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裡有兩個女兒,父母該由誰來養?

老農民說事


農村家裡有兩個女兒的,在原來一般會找一個男方家庭條件不好的,或者弟兄多,家裡蓋不起房子的男人做倒插門女婿。做上門女婿以後,女方的所有財產就歸這個女兒,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意做上門女婿,除非條件特別困難,實在沒有辦法的才會同意。因為上門女婿在農村是被人瞧不起,會被人欺負的。



我有一遠方堂哥,因為父親死得早,弟兄三人,他是老三,家裡只有三間房子,和母親相依為命。很多媒婆來提親,但是家庭條件不好,沒有哪個女孩願意嫁給他,最後沒有辦法,在離我們很近的一個村子做了上門女婿。

做了上門女婿以後,不光會被女方呼來喝去,還和女方的堂哥經常發生糾紛。如果他不做上門女婿,女方的家產都是她堂哥的。在女方忍氣吞聲了幾年,並先後生下了兩個女兒,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有一次我們村裡劃分宅基地,他就回我們村蓋了房子,然後把兩位老人接過來一起住。當年她父親病老的時候,是這個女兒披麻戴孝給父親送終的。

有兩個女兒的,兩個女兒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等到父母老年以後,自己能動的時候可以自己生活,女兒經常回家看望;如果生活不能自理以後,由兩個女兒輪流贍養,把老人的家產平分;也可以由一個女兒來養老送終,然後一個人來繼承老人的遺產。或者去專門的那種養老機構,也可以花錢僱保姆來伺候。只要姐們倆商量好就行,不要因為老人的贍養問題造成姐妹不和睦。

這是我的建議,不知道你是否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鄭姐育兒經


“生男孩是建設銀行,生女孩是招商銀行”。尤其是兩個招商銀行,該有多幸福啊!

政府一直都在宣傳“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這話沒毛病,既然女兒有繼承權,當然也有撫養權了


我三姨就是農民,當初為了要兒子結果生了三個女兒,不過我三姨的孩子教育的好,三個女兒兩個大學生,各自成家以後把我三姨和姨夫伺候的可好了。現在我姨給她們帶帶孩子,我姨夫呢,早上送孩子,下午就去玩去了,老爺子打個小麻將,天天樂呵呵的,沒見到有什麼煩惱。有一次三姨夫騎電動車摔了個骨裂,三個女兒天天跑前跑後的,輪流值班,誰都沒有怨言。而且女人的心都比較細,做的飯菜都比較可口,生怕怠慢了老人。

不過這個也要看家庭的教育,我的姥姥就是由4個女兒養老送終的。當初姥姥在世的時候,夏天去農村我姨家裡住,冬天冷了回城裡我媽這裡住,而且我姥姥是從舊社會出生的,字也不認識,黑戶,一點收入都沒有,可我們全家沒有一點嫌棄的意思。快去世的時候,買墓地,棺材我媽和我幾個姨都多出錢,生怕讓對方吃虧了。我們這些孩子從小就受的這樣的教育,所以覺得誰養老人都無所謂,根本就不是什麼負擔。

所以有兩個女兒用不著擔心養老的問題,而且兩個孩子養老人可以互相組合時間,提高辦事效率,做為老人就是把孝順父母的好傳統很好的讓孩子傳承下去,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要給自己找兩個知書達理的好女婿!


猴兒莫調皮


農村家裡有兩個女兒,將來父母由誰來贍養?其實,當今社會這個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很多家庭都是隻有兩個女兒的,有的家庭選擇兩個女兒都出嫁,有的家庭就會選擇留一個女兒在家,然後找個女婿倒插門!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如今的男年輕人,如果說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的家庭,沒幾個男青年願意倒插門的,願意倒插門的男青年要麼家裡有幾個男孩的,倒插門出去一個沒關係,自己的父母有人贍養,有的家庭是因為現今男孩結婚成本高,反正家裡兄弟多,倒插門一個可以減輕家裡負擔,自己父母晚年也有人照顧啥的。總之,願意倒插門的,如果不是兩人感情真的不為世俗所動的話,一般都是別有用心的,所以很多女方家庭也是迫不得已,不然也不會願意別人的男孩將來全權擁有自家全部財產和自己的寶貝女兒。

至於倒插門的女婿,在女方父母百歲歸天以後,是否有權繼承遺留下來的遺產的問題,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按照婚姻法,如果男方全心全意照顧女方父母的話,我想說,遺產的繼承,男方應該有份才對,你說呢?


我的老家是麻城


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得感到一些悲哀,男女平等的口號,都喊了多少年了,兩個女兒怎麼了?父母難道就沒人養了嗎?

生兩個兒子,結婚要買房,結婚要買車,還要支付一大筆的彩禮。兒子娶了媳婦,不是照樣要養丈母孃嗎?

生兩個女兒,結婚不需要買房,也不需要買車,還不需要彩禮!女兒嫁人後,一般不外出打工,一年陪伴父母的時間,比兒子時間長多了!

生女兒比生兒子差在哪裡了?

最大的區別,不過是孩子的姓氏,一般都跟隨著父親。生兩個女兒,如果都嫁出去的話,相當於後繼無人了。但,並不代表父母不能到女兒家住吧?

不管男孩還是女兒,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即便有兒子,女兒也一樣有責任和義務!

如果沒有兒子的話,兩個女兒輪流照顧父母也不錯啊!女兒照顧父母,比兒子貼心多了!

當然,有兩個女兒的話,還可以考慮招一個上門女婿,相當於一個兒子了,生了娃跟女方姓了,常年住在女方家裡。如果不招上門女婿,兩人輪流照顧就行了。


快樂農人驛站


對於家裡有兩個女兒的家庭,則被稱之為雙女戶,過去各地對雙女戶家庭也會提供一筆補貼福利,但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現在各地的補貼也已經陸續取消掉了。對於農村人來說,大家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其實現在的兒女都一樣,都能夠起到養老的責任和義務。

我國的婚姻法明確規定子女有著贍養的義務,所以說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承擔著對父母的養老責任。但對於農民來說,兒子養老是天經地義,女兒雖然有贍養的義務,但父母一般是不會讓女兒進行養老的。畢竟女兒作為潑出去的水,承擔起對另一個家庭的照顧,自然沒有太多的經濟實力用來養老。



如果有一個女兒留在家裡招上門女婿,那自然就是這個女兒承擔起養老的責任,在百年之後也會對父母進行祭祀和悼念。這些女兒其實就是當兒子用,父母一輩子也會為了女兒的家庭著想,因此這些婦女對父母是要養老送終的。 如果兩個女兒都出嫁了,那自然就是輪流養老。如果父母的身體健康,那自然不需要女兒進行養老。他們可以通過種地就能夠保證生活,女兒只要平時給父母生活費,逢年過節給父母送上禮品即可。


但如果父母因疾病臥床,那這時候兩個女兒就要輪流養老。 現在農村人不管是閨女還是兒子,都會講究輪流養老,一家撫養一個月,這樣一來子女的經濟壓力減輕了,父母的養老也得到保證了。當然也有一些子女則是將父母送到養老院或者請保姆進行養老。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老年生活得到保證,大家可要交養老保險喔!


三農圈子


我只想問一個問題,現在的小夫妻誰當家的多,是男人還是女人?百分之八十的人肯定會說是女人!那麼媳婦和婆婆親還是女兒和孃親呢?人肯定會說女兒和孃親!這麼說不就是一目瞭然了!
財政大權掌握在女人手裡,而女人最親的就是父母,只要女兒生活還過得像樣,父母還愁沒錢花嗎?


人人都說女兒是孃的貼身小棉襖,時時刻刻都在溫暖著孃的心。媳婦與婆婆和得來的,那可是婆婆前輩子燒了高香了!
從社會的大環境來看,現在是男多女少,好多離了婚的女人農村男孩都還爭著去要,可想而知未婚女青年是多麼珍貴了!有一個女兒的家庭門檻都快被踏破了,何況是兩女戶!既使女兒全嫁出去了,女兒仍會準時拿錢回來的,所享受的養老待遇比有兒子的家庭還要好!這令農村有兒的父母眼紅得要死,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討個媳婦,剛想歇口氣,這不孫子又要操心了!青年人把小孩丟在家裡出去打工萬事大吉,那管父母死活,寄錢回來了麼?兒子倒是有一點點,媳婦的錢是萬萬想不到的,因為她孃家有父母要養,而她的兒子又是你家的人,不把兩老的累死,她才不會操心呢!

生兒的得到了一點虛名,卻要用一生的辛勞來埋單!兩女戶到老來是享不盡的清福!在女兒的孝心裡正悠閒自在地安度著晚年!


五音山人1


農村家裡有兩個女兒,父母老了由誰來養?按目前農村的情況來講:第一無疑是由女兒來養;第二是由繼承老人產業的人來養。


農村家庭有兩個女兒,俗稱"二女戶",這種情況在農村家庭很普遍存在的。大家都清楚,農村傳統觀念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和養兒防老的習俗意識,這種傳統的意識觀念在農村無論是過去幾千年還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留在人們的心中還是比較牢固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農村人世代靠務農為生,男人在家庭中承擔了主要責任,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頂樑柱",傳統的家庭分工是男耕女織,許多農活,重活,外面事務都要依靠男人去做。因此,在目前的農村,沒有兒子的家庭,父母心中好像缺少了什麼?感覺心裡總是不踏實,這種心情在這些家庭的父母都有這想法的!

面對農村目前出現這種兩個女兒,父母老了由誰來養的問題?一方面是依靠政府對農村老人的養老金的增加投入之外,另一最主要方面也是比較牢靠的辦法是留住其中一個女兒在家招婿,雖然這做法在農村可能比較困難,但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啦!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說服女兒不要嫁太遠,在父母困苦病痛時能得到及時照看。

以上是個人淺見。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健康幸福,兒女孝順,衣食無憂!祝讀者們財源廣進,行好運!



聖潔飄香


在農村,都說“養兒防老”,一般女兒出嫁後,父母都是跟著兒子兒媳婦過,但是如果沒有兒子,有的家庭會選擇往家裡招養老女婿,女兒和養老女婿為兩位老人養老送終。

但是農村人,大部分不願入贅成長養老女婿。所以如果家庭只有兩個女兒,我們那邊一般這樣的家庭抱養兒子的比較多。農村人也很實在,雖說是抱養,但是依然很疼愛這個兒子,我家鄰居就是這樣,還把抱養的兒子供著讀了大學,現在兒子對兩位老人也很孝順。



以上情況都存在,但是也有許多家庭,家裡只有兩個女兒,沒有選擇抱養,也沒有招養老女婿。這樣的話,一般就是兩個女兒共同贍養自己的父母。當父母身體硬朗不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父母也不願去打擾女兒,就自己單獨住,女兒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看望一下父母,當父母身體不好,需要有人照顧的時候,一般都是兩個女兒接過去輪流照顧,比如每人三個月輪流著。

其實,村裡有些兒子很不孝順,對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顧,所以,就算有兩個女兒,只要女兒孝順,老人一樣可以過得很幸福。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答題人:香草博士(北京交通大學)


探村博士聯盟




這個問題很尖銳也很現實,因為它真實的反映了農村父母育有兩個女兒的贍養問題。

以前那些年代,人們養兒防老的思想很嚴重,也可謂根深蒂固。即使目前在農村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都還殘有餘辜。所以在農村家有兩個女兒,才會出現父母該有誰來養的問題。傳統的做法是父母起早貪黑的忙碌掙錢修房造屋,有利於招上門女婿給自己養老;也有分別各隨一個女兒居住養老的;還有女兒兩邊住,兩邊養老的。我見證過我嬸嬸家有兩個女兒,她們是這樣被養老的。大女兒讀完大學在城裡工作成家以後,很少回來照顧嬸嬸兩個老人,雖然她們兩口子叫嬸嬸兩老去城裡居住,但那五六十平米的房子確實容不下習慣勞動的嬸嬸老兩口。只好回到農村給二女兒住在一起,樓上樓下,庭院田地的讓兩個老人生活的逍遙自在。有什麼大病大疼的,現在農村也有養老保險了,只是跑前跑後的二女兒要多一些。大女兒兩口子雖然掙的錢多,但喊窮的時間也多,人家城裡面消費高,孩子讀幼兒園也要好幾萬,不比農村二女兒的孩子,讀完小學都沒超過一萬元。所以在農村離孃家近的二女兒給父母養老成了理所當然。兩老口種地掙的錢,糧食什麼的大部份都給了二女兒,大女兒逢年過節也會給嬸嬸她們錢,也算是養老的一種形式吧。



所以在農村家裡有兩個女兒,父母由誰來養的方式很多,主要是讓老人真正過上天倫之樂的日子就行。


王子書童


這個問題看情況決定,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兩個女兒都有穩定的工作,在父母年老時應當接來輪流照顧,最後由一人專心侍候,必要時也可請個保姆幫忙。



另一個人可以隨時看望,以現金的方式孝敬。

如果兩個女兒一個有穩定的工作,另一個沒有,則可以給沒有工作的招個上門女婿。


有工作的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寄於經濟上的幫助。

如果兩個女兒都沒有穩定的工作,就看誰的闖頭大,有闖頭的多半不在家,那就只能由另一個人養活。總不能把父母撇開!現實生活,狀態百出,當然,還有養老院,
這些,都能解決問題!(網絡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