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治军涣散,为何能保大明东北二十多年的安宁?

元元的天下


“南戚北李”不是瞎叫的,如果李成梁是个无能之辈,能够与戚继光并称天下?

(1)李成梁地位比戚继光高不少

从1570年到1618年,长达48年的历史。李成梁在1579年,更是被封为“宁远伯”,寿高93岁。正是因为主政辽东时间过长,才导致家族化问题严重。搞政治、军事,最怕“家族化”,你一个人的正能量抵挡不了“家族化”的负能量。

李成梁

戚继光虽然在现在的知名度上要高于李成梁。但在当时,无论知名度还是权力,甚至个人成长速度都不如李成梁。戚继光17岁时任佥事,用了18年到了35岁被任命为福建总兵。

李成梁生于1526年,40岁(1566年)时才被任命为指挥佥事(四品),但仅仅用了4年(1570年)就成为辽东都督佥事(三品)主政辽东军事,次年为从一品衔的都督同知,主管整个辽东地区的战场,应对蒙古、建州女真。

(2)李成梁的问题在封建社会很正常: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长时间的兴盛就会出现“只重己利”的问题,如果这个人不能“戒骄戒躁”、不能如履薄冰,那么,必然会“丢人现眼”

戚继光

作为辽东地区明朝象征,李成梁的变化主要是权力过大造成没有人制衡。就是张居正被清算对其都没有大的影响,戚继光则边缘化。1591年,李成梁被罢官的原因也是因为权力过大。但其子李如松、李如梅先后被任命为辽东总兵。

1601年,李成梁再次被任命为总兵,1608年退职。其后,两个儿子李如柏、李如桢再次担任辽东总兵。

从1570年到1591年的21年里,李成梁左挡右杀威震天下。

李如松

各个敢于违拗李成梁的官员,无论你是中央还是地方,或杀或被其弹劾。像吃空饷、滥杀等问题并不鲜见。

正因为李成梁的错误,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父、祖,导致建州女真最终成为大明最危险的敌人之一。明亡确实有其或多或少的责任。


坐古谈今



在辽东,李成梁黑白通吃,敌我通杀,无所不能。万历年间,出了山海关李成梁比万历还好使。

那么李成梁哪来这么大能耐呢?总的来说,他有两个”法宝”。

第一,拥有过硬的枪杆子”辽东铁骑”。


李成梁本身是个读书人,怎奈家贫,无奈袭职从军。而隆庆年间的辽边,各种势力鱼龙混杂,蒙古各部,女真各部,辽东汉人,朝鲜人,等等。总之是乱世。最大的压力还不在女真人。而在于察哈尔的前身土蛮部,经常进犯辽东。

相对而言,建州女真当时还是个破落户,过着半穴居生活,整天在大山里挖参卖钱。而海西四部女真更为强大。


而李成梁40多岁才参军,到了辽东都督佥事这个位置上,都已经50余岁。正是做事成熟稳重,深谋远虑的最佳年纪。他莅任之后,便开始组建他的“辽东铁骑”,充分利用明军的火器优势加上学习蒙古的骑兵优势。这支部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的前身。

关于辽东铁骑,又称“李家军”。全盛时期,主力在4800余人。每人配备三匹战马和一柄”神器”三眼神铳。战斗力异常强悍。由于他们的俸禄都是“双饷制”,除朝廷配发的部分足额发放外,李成梁还有另饷,死了以后还有丰厚的安家费。所以这支部队又称为李成梁的“家丁”。

这支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擅长奇袭、奔袭、夜战。在征服蒙古土蛮部和万历朝鲜之役中战无不胜,还多次在平定女真各部落的叛乱大放异彩。

所以对于蒙古各部、女真各部而言,不服气没用。用东北话说,“你瞅啥,不服我就把你打卑服。”

因为有了自己的枪杆子,所以也不用担心朝廷的权斗过分影响自己。即便后来张居正倒台,李成梁下课。但是“辽东铁骑”依然属于李家,由儿子李如松统领。到最后,万历还是不得已请李成梁继续回来主持工作。

第二,拥有整个辽东的最大“黑市市场”宽甸等六堡。

万历元年(1573年),作为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在击退蒙古土蛮后,扩筑宽甸六堡。宽甸六堡全兴时期有64000余户居民,有整个辽东最大的马市。它既是监视建州女真的桥头堡,又是和建州女真最大的榷场。你以为李成梁那么多钱哪来的?

在刚扩筑宽甸六堡的时候,正好建州女真都指挥王杲想垄断抚顺互通马市,诱杀了明朝备御裴承祖。明朝一怒之下,取消了贡市。


机会难得,李成梁立即准备征讨王杲。结果来了不怕势大,万历2年(1574年),王杲干脆纠集鞑靼土默特、泰宁部,大举犯扰明朝辽东重镇辽阳、沈阳。于是李成梁便派兵剿了王杲的老窝古勒寨,斩首一千余级。此后,互市的主动权就彻底掌握在了李成梁手里。

就在这场战争中,努尔哈赤和他弟弟舒尔哈齐成了李成梁的俘虏,最后变成了李成梁的家奴。

李成梁非常善待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并没有将他们按照惯例阉割,送到宫里去。因为李成梁留着他们有用。

这个用途在万历11年(1583年),充分体现出来。李成梁攻打阿台时,“满奸”塔克世与其父觉昌安前去古勒寨为明军劝降。然而李成梁的军队是靠主动进攻,然后“分红”的军队,所以对古勒寨进行了屠城分赃。结果塔克世与其父觉昌安就被误杀了。

结果“家奴”努尔哈赤叫起来“撞天屈”,李成梁自知理亏,于是上书请求了30道敕书,几十匹马作为补偿给了努尔哈赤。马不值钱,可是30道敕书那不一样。因为这个是到京朝贡贸易交换凭证的信物,整个建州三卫若干年加在一起,才500道,所以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时候来努尔哈赤起兵的资本。

然而李成梁的亏欠之心还不止于此,李成梁还上书请求朝廷将塔克世的土地、人马等送给努尔哈赤,让他承袭都督指挥衔,作为补偿。并且在此后的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成梁就是利用努尔哈赤,让其成为自己在管理女真各部的代理人。

李成梁在一天,哪怕是李如松在一天,努尔哈赤也不敢反。努尔哈赤也曾经发誓,一辈子效忠李家。终清一朝,李成梁的墓都是受到保护的。

但是世事无常,李成梁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大棒加金元打造了“平安辽东”20余年。结果打卑服了土蛮,打卑服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虽然在朝堂上,各种弹劾,万历的各种”不信任”,仕途的各种“大起大落”;然而在辽东,无论白道黑道,好人坏人,朋友还是敌人,对自己都毕恭毕敬。但是自己终究养虎为患,铸成大错。

繁荣了一个时代,却隐患了一个未来!


炒米视角


李成梁治军涣散?他这是看透了人性,你不奖励将士、允以将士们荣华富贵,他们会为你卖命?但是在训练和行军打仗时,李成梁的军纪甚严。如果李成梁治军涣散,那大明东北早就被蒙古、女真捶烂了。

晚明将吏贪污怯弱,边备废弛。辽东的军队非常腐败,军队战斗力极弱,蒙古、女真各部纷纷南下侵扰,在李成梁主政辽东之前,有三位大将战死。而李成梁主政辽东后,保其三十年安宁。

李成梁能够东北三十年安宁主要依靠自己强大的军队,只有打得赢他们,他们才会听你的,其次在战术上瓦解敌人。

李成梁镇守辽东后,四处招募将士,建立了一支由家丁组成的军队,这些家丁之间要么互为兄弟、要么互为父子,是真正“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军队,这支部队战斗力极强;敌人打死一个,就会激怒一群人,而且他们的装备先进,他们有一款武器“三眼神铳”,这个武器既可以当枪使,也可以当铁榔头使用,开战后先向敌军射击,冲进去后,拿着铁榔头就是给敌人一锤,这个铁榔头重15斤,一锤下去必死无疑。

但是这“三眼神铳”在辽东铁骑中很少配备,因为这种原是火器在满蒙强弓面前优势并不大,辽东铁骑中大多还是配备的腰刀和弓箭,在李成梁部队中还有大炮、佛郎机等武器,这些大多是从南方征调来的。

除了军队战斗力强以外,还有李成梁的指挥能力高超,尤其擅长奇袭。

李成梁也擅长远交近攻,利用女真各部落的矛盾,分个瓦解,一般先打出头鸟和强大的。

李成梁镇守辽东后扩建宽甸六堡,这六堡直接迫近女真部落的根据地,扼守了女真向南扩张的出口,被之后的熊廷弼称作:“八百里新疆”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面前根本抬不起头,努尔哈赤跪在李成梁面前宣誓:永远忠于李家;努尔哈赤也算遵守誓言,在李成梁活着的时候,他没有敢蹦跶,李成梁死后三年就公开宣战大明。

李成梁使辽东稳如泰山,但是他随着地位的上升就开始飘了,除了谎报军情外,还奢侈无度,将辽东的利益全都弄到自己手里。

1591年李成梁被言官弹劾,被明神宗罢免辽东职务。李成梁离开辽东后,辽东的军备又逐渐废弛,十年间换了八个主帅,他们根本没有阻止住努尔哈赤的扩张、崛起。现在很多人把努尔哈赤的崛起的锅全都甩到李成梁身上,这是极其不公的。1601年七十六岁的李成梁再次主政辽东,在他主政的八年期间,辽东基本无战事。

1608年李成梁再次被弹劾罢官,1615年在北京去世,1618年努尔哈赤宣告“七大恨”,公开对明朝宣战。

李成梁现在背上了明朝灭亡的最大一口锅。


司马长史


首先说下史书对李成梁的评价,《明史》: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

由上文可看出,李成梁威名远播,戍边有功,是个出色的将帅。但是人无完人,李成梁在取得一定功绩后贵极而骄,奢侈无度,手下大将也开始搜刮民脂民膏,此等行为李成梁都难辞其咎,这些虽然是他的过失,但也是他保卫边疆稳定的因素之一。万历朝的边事一度颇有成效,这有赖于边关的两大名将:东南戚继光,东北李成梁。李成梁治军与戚继光不同,戚继光以制度带兵著名,李成梁则依仗个人的威望和感召力,对有功将士奖赏很厚,靠允以荣华富贵激励士气,有时为了嘉奖士兵甚至默许强抢、搜刮民财,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主帅正么会笼络人心,战时士兵肯定卖力,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最起码士兵们有这个决心,毕竟打胜了有重赏)。只是,李成梁的这种带兵方法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早晚百姓们苦不堪言会闹事,兵士们也会渐渐贪乐怕死,其晚年时辽东军战力已不如当年强大,以至于后来努尔哈赤吊打明军,当然,辽东军腐朽到这个程度时,李成梁已经去世多年了。



左武卫大将军


说起来很有意思,李成梁的成功虽然被看成是明朝军事制度的胜利,但其实却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事情。可以说李成梁这类人的崛起,透着明朝辽东本地人的无奈。而且他的一时得势,在很大程度上也被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李成梁生活的时代,明朝军队已经因为制度性缺陷和经年累月的衰退而变的非常脆弱不堪。表面上拥有庞大的兵源和在职将士数目,实际上真正拥有战斗力的人已经非常稀少。不仅地方上的军户们沦为破产的国家奴隶,京城的精锐也退化为仪仗队和苦力。明朝只能经常另外出钱募兵,解决暂时性的军事需要。


作为边区军户出生的李成梁,就和当时明朝全国的军户一样,不能脱离军籍去另谋生路,只能在军队中了此一生。而明朝异常僵化的管理模式,又将边区的人口强制为自己人和外人。原本连成一气的地方经济,因为行政区域设置而被人为切断。这就给地方上的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

类似情况在与蒙古接壤的北方各地,都酿成了蒙古扣边和边区军民逃亡到蛮族区域的事情。而在压力较小的辽东,则也形成了大量的编外汉人聚居区。这些人不受明朝官府控制,在汉-蒙-满三方之间的地带,自行其是。但也因此拥有了比编户齐民制度下的人口,更强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李成梁就曾经让朝廷强制将数万这样的人口迁移到朝廷控制区里,强化地方军镇的势力。


另一方面,李成梁还开启了大规模招募武装家丁的路线。也就是将领以个人身份,募集自己的私家军班底。招募成员可以是原本的地方军,也有很多来自边境另一侧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他们以个人身份对将领效忠,并受到将领的保护和供养。尽管在实际上不符合明朝所设计的制度,但确实在短期内强化了明朝的战斗力。

最后,李成梁为了不断养活麾下的人口,需要为自己积累丰厚的战功。这就促使他麾下的军队,经常主动招惹边境外的蒙古或女真部落。由于当时的边境上,根本不存在足够强大的军事集团。所以明军每次集中力量的主动出击,都会有所斩获。即便是青壮年男性逃跑了,也可以用他们城寨中的老弱妇孺来充数。根据用敌人首级记录战功的政策,这样的做法非常合适。


如此一来,李成梁就是逐步在辽东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军事集团。不断招募编外人员来充当自己的核心部队。然后通过原本地方军户的农业产出和朝廷每次因战功发放的赏金,继续扩大队伍。甚至会在遭到对方部落反击时,故意放对手入境。等对方抢完一波,再突袭击溃对手。在收割各类人头的同时,也把对手的战利品也据为己有。

所以,李成梁的个人成功,实际上就是在破坏明朝原有的军政结构基础上,又激化了同边境外部落的矛盾。这迫使更多女真或编外汉人群体,不得不抱团取暖。这就为后来后金势力的崛起,打下了社会基础。而他麾下的很多家丁中,就包括了年幼时被他突袭杀死的女真酋长后代--努尔哈赤。


米南德王问道


李成梁其实是个优秀的军事家,治军并不涣散,因为当时驻军主要是以屯田驻军为主,自养生息!


钟江海


史书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