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饱饭的60、70后,小时候会有挑食、不吃饭的问题吗?

祚胤祚长


60/70后的年代就是我们父母辈的,现在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现在的年轻人说的隔代育儿观念的差异几乎就是和他们,他们就是苦过来的那一辈,经常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吃饭全凭快……

第一,农村家庭。不吃饭?不可能,那时候每家每户少说3/4个孩子,多的七八个,那时候的土地是集体制,哪家劳力多就挣工分多,一方面不吃饭哪有力气干活,家里还有更小的要吃呀;另一方面家里能够做来够一大家人吃就很不错了,有部分家庭是长期吃不饱的; 挑食?没机会,听爸爸说,家里的饭经常都是和红薯、南瓜之类一起煮,目的是煮来多一些,一大家人围过来桌上两个菜,吃慢了饭和菜都没有了,所以没有内容供你挑。我爸现在不吃南瓜,因为小时候吃太多了……



第二,当然条件好的家庭,孩子同样存在挑食,但饭肯定要吃的,选择性多一些就出现了对比,总有好和不好的排序,就形成了挑食。那个时候条件好的家庭已经很重视孩子的学习、身体,自然而然伙食也重要了,也会想办法让孩子吃好、吃的营养。那时可没那么多零食,所以孩子也不会想到用它们替代一日三餐,吃自己喜欢吃的就很正常了,不喜欢的也不会排斥到不吃。

爸爸说小时候他们最喜欢的事去串门,有肉吃,他还最喜欢去他二姨家,那里伙食最讲究…


弓长张mother1


我不是60后,70后,我是实实在在的85后。小时候因为家里面穷,经常吃不饱,所以压根就不存在有挑食的习惯。挑食应该只存在于那些能够吃得饱又有得选的人。

小时候因为家里面穷,所以爸妈都去广东打工了,留下了爷爷跟我们姐妹三人。当时爷爷年纪又大了,做不了多少农活,而我们姐妹三人又还小,根本帮不上忙。记得当时爷爷只种了一个田,没得多少米。每次煮饭的时候都不会足够,所以我每餐都吃不饱。


农村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菜,吃肉也只能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得上。记得那时家里种了很多黄豆,家里没有菜的时候,就会抓上一把黄豆,用来煮。不管是煮的,煎的,炸的,炒的,煲的,我全都吃过了。就是因为小时候吃的太多了,以至于现在长大了,看到黄豆都怕。

我是85后,小时候能吃饱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压根没有挑食的习惯,更别说吃不饱的60后跟70后了。


幼儿我最棒


不知道60,70后小时候会不会挑食,但是饥饿可以解决孩子的挑食。

不是有个成语叫做“饥不择食”吗?真正的饿了,就不会想着挑食了。挑食是在肚子不饿的基础上进行的。

当然,有的孩子不管再饿都依然会选择,会挑食,那就是因为孩子的心里是有念想的,他可能觉得,这是和父母的对抗赛,坚持下来,父母就会妥协。

也可能觉得,可以先忍着,自己去找吃的,甚至现在的孩子有足够的零花钱,可以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挑食,依然是挑食的。

如果做父母的要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一定要恩威并施,决不能心软。

当然,也要考虑到不同孩子的脾性,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问心浅笑


爸妈就是6、70后。在我小的时候很挑食,不吃这不吃那,我妈就说有的吃还挑,以前她们连吃的都没有。这句话道出那代人的生活,连吃都吃不饱,有的吃就是件幸福的事了。应该来说,吃不饱的生活增加了他们那代人对吃的渴望,肚子是控制脑子的,食不果腹何以论天下,对于小老百姓必定是有的吃就抓紧吃饱,忘记了挑食这件事,也没有挑食的资本。现在的爸妈依然不时怀念他们小时候的美好食物,丰收季节田里收回来的豆子,长辈心情好给他们用竹竿串好放锅里水煮,那香味被爸妈形容的比串串火锅还香;还有让人流口水的地瓜饭,;热锅里煮好的米汤拌上一点肉末;在他们眼里那些都是小时候的人间美味了,可如今他们再吃来却少了那份情怀。因此,时代限制了他们挑食的任性,在与食物的博弈中他们选择了与兄弟姐妹争着吃的欢乐。



凹凸卤智僧


挑食只是在心里想想就算了,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70后估计还好点。


田野195372826


以前我听我爷爷说在60 70后小时候他们什么都吃的只要没有毒,那时候他们在农村找吃的基本很少他们通过自己劳动耕田才有一些好吃的,那时候他们生活基本很少有米饭吃的,只能身上有几毛钱可以去买一些米回来一点一点慢慢省点来煮,而其他都是吃其他的,在他们那时候没有挑不挑食的问题他们所吃的基本80后90后的东西基本入不了嘴蛮难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