的是很多同学看似在认真听讲却总是抓不住老师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就像做题时体会不到出题人的设计意图一样。以前我们可能一直在假装认真听课,没有get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今天开始做一个理解老师的人吧,理解知识从理解老师的课堂设计开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很美,可是学习不是体力劳动。学习要动脑,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动脑环节就是做小结。每天睡觉前对当天知识进行总结、每周对本周知识进行总结整理,每个月做一次大梳理。小结是为了查漏补缺,小结更是为了巩固提升。通过小结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一个公式对应的主要题型、一个模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不只有听课和做练习,归纳总结同样重要。归纳总结的过程是掌握知识的最后一步也是新的起点。通过总结回味学习体会,我们掌握了既有知识同时又将要建立它与新知识的联系。衡中所推行的:日清—周结—月考学习模式正是因为非常注重归纳总结才能帮助一个又一个的学子圆梦高考!

循序渐进、步步为赢是最合理的学习顺序。

这里讲的循序渐进步步为赢主要是指做练习的顺序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有序做练习。有的同学在做练习时不注重题目的难易程度也不注意题目的类型,拿起一本练习册从头做到尾。这样做题的效果很差。

我们做题时应该按照由简单到难的顺序逐渐深入而不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忽难忽易。新学了一个公式或者规律,我们应该先做些简单题熟悉下公式,然后再加深难度熟练掌握。如果我们在做题时难度忽高忽低,很容易打击信心也不利于只是的消化吸收。说实话,现在很多老师都不注重这方面的疏导,给学生留作业就是:把练习册上对应章节做完。完全不去考虑题目的难易顺序。老师们在留作业时给学生讲一下做题顺序,这对学生来说将是莫大的帮助。如果老师没有做这方面的指导,同学们要自己安排做题顺序,不要无序做题。

我们做题时应该将同类型题目集中到一起做,使做题效果最大化。学习物理的同学都知道,如果一个物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力,力得作用效果会大大抵消。学习也是一样,上一道题是求函数定义域下一道题是立体几何、上一道题是牛顿定律下一道题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样分散的去做题,做题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此老李给同学们提出一条学习建议:将同类型的题目集中到一起练习,你的学习效果会提高很多。

关于高中理科的学习方法,就跟同学们交流到这里。

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可以直接关注物理老师老李,老李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我是物理老师老李,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strong><strong>

物理老师老李


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学习是分层次的

对于我们日常学习来说,其实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到会在考场上把题做出来是有距离的。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今天老师上课讲了求导,课上做题时都是以老师的角度去引领着你做题,在你做练习题的时候,即使一点思路也没有,至少知道应该先求导,也许求了导数后,就会发现后面是会的。但是当在考场时,在面对众多题目、众多题型时,根本分辨不出哪个题目需要先求导,自然就看不到求导后面自己会的地方了。

所以,对于学习来说,至少要分5个层次:

层次1:知识点能听懂,甚至可以把知识点背出来

层次2:知识点不但背诵出来,还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注意,到此时还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点层面,而不是在做题层面。

层次3:我可以用刚才讲过的知识点或者老师讲过的解体方法和步骤进行解题了。

层次4:我不但会用刚才老师讲的方法解题,我还可以从众多题目中分辨出哪个题目是刚才老师讲过的类星体

层次5:我可以通过对一些题目的变形,然后判断出这个题目属于哪个题型,进而把题做出来。

上课能听懂,考试不会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上面的分析,题主在学习上只是达到了层次2,甚至连层次3都没达到。如果是课上能听懂,课后做题也行,但是考试不行,大部分学生都是学到了层次3还是没到层次4或层次5的原因。

怎么办

知道了上面层次,平时对自己要加强解题方法的总结及题型的辨析。

其实并非所有知识点都要求学到层次5的,要看最终在考试时的要求,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尤其培训机构教师),应该是先从考试出发,总结出每个知识点、题型在考试时的层次要求,然后再从学生目前层次出发,看学生在学校已经达到了什么层次,之后要做的时候就是从学生层次到目标层次的逐层教学(以上方式我在之前的教师专栏里讲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培行业于盼


大家好,我是宪平说教育。笔者是高中数学老师,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多交流。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你的困扰,也是老师的困扰

很多时候上课时教师都会不止一次的问学生们听懂了吗,这时候我时常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当学生们齐刷刷的说出“听懂了”这三个字时老师心里是高兴的,但是老师心里想的是一定有学生不懂,于是会尝试提问,让学生们举一反三。

当学生们的反馈声音很弱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会很明显的了解到学生们大多数是没懂的,这时候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再用更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们真正能听懂,并且还会问“这次听懂了没?”直到又听见齐刷刷的回应“听懂了”。


作为学生你应该怎么和老师反馈互动

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无疑要照顾大多数的同学。而作为学生如果没听懂一定要和老师积极的反馈。这样才能让老师知道和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喜欢随声附和,当大多数同学都听懂课的时候,自己没听懂好像很没有“面子”,久而久之学习就拉开了差距。不要害怕被笑话,真正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听懂了不会做题怎么办

其实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基本都是理论基础,这些理论的吸收是为了实践做准备的,当然在做题的过程中会有思维的发散和跳跃,这是需要学生反复研究的。

做题的时候要由简到难,要学会增加自己的信心。刚开始就弄非常复杂的题目很容易让自己崩溃。当然做题的时候也要学会和老师沟通,和同学沟通,不耻下问。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对知识点的把我情况。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方法的,但是记住一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基础做起,别好高骛远,慢慢来,一切都会好!


宪平说教育


分享一点个人意见

首先要有觉悟,能考得上普高的学生在初中肯定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不管是死记硬背,刻苦努力,还是脑袋灵光,思维活跃

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自我意识到,我的方法是否适合高中,初中老师都是带教式的,知识点也相对简单,具体形象的题目偏多,难的灵活题不会,120分里面考个100多也很正常,但是高中抽象型的知识点多了,函数概念,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是要有一定抽象思维,理解后才能会做的,所以150里面一下子考70,80的就特别多,到了高二,40,50的也不罕见。

所以第一步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出了问题,当天老师讲的是否可以灵活运用,一切实践才是真理标准,以为懂了其实都不懂。第二步及时做知识梳理,错题整理,把典型的摘录几题到错题本上,一周,一月,反复去过题,有问题及时跟同学和老师去沟通,希望对看的你有所帮助



丝丝妈咪728


首先要有自信,什么是没有自信?就是害怕没有结果,而不敢投入精力和时间。理科学习需要精力的投入。

1、老师讲,能听懂

知识点1,老师给出例题。老师主要讲解计算,学生跟着思路走。

知识点1,知识点2,老师给出例题。比上一题多了一步,分析题眼,老师讲解,计算,学生听。什么是题眼?就是这两个知识点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知识点1,2,3。老师在上课前备课,先预设学生不懂那个知识点,比如3,老师就讲例题前就把知识点3给你讲了。同时给你先分析题眼。当然,知识点的组合方式会复杂一点。

或在题眼处设疑,让学生讨论

所以,你总是感觉能听懂。

2、你做题,如何做

读一道题。

先分析出哪几个知识点,在找到题眼,计算。任何一个点有问题,你都做不出来。

要能做出来,在做题之前,先复习教师当天讲得内容,记忆各知识点。

逻辑推理,分析知识点如何组合的,思考后找不出来,可以看参考答案。一定要找到题眼。多做到几次,你就知道各个知识点是如何组合的了。

计算,得出结论。

3、创造,你也可以出新题


得到结论后,把结论当做一个条件,再去掉一个知识点。你就可以创造出来一个新的题目。

轮换地总结论把知识点去掉,你就会很快熟悉知识点间的各种组合了,这也叫举一反三。


江苏考英语


题主所说的这种听得懂不会做题的情况对于很多高一的学生来说的确是存在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客观原因

所谓的高一的考题,论难度本身,有时是不低于高考题的,甚至超出。

答题时,你会发现试卷上很多题目,出卷老师为了“图省事”,甚至会完全照搬某年的高考原题,或者历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模拟题,这本身就是题库。

一方面,因为题目本身确实比较综合,另一方面,考题本身也不是完全依据课堂的所讲内容,所以说高一试卷难度已经雷同高考难度了,一时解不出来,再正常不过了。

主观原因

老师上课所讲内容往往都是书本上的内容,作为学生可以提前预习,上课又认真听讲;作为老师会充分备课,课上要讲解透彻,所以学生一般都可以轻松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但是各种考题却是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拓展,把各种定理,公理和原理延伸到具体问题中,再设置种种陷阱,学生稍不留神或者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就会误解和错解。

怎么办呢?

第一,放平心态,相信自己。不论怎样,你如果每节课都可以听懂老师的所讲内容,这个也不是容易办到的,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你会懂的越来越多,本来的难题就会被你一一化解,所以你要放平心态,不要着急,高一打好基础,厚积才能薄发,一定要相信自己!

第二,学有余力,主动出击。不可否认,应试教育需要题海战,绝大多数学霸做的习题的数量令人难以想象,一天一套模拟卷就是家常便饭。可以训练到看到题目,就知道考查什么内容,无需过多思考就可以轻松快速解题。如果你还是满足于听懂老师的上课内容,可能很难成为学霸,也可能会被学霸越拉越远,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还有余力,不妨多买本参考书,多做几道习题,你会发现书本知识原来还可以这么出题,需要这样理解,才能彻底巩固。

【结束语】作为高一的你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说明你想要改变,成为真正的学霸,不妨给自己“加餐”,一年后你就会被自己的进步所惊住,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