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

用戶59725205727


古代秀才屬於高級知識分子,特權階層。綜合待遇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博士或博士後吧。

不同朝代的秀才,含義不同。以明朝為例,讀書人的四個階層,分別是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其中童生是讀書人的基礎階層,童生經過考試,考入縣學(或州學、府學)後,就成為國家機關認定的有編制的讀書人,也就是秀才。

凡是進入府學、州學、縣學的,成為廩膳生員。

這首先意味著經濟特權。廩膳生員每個月可以領取白米一石,還有些魚肉油鹽,一人讀書,全家不餓。

另外還可以免役。一家有人考取生員,除了生員自己外,還可以另外免除兩個男丁的徭役!明代徭役是很嚴重的負擔,可以免除三人徭役,這下賺大發了。

此外還有政治特權。從社會地位上,秀才見了官是可以不下跪的,不自稱小民,而自稱學生。一般的民事、刑事案件,上了衙門吃官司也不挨板子,在那個官本位的社會,簡直威風得緊。

廩膳生員如此誘人,但名額太少。隨著讀書人的增多,嚴重供不應求。

於是,又增設了一批“增廣生員”,其名額與廩膳生員相同。這部分人,不再有白米和魚肉領取,但是還是可以免除三個人的徭役。

等到讀書熱潮更加擴大,連增廣生員都不夠滿足人民群眾求知慾望了,又增加了“附學生員”的名分,地位比增廣生員低一級。除此之外,和增廣生員完全一樣。

地方學校除了每年通過童試吸收新同學,以及每三年推薦優秀同學去參加鄉試考舉人外,還會在內部進行等級考試。考得好的升級,比如從增廣生員晉級為廩膳生員;考得差的降級,甚至被取消秀才資格。

由此可見,明朝的秀才,有地位,有經濟特權,還有地方上的政治特權。

電視劇說人家是“窮酸”秀才。這幫秀才一點不窮。他們有米可領,遇役可免,上衙門不捱打,相當厲害。而且秀才們還通過地方學校,建立連帶關係,隱隱成為一種地方勢力。仗著知書達理,能說會道,以及可能有發達的同窗,他們可以欺侮一般民眾,甚至還可以壓迫地方官吏。喜劇電影《審死官》裡面,周星馳扮演的宋世傑,就是仗著秀才的功名,把堂堂縣令都整得死去活來的。

秀才中混的最不好的,按照規定,最後會被吸收為“吏”。看見沒有,人家的窮途末路才是公務員……

有人說秀才相當於中學生,那除非是說50年代的中學畢業生(那時候知識分子少,金貴)。放在現在,有準國家幹部身份,有編制皇糧,怎麼也算博士或者博士後了吧。


巴山夜雨涮鍋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分朝代來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極高,到後來就越來越低,甚至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

這就像我們現在濫大街的“美女“一詞,一開始是真指美女,而現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別,大街上叫一聲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會轉頭。

但總體來說,古代秀才與如今社會的讀書人比起來,含金量依然不低。聽我一一道來。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漢,那時選拔人才的機制以察舉製為主,漢武帝詔令民間各地舉薦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異之人;後在光武帝時期避諱,改為茂才,到三國時期又複名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舉制,設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識、強學和策問都最為優秀的俊選者.因其標準太高,隋代舉秀才不過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見一斑。

隋滅,唐朝沿用科舉制。唐初,秀才科為貢舉科目之最,其聲望高於進士科,所定的標準高,錄取的人數很少,很多讀書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試,由此造成了秀才科並沒有推行多久便被廢棄,主流還是進士科與明經科。

在唐玄宗之後,凡稱作秀才的,一般都是進士科,甚至慢慢開始被泛指為讀書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讀書人參加童生試,通過縣試稱士子,繼續通過府試稱為童生,院試錄取者便稱為秀才。

之後才可以進行鄉試,通過者稱為舉人,最後才有資格參加會試及殿試,後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認為明清時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專級別,我覺得欠妥。如今九年義務制教育讓絕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然而在物質和教育不甚發達的古代,整個社會的文盲率是極高的,讀書人非常稀少。秀才通過的雖然是最基礎的童生試,但遠遠比如今的大學生少得多,因此縱向比較,秀才含金量遠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況且秀才還有免稅、見官不跪之類的特權,從這個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羨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定是真正出類拔萃的人才,用鳳毛麟角形容並不為過。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後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如今,我似乎無法找到與其對等的,國家傑出青年?高考狀元?諾獎獲得者?長江學者?院士?似乎都不恰當。


經史通義


秀才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功名,加上古裝劇中秀才總是以貧窮、迂腐的形象出現,導致了多數人對秀才的誤解。


事實上,在古代,特別是明清時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現今的公務員一點都不差。



具體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僅秀才自己不用服勞役,而且可以有兩名親戚跟著沾光!勞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種繁重的義務勞動,家家戶戶必須出勞工。


二、可以免除賦稅。


也就是不用交公糧。家裡一旦考出了一個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糧。在那個年代,這條誘惑實在太大,從此全家人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實在令人羨慕。


三、可以不跪縣令。


我們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問三七二十一,先打幾十大板,再問罪。


但是,秀才與人發生糾紛,作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親自到衙門起訴,應訴,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員,也不得隨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縣令、不準隨便用刑這樣的特權。“刑不上大夫”,就是這個意思。


若要批捕,需報到省學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確實有罪,不受體罰,只要拿錢贖罪即可。

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權,讓秀才掙足了臉面。



四、秀才享有言論自由的特權。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對世事進行評說,有言論自由,可以監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質疑縣令,叫“心憂天下”。


但如果你是個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議朝政”,對朝廷發洩不滿,輕則大刑伺候,重則身家性命難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與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腳蹬長靴,一副知識分子派頭。

著長衫是古代讀書人的象徵,而普通勞動者只能穿短衣。


在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穿長衫者被稱為“闊綽”,能“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勞動者被稱為“短衣幫”,只能在店外站著喝酒。身份、階層立見分曉。

由此看來,古代的秀才不僅有諸多的特權,“含金量”還特別高。


所以,有書君認為,古代的秀才,從社會地位來說,絕不亞於今天重點大學畢業生及公務員。

但是,由於古今考試製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試的內容主要以八股文、經論、律賦、策論等為主。


所以秀才在詩詞歌賦、寫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為突出,超過如今的碩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專業技能方面,與現代相比,就基本沒有可比性了。


因為那個時候,讀得起書的人很少,一般讀私塾或請家庭教師,教授若干年後,要有4名莊裡的頭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縣試、府試,通過之後,參加院試,合格後,才能成為秀才。


可見,秀才在當地也算是百裡挑一的人才。


這樣說起來,秀才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985、211大學的學生,但從他們享受的特權來看,含金量似乎還要更高一些,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讀書的重視程度。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問題簡單回答:

一 錄取比例

明清秀才名額按縣錄取,以賦稅及文風分檔,大者50人,中者30人,低者15人。明代人口大致在五六千萬規模,清代人口直線攀升,今日全國人口稠密也不過1355個縣,明清時全國幾百個縣,大家可以算算秀才人數在全國人口中德比例。

二費用問題

在農業社會里,大多數人一生都被徭役禁錮在土地上,大多數人一生都不會出自己的縣,甚至自己的村鎮。所以很多人沒有餘錢供子女讀書,更沒有能力負擔長途跋涉去省城,京城的層層考試。所以讀書並能考取功名的人就更少了。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深刻細緻的原因,這是最基本的兩個原因,如果想了解更多,歡迎一起探討。


李王世家


秀才的含金量非常高。整個清朝兩百年間一共產生了46萬名秀才,要知道清朝的人口最多的時候有4億,兩百多年才出了這麼46萬個秀才,算一下比例就知道有多難考了。至於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很難比,因為秀才雖然不是官,但是擁有一些特權,現在找不到任何一個身份能與之並提的。如果只算考試難度的話,大概就相當於普通人考上博士吧。

古代的文盲率非常非常高,能讀到秀才可謂是鳳毛麟角。建國初期曾經有過一次文盲普查,當時的文盲率高達80%,當時的標準是能認幾百個字就不算文盲了。再往前看,古代的文盲率大概要高達95%。

相對於人口基數,在古代能認幾個字的人就已經很少了,往往只有家境比較好的才會讓孩子讀書,窮人家的讀書人非常非常少。雖然學費不是很貴,但是考試花費很高,不是普通人能負擔得起的。

古代沒有信息聯網,沒有身份證,科舉的時候想要驗明身份,證明你有考試資格靠的是擔保制度。你想參加科舉,就要先讓當地的廩生為你擔保。如果身份出了問題,擔保的人也要擔責任。廩生是什麼呢?一般都是前幾屆科舉中考中秀才第一名的人。

而你想讓廩生為你擔保,是不能空手上門的,多多少少都要給點孝敬,畢竟人家也是擔著風險的。一般來說家裡窮的至少要給10個大錢,有錢人家一般給500個大錢,這是第一步。

考秀才是要在縣城考試的,你得去縣城參加考試,到了地方得吃住,路上還有得有路費,古代的交通可沒現在這麼方便,路也沒現在通暢。

考場裡不能帶水進去,得在裡面買,40文錢一壺熱水,考完了以後要交給封卷錢,考上了要交謝師禮,最少500錢。

亂七八糟的加起來,參加一次考試得至少三四兩銀子。古代很多窮讀書人考到幾十歲才考上秀才,其中有些都是因為沒錢,一直在存錢,攢很久的錢才夠參加一次考試。

考上了秀才就可以擁有一些特權,比如免除自己以及兩個家人的徭役。見了當官的可以不用行禮。犯罪了官府也不能直接抓,需要一些特殊手續,審訊的時候也可以不用挨板子。犯了小罪可以直接花錢抵罪。平時可以直接要求見縣官。等等。

這些特權放到今天,找不到能與之相比較的。


漂浮菌


封建社會,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為秀才,府:相當於現在地市級別。秀才相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中專文科生,雖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須是舉人及舉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書授課,在地方上受人尊敬。要說他的含金量,真不好說,過去考一個秀才真的很難,一個縣三年也只十幾個名額。不過古代讀書人真的很奇少,在鄉下幾乎百分之九十多的文盲率,婦女識字率更是麟角鳳毛,百不逢一。

我的祖上是兩代秀才,我算是第三、第四代孫。祖上沒有官職,相傳有一家學,其故址仍在,以前哥哥在那蓋了房子,現已搬遷了,只是後來家道中落了,只能說是地方一個殷實之家。在封建社會,一般窮人是讀不起書的。秀才也就相當於現在大學文科師範生,我們不能以人數多少來衡量其社會地位,畢竟時代不同了,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就是現代初中生所學的知識,或許一個舉人,甚至進士也完成不了的。相反,一箇舊時代的秀才,今天一個文學博士也不能達到對古文學剖析的高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律,社會總在規律中進步。


蘄陽秀士


在科舉制度尚未廢除時,北方有句俗語叫:“秀才不可不進,席面多吃幾頓”。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即便是鄉間婚喪,也要請秀才來增添門面。秀才公到場,這場面的規格也就上去了。

所以,古代社會又有句俗語,叫“科場裡面放個屁,也給祖宗爭口氣。”

古代讀書人,不管水平高低,只要有可能,都會去科場裡走一圈,否則永遠被人看不起。

古代科考下的等級,可分秀才、舉人、進士三個層次,秀才是其中最低的一級。

那麼,在社會的不斷髮展中,古今考試能對比嗎?如何對比?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或學力呢?

要解答這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就兩個衡量指標:一是學識,二是錄取率。

負責任地說,古代(以明清時期為準)的秀才基本相當於目前的古典文史哲碩士研究生水平,而且其書法水平也已達到相當的水準。

那麼,怎樣的水平才能考上秀才?

再次負責任地說,除非你在全國高考時能在本區縣取中前十名,而且有文科偏好,否則基本不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秀才考試,三年一次(不算恩科的話),每次全國錄取總名額在25000名左右,其錄取比例按人口多少及糧賦高低還有報考人數,少則幾十人取一人,多則上百人取一人。

具體而言,各縣的錄取名額一般在15至20名左右,大縣至多30名,小縣少的則在10名以下。

這樣算下來,即便加上恩科之類,平均下來每個區縣也就一年錄取10名左右。

從這個淘汰率看,現代讀書人、什麼大學生之類,能不能自稱秀才,自己掂量下吧。

據張仲禮在《中國紳士》中的估計,太平天國前,全國的秀才加起來不過53萬名,以全國總人數4億計,尚不到千分之二。

試想,古代人口4億多,現代人口以13億多,多了三倍。但是,現在大學生多少?研究生多少?恐怕有些不能比啊。

~~~~~~~~~~~~~~~~~~~~~~~~~~~~~~~~~~~~~~

歷史無限精彩,持續更新中~

敬請關注:坑爹史冊,我是金滿樓,謝謝~

~~~~~~~~~~~~~~~~~~~~~~~~~~~~~~~~~~~~~~


坑爹史冊


說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那就得從科舉制度來說了,因為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最為成熟,所以我們主要說明清時代的情況。

那我們先來說,怎麼樣才能成為秀才,而秀才之後叫舉人,舉人之做進士,那麼秀才之前又叫什麼呢?秀才之前叫童生。其實科舉考試總共可以分為四場考試,童試,鄉試,會試,殿試,那我們一一來說明。

童試,就是童生參加成為生員的考試,這裡面的生員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而童試一共分為三場,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其中縣府由知縣主持,每年二月考一次,府試由知府來主持,每年四月考一次,通過了府試叫做童生。

院試是每三年考兩次,是由各省學政主持,這兩次考試一次叫歲試,一次叫科試,而通過了這次院試就能成秀才了。而秀才也分成三等,分別是一等是廩生,由公家每月發給糧食,二等是增生,沒有給糧食,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進來的秀才。

秀才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權,比如不需要交賦稅,不用服徭役,見到縣令級別的官員不需要下跪,還有就是可以當私塾先生了。有一些人,活到七八十歲,也只是個童生,成不了秀才。

那每次能考中生員,也就是成為秀才的有多少人呢?不同時期數量不一,但平均下來,每個縣差不多一次也就二十名左右,如果按院試是三年考兩次,也就是說一年只有十三名左右。

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每年的高考,縣裡面的文理科前七名,應該能被什麼樣的學校錄取呢?第一名很有可能被清華,北大錄取,而其他人呢,能夠被排名較前的985大學錄取。

那麼答案就出來了,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是相當的高,相當於名次比較前面的985大學的畢業生相比較。

那舉人呢,每三年一次鄉試,每次鄉試每省大約會產生一至兩百名左右的舉人,我們按一百五十人來算,那麼也就是說每年每省會產生五十個舉人,那就是相當於高考省文理科前二十五名。

那進士呢,每三年一次會試與殿試,就是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平均每次會產生兩百多人,算下來,全國每年也只有七八十名左右的進士,這個就可以相當於每年的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狀元了。那狀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說了,三年才各出一個。


歷史簡單說


秀才,顧名思義,優秀人才。一個王朝,如果對優秀人才不重視,或者待遇不好,那就離滅亡不遠了。

因此,古代秀才的待遇相當高,可以說是天之驕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說的就是這群人!

秀才一詞,是漢武帝發明的。漢武帝創立了一個察舉制,用來選舉官員。察舉制主要,用地方官員在各地尋找優秀人才,優秀人才分兩種,一種叫做秀才,代表著懂得詩書禮儀這些經典著作,另一種叫做孝廉,是,有孝行。


也就是說,漢武帝選官的標準就兩條,一條是德,選德就選孝廉,選才就選秀才。

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因為避諱,把秀才叫做了茂才,所以秀才和茂才實際上是同一個詞。

察舉制下的秀才有什麼樣的待遇呢?

一般來說,選為秀才就,直接可以當官了,具體當多大官就看你能力了。

《續漢書·百官志》注引《漢官目錄》: “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詔書,三公舉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光祿歲舉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三人;中二千石歲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農各二人;將兵將軍歲察廉吏各二人;監察御史、司隸、州牧歲舉茂才各一人。”

大家可以看出,只有2000石以上的大官才能選舉秀才,而且名額很少。也就是說在,你如果當上了秀才,就已經是太守九卿以上大官的門生了,前途無量呀。

《北堂書鈔》引《晉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為郎中。”

郎中屬員外級, 就是分掌各司事務,其職位僅次於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

選為秀才就當郎中了!相當於後世的翰林院進士!

東漢末年流傳,一句民謠是,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表達了察舉制的崩壞,也表達出人們對秀才和孝廉的嫉妒和羨慕之情。



科舉制創立後,秀才成為讀書人的晉升之階。

明清的科舉制,想要成為大官,必須經過這樣一些程序。進私塾,成為童生。童生經過,縣府院三級考試,成為秀才。

可見,秀才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當的。

當了秀才會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1,免除徭役和部分稅收。

因為秀才有免除徭役和部分稅收的特權,所以會有大量的平民百姓,把自己的土地田產過戶給秀才,從而取得免稅的資格。秀才乘坐車船也有好處費,因為搭載秀才的車船你讀過路費,因此秀才坐車坐船,不僅不用買車票還要車主,船主還會另外給好處費。

2,見官不跪,遇事可以直接求見知縣。

秀才見了知縣老爺不需要下跪磕頭,只需要作揖就行。因此相對於普通百姓,秀才也算是老爺群體的一份子了。

如果鄉里有什麼重要事情,秀才可以直接求見知縣。這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真的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3,人身自由。

明清兩朝,對普通百姓的人身限制十分嚴重。出門在外都必須攜帶路引,否則就會有可能被當做土匪抓起來。當了秀才,出門就不怕別人查身份證。

秀才絕不是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看到的,毫無社會地位的那種情況。

為什麼很多人對秀才有一種窮酸的這種印象呢?

原因無外乎兩點。

1,秀才成為了讀書人的統稱。

秀才成了讀書人的統稱,因此很多考不上秀才的童生,也被當做秀才了。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只是一個童生一輩子什麼考試都沒有通過。

而魯迅同時代的陳獨秀,也是一位秀才。陳獨秀不喜歡八股文章卻在院試中考了第一名。陳獨秀一生非常為此自豪,後來見到蔣夢麟,蔣夢麟說她考的是策論秀才,陳獨秀立刻說,我考的是八股秀才,比你的值錢。

陳獨秀,誰都沒你秀!

2,普通百姓對秀才十分嫉妒。

秀才讀點書,就成為特權階級,這讓普通百姓十分的不爽。然而他們卻沒有任何的辦法,他們只能繼續找一些秀才的其他毛病。比方說,很多秀才因學致貧,別人就笑他窮。比方說,很多秀才我喜歡掉書袋拽詞兒,別人就笑他酸。

生活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吳敬梓寫出了儒林外史,諷刺讀書人,諷刺秀才。而吳敬梓本人出生於科舉世家,吳家出了很多舉人,進士,唯獨吳敬梓,考了很多次沒有考上。因此吳敬梓對考科舉的人偏見很大。從某種程度上說,吳敬梓諷刺的那些秀才實際上是把吳敬梓驅逐出家的,吳家本家自己人。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歷史知事


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並比現在大學士生地位要高多了,享有一定的特權待遇!


古時的讀書人,須先經過縣級的考試,成為“童生”,才可以參加求取功名考試,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讀書人,未考取生員(秀才)取得功名,也是童生。



童生取得生員(秀才)功名須參加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錄取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始獲得功名。

生員取得入縣學、府學學習,相當於今日大學生,以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公費生。

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


秀才只是取得政府膳食供給,入學、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

秀才還有一定的特權,可以免除差徭,見縣官不跪拜,訴狀不經縣吏,直接呈送縣官。

秀才向上考試不第,可以給文臣武將做幕僚、進府縣為吏、富豪府第管家賬房、搞教育辦私塾、代寫書信訴狀修譜等謀生,基本上沒有從事體力勞動的。

讀書人,考個秀才,享受點特權待遇,也是可以聊慰十年寒窗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