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人才是否已經飽和,行業前景怎麼樣?

軟件分享王朋


近年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成為國內開展金融工作的重要議題,金融風險管理貫穿市場發展的各個層面。金融機構甚至是監管部門等,對風險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十分迫切。按照金融工程學理論,所有風險都可以用價格來評估和體現。金融工程對風險管理通常有兩個選擇:一是變不確定為確定,二是替換掉與己不利的風險,而保留對己有利的風險。在此基礎上,註冊金融工程師可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給出較佳的風險收益匹配方案和產品,從而實現價值較大化。金融工程正是抓住了風險的實質,才使其管理風險的效果明顯、成本低廉。因此,以“註冊金融工程師”為代表的風險管理人才正成為金融行業“緊缺人才”,引來國內各主要省市出臺優惠政策爭搶。

各省市出臺優惠政策吸引金融工程為代表的複合型金融人才

什麼是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則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開發,它不僅包括金融產品設計,還包括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更簡單地說,金融工程是市場對更高的金融效率不斷追求的產物。隨著時代的變化主要是經濟、金融環境的轉變,金融理論的發展,技術的進步開始對金融領域產生影響。金融的創新程度、技術含量的高低、信息技術的優劣以及收益、風險的配套,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金融機構是否具有競爭優勢。註冊金融工程師正是擁有很深厚的學科基礎,整體的系統知識並掌握特殊技能的專業複合型金融人才。

金融工程有何作用?

金融的永恆主題是流動,獲利和避險,凡是介入金融活動的經濟主體,追求的目標不外乎這三個。而這三個目標往往是矛盾的,特別是獲利與避險,但它們之間又不完全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絕對互相排斥,通過適當的組合管理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兼顧。追求這三個目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提高管理技術和藝術也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金融行業進入工程化即金融工程階段,是這一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金融工程的作用一方面在資產收益性、流動性、風險性基礎上不斷創新金融工具,以增強自身競爭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金融機構不斷運用現代技術和先進通訊技術,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提高金融信息管理系統的技術水平。首先是進一步加快金融機構的商業化改革步伐,加快外資金融機構的引進,促進金融同業競爭。同時,建立中國的金融機構創新機制,大力發展金融工程,改善我國金融服務水平。其次,金融工程可以消除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效率。應努力推進國民經濟的信息化進程,特別是企業的信息網絡建設,完善國內的清算交易系統,加快電子化進程,減少金融交易的時滯,增加市場的流動性,為金融工程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金融工程推動金融機構形成合乎現代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金融組織模式和治理結構。管理方面,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管理,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日趨融合,決策效益增強。

註冊金融工程師就業情況如何?

作為科技和金融的複合型人才,註冊金融工程師在諸多金融領域都能夠發揮很強的作用。註冊金融工程師能夠勝任的職位主要集中在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負責的主要工作根據職位也有很大區別,除了風險管理,還能分別負責衍生品定價模型的建立和應用、模型驗證、模型研究、程序開發、量化分析、量化交易。管會金融教育蒐集了部分當前註冊金融工程師能夠勝任的熱門職位信息,以供大家參考。


管會金教


金融圈內的人說,2018年的金融就是下圖這樣,2019年更慘。



小黃人讀財


未來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金融行業非常廣泛。裡面的人員構成結構複雜。金融行業裡面也有 會計,也有銷售,也有後臺服務各種各樣的職位。單獨說金融行業的話是肯定沒有問題的,金融是一種特殊行業,只要社會發展就離不開。即使更朝換代一樣會有金融。所以這個行業到何時都沒有問題。發展前景靠的還是自己,不是行業。 熱門行業就會人多競爭多。


中國金融行業高級人才需求趨勢

一級市場投資:

縱觀整個行業,雖然競爭態勢嚴峻、優質標的爭奪激烈,但市場新設機構數、新發基金量依舊保持快速增長,機構之間的競爭更加趨向於高級人才的競爭,投資人的個人視野、背景、影響力成為決定企業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聚焦到投資方向的高級人才需求上,中大型機構(50人以上規模)目前對金融背景的人才需求較低,在財務分析方向的人才儲備較豐富,其需求的重點集中在擁有深厚產業背景的複合型人才上,特別是時下熱門的新經濟領域,像TMT中的AI、雲計算、區塊鏈,醫藥行業中的生物工程等等。中小機構,除了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外,對具有單體過億項目投資經驗的人選也比較看重;相關人才一般集中在比較有知名度的機構中,這類人才往往具有更為系統化、專業化、規範化的項目承做經驗。

二級市場投資:

二級市場投資上,股、債兩個市場18年的高級人才行情整體會延續17年的平穩增長態勢。傳統大型公募、資管機構的需求主要以填補空缺為主,在平淡市場環境下研判優秀投資經理的標準逐步聚焦到16、17年的投資業績上。傳統優勢機構雖然表面平靜但也暗流湧動,大佬“奔私”的消息依然不絕於耳,私募機構憑藉靈活的體制、以及更具吸引力的激勵機制,對行業中的高級人才保持著強大的吸引力。

相比公募,私募行業仍舊是生機勃勃,大佬湧入、資管規模猛增,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私募機構紛紛加速擴充自身的人才儲備,市場不僅對經驗豐富的投研人員拋出橄欖枝,而且對中後臺的高級人才,例如品牌建設、IT人才也有很強烈的需求。

投資銀行:

券商投行高級人才需求在18年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市場行情以及新規政令拉高了行業門檻,令中小券商受到衝擊。最近一年新成立券商、包括準備申請投行保薦牌照的券商不斷增加,市場對成建制變動的股權業務團隊需求量大增,有豐富項目資源的業務團隊話語權比往年更大;傳統業務方面,無論是IPO還是再融資,項目審核條件會越來越嚴苛,對從業者專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券商都以股權類項目為主,對具備豐富項目經驗的承做人員求賢若渴。CPA和律師職業資格證只是最基本的條件,行業更青睞有完整、成功項目經驗的人選。

目前投行業務已延伸至覆蓋企業成長路徑的財務顧問、IPO、融資、併購、產業整合、資產證券化等綜合服務。新投行業務渴求著新生力量,擁有併購重組、可轉債、可交換債等相關經驗、或者混合項目經驗的候選人最受市場歡迎。此外,未受新規影響的標準化ABS市場被普遍看好,資金流可能會向此方向傾斜。預計18年券商標準化ABS職位空缺較大,特別是前端承攬人員。

強監管背景下,券商投行將向平穩發展、結構調整的方向前進。競爭向精細化轉變,更加註重項目質量,令質管、風控方面的人才缺口放大,投行內部也頻頻任命內核出身的候選人走上高管崗位。

券商經紀業務:

18年券商經紀業務仍處於改革與創新並舉之年,“新零售”概念的發酵正對行業產生著巨大的衝擊與影響;具備前瞻性的“互聯網金融思維”已經成為了經紀業務領域高級人才的必備核心能力之一。

財富管理在18年成為券商大力發展的方向,各家機構紛紛加大了其財富管理中心的規模。熟悉企業融資業務相關產品、集合理財產品,以及擁有高淨值客戶服務體系相關工作經驗的候選人將受到普遍歡迎;另外,股票質押方向人才在2018年也會迎來不少機遇,特別是有資深背景、有大平臺管理經驗的人選。中後臺方向的亮點集中在基金託管牌照陸續放開所帶動的估值核算、清算、投資監督等專業人才需求。

二級市場研究:

伴隨資管規模的增大,以及投資者結構的不斷變化,各類資管機構對A股以及海外研究的需求仍然保持增長態勢;在這一趨勢下,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買方不斷擴充自主研究團隊的實力,研究轉投資的職業發展軌跡對賣方研究員群體保持強烈吸引力;另一方面,主流賣方研究所持續在研究“深度”上發力,圍繞“新財富”加大團隊的搭建和人員規模的維持,以穩定在排行榜上的地位。具體需求上,新財富上榜研究員依舊強手,此外背景優秀的宏觀研究、量化、FOF研究人才也很受追捧。

產業金融:

產融結合,產業為本,金融為用,在產融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出現了更多以“金融”為核心的發展訴求:洞悉經濟政策、擴充融資渠道、併購做大主營業務、投資產業鏈搶佔制高點等,傳統金融人才在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展望18年,我認為宏觀經濟學家、結構化融資、投資併購類高級金融人才將持續受到產業資本的青睞,同時將得到較傳統金融機構更高的薪酬溢價。

互聯網金融:

18年受政策影響,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時代已經過去,整體人才需求緊縮。認為,互聯網金融是金融業發展的大方向,在管理、風險控制等一系列政策完善後,互聯網金融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會有提升。相較於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更重視營銷與推廣,重視產品體驗和金融科技,會成為金融IT人員、大數據專業人員、區塊鏈、量化分析等人才的重要選擇。

銀行業:

隨著金融去槓桿持續,銀行依靠規模擴張提升收益的時代漸行漸遠,行業的發展步入新時期。新時期下,戰略的調整決定了銀行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改變。2018年流動性緊張和監管趨嚴的困局尚難改變,特色化和差異化經營成為變革主方向,具體到變革較大的幾大業務領域上,洞察如下:

在資產管理業務範疇,重點關注資產端 - 同業業務,這一商業銀行最具創新進取的業務模式,然而近年來受到監管關注,要求規範發展,在同業總資產規模整體被壓縮的背景下,18年傳統同業人才需求總量大幅萎縮;與傳統人才形成對比,在資管新規打破剛兌後,銀行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大類資產配置,這一變化帶動了權益類的投資與研究、以及產品研發方向高級人才需求;在投行方向,專業的ABS承攬、承做人才依舊有較強的需求。

在零售業務範疇,18年仍有很多值得關注的看點。17年以來,眾多銀行與互聯網巨頭的結盟促使銀行業進一步擁抱Fintech,18年在“新零售”思維的大潮下,更多的創新應用會應運而生,銀行對於Fintech相關的產品設計、數據分析、風險控制類高級人才需求仍在進一步加劇。伴隨消費結構升級以及消費模式的轉變,個人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消費金融市場潛力巨大,與之相關的市場營銷、金融產品設計人才得到更多關注。在財富管理領域,擁有一定客戶資源、並且能夠諳熟個性化和專業化服務之道的營銷人才在18年仍然是各大銀行的需求重點。

金融行業高管:

2017年僅券商就有超過10家更換總裁與董事長,基於長期對金融機構高管的跟蹤,認為18年主流牌照類金融機構高管的流動率會持續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受宏觀政策影響,金融行業去槓桿、監管嚴格、金融行業進入“微利”時代,然而實體行業已枯木逢春,金融機構的掌門們站高望遠,會更早察覺到“時勢”;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高管選擇順勢而為、“華麗轉身”進入實業,操盤金控平臺,參與資本運作。另一方面,早一批金融從業者已有近30年從業經驗,已到“二線”的年齡,或將變身董事長、監事長等位高權重但不需具體參與實際運營的角色。還有一小部分的流動源於大股東不滿於當前業績,更換主帥。

以上這些金融高管,除了進入“實業興邦”的領域,其餘大部分將投身VC、PE圈,落地手中資源,銜接人脈;當然,告別職場移民退休也是一部分人的選擇。

以下幾類人士將成為這些崗位的有力競爭者:

1. 監管機構出身的人才: 他們熟讀監管政策,穩健,不會踏進“雷池”,無論是與政府、監管機構良好的關係,還是手中的同業優質人脈,都是雪中送炭。

2. 業績優秀的少壯派:成立時間較短的金融機構更相信“英雄不論出處”,不惜血本挖角同業高管人才。在變革時期,這類機構如果踩對了節奏,確實可以達成彎道超車的結果。金融行業的發展靠人才來驅動,業績晉升速度最快的機構,往往是引進人才速度最快的機構。

3. 大股東的“紅人”:原因簡單,可信賴,目標高度統一。


中公考研


個人從事行業多年,金融行業靠頭腦吃飯,環境好,工作氛圍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就我周圍來看,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多,但是真正適合和堅持下來的不太多。所以說任何行業都 一樣,在工作輕鬆中把錢掙了,誰都想,特別是90後和00後一代,但真正留下來的還是要人才,進入行業易,能堅持下來嗎?自己適合這個行業嗎?要問問自己是還在這個行業能取得成功。


股市元帥


真正的人才在各行各業都是稀缺的,只有人手才會飽和。人才必須有自己的一兩把刷子。

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推動。而現在金融的發展也需借力高科技。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的發展,金融服務業的效率,服務質量,風險管理,行業監管都將迎來新一輪升級。

未來金融行業的人才是能夠把高科技與金融服務結合起來,帶動行業升級的。


財覓覓


1.人才永遠不嫌多,就算處於飽和,也會一代新人換舊人,所以不必擔心飽和這個問題,需要多研究怎樣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2.行業也會進步和發展,就像傳統金融行業慢慢進去到互聯網金融,每次改革升級都會出現新的突破口,就需要新的人才。

行業的前景是也是非常好的,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幾乎所有行業的發展也都離不開金融,你說好不好呢?


滋樂園233


個人觀點就是,金融互聯網行業錢景趨勢一直走高,除了極少部分違規操作者被封,更多的投資者在踴躍投入這個圈子,由於利潤可觀難度係數不高,每天都有一大批人等待開發,從那些行業巨頭公佈的財務數據分析,整體收入居高不下,現代人消費觀念突破傳統,所以無論是從消費者,或者還是投資來說,這是一個共贏的局面,綜合分析在未來,這個行業是一個大蛋糕,至少持續五年以上,所以可以放開心,去投資去燒錢!


hanhappiness



手機用戶6232188791


金融行業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景也是很有發展的。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很多真正的人才確少之又少。


健康營養美食搭配師


金融行業考慮她的投入產出,在這個行業裡,從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用自己創造的利潤來養活自己。公司早都把這些算的不想再算了,所以只要有產品,這行業永遠不會飽和。

但由於我們國家進入中產以上越來越多,個人的理財觀念和意識越來越強,所以市場慢慢需要能夠提供專業的金融理財人士,根據國外的發展,我們遲早要走專業化的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