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睡觉是什么鬼?好烦躁呀。明明知道该早睡,就是不想睡,怎么破?

丁丁


作为一名曾经面临同样困扰的“过来人”,我结合自身调整的方法,谈几点个人经验:

一、弄清不能早睡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知道早睡的好处、晚睡的坏处,但真正要做到早睡早起却会面临很多的困扰,这诸多困扰中不仅有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工作或别的什么具体的事情,还有的是自己心理上就是想拖延睡觉,比如曾经的我。以前我给自己的期待是晚上11点前要准时睡觉,但实际情况是经常超过12点甚至拖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每一次晚睡前看着时间心里都充满了愧疚,说好的早睡呢?为什么总是做不到?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做了一件事:记录下晚睡前做的所有事情。对,是所有事情,以我为例,每天晚上8点左右是女儿的睡觉时间,她睡了以后我就很自由了,所以我从晚上8点开始记录我到睡前都做了哪些事情,包括处理当天没有做完的工作、准备第二天需要用的材料和物品、手机上网浏览新闻、刷微信、洗漱等等,坚持记录一个星期后,我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一半以上的时间我竟然都花在手机微信和漫无目的地浏览新闻上,原来你并没有你以为的那样忙!

知道自己浪费的时间都在干什么了以后,我就开始重点攻克干扰源:

手机!针对自己晚睡前做的最多的刷微信和浏览新闻这两件事,我做了以下应对措施:

1、关闭微信消息提醒,设置微信群消息免打扰。认真地想一想,没有那么多需要你必须第一时间回复的消息,现在每个人都加或被加了好多群,这些群的消息某种程度上对我们都是一种信息干扰。

2、新闻浏览时只有针对性地看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版块。比如育儿、职场、热点。

3、设置使用手机时间。比如我给自己晚上使用的手机使用时间是30分钟,设置时间提醒,时间一到放下手机。

二、找到早睡的动力

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早睡,说到这里,是不是会想起这句话:早睡早起身体好~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早起,一个是为了身体好。我早睡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早睡对身体好我是很早就有感受,因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果睡得晚,第二天肯定哈欠连天、无精打采、精力不佳。而早睡带来早起的好处,直到我有一天浏览到一篇关于早起的文章时才深受感触,比如可以高效利用早上早起的时间来做规划、写文章、做运动、做美食等等,我被文章中提到的各种早起好处诱惑,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

做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的晨型人!

三、双管齐下改变作息规律

为了养成早上五点钟起床的作息习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早睡, 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保证是精力旺盛地开启一天的工作。

1、规划好晚上睡前时间安排。只要能保证睡眠时间达到6个小时,我第二天就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工作,按照我早上五点钟起床的时间,我晚上必须保证11点睡觉,因此晚上8~11点之间的时间,我需要把晚上要处理的所有事情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比如,我会在8~9点间完成工作事务,9~10点完成琐事处理,10点前完成洗漱,并把泡脚的30分钟和手机使用的30分钟结合在一起,10~11点作当天总结和阅读。

2、做好早起提醒工作。为了早起我做了两件事,一是设置手环闹钟,既不影响家人的休息又可以多次反复提醒。二是加入早起打卡群,通过外部监督机制来促进自己更好地执行。

以上是我自己从拖延晚睡到现在能够做到早睡早起,做一名五点起床的晨型人的个人经验,顺便说一句,这个回答也是早上起床后答复的哦,而且这是我的第一篇回答,也希望听到更多人评论留言你们采用的方法~~~


阿Q的烟火世界


首先第一点,是真的不想睡还是舍不得放下手机?好,假设你现在是已经放下手机安心开始睡觉了,如果还是无法睡去那么需要想一下是不是在睡前6小时内饮用了咖啡或者浓茶这类含有咖啡因等兴奋物质的饮品,如果有请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

第二点,刺激控制疗法的执行。在深夜醒来或者睡前无法睡去,那么在这里我教你一招非药物的方法:刺激控制法。

首先,什么是“刺激控制”?刺激控制法是:

从操作条件反射研究中派生出来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通过系统地操纵起控制作用的环境刺激的方法来矫正人的不健康的行为。

是不是太绕口了?没关系,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的卧室里总是放着许多好吃的东西,他进入卧室后随手即可从食品柜中方便地拿到食物。如果在他拿取食物时经常得到父母或妻子的赞许,或者每当他将食物放入口中时都能品尝到食物的诱人美味而丝毫没有饱足感,再或者每当他吃零食的时候都有有趣的小说读或边吃零食边看电视;那么不久以后只要他进入这个房间或看小说、电视时,就会习惯性地打开食品柜拿取食物。也就是说,他形成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在这里,父母或妻子的赞许、食品的美味和读小说与看电视的乐趣,都成了他取食食品的强化物;食品柜、房间里的其它物品、书和电视则成了他走向食品柜取食食物的提示物或辨别性刺激物。所有这些刺激物共同组成了吃零食这一不健康行为的环境控制刺激物,它们是引起、强化和保持吃零食习惯的环境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矫正这个不良习惯呢?

显然,要想矫正这个人吃零食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有必要系统地操纵或改变环境控制刺激物。首先,虽然常常不可能完全断绝“病人”的零食来源,但应尽可能地减少存放在食品柜中的食物,特别是不经再制作即可吃的食品,使病人除吃饭时间外不易得到零食。

其次,要消除对病人吃零食起奖励作用的强化刺激物。包括社会性的赞许和关注、读小说或看电视的乐趣等。自然,也可在食品柜中只放些“病人”不喜欢吃的食品。

第三,重新安排居室的环境条件。例如将食品柜从房间里搬走,不把小说放到居室内,以免一拿起小说便联想到吃零食。

第四,限制病人吃东西的时间与场合。比如,只允许他在就餐时间内在厨房里进食,在吃饭的时候不做别的事情(如看书报或看电视)。

第五,鼓励病人在通常吃零食的时间离开居室,到别处去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

我们这个例子还是比较清楚的为大家解释了这些坏习惯的形成和如何利用“刺激控制”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睡眠健康中如何利用“刺激控制”呢?或者说我们该怎么做呢?

目前,作为治疗失眠的行为疗法的方法很多,可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来选择。其中,刺激控制疗法是研究最多,效果最明显的方法。

典型的刺激控制疗法包括以下六点内容:

1、出现睡意后再上床。

2、不在床上读书、看电视、玩手机、吃东西或想一些心烦的事情。

3、如果上床后15~20分钟还不能入睡,就应该起床到另一个房间做一些平静的活动,直到有睡意的时候再回到卧室继续睡觉。

4、如果在短期内睡不着,可以重复进行第3点,反复进出卧室。如果半夜醒来后10分钟内睡不着,也可以采取此方法。

5、每天早晨把闹钟调到同一时间,闹钟一响就起床,不要考虑晚上睡了多久或者白天会有多累。

6、不管前晚睡得如何,白天不要打瞌睡或者午睡。

这短短6条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大家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大家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力,但是大家可以放心如果你严格按照上述方法去做,那么我相信一段时间后你的睡眠是会有改善的。


好睡眠家园


不是不想睡觉而是想睡也睡不着觉吧。我也碰到过这种情况。每当我碰到烦心事,心情烦躁,都会睡不着。睡不好。碰到这种情况,首先我会分析自己由于什么原因而睡不好。然后提醒自己事情都会解决的,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劝自己尽快早睡。'有时特别烦躁,我会一个人听着音乐到操场上跑步,直到跑累了才回宿舍。跑了之后感觉很舒服,有助于睡眠。

当然有知心朋友一起谈谈烦恼也很有助解决烦恼,促进睡眠。

不过,最关键的是找出原因,然后解决引起烦恼的事情才会有助于睡眠。


湖畔的清风


我偶尔也会这样,你可以睡前喝一杯牛奶,不用太着急一下早睡,因为你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生物钟,你就每天早睡几分钟十几分钟都好,久了你就自然而然到那个点你就想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